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之城,自然山水映襯下的人文之光
大理處於溫帶與熱帶的交界線,年均日照2253.9小時,無霜期長達230天,溫熱陽光下,日子緩緩行進,是治癒無數人大城市病的夢想發生地。
蒼山十九峰與十八溪,洱海三島四洲五湖九曲之勝,醞釀出大理的雲自由的個性,時而絢麗有若煙火,時而輕盈如飛絮,與大理的風一起,成為標誌性的景觀之一。山川蒼茫巍峨,湖水清澈見底,西伯利亞的紅嘴鷗每年都會前往過冬,夜晚流雲天光,與海月交匯映照千年。
大理風光 | 春陽 攝
大理,南詔古都,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曾是茶馬古道上重要的驛站,石板路上,商客、馬幫曾經穿梭不止,大量明清、民國以來的建築、寺廟、書院、教堂,迄今仍在點綴著城市。存留逾千年的白族村寨,創造出精湛的建築、雕刻、扎染藝術;斑駁的古牆裡,老阿嬤念誦著古老的經文,仍然保留著古老的生活習慣。
大理是一個容得下所有傳奇的地方。百年前的傳教士留下了咖啡的醇香,大批行走的背包客,流浪的藝術家,逃離的新中產前赴後繼,來到這白牆青瓦的溫潤中,回到內心、回到鄉村、回到生活,回到一切的原點,讓大理成為距離生活夢想最近的天堂。
如果詩和遠方可以被具象,那麼大理就為我們提供了關於夢想的一種選擇。
大理東拓,滿江成為樞紐城區發展樣本
滿江,位於大理下關鎮東南方向、鳳儀鎮西北方向,瀕臨洱海東南岸,西至龍山州級行政區,東至紅山。隨著大理行政中心逐漸東移,滿江片區以其溝通下關、海東、開發區的獨特位置,發揮未來大理政治、經濟以及生態、教育、休閒、商務方面的重要作用。
格局提升,滿江居中銜接新舊城區
根據大理滇西中心城市總體規劃綱要(2009-2030),在雲南省城鎮體系指導下,根據大理州城鎮體系現狀基礎和發展潛力,以大理市區為全州域中心城市,為保護好洱海生態,形成「單核、一圈、三環、四軸」的城鎮體系格局。且大理城市群發展空間主要向大理市東部、南部地區拓展。大理城市整體向東發展,滿江片區,是大理東拓覆蓋的區域。
蒼洱為核,滿江被納入現代化城區版圖
蒼洱為核,是對滇西中心城市空間與大尺度自然要素之間關係的高度概括。大理城市空間的發展,以西部點蒼山山體環境為生態屏障,協調配置沿海生活岸線與生產岸線,重點在大理、祥彌地區鍛造富有西部特色的現代化、生態型山區網絡型大都市景觀。大理新的城市空間版圖內,滿江片區已被納入城市未來發展方向。
滿江區域 | 實景圖
大理十字發展軸,再塑滿江土地量級
按照規劃,大理東西向形成祥雲-鳳儀-下關-太邑城鎮發展軸,祥雲東西向下莊-雲南驛-祥雲-鳳儀-下關城鎮發展軸,滿江地處十字雙軸交叉區域,即擁大理東拓橋頭堡的先機,亦能兼得城市多組團格局下的土地量級。
洱海休閒岸:城區綿長岸線,打造生態活力空間
在大理城區中,滿江片區擁有面向蒼山展開的約3.9公里海岸線,城區內現狀道路肌理垂直岸線,形成天然視廊,蒼山山脈便成了視廊對景。且滿江片區地處大理機場入城口, 機場路環海岸線分布。
蒼山對景灣:前苑后街觀蒼洱,十字雙街遊古今
商業步行街規劃咖啡館、影院、餐飲、購物等業態,南北中丞街將引入星級酒店品牌,打造約酒店、公寓、休閒、商業、文化內容,結合白族傳統民居特徵,讓商業與蒼山洱海對映成景。
大理風光 | 春陽 攝
服務均好城:以旅居雙重內容,締造大理新生活圈
面向旅居旅遊人群,優化滿江城市功能,規劃文化館、展覽館 、文化活動中心及中小學校,構建起從旅居、餐飲、醫療到文化休閒,市級-社區級兩級公共配套體系。
規劃泛亞高鐵洱海站,打造城市形象之窗
據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消息,將在大理建設泛亞高鐵「洱海站」,通過骨幹路網高效溝通滇中西、川渝及華東,聯通東南亞,打造雲南第二大高鐵樞紐,拉動滿江高鐵新城樞紐價值,構建起以大理為原點,輻射雲南乃至東南亞的旅居生活圈,形成西部的旅居新中心,賦能滿江高質量旅居未來。
萬科把握城市未來指引 構建旅居新版圖
萬科聚焦城市圈帶的發展戰略,住宅開發業務覆蓋中國內地眾多大中城市,國內四大區域布局和海外城市布局同步發展。將萬科的好產品、好服務帶出國門,走向世界。
大理拾叄月 | 區位圖
住宅+文旅+商業+物流,雲南萬科全域布局
2010年,萬科入滇,成為「雲南」未來藍圖的規劃者和建設者,順應城市發展肌理,11年20子,不忘初心,不斷打磨,堅持踐行雲南人居理想。從昆明標杆示範樓盤萬科金域緹香、萬科500裡、萬科城,到撫仙湖比肩世界的國際旅遊度假區、西雙版納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萬科·曼西緹、大理一線山海私產,住宅、文旅、產業全域布局,美好雲南發展創造更多可能。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於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繫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雲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