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 我的火把節我的火把

2021-12-24 萊國索

點上方藍點色字萊國索關注轉發支持我們

銘記先祖教誨,傳承先祖文明

  一年一度的火把節就要來臨,這是西南彝語支(彝、白、納西、哈尼,拉祜等)各民族盛大的節日。火把節的來源各地有著美妙各異的傳說,卻又有相近的民俗文化內涵——驅邪除惡避害,紀念真善美,崇尚勇武和自由。故鄉的火把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節日,每年都要殺數頭牛,用數十口大鍋熬成牛湯鍋,再分給各家各戶。大家還會邀請周邊的漢族朋友一起分享美食。記憶最為深刻的是兒時有一年,那時土地還沒有承包到戶,全村共殺了十二頭牛,大家一起在學校的操場上吃一個禮拜,連耍了三天的火把,接下來又連放了四晚廣場電影。在那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年代,能夠放開肚子大塊吃肉,又能把非常稀罕的電影看個夠,仿佛一下子過上了共產主義社會!現在想起來都有抑制不住的豪邁感。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也是那次耍的火把。村裡的年輕人和孩子早早就吃了晚飯,等不及夜幕降臨就手持火把,敲打著犁鏵和鐮刀,遊走在青色的苞谷地裡,猶如火龍在田。唱歌聲、口哨聲、叫喊聲、嬉笑聲不絕於耳。當夜幕降臨,天上星漢皎皎,地上火光點點,分不清天上人間,一片星光燦爛,一片喜悅歡暢!奔跑在人群中的我,也高舉著我的火把,敞亮著我的希望。自從土地承包以後,老家不再有吃不飽飯的人家了,火把節分得的牛肉也一年比一年多了,鄉民卻再也不在一起吃飯喝酒,也從不再耍火把遊走在田間地頭,沒有了祭山祭水祭樹,因為黑心的村長把村集體的樹林全部砍光賣光,沒有了傳統的習俗和規矩,沒有了畢摩,有的是個別人憑藉家族勢力開始橫行鄉裡欺壓百姓,整天吆五喝六招搖撞騙。甚至如今村裡的姑娘們,也不願意穿那漂亮而又有特色的民族服裝;村裡的孩子們也以說漢語為榮。在金錢和世俗的影響下,一個純彝族的村寨漸漸消失了淳樸的彝俗彝風,喪失了彝族人的很多傳統美德。       我這些年也很少回老家過節,每年火把節都在縣城裡過,在羅平彝族協會組織下,認識或不認識的彝族人都會在火把節那天集中在一起,大家一起喝酒吃羊肉,一起唱「阿老表來喝酒 ,喜歡了喝一杯,不喜歡喝兩杯,管你喜歡不喜歡喝三杯」!相互用漢語打招呼聊天(會彝語的很少,也不願意說),然後觀看一場漢語歌舞晚會,再胡亂跳跳篝火晚會,然後等下一年再繼續,認識的依舊認識,不認識的依舊不認識……       今年彝族協會組織的火把節晚會是提前在農曆六月二十日那天悄悄過的,來的人也就稀稀疏疏幾百人,自然也沒有耍火把什麼的。我有些納悶,儘管我也穿著花花綠綠在臺子上跳了一通改版的傳統舞蹈;但我知道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正在熱熱鬧鬧之中孤獨地消失了。  一年一度的火把節就要來臨,這是西南彝語支(彝、白、納西、哈尼,拉祜等)各民族盛大的節日。火把節的來源各地有著美妙各異的傳說,卻又有相近的民俗文化內涵——驅邪除惡避害,紀念真善美,崇尚勇武和自由。故鄉的火把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節日,每年都要殺數頭牛,用數十口大鍋熬成牛湯鍋,再分給各家各戶。大家還會邀請周邊的漢族朋友一起分享美食。記憶最為深刻的是兒時有一年,那時土地還沒有承包到戶,全村共殺了十二頭牛,大家一起在學校的操場上吃一個禮拜,連耍了三天的火把,接下來又連放了四晚廣場電影。在那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年代,能夠放開肚子大塊吃肉,又能把非常稀罕的電影看個夠,仿佛一下子過上了共產主義社會!現在想起來都有抑制不住的豪邁感。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也是那次耍的火把。村裡的年輕人和孩子早早就吃了晚飯,等不及夜幕降臨就手持火把,敲打著犁鏵和鐮刀,遊走在青色的苞谷地裡,猶如火龍在田。唱歌聲、口哨聲、叫喊聲、嬉笑聲不絕於耳。