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大別山,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大別山橫跨安徽、河南和湖北省,綿延數百公裡,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特別是劉鄧軍隊進軍大別山,拉開了全國抗戰的序幕,使我們對大別山更加尊重,大別山的地理位置在抗日戰爭時期非常重要,西面是武漢,東面是南京,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對民國首都南京和中心城市武漢具有巨大的軍事價值,這也是劉鄧軍隊挺進大別山的地理前提,時間過去了,大別山的「紅色記憶」依然記憶猶新。
除了「紅色記憶」,我們對大別山的認識還有很多方面,大別山位於中國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處,西與桐柏山、霍山(又名安徽山)、張八嶺接壤,東西綿延約380公裡,南北寬約175公裡,它是中國長江和淮河的分水嶺,山南麓水流入長江,北麓水流入淮河,所以大別山南北氣候環境差異很大,植物也大有存在。
綿延數百公裡的大別山橫跨湖北、河南和安徽三省,也在三省創造了不同的景觀,因其獨特的自然景觀,與黃山、九華山並列安徽三大名山,早在漢武帝時就在安徽安慶被命名為「南嶽」,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河南信陽雞公山,被史學界譽為「少年分楚、餘,氣壓均衡」,站在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有「鄂東泰山」之稱,如湖北黃岡大奇山,每個地方都是著名的自然景觀,然而,橫跨皖豫鄂的大別山只有一座,卻有兩個天堂村,一個是湖北省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一個是安徽省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大別山位於安徽省金寨縣和湖北省羅田縣的交界地帶,有「華東最後的原始森林、植物王國、花卉海洋」之稱的天堂寨就坐落於此,其最高峰可望北至中原,南可俯瞰荊楚,巍峨群山盡收眼底,天堂村由於跨度大,分為兩個景點,一個在安徽省金寨縣,一個在湖北省羅田縣,安徽省金寨縣天堂寨,最高峰海拔1729.13米,是大別山最高峰之一,古稱「吳楚東南部第一水平」,森林覆蓋率高達96.5%,位居國家森林公園前列,被譽為「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
相比較而言,羅田天堂寨景區以山景為主,境內1000米以上山峰25座,被譽為中原第一高峰,當你登上山頂時,你可以看到北方的中原和南方的荊楚,雄偉的群山盡收眼底,廣闊的天地網恢弘壯觀,可謂「天下其他山皆顯得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