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和宇宙相比,像極了一隻「小白兔」,那麼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2020-12-06 時代輿科技

人類和宇宙相比,像極了一隻「小白兔」,那麼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人類能夠出現在地球上,可謂是一個奇蹟,在短短的時間內,從古猿人慢慢進化成現如今的地球主人,看似巧合的背後卻隱藏很大的秘密,人類能夠和其他動物相比脫穎而出,因為自身有很大的本領,人類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運用自己的雙手巧妙的躲避所有的傷害,這也是人類和動物的區別。

人類為什麼要活著?

人類自從出現在這個地球上有很多問題一直在困擾著大家,比如說人類為什麼要在這個地球上活著,這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話題,在大自然界中很多事情或已經早有定律,無論人類富貴貧窮,最終都要面臨死亡。在這段時間內,很多人擁有大量的富貴,一些人碌碌無為,最終沒能賺到很多財富,一些人像是一個過客一樣匆匆來臨又匆匆走了。

當我們進入宇宙的時候,才發現人類相對於宇宙而言實在是太過於渺小了,甚至很多人認為自己活在這個地球上沒有任何用處,科學家對於這些人表達出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人類之所以有這種想法,主要因為跟自己生活的地球有關。

微觀角度看世界

如果我們從微觀角度上來看,在宇宙中大多數都是由物質和粒子構成的,這些粒子的存在,才讓宇宙變得格外不同,人類和其他動物相比,或許人類就是一個大型的物質,構成不同排列方式,讓人類有著聰明的大腦和智慧的雙手,如果宇宙中一旦沒有人類,那麼這個宇宙就會失去它獨特的特點。

不過即使人類消失以後,影響不到宇宙的繼續運轉,要知道宇宙已經誕生了有140多億年的時間,人類只有幾百年和它相比,人類的時間還不過宇宙誕生的時間1/1000,所謂誰離開誰都能繼續工作,或許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才誤認為我們的存在幾乎是沒有任何意義。

人類是個「渺小」的存在

人類能夠誕生在這個地球上,並不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有的人感覺自己是一個偉大的存在,有的人卻認為自己特別渺小,我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在短短的時間內創造出了如此高科技的文明,渺小的原因是因為和宇宙相比,人類更像是一隻小螻蟻一樣。人類甚至都不如宇宙的某一個星系,如果把宇宙比作成一個人類,那麼我們人類更像是這個身體中的一個小細胞,地球對於人類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存在,更不用說這個宇宙了。

宇宙的浩瀚

資料記載宇宙當中最大的天體是宇宙長城,它是有很多不同的區域形成的,從外觀看像極了我們所看到的長城,它的直徑大約是在100億光年,比整個銀河系還要高出10倍的時間,別看這個數字很小,但是它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大,並且這只是人類觀測到的,還有很多地方是人類沒有觀測到。

對於人類沒有觀測到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我們不得而知,要知道人體有數千萬種細胞任意缺少幾個,我們都感覺不到,這就意味著人類即使從宇宙中消失,對宇宙毫不影響,甚至都不會有大的改變。

從宏觀角度上來看,似乎人類對宇宙的存在沒有任何優點,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在這個地球上努力的生活呢?任何事物存在便有它的道理,現如今我們能夠創造出強大的文明是我們共同的努力,如果我們再努力的話,或許能夠創造出宇宙高級文明,到時候的人類在宇宙當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如果我們這麼看待問題,這一切就已經變了。不要因為我們壽命十分短暫就有這種想法。對此你有何感想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

