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人民幣在臺業務滿一年 臺商激烈搶商機

2020-12-24 中國臺灣網

特別策劃:人民幣在臺業務滿一年 臺商激烈搶商機

2014-02-24 08:49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郭慶娜

  編者按:臺灣開辦人民幣業務滿一年,業者搶食人民幣「大餅」更加激烈。市場對人民幣的強烈需求、迅速積累的人民幣存款資金,讓金融業者看到了巨大商機。在臺北的銀行裡,各種攬儲人民幣廣告應接不暇,銀行還紛紛推出短天期、低門檻、高利率等多重優惠。專家和業內人士人為,銀行、郵局等業者紛紛推出服務搶食人民幣商機「大餅」,正是看中了人民幣的廣闊「錢途」。

  近年來兩岸經貿往來熱絡,臺灣市場對人民幣需求大增,尤其是臺灣開通人民幣存款業務後,民眾搶存熱情高漲。2013年2月,臺灣金融業者正式開辦人民幣業務,兩岸「通匯」進入實質運作。隨後人民幣業務熱潮襲來,臺商紛紛搶食人民幣「大餅」。

  臺灣郵局搶攻人民幣市場 開辦人民幣直匯業務

  臺灣「中華郵政」自2月19日起在全臺灣辦理跨境匯兌業務的165個郵局開辦人民幣匯款業務,民眾到郵局匯款到大陸,不必換成美元,可以直接匯到對方人民幣戶頭,減少一層匯兌風險。該郵政透露,目前正規劃開辦人民幣帳戶,一旦開辦,未來民眾可直接在郵局開人民幣帳戶,兩岸匯兌服務更完整。

  該郵政也將匯往大陸的手續費由500元(新臺幣,下同)大幅調降為300元,5月底前更只要250元。據統計,該郵局2013年匯到大陸的款項有1.4萬多筆,金額約13億元(新臺幣,下同),從大陸匯入約2000多筆,金額約4億元。 [詳細]

  爭搶人民幣商機 臺灣金融機構多管齊下「登陸」

  農曆新年剛過,臺灣金融業前進大陸的消息就不斷傳出。除在大陸設立第二分行陸續獲準開業外,島內多家金融機構也開始籌備在大陸設立子行、申設支行與租賃公司,希望以最快速度,在大陸金融市場站穩一席之地、爭搶人民幣商機。

  據了解,相關部門日前正式同意臺灣國泰世華、第一銀行、土地銀行、合庫銀行等四家銀行,籌建第二家大陸分行,臺灣彰化銀行、華南銀行近期內也可望獲準,並將在6個月內完成籌設,開張做生意。 

  除分行外,在大陸申設子行也是臺灣公有銀行登陸加速擴點與服務業務項目的必經之路。據臺灣媒體報導,目前,臺灣永豐銀行已於2013年12月20日正式獲銀監會核准設立南京子行,資本額約20億元人民幣,預估將在今年3月中旬開業。臺灣玉山銀行董事會在1月24日通過深圳前海特區申設子行;臺灣國泰世華銀、臺灣銀行的董事會也陸續通過申設子行方案。 [詳細]

  臺灣銀行業者推各類人民幣業務產品 瞄準商機

  在臺灣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業務政策調整之下,臺灣玉山金旗下玉山銀行2月19日推出人民幣計價RQFII額度基金等類型理財產品,成為臺灣第一家推出此類基金的銀行。此次新增OBU顧客專屬投資商品,包括RQFII人民幣計價基金、避險基金、收益型海外債、各類型ETF及人民幣計價結構型商品等88檔產品。 [詳細]

  島內投資人對人民幣投資產品需求旺盛

  去年12月10日,交行等4家陸資銀行在臺北首次推出合計67億元人民幣的「寶島債」,在島內受到了投資人及業主的追捧。臺灣金融監管部門日前表示,今年新增寶島債發行量至少100億元人民幣。「寶島債」規模擴大後,將建立寶島債的「次級市場」,讓一般投資人也能投資「寶島債」。

