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賭」憂

2021-01-11 騰訊網

澳門賭權開放至今十年,從賭牌拆分到賭業變局,自由行助跑全球第一大賭城,變局背後可見「內地籌碼」:

去年2800萬人次旅客入境澳門,內地人達1600萬人次;總消費453億元澳門幣中,內地人均消費最高。

賭場客源的93%來自內地,「幾乎在內地的所有市縣,都有澳門這邊的線人,在當地負責尋找大老闆和有錢人,介紹和安排他們到澳門的貴賓廳來賭。」

豪客背後是內地權貴更替的晴雨表:「以前山西、江浙的客人很受歡迎,現在內蒙古的客人最搶手。」

而由內地犯罪分子導演的濠江奇譚,也屢破澳門博彩詐騙紀錄,令港片銀幕上的老千伎倆黯然失色。他們何以刷新澳門百年「老千」的歷史?能否影響澳門賭業的生態?

賭城澳門的「內地籌碼」

賭權開放十年,賭業變局與博彩業依賴危機

今年2月,澳門警方破獲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起克隆賭場案,讓五光十色的澳門再次回歸人們視野。

情節如好萊塢大片,道具齊全逼真,場景精心布置,表演驚心動魄,涉案金額也令人咋舌,為近年之最(詳見深度周刊AⅢ04版)。

翻檢案件歷史,不過是近年來一幕幕類似橋段的翻版和升級。而揭開其詭異奇幻的外衣,內核都是「內地人騙內地人」的淘金遊戲。

這讓我們再次審視澳門,這塊回歸後一直沉寂於公眾話題的土地。

自2002年賭權開放至今,澳門剛好走過它的黃金10年。從賭牌拆分到賭業變局,從放開自由行到全球第一大賭城,澳門10年深度變局的背後可見內地之手。

而這正是澳門的喜憂所在:「內地」這塊籌碼,會押賭澳門多久的未來?

1600萬人次

「到處都講普通話,到處都用人民幣」

掛在牆上的碩大輪盤再次轉出呼啦啦的響聲,站在手握各色籌碼、專注而緊張的一群男女中間,46歲的區曼華始終面無表情,微微地揚手,輕輕地下揮:示意大家重新押注,停止,然後在又一片哄聲中淡定地將桌面的籌碼殺進、賠出,像一部嫻熟而優雅的機器。

不時有人遞過來一張或幾張千元大鈔,區曼華熟練地將它們壓進錢箱,快速為對方兌成籌碼,一旁的賭檯主任則在電腦上點下記錄。也有人拍桌離去,臨走時罵幾句不堪入耳的內地方言,對這些區曼華也始終不露聲色———身為賭場的荷官,沒有表情才是他們最職業的表情。

這是象徵澳門賭業持續繁榮的新葡京娛樂場。圍在大轉盤下的人群,只佔據了這幢奢豪而龐大的建築物內的一角,在飛轉的輪盤之外,「21點」撲克、百家樂、押大小等賭桌前也是人頭攢動,時而爆發出一陣陣聲浪,與遠處角子機不時吐出的大把大把硬幣的滾落聲奏成交響。

時間已近凌晨4點,不舍晝夜的賭場依舊燈火通明、宛若集市,到處可見大嗓門,帶著跟班,嘴角咬著中國香菸的亢奮賭客。「來這裡賭的,大多數都是從內地過來的。」在賭場做了10年荷官的區曼華,對內地賭客有特殊的「嗅覺」———「嗓門大,菸癮大,脾氣大,賭性大」,這是她為內地客貼的「四大」標籤。

但這並不意味著她對內地客的反感,相反她深知,正是這些操著不同地方口音,在輸錢後會跳起來罵娘或拍桌子的客人,支撐起澳門賭場今天的繁榮。更何況,區曼華本人也來自中山,是澳門的第一代移民。

那是上世紀70年代末,只有12歲的區曼華和弟弟被父母用船載入澳門,上岸後父親做了建築工人,母親在餐館給人幫工。直到澳門回歸前的1996年,澳門政府為滯留7年以上的移民辦理澳門籍,一家人才得以解決身份問題。