當夜幕降臨,天上星漢皎皎,地上火光點點,分不清天上人間,一片星光燦爛,一片喜悅歡暢!奔跑在人群中的我,也高舉著我的火把,敞亮著我的希望。       自從土地承包以後,老家不再有吃不飽飯的人家了,火把節分得的牛肉也一年比一年多了,鄉民卻再也不在一起吃飯喝酒,也從不再耍火把遊走在田間地頭,沒有了祭山祭水祭樹,因為黑心的村長把村集體的樹林全部砍光賣光,沒有了傳統的習俗和規矩,沒有了畢摩,有的是個別人憑藉家族勢力開始橫行鄉裡欺壓百姓,整天吆五喝六招搖撞騙。甚至如今村裡的姑娘們,也不願意穿那漂亮而又有特色的民族服裝;村裡的孩子們也以說漢語為榮。在金錢和世俗的影響下,一個純彝族的村寨漸漸消失了淳樸的彝俗彝風,喪失了彝族人的很多傳統美德。       我這些年也很少回老家過節,每年火把節都在縣城裡過,在羅平彝族協會組織下,認識或不認識的彝族人都會在火把節那天集中在一起,大家一起喝酒吃羊肉,一起唱「阿老表來喝酒 ,喜歡了喝一杯,不喜歡喝兩杯,管你喜歡不喜歡喝三杯」!相互用漢語打招呼聊天(會彝語的很少,也不願意說),然後觀看一場漢語歌舞晚會,再胡亂跳跳篝火晚會,然後等下一年再繼續,認識的依舊認識,不認識的依舊不認識……       今年彝族協會組織的火把節晚會是提前在農曆六月二十日那天悄悄過的,來的人也就稀稀疏疏幾百人,自然也沒有耍火把什麼的。我有些納悶,儘管我也穿著花花綠綠在臺子上跳了一通改版的傳統舞蹈;但我知道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正在熱熱鬧鬧之中孤獨地消失了。  一年一度的火把節就要來臨,這是西南彝語支(彝、白、納西、哈尼,拉祜等)各民族盛大的節日。火把節的來源各地有著美妙各異的傳說,卻又有相近的民俗文化內涵——驅邪除惡避害,紀念真善美,崇尚勇武和自由。故鄉的火把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節日,每年都要殺數頭牛,用數十口大鍋熬成牛湯鍋,再分給各家各戶。大家還會邀請周邊的漢族朋友一起分享美食。記憶最為深刻的是兒時有一年,那時土地還沒有承包到戶,全村共殺了十二頭牛,大家一起在學校的操場上吃一個禮拜,連耍了三天的火把,接下來又連放了四晚廣場電影。在那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年代,能夠放開肚子大塊吃肉,又能把非常稀罕的電影看個夠,仿佛一下子過上了共產主義社會!現在想起來都有抑制不住的豪邁感。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也是那次耍的火把。村裡的年輕人和孩子早早就吃了晚飯,等不及夜幕降臨就手持火把,敲打著犁鏵和鐮刀,遊走在青色的苞谷地裡,猶如火龍在田。唱歌聲、口哨聲、叫喊聲、嬉笑聲不絕於耳。當夜幕降臨,天上星漢皎皎,地上火光點點,分不清天上人間,一片星光燦爛,一片喜悅歡暢!奔跑在人群中的我,也高舉著我的火把,敞亮著我的希望。       自從土地承包以後,老家不再有吃不飽飯的人家了,火把節分得的牛肉也一 年比一年多了,鄉民卻再也不在一起吃飯喝酒,也從不再耍火把遊走在田間地頭,沒有了祭山祭水祭樹,因為黑心的村長把村集體的樹林全部砍光賣光,沒有了傳統的習俗和規矩,沒有了畢摩,有的是個別人憑藉家族勢力開始橫行鄉裡欺壓百姓,整天吆五喝六招搖撞騙。甚至如今村裡的姑娘們,也不願意穿那漂亮而又有特色的民族服裝;村裡的孩子們也以說漢語為榮。在金錢和世俗的影響下,一個純彝族的村寨漸漸消失了淳樸的彝俗彝風,喪失了彝族人的很多傳統美德      我這些年也很少回老家過節,每年火把節都在縣城裡過,在羅平彝族協會組織下,認識或不認識的彝族人都會在火把節那天集中在一起,大家一起喝酒吃羊肉,一起唱「阿老表來喝酒 ,喜歡了喝一杯,不喜歡喝兩杯,管你喜歡不喜歡喝三杯」!相互用漢語打招呼聊天(會彝語的很少,也不願意說),然後觀看一場漢語歌舞晚會,再胡亂跳跳篝火晚會,然後等下一年再繼續,認識的依舊認識,不認識的依舊不認識……       今年彝族協會組織的火把節晚會是提前在農曆六月二十日那天悄悄過的,來的人也就稀稀疏疏幾百人,自然也沒有耍火把什麼的。我有些納悶,儘管我也穿著花花綠綠在臺子上跳了一通改版的傳統舞蹈;但我知道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正在熱熱鬧鬧之中孤獨地消失了。

