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之子——劉秀的東漢帝國簡介

2020-12-25 寒冰讀史

東漢是繼西漢之後國力強盛,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的一個王朝。由漢光武帝劉秀建立,他推翻了王莽所建立的新王朝,重新恢復由劉氏統治的漢王朝,史家稱此漢朝為東漢。東漢共傳十四帝,經歷196年。

綠林、赤眉軍起義後,地方上的地主豪強也參加反對新朝的起義,其中以加入綠林軍的西漢皇族劉秀勢力最強。昆陽之戰後,劉秀到河北謀求發展,鎮壓河北的農民軍,併吞了北方各地的豪強武裝,勢力漸大。

公元25年6月,劉秀在河北銅馬即皇帝位,即光武帝。他沿用漢為國號,史稱東漢,定都洛陽。光武帝首先消滅了進入長安的赤眉軍。建武十二年(36)平定了四川的公孫述後,全國復歸於統一。同時全面改革王莽所實施的舊政策,整頓吏治,設尚書六人分掌國家大事,以近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權限;清查土地,六次頒布釋放奴婢的詔令;對解放生產力起了很大作用,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使人民生活逐步穩定下來。到公元一世紀中葉,經過光武帝、明帝(58—76年在位)、章帝(76—89年在位)三代的治理,東漢王朝已經逐漸恢復了往日漢朝的強盛,這一時期被後人稱之為「光武中興」。

東漢前期,東漢政府很重視興修水利。明帝時,王景負責治理黃河,使黃河下遊兩岸被淹的幾十個縣的土地又成了良田。利用水力鼓風冶鐵,是這一時期生產上的一項重要進步。當時的南陽太守杜詩總結勞動人民的生產經驗,發明了「水排」,利用水力推拉風箱,鼓風冶鐵,製造農器。和帝時,罷鹽鐵之禁,煉銅和銅器製作,絲織業等都有了發展。東漢商業發達,洛陽成了全國商業中心,南方的揚州、荊州、益州的手工業商業也都很興旺,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章帝及和帝時,班超經營西域,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保障了「絲綢之路」的暢通。與此同時,地主豪強的勢力也逐漸強大,有莊園和武裝。因和帝年幼,統治權利完全落於章帝皇后竇氏與其兄竇憲之手。竇氏的專權引起了上下官吏的不滿,和帝於公元92年與宦官鄭眾等人合力誅滅竇氏,鄭眾因功封侯。自此,宦官越來越甚地參與東漢的政治統治。和帝以後,外戚與宦官的勢力都大為抬頭。不斷出現帝後臨朝執政和外戚、宦官交互專政的局面。順、、質、桓四帝時,外戚梁冀專政近二十年,財富積累達三十億。

東漢中葉以後,長期的世家大族執政,形成了具有壟斷性的門閥政治。加之自和帝劉肇以來歷代漢帝都寵信宦官,及至桓帝(公元132—167年在位)、靈帝(公元168—189年在位)年間,宦官的權利已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形成東漢王朝後期的宦官與外戚專權的格局。

東漢後期朝廷中一部分官員和大學中的知識分子出現了品評時局的清議派,對宦官外戚專政不滿,遭到了報復,形成了「黨錮」之禍。桓帝以後宦官更囂張,公開賣官爵,政治腐敗到了極點,社會上流民遍地,暴動不斷出現。靈帝時,河北人張角見民不聊生,創立了太平道。「蒼天已死,黃天當立」,起義軍將士頭裹黃色頭巾,稱作「黃巾軍」,爆發了有組織的黃巾農民大起義。雖然起義最終被鎮壓,但東漢王朝已經名存實亡。

地方豪強乘鎮壓黃巾軍之機在各地擁兵自重,相互爭鬥,公元189年,靈帝駕崩,何太后臨朝。當時皇宮內宦官專權,涼州董卓率兵入洛陽,廢皇子劉辯,殺何太后,立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董卓獨攬大權,殘暴專橫,使得各地官吏紛紛舉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諸強割據的局面,統一的王朝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最後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 東漢王朝在統治上沿用了許多西漢的方針與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調整與改革,使之更加適於當時的社會狀況。在東漢前期,政權進一步加強與地方勢力的融和,使國家趨於穩定,在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都超過了西漢的水平。取得了光輝的成就。東漢初有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史學方面又出現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的斷代史書《漢書》。文學方面的代表作有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高的散文、樂府。東漢末有「建安七子」,都以文學知名,直接影響了三國時曹魏在文化上的突出地位。