相關焦點

  • 人類和宇宙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答案讓人細思極恐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困擾了無數人,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生命本身就是意義所在,我們為了對抗多變的自然環境不斷進化,繁衍生息。地球上的生物種類數不勝數,每一種生物都在漫長的進化中選擇了不同的進化方式來適應地球環境,難道生命存在的意義就是「生存」和「繁衍」,保證基因的延續嗎?
  • 康德:人類永遠無法感知本質世界 那麼人類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
    感謝在眾多的文章當中點開科技小滑鼠的各位,這裡是每天給大家帶來新鮮有趣的天文科技信息、盤點宇宙中的特殊的天體、討論宇宙中各種各樣有趣或者有意義的事情。歡迎各位在觀看文章之後對於文章的內容進行點評以及對文章的觀點進行討論,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康德:人類永遠無法感知本質世界。那麼人類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人類作為地球上唯一的具有高級智慧的生物。一直以來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我們生存的世界的探索。從最初的山頂,後來的大陸,以及更加遙遠的海洋。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對於世界的探索的範圍也越來越大。
  • 人類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在眾多不解的困惑中,有一個困惑卻讓古人和現代科學家一直都在思考深思,那就是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其實對於這個困惑,古人反而沒有現代科學家那麼執著。古時候的人們很多都是相信神仙存在的,神話傳說中,人類是由神創造的,所以人類存在的意義沒有什麼太值得思考的地方。
  •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或許不是為了繁殖後代
    這三個問題困擾著所有人,每個人都想尋找到人類存在的意義,每個人都在不斷賦予自己人生的價值,但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人類只是地球歷史的一個巧合,而地球也只是宇宙大尺度物質結構下兆億顆行星中的一個,在無窮的星河中,可能存在無數和人類相似的文明,也在默默地探索這個宇宙。那麼,宇宙和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
  • 人類存在有何意義?宇宙中早就隱藏答案,謎底讓人深思!
    而我們的人類社會也是如此,人類社會是由一個個微小的個體組成的,如果個體消失,那麼人類社會的秩序也會產生無法挽回的傷害,所以就有了法律的存在。宇宙中的巧合這個道理是否可以解釋整個宇宙呢?如果說天體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在於組成宇宙,可是人類只有在地球上才能生存,那人類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如果人類滅亡了,宇宙還有存在的意義嗎?人存原理說的是啥?
    人存原理認為,我們之所以看到的宇宙是這個樣子,是因為如果它不是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會在這裡去觀察它。科學工作和其它一切活動如果脫離了人的存在,就不會有任何意義可言。人存原理告訴我們,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和描述,都帶有我們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我們之所以看到宇宙是這個樣子。
  • 宇宙有多大?930億光年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那人類存在有何意義?
    宇宙有多大?930億光年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那人類存在有何意義?從工業革命以後,宇宙從何而來?到底有多大?便成了困擾我們多年的兩大難題。關於宇宙空間的大小,曾在每個人的心中有過猜測。我們對宇宙僅有的印象,便是廣袤無垠。
  • 浩瀚宇宙中,如果沒有生命會是什麼樣子?沒有文明,又有什麼意義
    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開始尋找生命的起源,也開始在這浩瀚的宇宙中,尋找外星生命。人類總是覺得,自己是孤獨的,我們的生命是不是一種巧合呢?可又有誰問過自己,如果沒有我們的文明的存在,這個宇宙的存在,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我說,我們的生命的存在,是必然!絕不是巧合!因為我們的存在,才有了文明,因為有了文明,世界才變得精彩,宇宙才變得有意義。同樣,生命的探索,文明的追求,才變得有意義。
  • 人類被困在自己的星系內,對浩瀚宇宙而言,生存的意義是什麼
    而天文望遠鏡的發展與太空望遠鏡的發射卻讓我們知道了我們的宇宙竟然是如此的浩瀚,一個小小的銀河系就足足有10萬光年之大,這意味著即使以光速出發,穿越銀河系也需要10萬年,而人類文明才不過上下五千年。放眼整個宇宙,我們的銀河系又是如此之小,以地球為中心,我們所能猜測的和想像到的宇宙已經達到了驚人的930億光年,而這絕不是最後的答案。
  • 細思極恐!人類是微生物1億倍,宇宙中或存在比人大1億倍的生物
    科學家曾估算過人體與微生物的比例大概在1億倍左右,雖然我們肉眼無法直接看到,反過來它們或許也感受不到我們,但這是真實存在的。那麼在我們的宇宙中是否也有比人類大1億倍的生物呢? 在地球上目前體積最大的生物就是鯨目類,人類與之相比就覺得很弱小,不過體積差距也就在幾十倍而已,距離億倍還是很遙遠。
  • 新視野號發現巨型生物,宇宙中真的存在比人類大1億倍的生物?