2002年澳門賭權開放後,36歲的區曼華被招進位於氹仔島的新世紀娛樂場,成為一名荷官。6年後,澳門賭王何鴻燊旗下的新葡京娛樂場落成開業,區曼華又改換門庭至今。從某種意義上講,區曼華的賭場10年,正是澳門從賭權開放到賭業變局的10年。

「賭場越來越多,越來越氣派和豪華,從內地過來的人也越來越多。」區曼華回憶身邊的變化,「我記得80年代初我們全家剛來澳門的時候,走在大街上很難碰到幾個講普通話的,現在不僅(賭場的)客人大多是內地的,滿大街的餐館、商店、酒店,很多打工的甚至老闆都是內地人,到處都講普通話,到處都用人民幣。」

她的這些感受,在如今的澳門街頭也是觸目可及。10年來,隨著澳門賭牌一生三,三生六,面積不足30平方公裡的這座城市已建起29座賭場,體量超過美國拉斯韋加斯的10倍,而且圈地仍在進行,在半島和離島的各個地方,一幢幢極具賭城氣質的建築還在興建,而它們的底氣來自操著各種口音橫衝直撞的內地客。

如今,無論走在島內熱鬧的新馬路街區、議事廳前庭、大三巴腳下,還是在隔岸氹仔、路環等較偏靜街區,隨處可見操著東北、江浙、福建等口音的內地人,街邊黃金、手錶、燕窩等奢侈品商店門前,也都無一例外地掛著醒目標牌:歡迎使用人民幣、刷內地銀聯卡特平……

每天,從珠海拱北口岸湧入澳門的內地遊客如過江之鯽,一出關閘,就能看到各家賭場的迎賓小姐和五顏六色的大小巴士,它們會免費把內地客人接送進各個賭場。據澳門旅遊局統計,在2011年入境澳門的2800萬人次旅客中,內地人超過了一半,達1600萬人次。而這個數字是澳門55萬常住人口的近30倍。

賭權「一開三」

「有飯大家食」,賭業大鱷逐鹿澳門

在歷史上有過深痛記憶的澳門,是中國唯一賭博合法的地方。自19世紀開始,澳門就在特殊的環境下開放賭博,晚清後一度因博彩業繁榮被稱為「東方的蒙特卡羅」。如今澳門已是全球第一大賭城。

上世紀中葉,出身香港名門世家的何鴻燊來到澳門,20年後成為叱吒風雲的澳門娛樂業掌門人。1961年何鴻燊等的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取得葡國政府頒發的專營權,此後對澳門賭業壟斷經營40年。

何鴻燊治下的澳門賭場煥然一新,修建的第一批賭場包括海上皇宮、新花園、中央百貨公司等。賭客也逐年增多,除香港客外,日本、臺灣、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賭客紛紛慕名而來。作為澳門賭場教父,三分之一的澳門人直接或間接受益於其公司,圈中人尊其為「無冕澳督」、「米飯班主」。

然而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始,東南亞爆發金融危機,澳門大量工廠內遷,失業率上升。1996年起澳門經濟連續4年負增長。而彼時臨近回歸,葡國政府治理不力,警員貪腐嚴重,黑社會開始拼搶賭場灰色地帶。

那也是讓區曼華提心弔膽的一段記憶,1996年前,已經20多歲的區曼華在一家製衣廠做領班,上班地點就在離葡京賭場不遠的大三巴腳下,「經常有黑社會開著車拿著槍,在葡京一帶的街面上火拼,當時害怕得都不敢從那裡過。」

而此後不久,區曼華就失了業,她所在的工廠遷往了內地中山,而那恰是區曼華的老家,這讓她有些難過,並產生了時過境遷的錯幻感。而讓她沒想到的是,不久後她的命運就再次改觀,在新一輪的賭場擴張中,她的新入籍身份幫她成了一名荷官。

回歸前的澳門治安癥結所在被指向賭場。1999年全國政協會議上,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霍英東指出:「澳門的治安問題嚴重與娛樂公司獨攬賭權及其經營方式有關。要解這個死結,未來特區政府應將賭權收回。」

