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為迎接建國71周年,近日,食育發展研究院組織部分同學來到濟南市紅色景點解放閣參觀,本次活動除了參觀解放閣、了解解放濟南戰役歷史,緬懷先烈、向英雄致敬,同時還帶領同學們感受了濟南市厚重的歷史文化。
解放閣閣址是1948年人民解放軍攻克濟南時的攻城突破口處。為了紀念濟南戰役,告慰犧牲的先烈,1965年濟南市人民政府在當年攻城作戰的突破口處,也就是原城牆東南角,動工建起了雄偉壯觀的解放閣。
從遠處看,解放閣是一座三層建築,它飛簷畫棟、古色古香,拾級而上,看到正面頂層眉簷下的黑色牌匾上「解放閣」三個金色大字熠熠生輝,聽老師介紹:這三個字是由新中國開國元帥之一 —— 陳毅爺爺親筆所書的。 我們沿著臺階登上解放閣。
在解放閣的紀念館展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廳中央矗立著一組高大塑雕——濟南戰役英雄群像,正對著的是濟南戰役模型,四周陳列著濟南戰役革命文物:前線指揮部使用的馬燈、電話機、公文包,戰士們穿過的衣服、戴過的頭盔,攻城時使用的騎步槍等,看到這裡不禁讓我們聯想到當時戰爭的艱難。耿仝老師詳細講解了當年解放濟南戰役的戰況。
這些物品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心靈的震撼,而且還有當年戰士們那種寧死不屈的革命精神。走在展廳裡,看著圖片及革命文物,大家眼前仿佛看到了槍炮的硝煙;耳畔好像聽到了戰士們的廝殺聲;仿佛感受到當年英雄們前赴後繼、浴血奮戰的場景。通過參觀,大家感受到,解放閣不是一個普通的建築,更是一座烈士紀念碑,永遠矗立在濟南人的心中。
解放閣臺基東側貼壁立《解放濟南戰役革命烈士紀念碑》,鐫刻著在濟南戰役中壯烈犧牲的3764位烈士的英名,由濟南書法家朱學達楷書。
1998年紀念濟南解放50周年時,濟南市人民政府對解放閣進行修繕,並安裝了燈光設施,使解放閣在夜間燈光璀璨,光彩照人。
黑虎泉畔,水光瀲灩,石林秀出,亭榭隱現,3764位英雄長眠於此,靜靜守護著淳樸善良,團結上進的濟南人。
我們為革命先烈生命的消逝而悲嘆,為革命先烈偉大的生命價值而震撼。
我們致上最崇高的敬禮,腦海裡記著耿仝老師說的,「那時候打仗啊,就是為了大家能像現在這樣,爺爺奶奶們能快快樂樂地跳廣場舞,爸爸媽媽們能專心致志地工作,孩子們能坐在教室裡幸福專注地讀書……」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對濟南戰役有了更深刻的解,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的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銘記歷史、傳承英雄們的拼搏精神,爭做有擔當有責任的新時代少年,為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勤奮學習,長大把泉城濟南建設的更加富強!
(如果您對此項目感興趣,可聯繫王老師:1531883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