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明湖畔「奎虛書藏」樓見證日本在濟投降全過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而在大明湖南岸,一座名為「奎虛書藏」的紅色建築靜靜矗立著。
1945年12月27日侵華日軍山東戰區籤降儀式曾在這裡舉行,這裡見證了山東人民整整八年的抗戰歷史。
「奎虛書藏」樓北鄰大明湖,該樓後面有迴廊相連,一樓大廳可容納400人——這裡就是舉行受降儀式的具體地點。
1935年,是在時任省教育廳廳長何思源的支持下,由當時省圖書館館長王獻唐主持修建的,當時是省圖的藏書樓。
1945年成為國民黨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司令部大禮堂。
原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重整齊魯河山:山東人民抗日戰爭紀實》一書作者丁龍嘉說,選擇1945年12月27日受降,是因為「自濟南淪陷到駐山東日軍正式投降,整整八年時間,山東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八年抗戰。
奎虛書藏展廳內的《濟南青島德州地區受降紀念冊》
當年按照日軍投降協議,盟國劃定北緯16度以北地區由中國戰區接受投降,當時中國共劃分了15個受降點,山東有青島和濟南兩處,由當時的國民政府接受日軍投降。青島受降時間是在當年的10月25日,而濟南則選在了12月27日。
1945年12月27日上午,舉行受降典禮儀式的「奎虛書藏」樓被布置得肅穆壯觀。禮堂內四周懸掛著青紅白三色布幕,禮堂正面高懸孫中山遺像,左右分懸「永奠和平」四個大金字。左壁懸掛蔣介石和史達林像,右壁懸掛杜魯門和邱吉爾像。10時整,受降典禮開始,武官一律著軍常服佩勳章,文官一律著黑色中山服。
籤字命令書共四份,兩份為正本,兩份為副本。籤字完成後,日軍代表摘下佩刀,齊赴受降主官席前行禮,將佩刀獻上。「到此,山東全體日軍繳械投降,山東人民的八年抗戰終於徹底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