豐縣「單樓」,撤鄉並鎮已20年,如今它成了什麼樣子?

2020-12-09 愚伯的自留地

圖文:蔣思鋒

豐縣王溝鎮單樓村由來已久,其根基已杳不可考。據一古碑記載,在1645年,也就是清朝初年,蔣單樓原名蔣莊,後來為了避免土匪騷擾,便在村子周圍築起了寨圍子,名曰「永貞寨」,面積有330餘畝,全系蔣氏土地。經大地主蔣天賜的先祖蔣謙光蓋起了一座高大堂樓,據說登樓可以看到豐城東南三十裡的華山,距離單樓五十裡,可見其樓之高。

在村西面,原來有一蔣雙樓村,為與之區別,才有蔣單樓之稱,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和王溝分公社時,經群眾研究報請上級批准,把蔣字去掉,簡化成單樓公社,蔣單樓村也改為單樓村了。後來,單樓公社改為單樓鄉,2000年撤鄉並鎮,單樓鄉歸屬於王溝鎮了。前幾年的單樓郵電支局的郵戳上還是蔣單樓郵電支局呢,隨著時代的變遷,一切都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請跟隨我的鏡頭,走上單樓大街,看一看吧。

單樓大街經過這幾年的治理,變得更加寬闊了,路中間還用鐵柵欄隔離開來,路兩邊的綠化帶也被清理了,變成來一個個的停車位,此舉極大地方便了有車一族,同時也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

單樓東頭是一條南北向的王溝七號溝,北起王溝鎮袁寨村,南至王溝鎮劉莊,全長9.7公裡,北聯白帝河,南接苗河,經過今年冬季的治理,溝裡的水也清澈起來,再也不是前幾年的臭水溝了。

這是單樓東頭路北的一個加油站-----單樓供銷石化,看到這個加油站的名字,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單樓供銷社。

加油站對過路南就是正在建設中的王溝鎮氧化塘玉龍灣公園,公園建成後將成為單樓街一個靚麗的景點。

「東有常家狗肉,西有孫家驢肉」,到過單樓的人都知道這裡的兩個美食非常出名,一個是狗肉,再一個就是驢肉。這是坐落於單樓東頭的常家狗肉館,在這裡你可以品嘗到最正宗的狗肉,一塊狗肉下肚,會讓你食慾大開的!

狗肉館東面是一溜的商家店鋪。

這是加油站對過的王溝鎮供電所。

供電所西邊就是王溝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王溝文化站也在這裡。

加油站西邊不遠處就是一家飯店----老磨坊羊肉湯館,在這裡你可以品嘗到豐縣最正宗的羊肉湯,寒冬臘月嚴寒的天氣裡,在這裡也可以品嘗到老灶臺的味道。

這麼多新鮮的食材,是否能把你的饞蟲勾引出來?你看,大廚師傅正在忙著呢。

老磨坊,顧名思義,一定有與眾不同的地方,你看:這樣的蕹(weng)子你不認識吧?以前種麥子的時候,這個農具可是搶手貨啊!家家戶戶離不了,種上麥子,用蕹子一蕹,地就變得平整了。

進了老磨坊,就就能看到這個老石磨了,要知道,在以前,只有大戶人家才有這種工具啊。旁邊的家什也都是有了一定的年歲了:石槽、木凳子、木椅子。

老銅爐、扁擔、落子、老榆木窩成的椅子、木鍋蓋、秫秸亭子串成的拍子……哪一樣老古董的家什都能引起七零後之前的人的回憶。

下雪的日子,約上三五個好友,來此小酌,精緻的小菜,再來上一鍋老灶臺亂燉,五花肉燉上幹豆角、番瓜片子、粉絲和海帶等,最後貼上一圈小鍋餅,絕對的美食啊!