  然而,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那晚,整個縣城三十萬人幾乎都是擁向兩個地方:一處是森林公園。一處是南片區公園。孩子們都不約而同地扛著火把,到處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耍火把的,點孔明燈的,圍著篝火跳舞的……一夜的狂歡,留下的滿眼都是垃圾,四處一片狼籍!當然,參與活動的大都是漢族同胞,大家不知道彝族傳統火把節是不允許亂丟燃過的火把,燃燒未燼的火把必須帶回家才能得到火神的護佑。大家圖的只是一個熱鬧,因為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無論什麼民族,大家都早已認同並一直過著這個特別的節日——必吃羊肉必耍火把!

  讓我深深感動的,是那些在彝族村寨土生土長並矢志不渝地熱愛民族文化的人們,他們以自己的能力四處籌措資金,舉辦具有本地特色的「火把節」活動,搶救性地傳承和發揚當地的彝族文化。       農曆六月二十五日我們來到富源雅宗村,參與了這裡的「第十一屆雅宗彝族火把節」活動。很多東西讓人耳目一新,收穫滿滿!這是一個從小就經常聽起過名字的地方,相同的語言相同習俗,卻在心裡就像一個永遠傳說,只因為距離不只是那幾座綿延的大山。其實,我們真的很近!這讓我想起到楚雄或者紅河的時候,與彝族老表們交流的感受,我們真的有很多東西都是一樣的。我相信在數百年前或者數千年前我們都是來自相同的地方,火把節也許就是我們相互認同的一根永恆的線。我的火把節我的火把,永不會熄滅!


  然而,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那晚,整個縣城三十萬人幾乎都是擁向兩個地方:一處是森林公園。一處是南片區公園。孩子們都不約而同地扛著火把,到處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耍火把的,點孔明燈的,圍著篝火跳舞的……一夜的狂歡,留下的滿眼都是垃圾,四處一片狼籍!當然,參與活動的大都是漢族同胞,大家不知道彝族傳統火把節是不允許亂丟燃過的火把,燃燒未燼的火把必須帶回家才能得到火神的護佑。大家圖的只是一個熱鬧,因為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無論什麼民族,大家都早已認同並一直過著這個特別的節日——必吃羊肉必耍火把!

