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過去的一年,龍崗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更高的標準,全力推進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在著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打好脫貧攻堅戰,下重拳整治生態環境汙染,堅持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交出了一份令人民滿意的答卷。
1月8日起,深圳新聞網(https://www.sznews.com/)、龍崗新聞網(http://ilonggang.sznews.com/)推出《2020•龍崗答卷》系列報導,盤點2020年龍崗區各部門、各街道重點工作,以答卷的形式匯報一年來龍崗區各方面發展取得的成績。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雖不華麗,卻飽含著全區幹部群眾的汗水與心血、智慧與力量、付出與犧牲;這更是一張2021年奮進的「對照單」,「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開拓創新,奮發進取,共同書寫屬於新時代的龍崗答卷。
【醫療衛生答卷】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月9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張凡)約4000人次醫療衛生人員投入健康驛站疫情防控工作,成功處置了海吉星陽性凍品及盒馬鮮生確診病例相關事件;龍崗區骨科醫院新院區、市人民醫院坂田院區、龍崗中心醫院名中醫館建成並投入使用;家庭醫生服務累計籤約居民102.38萬人;完成老年人免費體檢55094人……
深網記者從龍崗區衛生健康局獲悉,2020年以來,該局在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努力抓好抓實衛生健康這項重大民生工作,通過實施「九大舉措」亮實招、出硬招、謀新招,力爭在打造健康龍崗、實現病有良醫上作出突出貢獻,推動龍崗區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舉措一: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戰
2020年2月10日,龍崗區第三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醫生隔窗交班
疫情期間,龍崗區衛生健康局圍繞「快、嚴、實、細、暖」五字訣實施科學防控,在全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前一周即展開「戰時」醫療資源調配,同時,還在全市率先開展公職人員疫情防控培訓,培訓素材被其他兄弟區借鑑學習並傳播遠至寧夏;全市率先製作疫情防控短視頻並開通健康諮詢和心理熱線被央視新聞聯播報導;建立了每日疫情報告、三日小評估、七日大研判制度,累計製作風險評估報告39期、疫情防控指引39期;成立了111個社區聯防聯控「三人組」,535個家庭醫生團隊,1047名醫務人員分片包幹包點轄區健康管理服務。
對駐區高校新生及返校學生開展核酸檢測
除此之外,啟動並運行全市首家健康驛站南灣亞朵酒店,全系統約4000人次醫療衛生人員投入健康驛站疫情防控工作。成功處置了海吉星陽性凍品及盒馬鮮生確診病例相關事件,紮實開展重點人群新冠疫苗接種工作。記者獲悉,自4月6日起全區無新增確診病例,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舉措二:加快推進公立醫院建設
2020年10月30日,龍崗區骨科醫院寶龍新院區正式營業
今年以來,15個重大項目建設大力推進。區骨科醫院新院區、市人民醫院坂田院區、龍崗中心醫院名中醫館3個項目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區耳鼻咽喉醫院等9個項目正在實施基坑基礎工程,區第二中醫院、區骨科醫院二期工程取得可研批覆力爭儘快開工建設。一批醫院項目用地難題得以破解,市吉華醫院規劃建設區域雪竹徑加油站歷時多年拆除完畢,區二院遷址重建工程(布吉羅崗地塊)用地問題、區三院1-5棟宿舍樓拆遷難題、區七院歷史遺留集資廠房清退回收問題妥善解決。龍崗中心醫院等8家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發熱門診的新建或裝修改造工作基本完成。
舉措三:全面提升衛生信息化水平
區屬公立醫院醫療質量及醫療安全實現統一綜合監管。龍崗中心醫院等3家醫院獲網際網路醫院批覆並運營,提供新冠肺炎網上免費諮詢以及慢病複診全流程服務。區人民醫院、北京中醫院大學深圳醫院(龍崗)獲醫院信息互聯互通互認標準化成熟度測評四級甲等,全市僅4家區屬醫院達到該水平。區屬12家公立醫院實現5G宏站信號覆蓋,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開展5G+實時遠程心電監護應用試點,通過5G將心電監護數據實時傳輸至心電健康管理平臺。
舉措四:積極構建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
區政府與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深圳市龍崗區區域綜合醫改試點工作方案》,龍崗區在全市醫改考核中獲第二名的優異成績。龍崗中心醫院集團在全市20個基層醫療集團績效考核評價中排名第五。成立龍崗區人民醫院集團、龍崗區中醫醫療集團,實現三大基層醫療集團網格化布局。