路南是一座高大的移動信號塔。

人人守法,法守人人。單樓大街兩旁的路燈下懸掛著不少這樣醒目的宣傳牌。

離開老磨坊羊肉湯館,往西不遠就是一家愛國購物超市,從門口停放的三輪車來看,這家超市的生意不錯。

超市對過路南又是一家加油站——單樓農機石化,因為這裡是以前的單樓公社農機站所在地,所以這個加油站的取名一定與以前的農機站有關聯。

愛國購物超市往西不遠又是一家飯店----食全食美,此時正是飯點時間,飯店門口停放著幾輛來此吃飯的車輛。

路旁的牌子上寫著「單樓村」三個字,往北的一條水泥路直通單樓中學和王溝鎮中心幼兒園。上學和放學的時候,這條路上人流量和車流量是非常大的,沒有個十分鐘八分鐘的,甭想走出來。

路北是緊挨著的幾家店鋪,記得1981年我在單樓中學上初三的時候,這裡還有一個鐘錶修理店呢,如今手機普及了,沒人再戴手錶了,店老闆想必早就改行做其它的買賣了。

商鋪對過路南是一家移動公司,同時兼營寬帶電視服務。龍衛跆拳道運動訓練中心的標誌牌下原來是單樓的牲口市場,農民們從家裡牽來牛、馬、羊等,在這裡進行交易。如今,時過境遷,這裡已經看不到一點牲口市場的痕跡了。

郵電局西邊是樂易購超市,這家超市的商品貨真價實,價格還樂於被老百姓接受,所以這裡總是顧客盈門,生意紅火。

這個大門緊閉的地方就是原來單樓中學的所在地,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這個中學還有高中呢,豐縣有名的幾個老教師都曾在這所學校任教:馬登明、車大更、江茂林、譚大林等。

1981年我在這裡上初三時,已經沒有高中了。後來全鄉中學合併,這裡又變成了單樓中心小學所在地,再後來撤鄉並鎮,中心小學挪到單樓大街最西頭去了,這裡賣給私人做鏡條加工廠了。

這一溜商鋪所在地就是以前單樓中學的操場,我們曾在操場上跑步、做廣播操,記得那時的操場東面是一溜高大的柳樹,每到單樓逢集的日子,這裡就是說書唱戲的地方,下課後我們經常聚集到大柳樹下聽大鼓和揚琴,那時的文化生活貧乏,能聽上說書人說的一段大鼓書就是最好的享受了。那個時候,蔣老家村的說書人王自更經常來這裡說書,一部《童林傳》讓我記憶猶新。

秀苑小區是原來單樓工廠的所在地,1970年,單樓工廠就已經有一輛叉車和一輛解放牌汽車了,當時我的二叔蔣廣仁就在這個工廠裡上班,前幾年,二叔還翻開他的相冊讓我看他當年在工廠裡和汽車的合影呢。

要知道,上世紀七十年代,汽車可是稀罕物啊,比現在的寶馬都稀罕。時光如梭,昔日的單樓工廠早就沒了蹤影,如今變成了高樓林立的秀苑小區了。

這條小路原來是單樓中學西邊的單樓村的一條土路,雖說四十年過去了,還是那條土路還在,往南走就是單樓村的農田了,記得在單樓中學上學時,晚飯後,我們幾個要好的同學經常在這條幽靜的小路上散步。

路南的這一溜商鋪所在地是以前的單樓供銷社所在地,我在單樓中學上學的時候經常來供銷社買文具,記得供銷社最西頭的貨架上擺放著好多大書,有《上海的早晨》等,那時家中經濟條件不好,想看這些大書,但囊中羞澀,只好一次又一次忍疼離開櫃檯。

供銷社門口地勢低洼,一下雨積水多深,如今低洼地早就墊平了,蓋起了一溜門面房。供銷社東頭是收購站,跟著父親他們給生產隊賣棉花來這裡好多次,父親瘦弱的身軀背著沉重的棉花包上垛,我記憶猶新。棉花賣完,父親他們就帶我去單樓街上買煎包吃,那時的煎包才三分錢一個,可如今的煎包都漲到五毛一個了。

這是地方原來是單樓燈具廠所在地,上世紀九十年代,這個燈具廠還非常紅火呢,想不到二十年後,這裡便破敗不堪了,想起來令人扼腕嘆息。

這是一家賣羊肉和狗肉的店鋪,老闆正在忙著殺狗,肉架子上掛著兩個羊腿和一隻剝好的狗。

這條小路一直向北通向單樓村,路的盡頭就是原來單樓小學的老校址,俺莊上的老教師蔣允勤老爺就曾在這個小學工作過。上世紀九十年代義務教育之時,單樓小學又搬遷到遠處那輛汽車的西邊,學校大門朝東。