  讓我深深感動的,是那些在彝族村寨土生土長並矢志不渝地熱愛民族文化的人們,他們以自己的能力四處籌措資金,舉辦具有本地特色的「火把節」活動,搶救性地傳承和發揚當地的彝族文化。       農曆六月二十五日我們來到富源雅宗村,參與了這裡的「第十一屆雅宗彝族火把節」活動。很多東西讓人耳目一新,收穫滿滿!這是一個從小就經常聽起過名字的地方,相同的語言相同習俗,卻在心裡就像一個永遠傳說,只因為距離不只是那幾座綿延的大山。其實,我們真的很近!這讓我想起到楚雄或者紅河的時候,與彝族老表們交流的感受,我們真的有很多東西都是一樣的。我相信在數百年前或者數千年前我們都是來自相同的地方,火把節也許就是我們相互認同的一根永恆的線。我的火把節我的火把,永不會熄滅!


  然而,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那晚,整個縣城三十萬人幾乎都是擁向兩個地方:一處是森林公園。一處是南片區公園。孩子們都不約而同地扛著火把,到處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耍火把的,點孔明燈的,圍著篝火跳舞的……一夜的狂歡,留下的滿眼都是垃圾,四處一片狼籍!當然,參與活動的大都是漢族同胞,大家不知道彝族傳統火把節是不允許亂丟燃過的火把,燃燒未燼的火把必須帶回家才能得到火神的護佑。大家圖的只是一個熱鬧,因為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無論什麼民族,大家都早已認同並一直過著這個特別的節日——必吃羊肉必耍火把!

  讓我深深感動的,是那些在彝族村寨土生土長並矢志不渝地熱愛民族文化的人們,他們以自己的能力四處籌措資金,舉辦具有本地特色的「火把節」活動,搶救性地傳承和發揚當地的彝族文化。        農曆六月二十五日我們來到富源雅宗村,參與了這裡的「第十一屆雅宗彝族火把節」活動。很多東西讓人耳目一新,收穫滿滿!這是一個從小就經常聽起過名字的地方,相同的語言相同習俗,卻在心裡就像一個永遠傳說,只因為距離不只是那幾座綿延的大山。其實,我們真的很近!這讓我想起到楚雄或者紅河的時候,與彝族老表們交流的感受,我們真的有很多東西都是一樣的。我相信在數百年前或者數千年前我們都是來自相同的地方,火把節也許就是我們相互認同的一根永恆的線。我的火把節我的火把,永不會熄滅!

圖文:夷狼  點擊閱讀原文看美篇

編輯:雅切若尼  微信bj532524

(歡迎把身邊的彝族人、彝族事發給我們分享給廣大彝族同胞)