  臺灣永豐銀行總經理江威娜表示,消費者搶存人民幣,一是人民幣在臺存款利率遠高於新臺幣和美元,二是近年來人民幣持續升值,消費者願意選擇收益高和升值的貨幣來作為資產的配置。這是人民幣存款在臺持續成長的主要原因。江威娜今年持續看好臺灣人民幣存量的增加。她說,因為兩岸之間的貿易,臺灣有超過1000億美元的順差,民眾和公司商號對人民幣流動資金的需求和存量都存在增長趨勢。「我們金融業者認為人民幣在臺業務會持續發展。」

  臺灣人民幣存款邁進2000億元 創歷史新高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央行」公布最新統計,受到數家銀行推出高利定存項目影響,截至去年底,臺灣地區人民幣存款餘額已高達1826億元,朝向2000億元大關邁進。加之上周人民幣匯率曾達到6.0406兌1美元,為1993年底以來高點,展望未來,臺灣金融業者看好人民幣升值趨勢,以及人民幣的強勁表現。 [詳細]

  臺灣力拼人民幣離岸中心 欲與香港並駕齊驅

  僅僅開辦一年,人民幣在臺的存款增長速度已直逼香港,而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渣打銀行日前公布報告稱,臺灣人民幣存款已在去年追平新加坡,預料今年底還有機會上看至2500億元。這讓輿論和一些業者認為,臺灣應該像香港、新加坡等地一樣,積極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更好地分享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紅利。

  臺當局「行政院長」江宜樺2月20日首度表態,力挺臺灣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未來半年,臺「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將與臺「央行」總裁彭淮南並肩作戰,以「商品多元化」與建立「人民幣回流機制」雙策略,力拼臺灣成為與香港並駕齊驅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詳細]

  相關新聞:

