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人文、美食,或是集市、展覽、演唱會,臺北集結了城市所有的細節和味道,在這裡你總會找到讓你溫暖的地方。
如果「必去」的景點已不足以打動你,那你大概需要這份「小眾」「有趣」或許會有「偶遇」的臺北漫步指南,在穿街走巷的晃蕩裡體會一把臺北的日常,感受這座城市真實的生活氣息。
寶藏巖位於臺北人文氣息濃厚的臺灣大學和臺灣師範大學附近,昔日是違章建築聚集的村落,如今演變成臺北最具特色的國際藝術村,它擁有依山而建的層疊屋舍,保留著臺北幾代人的居住記憶。
私藏指南
——關於如何更好地「虛度光陰」
| 地址:汀州路三段230巷右轉直行走到底就是寶藏巖
| 適合晴天下午四點左右去逛,然後在山頂看夕陽
| 不定期會有展覽和活動,可以關注官網 http://www.artistvillage.org
| 寶藏巖觀音寺:精緻古老的寺廟
| 四處可見的彩繪牆:記錄著寶藏巖的歷史演變
| 腳踏車書店:靠在樹邊就可以看書的地方
| 河邊的大草坪:看天打滾的好去處
作為臺灣最美的大學,這裡的古老建築,陽光,椰子樹,上課的鐘聲,穿梭的年輕人,囊括了校園生活該具備的所有美好細節。附近的汀州路、羅斯福路也具備了所有大學周邊該有的配置,夜市、二手書店、運動鞋鋪、咖啡館,總之有年輕人聚集的地方都不會差到哪去。後面主要想給大家推薦幾家自己喜歡的鋪子。
私藏指南
——關於二手書店、唱片行
| 胡思二手書:羅斯福路三段308-1號2F
| 茉莉二手書店(臺大店):羅斯福路四段40巷2號
| 茉莉二手書店(影音館):羅斯福路三段244巷10弄17號
| 個體戶indimusic:羅斯福路三段297-5號3F
——關於餐廳、咖啡館
| 小日子商號:「小日子」是臺北原創生活刊物,商號主打的是風格選物,
對面有它的飲品店,氣泡水很好喝
| 窩巷弄:環境輕鬆安靜,有玫瑰拿鐵,餐點好吃且顏值高
| 幸好沒錯過你Master K:來自日本的蛋包飯,環境溫馨可愛,定期有日語教學
位於臺北大安的永康社區,涵蓋永康街、麗水街、金華街,南至青田社區,日治時期為日本文官宿舍住宅區,至今仍流淌著恬靜的人文氣息。這裡的建築大多保留著日式的格局,其間隱藏著地道的小吃和餐館,也坐落著別具一格的咖啡廳、茶館、書店、古董店和工作室等,永康社區就是你漫無目的地穿街走巷,也能遇到驚喜的地方。
私藏指南
——關於吃的好去處
| 天津蔥抓餅:自認為吃過最好吃的手抓餅
| 青田六七:日式院落裡的寧靜美味
| 光合箱子:高顏值健康早午餐
| 咖啡小自由:有酒和咖啡的電影感老宅空間
| YBOO咖啡;慵懶舒適的文藝咖啡館
| 咖啡黑潮:手工好派與冰滴咖啡
——關於逛的好去處
| 昭和町文物集市:古舊物者的尋寶天堂
| 品墨良行:設計、生活結合的文創空間
| 地球樹:販售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公平貿易商品
| 旅人書房:旅行主題書店
在臺北有許多河濱公園,有規劃好的自行車道和人行道,沿著河岸設有各類球場、草坪、休閒設施等,每處的風景都很美,騎車、跑步、散步、發呆,我喜歡早晨去那裡運動,傍晚在河邊看著日落吹吹風,一天最好的時刻都在這裡面了。
私藏指南
——關於運動方式
| 臺北較常見的有「youbike和obike」,想騎車的話可以下載app租用自行車
| 河濱公園除了可以進行常規的運動項目外,還有輪滑、排球、棒球、高爾夫等訓練場可以選擇
| 沿途設有販賣機、公廁、洗手池、停車場等公共設施
——關於路線規劃
| 新北方向的環河路段至小碧潭公園
視野開闊,訓練場很多,喜歡在這騎車,累了看棒球
| 從寶藏巖下來往南至中正河濱公園
逛完寶藏巖的最佳選擇,有大草坪可以隨意打滾
| 大直橋下來至東面的美堤河濱公園
夜景超讚,還可以看到美麗華摩天輪和遠處的圓山飯店