次年2月,澳門特區政府提出將賭權「一開三」的初步構想:澳門半島的賭場將繼續由何鴻燊的澳門旅遊娛樂公司經營,其他離島兩地將以「特許經營方式開設分店」,公開招標競投。2002年2月8日,澳門三個賭牌的歸屬揭盅,中標公司包括由賭王何鴻燊領頭的澳門博彩,以及美資永利度假村和具港資、美資背景的銀河娛樂場。

此後依澳門特區政府規定,上述三家持正牌公司又對賭權分拆,分別與威尼斯人、美高梅、新濠博亞等集團和公司籤訂轉批合同,最終賭牌拆成6個。由此,澳門進入賭權多元化、國際賭業大鱷競相逐鹿的「戰國時代」。

「有飯大家食」,這是2009年澳門博彩業商會成立時,首任會長何鴻燊致辭中的一句話。壟斷金身雖破,不過,何氏家族依然佔據了澳門賭業的半壁江山,何鴻燊與子女何超瓊、何猷龍仍擁有6張許可經營牌照中的半數。

93%以上

內地客打造世界第一賭城

2002年初,大變局風雨欲來時,剛進賭場的區曼華對發生的一切渾然不知,那年她開始搬家,從黑沙環的一間逼仄小屋搬到氹仔的一套舊房,新住處離上班的娛樂場只有5分鐘的路程。當了荷官後,雖然收入過萬比以前大漲,但她還是很快感到了壓力:短短幾年間,房租從原來2000多元猛漲到4000多元,翻了一倍。

整個澳門的房價也是一路飆升,據公開信息,2002年澳門住宅均價為6261元/平方米,2004年就漲至8259元/平方米,到2009年平均房價更是衝到24154元/平方米,比2002年上漲了285.8%。

從遍地揚塵的建築工地上區曼華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幾年來,澳門仿佛一個大工地,塔吊和推土機密布澳門半島和氹仔島,晝夜不息。雨後春筍般聳起的一座座、一片片碩大賭場,擠佔著原本就擁擠侷促的生存空間。對區曼華來說,賭場像一把雙刃劍,既從中受惠,又為其所傷。

2004年美資「金沙娛樂場」率先新張,這座外形如一個金色大煙囪,耗資2.65億美元的巨無霸,不僅一改東方傳統賭場擁擠狹小的格局,而且帶來了更先進的設施和經營理念:每張臺桌都配有電腦,供荷官計算籌碼;場內設免費歌舞表演、免費茶點……

開幕這一天,區曼華帶著老公和孩子也去了現場,「以前覺得葡京已經是最好的了,跟金沙比起來,葡京倒真的像個鳥籠了。」金沙的驚豔亮相,讓許多自詡生活在賭城的澳門人也感到震驚。

開業短短10小時,金沙營業額就突破1000萬元澳門幣,7個月後金沙宣布收回投資,年投資回報率高達100%。從此外界評論澳門有了一個新名詞:「金沙效應」。而金沙老闆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排名,也從2005年的第15名躍升為2006年的第3名。

僅兩年後,「拉斯韋加斯之父」永利集團也從大洋彼岸搬來了它的標誌性音樂噴泉,在澳門耗資10億美元建起了永利度假酒店,當時號稱澳門規模最大、配套設施最全的酒店娛樂場。永利與葡京相隔一條馬路,兩幢新舊賭場隔空對望,仿佛在訴說兩個不同的時代。

僅2006年這一年,澳門賭場就由17家增加到24家,賭檯相應增長了一倍;至當年11月,澳門博彩業總體收益比上年增收超百億,從而超越拉韋維加斯成為世界第一賭城。

每有賭場新張,區曼華身邊的同事總會少掉幾個,留下的也總在私下議論:哪裡又要開業了,美資還是港資,薪水如何如何。區曼華一直堅持到2008年,這一年,在老葡京對面,常被人調侃為「黃金洋蔥頭」的金光燦燦、碩大無比的鬱金香形新葡京落成開業,她投了一份簡歷。在澳門生活多年,她對何鴻燊有著特別的景仰和感情,並為能到他旗下工作視為榮耀。