  臺灣「央行」擬全面取消人民幣每日兌換限額 臺灣民眾愛上人民幣定存

  中國銀行臺北分行在臺人民幣結算累計逾1.9萬億元 

  國臺辦:人民幣在臺業務反響積極 支持發展離岸市場

(中國臺灣網郭慶娜 綜合整編)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臺灣首次開放人民幣相關業務 工行擬拓寬對臺業務
    臺灣首次開放人民幣相關業務 工行擬拓寬對臺業務 8月6日,臺灣當局宣布,自即日起開放島內銀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的人民幣相關業務。時隔一天,大陸最大的國有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則宣稱,將適當下放重點分行對臺業務的審批權限。  臺灣「央行」和財政主管部門6日宣布,為了協助臺商規避匯率風險,自即日起開放OBU辦理以美元交割人民幣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和NDO(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選擇權)業務。
  • 臺商看好世博商機 紛紛進軍上海旅館酒店行業
    中新網7月16日電 距上海虹橋機場不遠的福泰商務酒店是臺商福華飯店集團在上海設立的首家飯店。看好房地產發展及世博會商機,臺商紛紛進軍上海旅店業,因應不同客層以搶奪商機。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大陸經濟急速起飛以及到大陸觀光的遊客數量龐大,令不少臺商紛紛進軍大陸旅館飯店業搶奪商機。
  • 上海試點新臺幣和人民幣雙向兌換業務受臺商歡迎
    新華社上海/臺北4月26日電(記者姚玉潔 李寒芳)交通銀行26日率先在上海試點新臺幣和人民幣雙向兌換業務,這是大陸首次在福建省以外的地區試點新臺幣兌換。這一便利措施受到在滬臺商熱烈歡迎,兩岸金融界人士也均「樂見其成」並給予高度評價。    邁勢媒體中國區董事總裁蕭靜萍當日辦理了上海首筆人民幣兌新臺幣業務。
  • 三亞向臺商推介自貿港新商機:旅遊業等三大產業大有可為
    中新社三亞11月2日電 (記者 王曉斌)「以『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為代表的自貿港政策將大大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為臺商提供廣闊商機。」在2日舉行的三亞臺商峰會上,三亞向參會的兩岸工商界人士推介自貿港新商機。
  • 臺灣OBU人民幣業務30日啟航 兆豐商銀拔得頭籌
    臺灣30日起將正式開通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人民幣相關業務,臺灣兆豐國際商銀拔得頭籌,成為首家獲準開辦的臺資銀行。  兆豐國際商銀表示,OBU的服務項目包括:人民幣活期存款及定期存款業務、人民幣匯兌業務(包括人民幣與其他外幣之兌換、人民幣轉帳、人民幣匯出匯款、人民幣匯入匯款等業務)、人民幣進出口業務、人民幣授信業務及奉主管機關核准辦理之其他各項人民幣業務。其服務對象方面,為在境外設立公司的臺商企業、在大陸註冊營業之臺商企業、在OBU完成開戶的境外公司或境外個人。
  • 東莞臺博會開幕 臺企聚力灣區拓商機
    展會由東莞市人民政府、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聯合主辦,以「聚力大灣區,開拓新商機」為主題,以「高端專題+智慧生活」為定位,以前沿科技和高端技術為引領,首次採用「線上+實體」雙向融合模式,打造集科技、人文、美食於一體的臺博會,呈現眾多全新亮點、看點。
  • 人民幣在臺灣越來越好使(臺北傳真)
    記者來到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總部營業廳,在業務櫃檯醒目位置就看到人民幣存款優惠的告示。幾乎在信義路上各家銀行門口,都有人民幣存款的廣告。第一商業銀行更是一語雙關地扯出「人民幣,找第一」的條幅。   人民幣當前的升值走勢,讓收到現金的島內民眾更願意捏在手裡。大量開放陸客來臺後,更有不少寺廟、商家都收到人民幣,他們也是第一波搶存人民幣的大戶。
  • 2004大陸臺商「一千大」排名公布 相當臺GDP25%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五日電 臺北消息:一項調查顯示,二00四年大陸臺商排名前一千位的企業,整體營收共計七千三百三十六億元人民幣,相當於臺灣GDP的四分之一。   《工商時報》五日報導,由中時報系、工商時報策劃
  • 臺商西進創業不願跟蔡英文「跳舞」 蔡勿下黑手
    尤其是廣大臺商們看到了大陸巨大經濟體中服務業的商機,不受兩岸關係惡化和臺灣當局的阻攔,紛紛搶佔大陸服務業市場。對此,蔡英文對臺商們投資大陸服務業的熱潮,是出援手還是下黑手呢?今年全國兩會中,提到要強化兩岸的經濟融合發展。
  • 蘇州電博會開幕 臺企紛至「搏」商機