一溜的商鋪:獨味油餅、淮南牛肉湯……

這裡,大門緊閉,當年的單樓糧管所所在地,生產隊時期以及前幾年沒少到這裡來,拉著地排子車交公糧。

為了交公糧,天不明就得起,裝好成千斤的小麥或者玉米,匆匆地扒完一碗麵條,拉著地排子車步行十裡地來到糧管所,自以為來得很早,殊不知更有早行人,糧管所門口早就排起了長龍似的隊伍。

坐在地排子車上耐心等吧,一步一步地往前挨,那時年輕啊,百十來斤的尼龍袋子一下子抱了起來,驗級、過磅,然後就是抱起百十來斤的袋子沿著木板艱難地向上走去,把糧食要倒在上面。

路南三層樓的建築是鞋帽針織、電子百貨商店。

集市的西邊是華聯家電商場,店鋪的老闆是郝莊的,單樓街當年有一句很響亮的順口溜:蔣家的醫院,郝家的商店!當時單樓醫院的院長是蔣老家村的蔣允長,他的閨女、女婿、兒子都在醫院裡工作,所以說那時單樓才出現了這個順口溜。

今天是臘月17日,單樓不是正集,所以集上的人不是太多。

集上的商品並不少呢,地攤老闆正在給顧客挑選桔子。

今天是星期六,仍有並不少的家長帶著孩子來到了集上,老闆告訴說:單樓逢農曆的雙日是集,逢集的時候,四鄉八鄰來此趕集的人很多,今天是臘月17了,過了20這裡就天天是集了。老闆一邊告訴我,一邊招攬著生意。

這家菜攤前生意不錯呢!

「老闆,這魚咋賣的?」「你看,這魚滿意不?」魚攤前我停下了腳步,拍了一張照片。

「老闆,豬肉啥價了?」豬肉攤前,我停下了腳步。「拍我的豬肉乾啥?」豬肉老闆看到我在拍攝,不解的問。

「現磨的香油,貨真價實,可香了!來一瓶吧?」老闆招呼著我。

修鞋攤前,老師傅正在忙著修鞋。

棉襖、棉褲,全部清倉處理了!誘人的廣告,也吸引不了多少顧客,今天不是集。

雜品攤前,一個正在問價的婦女。

各式各樣的棉衣,花色各異。

星期六,不上課,跟著爺爺來練攤。

「我的香油你吃去吧,吃的不好管還,行了吧?」香油攤前,老闆一邊給顧客說著話,一邊往袋子裡裝著香油。

修拉鏈、賣皮帶、修鞋子,還配鑰匙,藝多不壓身啊!多一門手藝,就多一條掙錢的路。

「大爺,你看這面料,絕對保你穿!」這女老闆的嘴真會說。

這老大爺真不容易,這麼大年紀了,這樣冷的天,還到街上賣東西!令人可敬啊!

看到我在拍攝,老人一臉的笑容。

豐縣的泥池酒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風靡的很,當時的豐縣電視臺上天天播放著泥池酒的廣告:借問酒家何處有,鳳鳴塔牌泥池酒!尤其是雙龍泥池酒五塊錢一瓶,後來不知什麼原因,酒廠停產了。如今在單樓還能看到泥池酒專賣店,心裡感到好溫暖!

商鋪林立,一家挨著一家,家家樂超市門口停滿了三輪車,看來生意不孬啊!

這是單樓街有名的建築-----單樓大禮堂。根據形勢的發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單樓公社於1972年11月開工建築大禮堂,至1973年3月竣工,歷時一年零三個月,這個大禮堂可容納1500人,前樓三層後樓三層,腰房18間,坐北向南,威嚴壯觀。

這個禮堂在當時動用石工、木工、泥瓦工、水工、鐵工等耗去物資費用達20餘萬元(工人工資不算),大禮堂在當時可是單樓公社有史以來第一大建築物。我在單樓中學讀書期間,在裡面看過幾場電影,還看過審判四人幫的電視直播,記得那個24寸的黑白電視可是單樓當時唯一的大電視呢。

這個大門原來是單樓集市的北門,如今集市已經挪到東面去了,這個集市就被閒置起來了。

路南對過是單樓信用社,現在改稱農村商業銀行了。

這家母愛時光育嬰房的老闆是俺莊上的大紅開的,她頭腦靈活,做生意很有一套,所以她的生意一直很紅火。

焦黃酥脆的煎包做好了,好誘人啊!