在她順利進入新葡京的這年,澳門博彩業總體上繳的稅金已達418億元澳門幣,而當年,整個澳門財政總收入576億元澳門幣,博彩業對澳門財政的貢獻超過72%。

「驚人」、「神跡」,媒體用這樣的詞彙來描述澳門賭權開放後取得的迅猛增長。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在賭場數量、營收、稅金等成幾何級數增長的背後,奇蹟的創造者是日夜洶湧的內地來客。

2003年,中央在內地開放「自由行」,當年7月28日開始,內地居民可以申請辦理以個人遊方式赴港澳旅遊。這被視為中央政府送給澳門的一顆定心丸。在金沙老闆依仗澳門神話登頂福布斯前三甲的2006年,澳門賭王何鴻燊之子何猷龍在一次有關博彩的談話中透露:澳門賭場客源的93%來自內地。媒體甚至調侃,金沙老闆如果想將需要感謝的人排序的話,第一個肯定是慷慨的中國人。

而統計也印證著何猷龍的說法:2006年來澳門旅遊的內地客,佔遊客總數的60%,而其中進入到賭場「遊戲」的,佔到澳門各個娛樂場博彩總人數的93%。數據同時顯示,從2003年到2008年,內地赴澳門遊客從150多萬激增至1000多萬。

「現在在澳門賭場的貴賓廳裡,最常聽到的就是普通話了。」「自由行」開放次年,一位身為澳門常客的廣東老闆這樣對媒體感嘆,他的另一句感慨是:「如果說廣東人現在去澳門是為了玩,那麼那些人簡直就是來拼命。」

內地來的豪賭客

人均賭資超萬元,借高利貸也要賭

這也是區曼華的感受。在走馬燈似每天來去的賭客中,區曼華看到了其中的變化。初入職那兩年,圍在她身邊的客人多是香港、臺灣、東南亞人,講粵語居多,偶爾會用上幾句簡單的英語和普通話。但隨後幾年,賭場和職介公司再招聘荷官都會加上一條:會講普通話者優先。

與此同時,賭場的客人生態也在發生改變。

區曼華老東家新世紀(現為希臘神話)娛樂場身後不遠,就是依山傍水的澳門大學。2011年上半年,設於校內的博彩研究所曾對訪澳旅客作過一次問卷調查,在有效受訪3810人中,其中內地人佔56.5%,其次為香港人28.1%、臺灣人4.5%,和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及新加坡人。

48.4%的受訪者表示已經或將會參與博彩;其中871位願意透露博彩預算的訪客,預算平均值為11901元澳門幣;教育程度上,88.5%是高中或高等教育,碩士及以上極少;而在職業分布上,15.7%屬公營或私人機構領導及管理人員,在所有職業細類中居第一位。

「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內地人花費的賭資比香港、臺灣人要多得多,內地人平均每人超過一萬元(澳門幣,下同),香港、臺灣人是三四千。在目的、概念上差別也很大,香港人多是玩,3000塊兩小時輸光了就走;內地人是為了贏,輸了還想贏回來。所以花在賭場的時間也大不相同,香港、臺灣人平均是三四個小時,內地人一天24小時,大概有一半時間是在賭場。」澳門大學博彩研究所研究主任董沛霖告訴記者。

內地來的豪賭客日漸增多,在區曼華的前同事葉婭嫻看來,這正是讓她擔憂的地方。葉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年輕而且學歷高,如今在號稱澳門最大賭場的威尼斯人做荷官,這座2007年開業、投資約200億的超豪華娛樂場,面積相當於56個足球場,足以停泊近100架波音747客機,裡面模擬仿真的「運河」、「天空」等奢華驚人,每天有6萬名客人湧入。

在貴賓廳當荷官的葉前不久遇到一位內地賭客,大概是江浙人,被沓碼仔(為賭場拉客的中介人的合作人)拉來澳門賭,第一次來時沒帶錢,拿著沓碼仔借的30萬籌碼,一夜過後贏了近50萬。第二次再來時帶了200萬本金,還是坐在她的賭檯,幾個小時就輸光了,又向沓碼仔借200萬籌碼,最後賭得只剩下500元。「他跳起來罵我,說我煞了他的好運,還說骰子裡有機關,還當著眾人的面動手狠扇勸他離開的一個跟班。」