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火把節特輯】李壽平:又逢火把節
    【火把節特輯】李壽平:又逢火把節 2020-08-14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火把節
    人民痛恨入骨,不知如何是好,終於有一個年輕人提出把火把扔進田裡,害蟲全被燒光了。彝族人民為了紀念這次勝利,每年的農曆6月24日至27日要火把相慶,由此形成了「火把節」。於是代代相傳,火把節也成為了彝族傳統中最為重要最盛大的節日。
  • 記憶中的火把節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彝族人,火把節在我的腦海裡已經成為一種無法抹去的記憶。也許對於現在的很多人「火把節」就是一個民族節日,而對於我來說卻成為了生活中的一個習慣。記得小時候,每到火把節這一天,我的外公就會叫我和姐姐收拾好衣服,然後和他們一起去縣城過火把節,因為外公那時候是在縣政府工作,所以在縣城有房子。
  • 祥雲的火把節
    在滇西的大理祥雲將火把節分成大火把和小火把。大火把是在農曆的六月二十四,小火把則是農曆六月二十五。圖源網絡在祥雲縣,生病的人在農曆六月二十四大火把節可以進行祈福,祈求自己自己百病全消。農曆六月二十二十五小火把的時候才是真正甩火把的時間。在這一天,大人小孩都會走出家門,去廣場或者村子裡跳火把。老人們常說:「跳跳火把,百病全消。」如果你是去村子裡,你會看到村子裡的巷子裡到處都是人。孩子們是甩火把的主力軍。老人們結伴在巷口跳火把。大人們則是站在孩子的後面替孩子們提著松香。在孩子的火把快熄滅的時候就把松香撒在火把上。松香一撒在火把上,火把就會像大廚做飯顛勺時那樣會出現火光。
  • 歡樂的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是位於祖國西南邊錘的彝族盛大的節日火把節!火把節那天,男人們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女人們穿上美麗的裙子載歌載舞火把節前後,經過雨水的滋潤,美味的雞樅在森林裡破土而出清淡的海鮮湯鍋喜慶火把節的到來
  • 大野場火把節
    火紅火紅的索瑪花開了,一年一度的火把節即將來臨,火把節是彝族同胞的古老傳統節日,我一直都對少數民族文化深感興趣,決定趁假期去感受一下,朋友向我推薦了三個可去之處,它們離興義都不太遠。火把節表演的節目都很原生態,演員都是村民們自發組成,原汁原味。不像官方舉辦的那樣,花幾十萬請這個明星那個明星,其實就是去看人、沒有多大意義,要去看火把節,一定要去大野場,那裡會讓你感受到純真的彝族風情和濃鬱的民族文化氛圍。我聽了心動不已,盼望著那一天早點到來。 農曆六月二十四如約而至,早晨我和朋友驅車從興義出發,一個小時就到了興仁市。真巧!朋友的採訪對象侯毅剛好就在興仁市大山鎮扶貧。
  • 「火把原鄉 燃情阿都」 2019中國布拖火把節開幕
    原標題:「火把原鄉 燃情阿都」 2019中國布拖火把節開幕 (文/記者 米贏 白娟 袁蕾 圖/記者 買銳)火把照亮脫貧路,火把點燃致富路。今日上午十點,在飛馳的賽馬暖場後,「火把原鄉 燃情阿都」2019中國布拖彝族火把節拉開序幕。
  • 歡慶火把節
    8月17日,在貴州省畢節市百裡杜鵑管理區鵬程街道,彝族群眾在火把節現場表演文藝節目。當日,貴州省畢節市百裡杜鵑管理區彝族火把節開幕,彝族群眾和遊客圍繞篝火載歌載舞,歡慶火把節。
  • 火把節——特別的2020:特別的火把節,同樣看火把節晚會
    八月承載著熱情的火把節到來了但今年因新冠疫情影響石林出臺政策和文件取消2020年火把節等大型節慶活動2020年,火把節當天的雖不能過節,但是又按耐不住想要狂歡的心,那麼線上小編帶大家回顧一下火把節吧火把節開幕式開幕式上,來自全縣各鄉鎮(街道)組成的文藝方塊隊為觀眾帶來彝家大鼓、阿詩瑪頌歌,非遺項目叉舞等極具民族特色的表演
  • 燃情火把|7月20日,相約寧南彝族火把節!
    「又是一個把你雙眼點燃的七月,又是一個把你心靈點燃的七月......」又是一年七月到,寧南「彝族火把節」也即將濃情啟幕,屆時,一場具有寧南彝族濃鬱民族風情的視聽盛宴將呈現在廣大的遊客面前。寧南火把節資料圖。
  • 雲龍最獨特的火把節立火把傳承方式
    回應網友最近收到許多網友私信詢問2019火把節相關事宜,在此統一回復網友,2019年火把節活動舉辦時間:團結鄉 2019年7月26日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星期五) ; 縣城及其餘鄉鎮 2019年7月27日 農曆六月二十五日(星期六)。