這是單樓衛生院,由於大門口停放著很多小車,所以沒能拍到醫院的全貌。

信用社西邊的這棟建築好有氣派,由於隔著一條路,我沒能去裡面拍攝。

這是單樓有名的酒樓----樓上樓酒樓。

北京布鞋、饃房、小精品屋、食為天黃燜雞……店鋪一家挨著一家。

中通快遞、中國體育彩票、迪宇精品家具城……

這是王溝鎮中心小學,學校西邊就是單樓新街了,這是最近十多年才發展起來的。

午後的單樓大街,車輛並不多,加上今天不是集。

這是王溝鎮鎮政府駐地,國旗迎風招展,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深深地鐫刻在石頭上,有鎮政府一班英明的領導,王溝鎮的明天會更加美麗!

這是鎮政府門口的一個公交站臺。

鎮政府西邊的一條水泥路直通張集村。

鎮政府對過就是王溝鎮社會管理服務中心。

往西不遠就是王溝鎮財政所和退役軍人服務站。

這是王溝鎮水利所。

這裡是金森金蟬公司,出售柳樹苗,出售金蟬卵枝,助力農民發家致富。

鴻達門業有限公司,王溝鎮有不少這樣的民營企業,助推了王溝鎮經濟的騰飛。

這是向北通往許廟,然後直達518國道的一條鄉級公路,如今已經加寬到了六米,極大地方便了車輛的通行。

這是鳳王線,豐縣直達王溝的一條縣級公路,穿過單樓大街直往西去。

這條水泥路向南可達田樓村。

三十多年來,單樓這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鄉鎮,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條大街由當初坑坑坑哇哇的砂石路,如今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柏油路,大街在變化,人民的生活也在發生著巨變,這不正折射出中國鄉鎮改革開放30餘年來發展變化的歷程嗎?我們相信,單樓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相關焦點