「贏得起輸不起」,葉說這是很多內地人的心態。在她的接觸中,上述這位客人還不是極端的個案,「最怕的就是他們賭輸了借高利貸,高利貸不是公司,主要是私人,也不是澳門人,內地人多一點。欠了他們的錢,還不起就要被追債,經常聽到有暴力的事情發生。」

在隱匿於賭場之外的高利貸交易中,「九出十三歸」是「行業」裡的潛規則:借10萬的話,對方只借9萬,還的時候要還13萬。「而且你借錢是拿去賭的話,借你錢的人還要跟著你,每一局都要抽你佣金。所以在賭場借高利貸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一位曾在澳門媒體工作的人士告訴記者。

澳門的各家賭場看似熙熙攘攘、熱鬧非凡,但葉婭嫻透露,其實賭場80%以上的收入,都來自「閒人不得入內」的貴賓廳。外界傳言一擲千金、有關權貴和富豪的各種故事也多發生在這裡。

而許多貴賓廳的經營模式,類似內地的「承包製」,真正的運營者並非持牌的娛樂場公司,而是能為貴賓廳拉來客人的博彩中介人,以及為中介人服務的數量眾多的合作人,即沓碼仔。而隨著內地客成為主流,帶來滾滾客源的沓碼仔也多為內地人充當。

「6000億賭資外流」

金融海嘯凸顯博彩業依賴危機

澳門理工學院的王長斌,是博彩教學暨研究中心的副教授,今年3月,他在最新發表的《博彩中介人準入管理制度》報告中說:長期以來,貴賓廳收入佔賭場收入的60%-70%,甚至更多。絕大多數貴賓廳客人是博彩中介人拉來,故博彩中介人對博彩業的發展舉足輕重。但博彩中介人的行為也容易與洗錢、暴力、有組織犯罪等社會問題聯繫起來。

王長斌說,澳門博彩法律中,從事博彩中介人活動須領取準照且受政府監察,但對博彩中介人的合作人即沓碼仔,法律並未要求領取準照。而澳門有多少沓碼仔?業內的普遍看法是「在一萬人以上」。

有知情人說,賭場的線人早已形成一個驚人的網絡。他們甚至有私人偵探公司,有時一些特殊客人剛進賭場,客人資料就已通過傳真發至賭場,以便馬上做出反應,「即使客人沒帶那麼多現金,賭場也會在客人『家底』限度內,將籌碼先給他。」

而這個網絡正在蔓向更廣闊的內地,「幾乎在內地的所有市縣,都有澳門這邊的線人(合作人),在當地負責尋找大老闆和有錢人,介紹和安排他們到澳門的貴賓廳來賭。」

而一擲千金的賭客如何將賭金帶入澳門?知情者介紹,一般到澳門小賭帶現金或網上轉帳即可,如果賭金特別多則常通過地下錢莊。「一筆過千萬元的資金,賭客存入內地的地下錢莊,第二天就可以憑著錢莊開出的收據,在香港或澳門拿到相應的美元或港幣。無論在機場、賓館或賭場,錢莊工作人員會拿著支票或現金趕來送上。」

與這些隱秘的傳說互為輝映的,是一些經常呈現於大眾的公開報導,如原重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宗海,動用公款兩億多元人民幣,在澳門葡京賭場輸掉一億多元;原瀋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向東,兩年半時間內去澳門狂賭17次,曾3天輸掉上千萬元……

「6000億賭資外流」,這是2005年北京大學中國公益彩票事業研究所公布的數字,當時震驚國人。這串中國內地每年由於賭博而流到境外的賭資數額,相當於中國旅遊業一年的總收入。

而此間,圍繞澳門的「金籃子」裡「到底該裝幾個雞蛋」的爭論一直在學界和經濟界進行,課題甚至擺上日程:澳門的整體發展中,博彩業到底應當維持在一個「什麼樣的恰當」的程度?多方認為賭業在澳門經濟中佔比過大,應「發展以博彩業為主體的多元經濟」。