  • 彝族火把節 歡樂的狂歡節
    在雲南,每年農曆6月24,就是彝族最盛大,最隆重,最吉祥的節日一火把節! 這一天彝族同胞穿上五彩絢麗的時裝,齊聚村裡的小廣場,或城市裡的篝火晚會廣場,載歌載舞,歡度火把狂歡節! 在昆明石林,彝家姑娘小夥會在火把節跳起一一阿細跳月。隨著大三弦的擺動和美妙的音樂,美麗的姑娘翩翩起舞,壯實的小夥相互映襯,讓人們沉醉在歌舞狂歡的節日中!
  • 巍山火把節—來享受一回火把節的熱鬧與激情吧
    好好享受了一回火把節的熱鬧與激情,在這樣的節日氣氛中,將會給自己也增添不少動力。好好享受了一回火把節的熱鬧與激情,在這樣的節日氣氛中,將會給自己也增添不少動力。好好享受了一回火把節的熱鬧與激情,在這樣的節日氣氛中,將會給自己也增添不少動力。
  • 火把節——特別的2020:特別的火把節,同樣看火把節晚會
    八月承載著熱情的火把節到來了但今年因新冠疫情影響石林出臺政策和文件取消2020年火把節等大型節慶活動2020年,火把節當天的石林縣城少了往年的熱鬧卻多了幾分文明有序雖不能過節,但是又按耐不住想要狂歡的心,那麼線上小編帶大家回顧一下火把節吧!
  • 《我的世界》早期火把什麼樣 火把知識匯總
    導 讀 我的世界是一款非常自由的沙盒遊戲,遊戲中玩家擁有制定一切規則的能力,在這個小世界中你就是造物主,
  • 火把節再次「火」了
    每年的農曆六月廿四是彝族的傳統火把節。8月6日晚,百餘名彝族姑娘小夥齊聚湖州德清鍾管鎮南舍工業功能區雅士迪公司,手拉手圍繞篝火載歌載舞,在「第二故鄉」過起了象徵新年的火把節。   晚上6點多,記者來到鍾管鎮第四屆彝族火把節現場旁的少數民族之家,距離晚會開始還有一小時,不少彝族同胞早早地開始盛裝打扮,將華麗的民族服裝穿在了身上。「火把節對我們來說就像新年一樣。」
  • 六月東方狂歡節——火把節
    被譽為「東方狂歡節」的火把節是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在彝族的聚居地,火把節早已演變成為全民一年一度的狂歡盛會。雲南哪些地方的火把節最好玩呢?看看小編的攻略就明白了,趕快收藏吧。3.石林火把節鬥牛、摔跤、大三弦舞、萬人篝火狂歡等多場視聽盛宴,你可以高舉著火把,從街頭耍到街尾,盡情撒歡。
  • 滋養生命的鄉愁——記憶裡的火把節
    當火把燃到向四面八方噴灑火星,孩子們在火把樹下搶撿燒得紅一半、黑一半的「聖果」(豎火把杆前由村裡德高望眾的長者、「齋奶」將糖果、火把梨等水果綁掛在有彩旗的火把頭下面的果子,寓意五穀豐登、萬事吉祥順遂)時,村長發出一聲口令:「串——田——嘍——!」便有全村的壯漢們,帶著三天前就準備好的香面和自製的麻杆小火把,在稻田裡奔跑走動。
  • 彝鄉火把節十二時辰
    兩天之後就是「東方的狂歡節」了,每年的農曆六月廿四是西南地區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的星回節,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火把節。勤勞勇敢以火為圖騰的彝族人,會在火把節的早晨宰殺精壯的牛羊,籌備一桌豐盛的大宴,共祭天神的同時招待族人和朋友,寓意來年風調雨順,平安康健。彝族人,從來豪邁爽朗,每逢佳節必有好酒相伴,傳統的器具盛滿陳年的老酒,祭祖祭天,更要告慰辛勞的自己。
  • 陳建全講歷史:拉祜族節日的形成與發展——火把節
    大家好,我是建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拉祜族節日的形成與發展——火把節。火把節也是拉祜族人民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是氏羌族群節日文化的延續和發展。後來,厄莎用計將扎努扎別害死了,拉祜族人為紀念扎努扎別,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立火把祭祀,這天稱為火把節。另一些拉祜納支系中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拉祜族攻下了官府的城。一天晚上,住在松明樓裡的拉祜族首領被假裝投降的官府派人灌醉後,放一把火燒死了拉祜族首領。為紀念這位曾經為拉枯族人立下戰功的首領而過火把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