在全市率先探索區屬公立醫院聯合採購,探索建立區屬公立醫用耗材聯合採購新機制,2020年龍崗中心醫院集團、龍崗區人民醫院集團、龍崗區中醫醫療集團3個醫療集團累計完成醫用耗材全區聯合採購18個品種,預計可節約資金3580萬元;同時3個醫療集團累計完成28批次醫用耗材集團內聯合採購工作,預計可節約資金1468萬元。
舉措五:促進高水平醫療資源加速集聚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深圳內分泌代謝病中心及薛耀明名醫工作室在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正式揭牌啟動
區三院、區耳鼻咽喉醫院完成三級綜合醫院、三級專科醫院設置,轄區三級及以上醫院達10家,在全市各區排名第二。龍崗區人民醫院成功引進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內分泌代謝科薛耀明專家團隊、哈佛大學Joslin糖尿病中心,合作共建區域內分泌代謝病診療中心、哈佛大學Joslin糖尿病中心深圳培訓基地。
舉措六:加快醫學學科及人才隊伍建設
龍崗區名醫高徒臨床學科中青年骨幹培養項目正式啟動
新增4個省級重點專科(中醫類)、1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制定龍崗區公立醫院重點學科建設與規劃研究思路,確定一批重點發展的診療中心及優勢專科專病專技。龍崗中心醫院在深圳東部率先通過國家級標準版胸痛中心認證。區耳鼻咽喉醫院耳鼻咽喉科榮登中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學科百強榜。區骨科醫院成為廣東省醫學會手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單位,實現龍崗區省級醫學會主委單位的零突破。全年全職引進高端專業技術人才4名、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4名、技術骨幹人才97人,認定「深龍英才」A類4人、B類10人、C類16人,完成32個柔性引才項目合約目標考核評估,完成面向全國公選醫院主要負責人選拔工作,派出首批10名骨幹至中山大學附屬醫院開展「名師高徒」專技骨幹人才培訓。
舉措七:爭創中醫藥服務典型示範
圖為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迎接廣東省治未病服務等級評審檢查
依託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建設國家中醫治未病升級版示範點,爭創全國中醫藥服務示範典型。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在全市率先獲評廣東省醫療機構治未病服務5A等級評定。在10家社康中心掛牌成立「治未病工作站」。建設龍崗區首個中醫藥中心實驗室。獲批3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全市中醫類醫院僅獲批6項)。推進5G智慧中醫健康管理平臺建設,打造創新型中醫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務體系。
舉措八:持續完善衛生健康服務體
一是社康中心服務能力持續改善,全年新增營業中社康中心5家,啟動並推進16家社康中心業務用房標準化建設;家庭醫生服務累計籤約居民102.38萬人,建立家庭病床1582張;完成老年人免費體檢55094人。二是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有效提升,規範處置除新冠肺炎外的傳染病聚集性疫情133起,較去年減少28.11%;開發了全國首個「職業健康在線培訓管理系統」並獲在全省推廣;創新開展職業衛生分類分級執法監督工作,並在全國職業衛生工作總結會上作經驗介紹;成立龍崗區心理諮詢協會。三是重點人群健康服務工作紮實推進,龍崗區首家普惠性託育機構龍城街道愉園社區原金色沁園科學育兒指導站建設完成,區內首家公立醫養融合機構區七院簡竹護理院正式運營,2020年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指標達到了深圳市2020年兩規考核要求。
舉措九:紮實推進健康教育和促進行動
堅持在全區公立醫院和社康中心開展「看一次病送一次健康知識」活動,醫務工作者人人都當健康教育員,在診療過程中主動提供健康知識普及和諮詢指導。成立了全市首支健康促進團隊志願隊,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快速提升到47.2%。抗疫期間生產科普視頻73部,累計播放量過千萬,相關做法還被央視新聞聯播報導;早在1月28日完成的《疫情防控指引培訓視頻》還成為其他兄弟市、區的培訓教材,播放量超過50萬次。在國內率先打造成體系的原創健康科普歌曲,累計製作推廣五首原創科普歌曲,其中原創歌曲mv《我們拼搏不「拼命」》榮獲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總工會頒發的全國首屆職業健康傳播視頻類一等獎。
2020年,龍崗區衛生健康工作的相關動態251次登上學習強國平臺,累計閱讀量超過1.1億次。在全區公眾場所配備1000臺AED,在全市率先實現AED進中小學、警務室、小區、產業園區,配備密度在全國領先。今年坂田街道創匯國際中心配置的AED和路人協力搶救心臟驟停市民的新聞稿和視頻被央視新聞、人民日報等全國多家媒體轉發,由這一事件引出的三條微博熱搜總閱讀量超2億,引起強烈社會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