公元105年,蔡倫在前人的基礎上改造了紙張的製造技術,使我國的文字記錄方式脫離了使用竹簡的時代,同時造紙術也作為我們熟悉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流傳至今。東漢對後世的另外一項貢獻是制陶業的發展,它使中國徹底脫離了青銅時代的材料束縛,把一些以前為豪門貴族專有的用品帶入了尋常百姓家。

在自然科學方面,以張衡為代表的東漢學術界,有著很高的成就;張衡則以高超的工藝製造了「渾天儀」、「地動儀」等科學儀器,製造這些儀器的原理至盡仍被廣泛使用。另外,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是有記載以來第一位利用麻醉技術對病人進行手術治療的外科醫生,他創造的「五禽戲」是我國第一套體操性質的健身活動。而佛教和道教兩大宗教也同時在東漢出現與盛行,對中國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到東漢時期,書法、繪畫已不單純作為文字圖形符號使用,它們的藝術地位逐漸顯露出來,雖然今日東漢流傳下來的藝術品數量不多,但從其中依然能窺得漢文化的風貌。

相關焦點

  • 東漢開國風雲之「位面之子」劉秀
    什麼叫「位面」?位面就是多元空間,每個位面就是一個獨立的空間,不同位面雖然隔離,但卻也有連接點,這些連接點就叫「蟲洞」,通過蟲洞,就可以穿越。什麼叫「位面之子」?就是宇宙的兒子,不論做什麼,上天都會眷顧他,佔盡一切優勢,運氣好到爆。劉秀就是這樣一個人。西漢和東漢合稱為漢朝,因為他們的皇帝都是劉邦的後代。
  • 「位面之子」是什麼?中國400多位帝王裡,為何劉秀是位面之子
    「位面」在科幻包括玄幻小說中,指的通常都是「一個獨立的宇宙或者維度」,而所謂的「位面之子」,自然就是受盡整個宇宙和維度寵愛的極度幸運的人了。但大名鼎鼎的光武帝劉秀,他的成功就好像幸運女神瞎了眼幾十年都把幸運放在了劉秀一個人身上一樣,在劉秀的成功史上,命運眷顧似乎是他的一種能力,而運氣更是為他的成功做了了七八成的貢獻,這在帝王之位上是難以想像的。因此在中國400多位皇帝裡,只有劉秀被大多數人認可,成為了真正的「位面之子」。
  • 「位面之子」是什麼意思?400多個帝王,為何只有劉秀是位面之子
    凡是喜歡看小說的朋友,應該都對"位面之子"這個詞語不陌生。但是對於一些平日裡只愛刷劇,不怎麼看小說的人來說,這個詞語還是挺讓人疑惑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其實,這詞指的是一個人非常受上天的厚愛,在所處的位面屬於天之驕子般的人物,說白了,這種人就相當於是小說裡面的主角,電視劇裡面的核心人物。
  • 位面之子劉秀的傳奇故事
    首先介紹一下什麼叫位面之子。除很少幾個連接點以外,每個位面事實上都是一個獨立的宇宙,有著它自己的自然法則。「每個位面都被密封在自己氣泡似的晶壁系中,而這些晶壁系則懸浮在一種被稱為元素的琥珀色流體中。」以宇宙的一個整體看做一個位面,一個位面擁有無限的星域,無界限可言。而位面與位面之間存在著一面無法觸摸的位面壁壘,或許只有到達某種要求的時候,才能夠洞穿位面壁壘,到達另一個層面。
  • 位面之子劉秀,古代錦鯉的開掛人生
    光武帝劉秀作為東漢的開國之君,承擔起了復興漢室的重擔,讓已經滅亡的漢室得以再次延續兩百年。而劉秀和其他的開國皇帝不一樣,他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智慧謀略,而是運氣。劉秀的運氣似乎是與生俱來的,甚至達到了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所以,劉秀的運氣讓現代的人戲稱他為「位面之子」。
  • 王莽與劉秀,一段「穿越者」與「位面之子」之間的歷史(下)