此後,2008年左右,廣東幾度收緊赴澳自由行。這年11月,世界金融海嘯衝擊到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因資金鍊斷裂,宣布暫停其「金光大道5、6期」工程,上萬建築工人一夜之間歇工,部分賭場裁員限薪,樓市、旅遊、酒店、服務業等,也被陸續倒下的多米諾骨牌連累。

這是2002年賭權開放,澳門步入黃金時代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減薪風潮。澳門人從博彩業的成功上也看到了自身的隱憂,經濟多元化再次引特區政府和北京注目。

2009年8月,廣東放寬赴澳自由行,由兩月一籤改為一月一籤,當即被澳媒視為「送大禮」,再加上全球經濟的回暖,博彩業得以快速復甦。備受關注的「金光大道」也於2010年「復活」。但此次風潮後各方似乎有了共識:需減少對博彩業的嚴重依賴。

澳門「賭」憂

博彩業獨大「與多元化目標背道而馳」

2008年澳門即宣布停批新的賭牌,去年又計劃將2013年前的賭桌數量限制在5500張,之後每年的增長速度也限制在3%到5%。澳門冀圖博彩業持續繁榮的同時,也能向旅遊、會展等多元經濟適度轉型,同時不希望對大陸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

然而如何做到魚與熊掌兼顧,這對澳門依然是個難題。2011年12月底,澳門統計暨普查局公布的澳門產業結構數據顯示,產業結構愈加單一,被澳門大學經濟學系主任關鋒批為「與多元化的目標背道而馳」。

而據該局今年2月公布的另一項數據,2011年來澳門旅客消費大幅增加,總消費達453億澳門幣,繼續較上年增長20%,其中內地旅客人均消費最高。

「這些增長數字讓一些人認為事情太不尋常了。但我們相信這是真實的,道理很簡單,中國人現在更有錢了,而他們熱愛賭博。」一位外國證券人士這樣分析澳門的「數字膨脹」。

而這樣的趨勢似乎仍將延續,據澳門媒體分析,內地年收入逾25萬人民幣的居民將由2008年的160萬,升至2015年底的400萬,而去年來澳內地客中有31%表示下次外遊首選澳門,僅次於48%的香港。

