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的某一天,設計師收到了屋主A小姐的消息,她有一套小公寓想裝修自住。
房子位於上海市華山路,原來的上海法租界,這裡的公寓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寸土寸金,所以如何將每一寸空間都充分利用,發揮其價值,是非常重要的。
在見面溝通中,設計師感覺到A小姐是一個做事非常仔細,審美要求也比較高的姑娘。A小姐希望這個48㎡的小家,能滿足她的辦公+生活需求;同時要有足夠的空間用來收納和展示;最重要的是,想能有日式的三分離衛生間。
最終,這個小家呈現出的模樣,不僅僅只有日式風的溫馨,更重要的是日式設計的精髓:細緻、周到和品質感。
戶型:一居室
面積:48㎡
地點:上海
費用:50萬
原戶型為兩室結構,兩房朝南,廚衛朝北。
整個家的重點是要將有限的空間充分利用,這裡面有兩個很重要的線:
1.直線中軸
由於只有屋主一人居住,所以將兩室改為一室一廳,客廳和餐廳連成一條直線中軸,很好的集成了起居、娛樂、烹飪、用餐、工作等功能。
2.環形動線
以洗漱衣帽間為核心的環形動線,貫通了洗漱、衛浴、收納、衣帽間空間,同時擁有兩個出入通道,全方位提升了使用效率,讓動線更有舒適感。
一進門,首先是一個日式下沉玄關。這個玄關的設計包含了很多生活上的便利之處。
首先進門旁做了一個小壁龕,用來擺放朋友送的畫以及自己喜歡的藝術品。
其次,玄關設計了摺疊式的換鞋凳,穿難穿的鞋或者給遛狗回來給狗子擦腳都很有用處。
大門上設置了專門收納雨傘的地方,十分方便出門順手拿取又不佔用任何空間。
這個角度可以看到比較完整的玄關,整體下沉的落塵區,保證了室內的整潔,底部鏤空的鞋櫃,方便收納常穿常換的鞋子。中部鏤空的部分方便放置包包鑰匙等小物。一回家就可以非常利索的卸下身上的裝備,投入家的舒適懷抱。
餐廚的動線,從左到右分別是水槽、瀝水臺、小砧板、和爐灶。
水槽下方左側是裝廚餘的溼垃圾桶,右側是幹垃圾桶,考慮到垃圾分類及垃圾桶的位置,高度剛好可以滿足按壓蓋彈起的空間,垃圾桶的背後空間還收納了摺疊凳,尺寸剛剛好。
這條中軸線從玄關一直貫穿到客廳,打通並連接了4個區域,功能相互融合,並且充分利用了兩側過道的空間,榨乾每一平方米利用價值。
多功能島臺三側空間都可以使用,料理食物、日常清洗、手衝咖啡、吃飯品茶、辦公娛樂,甚至吃個火鍋燒烤都是可以滿足的。
靠牆的餐邊櫃收納了各種廚房小電器和物品,很實用。
整體環形的動線,方便自由方便的達到各個區域。
整個家中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客廳,因為每一個空間都是貫通相融的。客廳的沙發是屋主特意跑去商場坐了坐才決定的,坐感不錯,也很適合小戶型。還有不同的面料和顏色可以自由搭配選擇。
從廚餐廳看向客廳,左手邊是臥室空間。
環形動線上的兩個出入口,一個位於玄關走廊的洗漱間,一個位於臥室的衣帽間。
從客餐廳通往臥室的角落打造了一個書架方便收納屋主的書籍和一些小物。
臥室這面白色的門後就是與衛生間相通的衣帽間。
步入式衣帽間代替傳統衣櫃,視野通透,拿取更加方便。
衣帽間設計了兩側對應的儲物單元,後期在根據自己的收納習慣搭配收納物件,做到空間的0浪費。衣帽間的盡頭左拐即達到洗漱更衣區。
環形動線上的各個區域。
通過衣帽間,就來到了這個家的心臟區域——洗漱間。它是整個環形動線的中心區域,四通八達十分便利。
洗漱臺旁邊還充分利用空間放置下了洗衣機和烘乾機,連頂部空間都沒有放過,做了吊櫃增加收納空間。
洗漱臺的背後是一個專門的收納櫃。這裡也能充分體會到分離式衛浴的好處,如果是傳統衛浴空間,潮溼和異味,根本沒法做太多收納。而這個只有48㎡的小家,可以擁有一個面積如此寬敞的分離式衛生間,可以說是相當舒適與便利了。
洗衣區旁的浴室空間,完全封閉的浴室設計,有別於普通玻璃門淋浴間,可以很好的隔絕水汽,控制散熱,不用擔心浴室潮氣跑的滿屋都是。
空間再小,也安排下了小浴缸,鏡子是設計師住酒店時得到的啟發,方便泡澡的時候敷面膜。
從洗漱區的這個門出去,外面就是廚餐廳的走廊。
洗漱區出來走廊的左側靠近玄關的地方,是原衛生間區域,重新設計了獨立的馬桶區域,進門處略後退,更加私密。
馬桶區域使標準的日式配置,帶有儲物和洗手池,值得一提的是排風扇開關的位置,並沒有和燈的開關一起放在門口,而是在馬桶附近觸手可及的地方,這也是生活經驗帶給設計師的啟發。
素材及圖片來源於:HIDESIGN嗨設計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