  • 「撤鄉並鎮」容易,「合村並居」難,矛盾主體還在於民與田
    同樣都是為了城鄉一體化,為了政務通暢,20世紀90年代的「撤鄉並鎮」用了10年完成,估計這次「全村並居」沒有20年完不成,矛盾還在於合村並居是直對農民,與田有關。早期合村並居1995年,我在參加社會實踐時的課題就是對撤鄉並鎮的研究,2001年本科畢業論文同樣是對撤鄉並鎮的研究。期間學習了率先進行撤鄉並鎮好的一些地方經驗,同時提出了相應的各地引起的問題解決方案。記得答辯時,大學的老師還專門和我討論了幾點,其中的一點是關於城鄉一體化的,也就是說「撤鄉並鎮」後,農民是否會得到相應的城鎮化幸福感。
  • 西遊記中的「火焰山」再現,就在吐魯番境內,已經「撤鄉成鎮」
    文/探客蜂旅行記(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時代依舊負重前行,而你我已凌波微步《西遊記》中的火焰山考驗著唐僧師徒四人,經過一番周旋後,終於度過這道難關。在我國也真的有兩座火焰山。一座位於內蒙古境赤峰境內,一座位於新疆吐魯番境內。
  • 哈爾濱一「黑馬」鎮,由1鎮1鄉合併而成,有望「撤鎮設縣」
    如今我國這個最北方的城市經過建國初期的大開發,以及東三省整體的工業大發展,它抓住了時代的機遇,在三個省份中走到了前列,甚至為以後的事情打好了基礎,從黑龍江省比長春有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院校就可以看出。五常的大米因為其獨特的緯度位置和區位條件,它的口感優於我國其他大米一大截,是一個大米中的「奢侈品」,這個大米的產量常常因為供不應求而斷貨。在五常,有那麼一個小鎮位於黑龍江省與吉林省的交界處,這裡就是由寶山鄉和向陽鎮合併而成的新向陽鎮,有著非常充足的發展潛力。
  • 2016年蘭州市行政區劃通報發布 6個鄉去年撤鄉設鎮
    17-01-26 08:54來源:蘭州日報 記者譙喜龍  2016年全市行政區劃通報發布我市6個鄉去年撤鄉設鎮  每日甘肅網1月26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為進一步推進全市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我市城鄉一體化進程,我市對全市部分經濟基礎條件好、區位優勢突出的鄉實施了撤鄉設鎮,同時,部分縣區也因行政管理的需要,對所轄社區、村等做了適當調整。
  • 【權威發布】勐卯鎮撤鎮設街道、姐相鄉撤鄉設鎮
    【權威發布】勐卯鎮撤鎮設街道、姐相鄉撤鄉設鎮 2020-08-20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鄱陽一「王牌」鎮,由1鎮3鄉合併而成,未來有望「撤鎮設縣」
    比起它的鄰居來說,它的日子看起來確實不怎麼好過,不過你如果說一個擁有廬山、井岡山、龍虎山、景德鎮等眾多優質旅遊資源的省份是一個不怎麼發達的地區,那麼我想江西的人民會先和你說道說道的。大家對於鄱陽一「王牌」鎮,由1鎮3鄉合併而成,有望「撤鎮設縣」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 豐縣趙莊大集:人潮湧動,年味爆棚,朝思暮想的氣息撲面而來!
    1948年,趙莊鎮為豐縣第四區,成立後隸屬平原省。平原省撤銷後,趙莊鎮劃歸山東省。1953年劃歸江蘇省。1956年改趙莊鄉。1958年趙莊鄉、趙廟鄉合併,成立趙莊人民公社。1983年9月改稱趙莊鄉。1989年撤鄉建鎮。千古傳佳話,情義趙莊人。開創大漢基業四百多年的一代帝王劉邦就出生在趙莊鎮的金劉寨村。
  • 王鴻飛市長組織召開撤鄉設鎮調度會,遷安這些「鄉」或將改名!
    這些「改名」意味著家鄉經濟、社會的進步撤鄉設鎮12月3日上午,市長王鴻飛組織召開撤鄉設鎮工作調度會,聽取市民政局關於撤鄉設鎮相關工作匯報,要求各單位充分認識撤鄉設鎮的重要意義,主要負責同志親自協調,立即與上級部門對接,確保各項申請材料即日準備到位
  • 撤鄉建鎮會為文鬥群眾帶來什麼利好?
    文鬥集鎮全貌4月14日,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民政廳正式發文,同意利川市文鬥鄉撤鄉設鎮,成立文鬥鎮。5月28日,文鬥鎮正式掛牌。這是自2011年以來,我州第16個撤鄉建鎮的鄉。截至目前,全州88個鄉鎮、街道辦事處中,共設有5個街道辦事處、55個鎮、28個鄉。
  • 南康龍華撤鄉設鎮,這些人將身價大漲……