位於臺北忠孝東路與八德路口的華山文創,曾是日治時期的釀酒廠,目前園區仍保存著當時製酒產業建築群,樹蔭,牆面,光影,都記錄著時間的流轉變換。在經舊空間改造利用以及各設計工坊、創意作品展進駐後,華山文創展現著與四周街區不同的文藝活力。在這裡看展覽,逛小店,拍照片,哪怕只是安靜地坐下來,都能捕獲讓人驚喜的小靈感。
私藏指南
——關於如何更好地「虛度光陰」
| 青鳥Bleu&Book:集合閱讀、講座、咖啡和輕食的創意書店
| 知音文創:關於木頭與生活,還可以DIY屬於自己的工藝品
| 小確幸紅茶牛奶合作社:簡單食物帶來的生活小確幸
| IKEA HOUSE:躲進華山文創隔壁的IKEA主題餐廳
| 中央藝文公園:位於華山文創旁可以隨意撒野的大草坪
| 光點華山電影館:原為酒廠包裝室,不定期舉辦影展、講座等活動
了解電影資訊可至官網 http://www.spot-hs.org.tw
| 關於華山文創的展覽資訊可至官網
https://www.huashan1914.com
大稻埕位於臺北的西面的淡水河畔,是日治時期最為繁華的流行文化中心。迪化街、大稻埕大多保留著閩南式的建築特徵,也不伐風格各異的洋樓,這裡匯集了布匹、藥材、南北商貨,也有藝廊、咖啡館、書店劇場等藏在大片的雜貨鋪子裡,新與舊的融合讓這座老街區依然散發著新鮮活力和舊時風情。下午逛完老街再繞進寧夏路夜市裡,比起附近的西門和臺車站,這才是地道而值得尋味的臺北啊。
私藏指南
——關於逛的好去處
| 比起主街道我更喜歡拐進旁邊的巷弄,總會發現一些讓人驚喜的小店
| 大稻埕碼頭:眺望觀音山,欣賞落日,晚上有唱歌表演,周末有船班
| 永樂市場:布料、工藝材料市場,即便不買逛逛也很有趣
| 霞海城隍廟:據說求姻緣很靈驗
——關於吃的好去處
請吃下這份「寧夏夜市」的安利
| 阿嬤飯糰:自認為沒有比這好吃的飯糰了
| 方家雞肉飯:除了好吃的雞肉飯,滷豆腐也不賴
| 劉芋仔蛋黃芋餅:內含蛋黃和肉鬆的好吃芋丸
| 圓環旁蚵仔煎:號稱臺灣最好吃的蚵仔煎
| 豆花莊:老牌美味豆花甜品店
與電影同名的艋舺讓很多人對這個地方耳熟能詳,早年平埔族驅船到這與漢人交易,漸成村落,艋舺一詞即是平埔族語『船』的譯音。像電影裡敘述的那樣,艋舺是『臺北第一街』所在地,如今的艋舺仍保有許多傳統佛具店、草藥店、古早味、老旅社,穿過氣味混雜的青草巷,去香火旺盛的龍山寺祈福,聽聽剝皮寮老房子的故事,在熙熙攘攘夜市挑一張老CD,看巷子口畫著濃妝的小姐站在那吸菸張望,老年人聚在公園和茶室喝茶聊天,艋胛有著臺北最為鮮活的人情味。
私藏指南
——關於逛的好去處
| 剝皮寮:混合了清代、日治、民國三個時期的建築風格,是一條足以代表艋胛歷史特色的老街,現今為文化展示空間,時常有特別的主題展覽
| 青草巷: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在草藥香氣裡喝一杯青草茶,感受古老的養生智慧
| 龍山寺:臺北香火鼎盛的廟宇之一,殿宇十分精緻
| 華西街夜市:是臺灣第一座觀光夜市,夜市除了各種古早味還有蛇店及鱉店
淡水老街和漁人碼頭如今已成為遊客們朝聖之地,但我仍然要推薦它也是因為真的很值得一去。除了熱鬧的老街和碼頭,沿著街道上去,在淡江中學、真理大學、淡江大學附近走走,體會這裡安靜的小確幸。在日落時搭輪渡去漁人碼頭,相信這樣的日落場景會成為你心中為數不多的難忘時刻。
私藏指南
——關於如何更好地「虛度光陰」
| 淡水輪渡:60NTB一人,10分鐘左右就有一班
| 學校:淡江中學及淡水國中現不讓參觀,但下午放學或者周六還是有可能進去的,
如果不行,去附近的真理大學也很不錯
| 周邊:逛完淡水繞路去中國文化大學旁的情人坡看臺北夜景,飽足眼福再下山去士林夜市覓食
旅行的快樂意義
有時候不在於去了哪些地方
往往一路地穿街走巷
路過一間小店
尋到一口美味
看人群往來和不斷變化的光影
才得以體會一座城市真實的味道
希望這些散步路線對你有用
也願你的生活能一直閃著迷人光亮
:)
圖 | 文 @韓茶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