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走了,但唐頓莊園依舊屹立在這。」雖然小編沒有看過《唐頓莊園》的電視劇,但我覺得電影真心好看。
看這部電影的前部分,和看西方小說一樣的記不住長長的名字還有必要的身份稱謂。雖然電影開始和結束都是以莊園的慢鏡頭推近和拉遠完成,但細細入影,眼界會慢慢拉大,想法思考也越來越多。
這部電影最大的主題是「異」。一個大的背景是體制上的相異,雖然唐頓莊園的時代背景帶有濃厚的君主體制,但電影裡不乏對主流體制的懷疑甚至破壞,共和主義者將槍瞄準君主制的國王,是體制間具象的拉扯;君主制的公主和自由派的僕人近距離深入交談,是分歧間的慢慢彌隙與妥協;國王對共和主義者的感謝,是對異議的尊重和自我的體面……當根本性的體制問題得到寬容,使之後「異」的發展也合情合理。
接下來是傳統習俗的相異。每一個觀影的人無不被英國皇室貴族的雍容華貴所傾倒,女性的優雅由內而發,男性的得體從容有度。他們根深蒂固流淌著高貴的血液,他們習以為常堅守著傳統的禮俗。但也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國王的女侍要將自己的全部財產留給自己的女僕;莊園的未來女主人在猶豫自己是否應該繼續為莊園而操勞……劇中人物應該也在反思與生的身份是否有合理性,延續祖輩的事業是否還是這個時代你我的使命?
「善待異見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進步。」也正是時代發展的善待,才讓以上所謂的「異」變成如今的「同」。其實將電影看完,才會發現有些事表面形式的相異並不阻礙實質的順從,畢竟歷史發展自有一種邏輯。國王女侍的女僕其實是她本人的私生女,血液裡仍然有部分的貴族性質;未來女主人仍然打算接管自己的莊園,她和奶奶談話的影響不容忽視,但延續祖輩的榮光其實漸漸成了她與生俱來的使命。另外相同的不外乎是凡人瑣碎的情感。雖然貴族厭倦無聊類似的生活,討厭身份禮儀的枷鎖,想過上普通人的生活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這部電影從不同的人物的不同角度給出了不同的思考,有公主想改變自己的婚姻地位;有女貴族想讓丈夫在自己孩子出生時陪在身邊;還有未來女主人想過上簡單輕鬆的生活……
再者回到普世的的主題—愛。我最想提的就是親情的愛。其實莊園式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就是家人,這裡面展現的除了作為莊園主人的做事精明之外,還著重體現了奶奶維繫家族關係的能力。她深知自己時日不長,意圖在餘日把家裡的一切打點好,包括主人的歸屬,包括財產的處置,包括親情的歸位……當我們不用有色眼鏡去審視這樣一個貴族家庭,人間煙火其實更為動人。
除了這些感受,英式幽默、色彩對比、民風還原的直觀感受就不贅述了。總之,匆匆寫幾筆也算是不辜負今晚的激動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