    蘇州電博會開幕 臺企紛至「搏」商機 2020年12月11日 08:13:00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比往屆,本屆電博會臺企的總參展面積同比實現翻番。  蘇州電博會創辦於2002年,致力於服務電子產業及兩岸IT企業。本屆電博會展覽面積近1.8萬平方米,設置電子智能製造、工業自動及機器人、新一代信息技術(5G通信技術、工業網際網路、區塊鏈、車聯網)等五大展區。據蘇州市臺辦工作人員介紹,本屆電博會臺企的總參展面積佔比達38%,同比翻了一番。
  • 廈門喜糖市場大 臺商專攻「甜蜜商機」(圖)
    在廈門,也有不少臺商看好婚慶市場,相關臺商業者直言,閩南地區十分注重婚禮婚俗,遵循的禮數較多,喜糖方面的需求量大。臺商在喜糖產品設計上也別有一番巧思,特別是網購的興起,線上購糖也成為拓展大陸市場的重要渠道。  市場  大陸婚慶市場規模龐大  大陸的結婚商機有多大?
  • 海南「冬交會」臺灣農產品受歡迎 臺商促推廣尋商機
    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作為冬交會重頭戲之一的「臺灣館」,設置海南省臺資企業協會自由貿易館和瓊臺合作展區,包含220個展位,吸引100多家臺資企業參展,臺南市60多家臺商組團參加。臺灣特色農業生鮮品、加工品、手工藝品、文創產品等數百個品種亮相。海南省臺辦主任劉耿介紹,海南是臺商在大陸投資農業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
  • 臺灣彰化銀行福州分行揭牌 獲準開辦人民幣業務
    原標題:臺灣彰化銀行福州分行揭牌 獲準開辦人民幣業務  中新社福州4月20日電(閆旭)臺灣彰化銀行福州分行20日在福州揭牌成立。為業界所矚目的是,臺灣彰化銀行福州分行不僅取得金融許可證,也獲準開辦人民幣業務。
  • 臺北計程車司機:很多臺灣人都願意收藏人民幣
    記者來到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總部營業廳,在業務櫃檯醒目位置就看到人民幣存款優惠的告示。幾乎在信義路上各家銀行門口,都有人民幣存款的廣告。第一商業銀行更是一語雙關地扯出」人民幣,找第一「的條幅。  人民幣當前的升值走勢,讓收到現金的島內民眾更願意捏在手裡。大量開放陸客來臺後,更有不少寺廟、商家都收到人民幣,他們也是第一波搶存人民幣的大戶。
  • 臺商研討後ECFA大陸商機 籲組團前進大陸市場
    臺商研討後ECFA大陸商機 籲組團前進大陸市場 2010年08月20日 10:1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疫下臺商成績亮眼
    他還特別透露,除了食品,企業近年來也開發了抗菌消毒產品和口罩等防疫產品。首批消毒產品近日剛剛從內地生產基地發往香港支持當地抗疫。香港國安法頒布,結束了過去一年多的社會動蕩,已經明顯感覺到港澳地區營收的增長。
  • 臺觀光醫療美容千億商機 眾名女人爭搶分食大餅
    何麗玲、蔡燕萍和周水美布建觀光醫美商機,臺塑集團王瑞瑜以及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新光集團董事長吳東進的太太許嫻嫻走的是美容保養品路線,連戰女兒連惠心則是以中草藥保健食品出發。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臺灣金字塔頂端的高消費力,加上陸客來臺開放商機,吸引名女人卯勁搶金,戰火最激烈的是觀光醫療美容商機,而地緣最聚焦的,則是信義計劃區,除了有BellaVita貴婦百貨外,還有水美健康休閒事業和自然美的營運總部,而昨日連惠心的GENEHERBS菁茵荋品牌也正式在101設櫃。
  • 臺媒:馬英九派代表懇請臺商回臺投票 機票打折
    原標題:臺媒:馬英九派代表懇請臺商回臺投票 機票打折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在21日舉行的上海臺商協會20周年慶活動上,上海臺商協會會長葉惠德呼籲上海逾萬家臺商、數十萬臺灣民眾,11月29日臺灣「九合一」選舉時踴躍回臺投票。報導稱,上海臺協也已協調航空公司祭出優惠機票,選前一周上海返臺機票將壓低至人民幣2000元左右。
  • 兩岸商家搶雙十一商機 淘寶上臺灣商品哪個最好賣?
    明天就是雙十一了,你的購物車裡放滿了嗎?這個原本是大學校園裡光棍節的稱謂,如今在電商狂轟濫炸的宣傳攻勢下,它已經變成了一個全民購物日。為了搶奪一年中難得的業績飆升的機會,兩岸買賣家可謂攢足了勁頭。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淘寶上臺灣商品哪個最好賣?
  • 臺商在大陸創業:在這裡成為了身價億萬的商人
    甚至有的是被禁止一年不能出境,有這種處罰的情況。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呢,我就改名換姓,我叫姓王,跟了我母親的一個姓,然後叫王承勇。我進了大陸的時候,改這個名字。   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一些臺商開始率先進入祖國大陸,尋找生存和發展的機會。由於兩岸長期缺乏有效的溝通,再加上臺灣當局對祖國大陸的刻意醜化。初涉大陸的臺商,內心往往充滿了緊張和焦慮。臺商黃海波先生回憶起剛到大陸時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