相關焦點

  • 在澳門,賭的是風雲,過的是人生
    在電影《澳門風雲》裡,每個人都在賭。發哥演的石一堅拿重出江湖的風險作賭注,賭一場正義的勝利;謝霆鋒飾演的曬冷用自己的才華、甚至拿出自己性命作賭注,為了博得師傅的賞識。似乎除了澳門,沒有其他地方更適合這個故事發生。在澳門的人生註定只有賭。
  • 澳門收緊內地旅客假過境 濠賭股全線下挫
    網易財經訊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澳門治安警察局昨宣布,為避免持中國護照旅客假借過境實為逗留澳門,而根本沒有前往目的地的情況,由今年7月1日起,再次調整有關規管措施,對於持中國護照過境澳門的旅客,首次入境時給予的逗留許可
  • 何猷龍:今年澳門賭收或僅持平
    【大公報訊】記者李潔儀澳門報導:新濠國際(00200)旗下新濠博亞主席兼總裁何猷龍表示,新濠影匯未來將集中發展中場業務,明年初將安排所有貴賓賭檯遷移,同時加入40張中場賭檯。  何猷龍表示,新濠一直定位以中場客戶為主,並致力推動澳門經濟多元化。
  • 賭輸100多萬,去過澳門賭場,我是逢賭必輸...
    ,但我依然喜歡賭,在澳門我一般睡很小,都是沒日沒夜的賭,我愛上了賭博過程中那種亢奮,腎上腺給我帶來的快感讓我如痴如醉。真正賭博心變大,變成病態賭徒,應該是從澳門開始的。接下來生意也算穩定,手裡可支配的錢多了,一有空我就跟最好的那些朋友相約澳門,我們廣東去澳門很方便,一般我們兩三個月就會去一次,從一次輸幾千,到一次輸幾萬,短短一兩年在澳門輸了也有10多萬了。說起來慚愧,我真的是逢賭必輸,但我依然喜歡賭,在澳門我一般睡很小,都是沒日沒夜的賭,我愛上了賭博過程中那種亢奮,腎上腺給我帶來的快感讓我如痴如醉。
  • 澳門往事,苦苦掙扎在賭海的人何去何從
    關注論壇的戒 賭吧很多年了,高人很多。請各位耐心聽我講個算是無聊的故事,我的文筆不好,回憶時總是很苦澀的,可能會有點慢,還請大家見諒。澳門往事---這三年來,我在澳門發生的故事,遇到的人都太多了。2011年,當時百度有個帖子特別火,帖子內容是關於他如何從年紀輕輕,白手起家擁有數百萬身價直到成為澳門的一個賭客,我清晰的記得他帖子裡一句話」想都不敢想,你憑什麼成功」 後來我與他之間現實中也發生了很多故事,他很聰明,同時也非常非常固執,也很仗義,可是他受到身邊人的傷害太多,所以他變的極度不信任 任何人。
  • 賭場「銀聯限卡」 澳門有人歡喜有人憂
    據澳門金融管理局數據顯示,2013年澳門賭場內及其周邊商店的銀聯交易額達到了1800億澳門元(約合1400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相當於去年澳門博彩總收入的一半。銀聯對澳門以博彩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扮演著極為重要的「幕後推手」角色,然而當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5月中旬,澳門警方查獲一個犯罪團夥,嫌疑人在內地購入用於銀聯線下支付的終端POS機,並偷運到澳門進行刷卡,令銀聯方面損失逾20萬澳門元手續費;隨後香港媒體報導,為了遏制非法刷卡行為,中國銀聯已經通知澳門必須在7月1日前,監督賭場拆除所有旨在以銀聯卡取現的終端POS機。
  • 永利9億美元轉賣半張賭牌 澳門6張賭牌全部誕生
    ,澳門最後一張轉批給賭牌十一日塵埃落定。永利以天價的九億美元(約七十二億澳門元)把半張賭牌賣予百寶來娛樂(澳門)股份有限公司,昨在特區總部訂立合同確認儀式。本地六張賭牌已明花有主,這將預示了澳門的博彩業將掀開了新一頁。
  • 【賭牌演義】澳門昔日賭牌惡鬥亂象飛 賭王自曝曾遭生命威脅!
    博彩業可以說是澳門的經濟命脈。多年來,博彩企業除了為澳門經濟帶來成長之外,更為澳門帶來了房價飆升、經濟畸形等諸多問題。現在「三正三副」六張賭牌,將在2020年到2022年陸續到期。但面對如此重要的賭牌競投,政府的態度卻始終遮遮掩掩,不肯進一步透露競投的詳細方案,引起坊間的猜疑。
  • 滙豐:澳門1月賭收勢趨跌10-12%
    滙豐環球研究發表報告指,澳門今年1月首二十日之博彩收入為156億澳門元,意味過去一周的日均賭收為7.86億澳門元,對比再上一周的日均賭收為7.14億澳門元,而上年同期日均賭收則為8.57億澳門元。