    筆者:三體-小遙宇宙充滿無限可能,地球生命的出現更是一個奇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能夠探索的宇宙範圍也在不斷擴大,在此基礎上,科學家們不斷提出有關外星文明存在的設想。根據宇宙的尺度,生命存在並非具有唯一性,而是普遍性,只是由於人類的探索能力有限,目前我們還無法確定外星文明的存在。根據相關數據,科學家認為,宇宙中存在無數能夠孕育出生命的恆星系統,並且在它們各自的宜居帶上,可能還會擁有比地球條件好更多的超級地球。所以在相關技術的支持下,科學家們也從太陽系開始,對宇宙進行了深入的探索。
  • 宇宙起源於大爆炸,那麼宇宙中心在哪?
    大家好,我是鵬鵬,今天又到了跟大家一起探索宇宙奧秘的時間,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到底宇宙有沒有中心呢?宇宙是否存在中心?其實我們知道任何物體上都有中心店,城市有市中心,國家有首都,太陽系圍著太陽轉,那麼宇宙有沒有物理意義上的中心點?首先我們不知道宇宙是一個什麼物體,因為不是宇宙不是一維二維三維物體,而是四維或者更高維度的物體,我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麼形狀的。
  • 人類存在的價值在於:正是人類眼睛的觀照才是宇宙得以存在的原因
    更加重要的暗示是:人類所持有的審美標準似乎影響了客觀規律。否則測不準係數及圓周率也不會和畢達哥拉斯音差牽手,共同擔當著某種終極隱秘力量的表現形式。該現象從側面證明了量子力學中有關意識決定存在的假說和推論,也引導我們不得不去思考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難道眼睛才是宇宙得以存在的原因?
  • 地球上的「愛與和平」尚未實現,人類探索宇宙的意義何在?
    在此過程中,人們也發現,即便有很多尚未解決的問題存在,世界各國也沒有放棄探索宇宙的計劃,並且每年在相關方面消耗了大量資金。那麼,為什麼不把這些錢用來幫助貧困地區的人們擺脫痛苦呢?實際上,這個問題並不是十分合理,如果從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來看,的確有很多問題存在,但是這只是不完美的一小部分,我們整體仍然在不斷上升和發展。從更加宏觀的角度去思考,人類面對浩瀚無邊的宇宙,其實微小的像塵埃。我們尚未確定是否存在其他智慧生命體,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受到更大的威脅。
  • 離開事物的時間有意義嗎?若時間不存在,那麼由什麼記錄宇宙生命
    在我們所處的宇宙中,理解時間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往更深層次講,時間並不是那麼簡單。在《物性論》這本書講過:時間不是自己獨立存在,應該承認,離開事物的活動,人們就不能感受到時間本身。在一個多世紀以前,愛因斯坦就證明了我們不能把時間和空間分開,我們必須把它們當作一個整體,即時空來考慮。在過去十多年間,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新思路,但是要理解它,得知道量子引力的概念。在量子引力裡作為物體無固定形狀的容器的空間從物理學中消失了。物體,也可以說是量子並不佔據空間,它們是彼此依存,空間由量子間的相鄰關係織就。
  • 如果費米悖論有漏洞,人類會是宇宙中最後一隻「旅鴿」嗎?
    費米悖論:銀河系中或許存在十萬個類似地球的行星,而銀河系也不過浩瀚宇宙中的一粒沙。如果地球能誕生人類,那麼宇宙中理應也存在其它的外星文明,可問題就在於——它們在哪裡呢?當然,有積極的猜測,就一定有更消極的設想……人類會是宇宙中最後一隻「旅鴿」嗎?旅鴿,曾經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鳥類,僅北美洲的旅鴿數量就能達到五十億隻,但隨著人類對旅鴿的大肆捕殺,目前旅鴿的整個種族都遭到了人為滅絕。
  • 量子宇宙或真實存在,人類身邊存在無數異世界,或與平行宇宙有關
    科學家對於宇宙的探索一直都沒有停止。研究初期,科學家認為我們所處的空間內只有一個宇宙。隨著研究的深入,唯一宇宙的說法被推翻,新的觀點認為我們所在的空間內遠不止一個宇宙,還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平行的宇宙。因為我們很難準確知道盒子內的鈾元素會不會發生衰變,若會發生衰變,衰變會在什麼時候發生。為了研究鈾元素的情況,需添加進兩個函數,分別是發生衰變原子的波函數以及未發生衰變的原子的波函數,以這兩種函數共同去描述盒子內貓的狀態。這代表著,這隻貓其實代表著兩隻完全不同的貓,一隻是死去的貓,一隻是活著的貓。換言之,薛丁格的這隻貓本質上是兩隻貓的綜合體,這看起來相當矛盾。
  • 木衛二地底是一片海洋,極可能存在生命,人類卻無法突破表面冰層
    宇宙中的行星和恆星的數量是非常龐大的,因此,科學家們一直認為,除了我們的星球之外,宇宙中必定還有一顆甚至更多的行星,它們跟地球一樣孕育出了屬於它們自己的生命形式和生態形式,只是以目前的人類科技水平而言,還無法找到它們!
  • 微觀世界:「宇宙」可能是這樣存在的
    人類一直在探尋宇宙的大小,試圖通過各式各樣的天文望遠鏡找尋到宇宙的盡頭,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直遵循著宇宙相對論,量子力學等已知物理學知識,然而真的宇宙就一定要像你想的那樣嗎?科學家通過對微觀世界的觀察,發現微觀世界與宏觀宇宙極為相似,並且基本結構也大致一樣,如果真的可以將原子放大10億倍,那麼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極有可能就是一個宇宙的模型。
  • 讓你了解到宇宙的真實樣子,人類的大腦為什麼會像宇宙?
    ,那麼地球在宇宙中是處於什麼位置的呢?下面來看看科學家描述的宇宙是什麼樣子的。那麼1.1億光年的室女星系又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中的一部分,這個超星系團中至少有十萬個星系組成,整片超星系團的範圍達到了5.2億光年,不過這個超星系團的樣子看起來有點像一根絨毛,而銀河系正處於這根「絨毛」的其中一個邊上,此時太陽發出的光芒甚至還沒有擴散出這個點,而每一個點都包含了成百上千個星系,所以說宇宙中的星辰比地球上的沙子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