    昆陽之戰以後,劉秀按理來說雖然已經立下不世之功,但是仍然沒有機會登上大位。因為不止有還有位更始帝在長安已經成帝,而且其兄長才是他邁出那一步最大的阻礙。因為安照劉秀的性子,他是幾乎做不出弒兄的行為的。但是不愧是主人公,位面已經為他安排好一切,只有一步這兩個阻礙都被清去了。
  • 「位面之子」是什麼?中國400多位帝王裡,為何劉秀是位面之子
    「位面」在科幻包括玄幻小說中,指的通常都是「一個獨立的宇宙或者維度」,而所謂的「位面之子」,自然就是受盡整個宇宙和維度寵愛的極度幸運的人了。但大名鼎鼎的光武帝劉秀,他的成功就好像幸運女神瞎了眼幾十年都把幸運放在了劉秀一個人身上一樣,在劉秀的成功史上,命運眷顧似乎是他的一種能力,而運氣更是為他的成功做了了七八成的貢獻,這在帝王之位上是難以想像的。因此在中國400多位皇帝裡,只有劉秀被大多數人認可,成為了真正的「位面之子」。
  • 「位面之子」劉秀:他起於微末,卻憑藉著無敵的運氣光復漢家天下
    而就是在這時,一位傳奇人物劉秀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他憑藉著自身的實力與無敵的運氣光復了漢王朝,建立了東漢,後世的人因此更是授予了他「位面之子」的稱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就由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漢光武帝劉秀的崛起之路吧!首先,小編還是先要向大家簡要的介紹一下,劉秀的發家史。
  • 劉秀為何被稱為位面之子?
    劉秀像漢光武帝劉秀,很多人都稱他為位面之子,意思就是天選之子。劉秀的一生簡直就是開掛的一生,早在劉秀尚且未出生之際就開了人生的第一個掛,那就是讓別人代替他送命。王莽篡漢後得到一個預言,就是說日後一個叫劉秀的會代替他,於是王莽下令讓親信在全國秘密搜捕叫劉秀的人。偏偏京城有一個精通周易八卦的劉氏宗室叫劉歆,他也偶然間得到此卦言。
  • 古代共有四百多位帝王,能稱得上擁有位面之子的氣運的人,只有劉秀
    位面之子這個詞語,是位網文作家創造出來的,就說那些有大氣運的人。那按照這樣的解釋,古代的所有皇帝都是有大氣運的人了。其實不然,古代的皇帝一共有400多位,還有許多不入流的草頭天子。能稱得上是位面之子的人只有一人,那便是漢光武帝劉秀。
  • 「位面之子」是什麼意思?400多個帝王,為何只有劉秀是位面之子
    凡是喜歡看小說的朋友,應該都對"位面之子"這個詞語不陌生。但是對於一些平日裡只愛刷劇,不怎麼看小說的人來說,這個詞語還是挺讓人疑惑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其實,這詞指的是一個人非常受上天的厚愛,在所處的位面屬於天之驕子般的人物,說白了,這種人就相當於是小說裡面的主角,電視劇裡面的核心人物。
  • 劉秀是位面之子?這是個什麼梗?
    上一期寫道,好多人說王莽是個穿越者,結果卻遇見了「位面之子」劉秀。那麼這個「位面之子」劉秀,又是什麼梗?網上好多人愛戲稱劉秀為「位面之子」,最開始聽見這種叫法,我是一臉懵逼的。「位面之子」劉秀劉秀是漢室宗親,但是因為「推恩令」,讓他除了這個姓氏以外,再無別的好處,他只能靠自己一雙勤勞的雙手來自力更生
  • 以2萬兵力大勝40萬,30歲一統天下,「大魔導師」「位面之子」—劉秀
    網上一直流傳著一個觀點,即劉秀乃「位面之子」,那麼位面之子是什麼意思呢? 「位面之子」一詞來源於小說當中,指的是集整個位面(宇宙)氣運於一身的生命,有著維護本位面規則的特殊使命。
  • 為什麼劉秀是「位面之子」?422個皇帝裡,只有他算「受命於天」
    這個人,就是被網友調侃為「位面之子」的東漢光武帝劉秀。「位面之子」的對面,是歷史上嫌疑最大的「穿越者」劉秀的手裡當然是有傳國玉璽的。而東漢的開國之君劉秀,也是從流亡的建始帝劉盆子手裡,接過了這個權力和地位的象徵。不過,我們說劉秀受命於天,受的可不是傳國玉璽的命。關於劉秀與王莽兩人的爭鬥,網友將其戲稱為「穿越者」大戰「位面之子」。