    >這個問題,小編倒是可以回答:2020年8月9日上午,區委二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會上對龍華鄉撤鄉設鎮申報工作進行了審議,全會決定,同意撤銷龍華鄉,設立龍華鎮。龍華撤鄉設鎮,一躍成為南康新貴!它是串聯南康贛州發展的樞紐,正在拓寬的康唐路、機場、高鐵、大廣高速擴容都與之息息相關,緊鄰兩大巨頭贛粵產業合作區和新能源汽車城,集聚效應明顯。在工業方面,已規劃建設佔地4000餘畝的龍華工業園,涵蓋礦產品加工、家具等產業企業,年產值近百億。在產業方面,龍華蔬菜種植產業發達,總投資超2億元的贛州市弘海農業南康果蔬冷鏈物流園今年開工建設。
  • 河北任丘市的「佼佼者」,二鄉合併,將「撤鄉設鎮」
    近日,任丘市政府發布,將任丘市的議論堡鄉和北辛莊鄉的合併「撤鄉設鎮」一事提上日程,這兩個鄉為什麼會合併?來跟著小編一起走進任丘市,來探秘合併原因吧!任丘市的中心部分便是議論堡鄉了,它離市區非常的近,僅僅只有6.5千米,議論堡鄉的面積有74.2平方米,人口大約有3.38萬人次。
  • 寧海一「王牌」鎮,由1鎮4鄉合併而成,有望「撤鎮設縣」
    就在寧海的北部地區,有那麼一個鎮子搶先一步享受了這裡的紅利,那就是深甽鎮,這個鎮子早在1992年就合併了大蔡鄉、大裡鄉、雙湖鄉、馬岙鄉這四個鄉鎮,在人口數量和經濟潛力上已經有了更進一步的能力,這裡的「望海茶」與南溪溫泉都是有著不錯競爭力的特色品牌。
  • 撤鄉建鎮!連江下宮迎來新發展
    臺海網11月17日訊 據「海連江微信」微信發布 這裡曾經是一窮二白的小漁村,更是省定老區貧困鄉,經過27載砥礪奮進,如今已是令人矚目的可門港區工業重鎮。時至今日,下宮再迎發展節點——撤鄉設鎮。今日,下宮鎮來了!
  • 山西「第一大強鎮」,由「撤鄉並鎮」而來,未來有望「撤鎮設縣」
    近些年來,隨著發展方式不斷的改革和變化,山西也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成績,有了很好的發展,省內的城市也就都發展了起來,長治是山西省的一個地級市,後期它的發展還是非常突出的,在2019年的時候,當地的GDP產量已經高達1652.1億元,並捕獲了多種稱號,有很好的發展。
  • 四月實地探訪:江蘇豐縣知名的西瓜村,究竟是什麼樣子?
    圖文:愚伯的自留地前些日子,和一個在徐州做公務員的豐縣歡中鎮老同學聊天,他是陳曉莊人,他說自己的健康狀況不是很好,同時,他也告訴了我其中的原因:在他上初中的時候,家裡的幾畝田,一直以種菜種西瓜為主,幾乎每個暑假,他都擔起了家裡的「大梁」,成了名副其實的
  • 唐山一地撤鄉設鎮!速看!
    2020年,將強力推進漢兒莊、東蓮花院、新庄子3個鄉實現撤鄉設鎮目標;2021年,將重點推進白廟子、尹莊、上營3個鄉實現撤鄉設鎮目標;2022年,將結合城區發展規劃和城區改造,擇時調整舊城鄉、興城鎮城中村、慄鄉街道行政區劃範圍,新設1個街道辦事處。
  • 海南第一大「強鎮」,由「1鄉1鎮」合併而來,有望「撤鎮設縣」
    綜合各個方面來看,其實瓊海這幾年的發展還是很好的,海南境內的第一大「強鎮」也就在它的境內。這個鎮的知名是很高的,在這裡還舉辦了非常有名的論壇,說到這裡了,想必大家已經猜到這個鎮了,它就是瓊海境內的——博鰲鎮,在2001年的時候,「博鰲亞洲論壇」就是在這裡舉辦的,並且還成為了永久性的會址。
  • 宜興一「土豪」鎮,由「2鄉2鎮」合併而成,未來有望「撤鎮設縣」
    在它境內就有這樣的一個「土豪」鎮,不僅入圍到了「千強鎮」的行列中,還躋身到了第92位。究竟是怎樣一個鎮的,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看一看!這個就是宜興境內的——官林鎮。它的位置是在市境的西北部地區,不僅是江蘇省內的重點鎮,更是全國的重點鎮,全鎮的面積124平方千米(2017),常住的人口是9.17萬人,規模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大的。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徐州豐縣:依託「牛蒡之鄉」金招牌 打造...
    日前,在第二屆國家食藥同源產業科技創新聯盟高峰論壇上,江蘇省徐州市豐縣被授予「牛蒡之鄉」稱號。近年來,徐州豐縣立足特色種植,堅持特色發展,充分利用「牛蒡之鄉」金字招牌,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位於徐州豐縣東南部的範樓鎮齊閣村,緊鄰322省道,交通便捷,區位條件優越,種植牛蒡已有近30年的歷史。
  • 寧波一「吃香」小鎮,由1鎮3鄉合併而成,有望「撤鎮設縣」
    臨山鎮由它原先的城鎮加上臨海鄉、蘭海鄉等合併成為了今天的這個樣子,靠著當地富有江南特色的古蹟,再加上杭州灣的海鮮、餘姚的楊梅、螺螄等等,這些因素既吸引了遊客,又吸引了大量的公司、企業來這裡投資、入駐,是城鎮經濟發展的重要典範。大家對寧波一「吃香」小鎮,由1鎮3鄉合併而成,有望「撤鎮設縣」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