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旅行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
一張機票、一顆嚮往詩和遠方的心
便成為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
但你有沒有想過
對於古人來說
旅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以下幾位古代著名的旅行達人
有人專注於國內遊
也有人卻鍾情於出境遊
有的人豪華出遊,有的人只能窮遊
而有人竟然最後遊著遊著就失蹤了····
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一下古代的旅行達人們的「奇葩」旅程~
相信大家都看過《西遊記》小說或影視劇吧,劇中的唐僧應該算是窮遊界的鼻祖了。
公元654年,唐僧從長安(現在的西安)出發前往西天(現在的印度)取經。一路上經常風餐露宿,基本上都是野果充飢或蹭別人家的飯吃(化齋),就這樣竟然堅持了17年、走了5萬多裡、去過了138個國家!
按照現在人窮遊的記錄來看,唐僧的窮遊精神著實讓人佩服。當然最重要的是唐僧還有3位形影不離的好徒弟陪同他前行。看來窮遊還是需要結伴同行的,畢竟一路上大家可以相互有個照應。
唐僧一路向西,除了經常的豔遇外,沿途的美景數不勝數,看下面這張西行路線圖,就能想像到沿途的景致有多美了。
比起唐玄奘師徒四人的窮遊,鄭和可以絕對稱得上是土豪出行了。1405-1433年,鄭和率領由200餘艘海船組成的船隊七次下西洋,這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因公出國之旅了,而且是豪華郵輪遊哦!
據說,鄭和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促進了我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比歐洲航海家遠航印度和美洲早了半個多世紀,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歷史上記載鄭和出使過的國家和地區共有37個,如果按現在的國家劃分,分別屬於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汶萊、印度、孟加拉、伊朗、葉門、北葉門、阿曼、沙烏地阿拉伯、索馬利亞、莫三比克和肯亞等17個國家。
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想聯合大月氏攻擊匈奴,張騫奉命率領一百多人,從隴西(現在的甘肅臨洮)出發,開始了他的西行之旅。雖然期間被匈奴抓了又逃,後來繞道返程又被俘拘留了一年多,所幸最終又逃回漢朝。
雖然張騫的旅程一路艱辛,但他了解了西域的詳細情況,對開闢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張騫一共出使西域兩次,第二次的時候張騫分別派遣副使到中亞、西亞和南亞,按現在看,分別到達過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印度等地。
喜歡旅遊的應該沒人不認識這位吧?他絕對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旅行達人的鼻祖了,這位明朝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現在的21個省、市、自治區,經過30年親身實踐考察寫成60萬字的《徐霞客遊記》。後來為了紀念這位中國首位職業旅行家,將《徐霞客遊記》的開篇之日(5月19日)定為中國旅遊日。
徐霞客受父親的影響,少年時便立下了「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志。在他19歲時,父親去逝,但因母親年邁,不忍成行。他的母親是個通情達理,心胸豁達之人,知道兒子「有五嶽之志而未能實現」,就對兒子說:「男兒志在四方,你外出遊歷去吧!怎麼能因為我在,就像籬笆裡的小雞,套在車轅上的小馬,留在家裡,無所作為呢?」 於是親手為他製作遠遊冠,鼓勵兒子到廣闊的天地之間去增廣見識,並要求兒子:「第遊名勝,歸袖圖一一示我。」
徐霞客聽了這番話非常感動,決心遠遊,開始了他此後30年的旅行。他的足跡遍歷北京、河北、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福建、山西、江西、湖南、廣西、雲南、貴州等16省,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遊記。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永享權力,妄想得到長生不老之術,不斷派人去尋求長生不老的仙藥。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在渤海邊遊玩,正好出現海市蜃樓景象,但一些方士投其所好,編織神仙之說,徐福乘機給秦始皇上書,說海中有蓬萊、方丈、贏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可以得到長生仙藥。秦始皇大為高興,隨後根據徐福的要求,派童男童女數千人隨他出海求取仙藥。
徐福一共出海三次,足跡遍及韓國南部與日本,第三次出海後一直未回,杳無音信,成為中國史上一個未解之謎。
徐福東渡是否到了日本,這是諸謎中爭論最為激烈的一個。日本始終把徐福奉為「農神」和「醫神」,在日本的徐福遺蹟就有五十多處,韓國也有關於三神山和徐福東渡的傳說和他曾活動的遺蹟。
兩千多年來,徐福到底去了哪裡,各方歷史學者依然爭論不休。雖然他的最後蹤跡已無法確認,但是今天卻讓人們永遠記住了他,也正因為他的東渡成為了中、日、韓友好交往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