  • 澳博走高2% 澳門料若7月通關賭收或達80億澳門元
    原標題:《異動股》澳博走高2%,澳門料若7月通關賭收或達80億澳門元   澳門澳大博彩研究所預計若7月通關賭收或達80億澳門元,抵銷
  • 「千王」現身澳門新賭場 「逢賭必贏」狂掃千萬
    「千王」現身澳門新賭場
  • 澳門嚴控疊碼仔 賭股急挫
    【大公報訊】記者林靜文報導:澳門擬加強對博彩中介人(又稱疊碼仔)的規管,多家大行群起唱淡,濠賭股顯著受壓,昨日有多個股份創52周新低,包括美高梅中國(02822)、澳博(00880)、永利澳門(01128)及銀河娛樂(00027)。
  • 解密澳門賭場帳本:一張貴賓賭檯每天淨賺16萬
    在經歷了兩年的低谷期後,澳門博彩業從2016年8月份開始復甦,連續8個月博彩收入同比正增長。澳門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澳門幸運博彩毛收入634.79億澳門元,同比增長13%,環比增長5.07%;佔澳門賭收一半以上的貴賓廳百家樂業務,一季度收入394.51億澳門元,同比增長16.82%,環比增長6.5%,漲幅超過整體。
  • 澳門賭收按年連跌10個月!8月賭收能翻一番?
    本澳7月賭收按年大跌94.5%但較6月賭收升近88%隨著入境措施放寬8月賭收或翻一番至於航班方面上半年升降航班減74.3%七月賭收13億 按年跌95%博監局公布,7月賭收為13.44億元(澳門元,下同但7月賭收較6月增加6.28億元,增幅為87.7%。7月日均賭收4,335.5萬元,比6月日均2,387萬元多。首七月累計博彩毛收入350.64億元,按年跌79.8%。有學者認為,8月中旬若有機會恢復大灣區內地城巿自由行來澳籤注,屆時賭收或回到正常水平2-3成。
  • 澳門爛賭夫妻連賭七日七夜輸巨款 揭夫利用警員身份騙千萬籌碼
    一名知法犯法的爛賭紀律部隊成員(據悉治安警員),趁疫情期間澳門部份賭廳暫無提供提現服務的機會,利用警員身份及串謀妻子對外訛稱有門路替賭客套現,騙取1,000萬港元現金籌碼後,
  • 澳門特區政府證實:澳門馬會已申請開賭香港賽馬
    澳門今晨消息 就澳門賽馬會計劃設獨立彩池,專賭香港賽馬,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證實已接獲有關申請,現正研究。據了解,澳門賽馬會申請開賭的不單有香港的賽馬活動,還包括東南亞等地的賽事。  澳門賽馬會由於受到香港5月底實施「禁止跨境賭博條例」打擊,大傷元氣。
  • 他是澳門絕代賭王,牌技高超逢賭必贏,92歲卻告誡子女:十賭九輸
    他是澳門絕代賭王,牌技高超逢賭必贏,92歲卻告誡子女:十賭九輸相信大家都看過關於賭神系列的電影,其中最出名的應該就是賭神和賭聖了,裡面的人牌技高超,讓很多人都特別的羨慕,澳門作為我國博彩業發展的非常重要一個行政區,並且也成為了世界的三大賭城之一在世界上很多赫赫有名的賭王都喜歡去這個地方
  • 《澳門風雲》春節票房逆增長 揭秘發哥炫目賭技
    搜狐娛樂訊 由博納影業、星王朝、太陽娛樂和香港無線TVB聯合出品,周潤發、謝霆鋒、景甜、杜汶澤領銜主演,高虎、童菲主演,劉偉強監製、王晶編劇/導演執導的電影《澳門風雲》在1月31日大年初一公映。
  • 澳門賭場貴賓廳表現疲弱 大亨減賭檯設電子博彩機
    原標題:澳門賭場貴賓廳表現疲弱 大亨減賭檯設電子博彩機 實德環球副主席馬浩文 圖自香港《大公報》   中新網6月4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面對澳門賭場貴賓廳(VIP)表現疲弱,經營澳門十六浦度假村的實德環球副主席馬浩文直言「
  • 曝某大陸光頭影帝常年出入澳門賭廳
    賭場(資料圖)據香港媒體報導,近日圈中瘋傳一名大陸影帝,一年來經常出入澳門賭廳豪賭,前後輸掉過千萬,但事後失蹤避債。昨日香港一家媒體也收到一位自稱張先生的電話,張先生接受電話訪問時說:「大概一年前我朋友是澳門美高梅賭場卡利會的廳主,認識了這位大陸影帝,之後他們做了朋友。這位大陸影帝賭癮好大,我位廳主朋友見他這樣出名,所以每次他想來澳門都會安排專車接他去賭場賭百家樂。」近月大陸影帝除落場賭外,更向廳主提議可以介紹朋友來賭錢,並口頭答應做擔保人,希望可以從中抽取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