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1868年明治維新之前,從來就沒有被真正統一過,沒有建立起中央集權,即使有也非常短暫,當天皇逐漸被全身架空,以武士為主角的戰國時代就開始了。
藤原氏是日本大化改姓,學習唐朝引入中華文化的功臣家族,在天皇取得國家權力之時,這個家族就獲得了很高的地位。
隨後其家族成員一直以類似宰相的身份存在,由於權力世襲,天皇不能罷免所謂的宰相,也不能在任命其他宰相實現制衡,這個世襲的宰相家族就獲得了權力。可是同樣的即使獲得了權利,他又不是天皇,從法理上講控制地方就更加不合情理,無法維穩。
很快國內有兩大家族勢力興起,他們是不同時期,因為財政不足,被逐出皇室自力更生的天皇后代,一個叫袁氏,一個叫平氏,他們各自集合力量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持續30年的混戰,最後袁氏獲勝成為全國最強大的大名。
早已江河日下的藤原是無法與之抗衡,元氏首領源賴朝在192年被天皇封為徵夷大將軍,第一個幕府將軍出現,所謂爭議是指徵討日本北部的一下一任,與日本的關係,就相當於中國古代北方胡人和中原的關係一樣。
幕府原意就是指將軍指揮作戰的營帳,大將軍在鎌倉設立幕府,成為他的統治機構,這是日本第一個幕府時代,鎌倉幕府建立後統治日本100多年,不過所謂的統治可能也就是類似武林盟主一般的存在,可以在武林稱雄,但無法有效管理各個舞是門派,當鎌倉幕府越來越管不住天下的時候,天皇再次發動政變造反。
1333年,天皇集合力量攻下幕府,天皇如願奪下政權,可是天皇手下部將足利尊氏也是奉詔攻打鎌倉幕府的急先鋒,在兩年後反叛,原因是天皇的新政消弱了武士的權力,足利尊氏集合和武士力量成立新的幕府,日本的第二個幕府也就是視聽幕府的時代,開始,天皇的勢力無法與之抗衡,於是逃到南方籍也建立政權,日本進入南北朝時代,兩個政權的對抗長達56年。
隨後同樣的原因,幕府不再能震懾各路諸侯領主,幕府建立130年後,在1467年爆發了應仁之亂,因為將軍繼承權問題,反目成仇,相互徵戰,連續10年的獨立戰爭耗盡了幕府的實力,幕府再也沒有權威了。
而後就日本這麼大點的國土,群雄並起分裂成了66個藩國,開始各自發展並相互徵伐吞併,真正的戰國時代開始,因為戰爭被滅國的武士沒了職業,丟了俸祿,成為浪人,於是有很大一部分就成了倭寇,無論是自成勢力還是被中國海盜僱傭,都造成了中國明代沿海倭寇勢力的猖獗。
不過連續近一個世紀的徵伐吞併還是出現了幾個強大的武士大明集團,這就類似中國封封制的周朝滅亡,從春秋時期的諸侯爭霸到戰國時期決出戰國七雄一樣,接下來的歷史很多人已經耳熟能詳,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的故事已經被大家津津樂道,我這裡也沒法將所有的故事展現出來一些重要的點說一下,大家經常把這三個人類比於中國三國時期的曹操、曹丕、司馬懿,織田信長相當於曹操,豐臣秀吉相當於曹丕,完成了全國的統一,而德川家康相當於司馬懿一直在大人物之下隱忍多年,在最後爆發取得統一治國,建立了德川幕府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