  • 劉秀VS王莽,比小說玄幻,位面之子、土系大魔導制裁80後穿越者?
    王莽其實是個80後,穿越回漢朝後改動了歷史進程,擾亂了時空秩序,這時候,為了撥亂反正,自帶天命加成的天選之人、位面之子、土系大魔導師劉秀出現了,他帶著修正時空秩序的使命降臨,最終圓滿完成任務,將王莽這個歷史亂入者,所帶來的時空擾動,完美消除。這一傳說是怎麼出現的呢?
  • 為什麼說劉秀是位面之子?他開掛的一生讓人一臉懵逼
    漢光武帝劉秀像劉秀作為東漢的開國皇帝,只用了三年就統一了天下,坐上了皇帝之位,很多網友都調侃稱劉秀是秉天運而生,是個「位面之子」。什麼意思呢?中國那麼多帝王之中,那為什麼只有劉秀是「位面之子」呢?讓他大放異彩的是在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爭,昆陽之戰。在昆陽之戰中當時駐守在昆陽只有九千多兵力,對戰的是王莽帶領的42萬軍隊,對於很多人來說,面對數十萬大軍這根本無異於以卵擊石,是場不可能打贏的戰爭,守軍將領們都決定放棄昆陽退守定陵。
  • 初中歷史知識點:東漢光武帝劉秀及後代簡介
    東漢開國皇帝: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前6—57年),漢族,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東漢王朝開國皇帝,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西漢皇族後裔劉秀與兄在家鄉舂陵乘勢起兵,與眾英雄並爭天下。公元25年,劉秀在河北登基稱帝,建立了東漢王朝。
  • 位面之子劉秀聞名天下之戰,三千破四十二萬,王莽:你這是開掛
    前篇文章,筆者介紹了在戰國時期的一場現在老百姓鮮為人知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爭,陰晉之戰。本文就來講一講在王莽亂政,光武中興時期的一場同樣不為現在廣大群眾所知曉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爭-昆陽之戰。當然,其實這場戰役在歷史圈,史學界非常有名,不僅是因為戰爭雙方軍力懸殊,更是因為這場戰爭涉及到了兩位在史學界一直撲朔迷離,非常神秘的人物,位面之子劉秀,穿越之子王莽。一、戰爭背景王莽末年,各地爆發了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
  • 位面之子大帝劉秀與綠林、赤眉起義
    劉秀等十三騎突出圍城,發郾、定陵營兵數千人援昆陽,王邑、王尋一戰失敗,王尋被殺。城中守軍乘勢出擊,裡外合勢,莽兵大潰,士卒相踐踏,奔走百餘裡。綠林軍在這一戰役中奪獲輜重車甲珍寶,不可勝數。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昆陽之戰。昆陽戰後,海內聞風響應,起兵誅殺牧守,自稱將軍,用漢年號,以待更始詔命。顯然,這次戰役對於綠林軍入關和王莽覆滅,起了決定作用。
  • 古往今來400多位皇帝,為何只有劉秀被人稱之為位面之子?
    可在這麼多優秀的帝王之中,有且只有劉秀常被後人稱為位面之子,他到底因為什麼能有此稱號? 那麼位面之子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在說這個人的運氣太好了,主角光環加身,整個世界好像都在眷顧他。就和現如今很多小說裡的主角一樣,一輩子順遂無難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什麼就老天爺就送上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