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猶江晨景
(字數1500,閱讀約三分鐘)
北宋紹聖年間(1094年),蘇東坡被貶到惠州,路過贛州時拜訪了當時著名隱士陽孝本,曾租一葉扁舟,沿贛江上遊的上猶江到陽孝本的家鄉上猶安和蓮花井等地遊玩遣懷,因此便有了蘇東坡稱頌上猶江的名詩:「長河流水碧潺潺,一百灣兮少一灣。造化自知太元巧,不留足數與人看。」
從水路、公路進入高速路時代後的今天,從贛州八境臺驅車到上猶只需50分鐘。
從贛州八境臺驅車到上猶只需50分鐘
當您踏進上猶境內,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白牆黛瓦的樓房大門額上都掛著四字匾框,有書法文字,有吉祥圖案,融書法繪畫藝術於一體,書法筆力雄健,氣韻醇厚,用筆結字大多肥厚豐滿,以「圓、大、厚、方」見多,結體開闊端莊,點畫凝重渾厚、氣象靜穆,有的則是側險取勢,縱橫奇倔,風韻妍媚,自成格調,從字跡中顯現出一種富貴雍容之度。
更令人驚訝的是,無論百年老屋,還是新建樓房,門額上的匾和講究的題詞均為標配,五萬多塊客家書法門匾儘管匾式不一、題詞各異,但客家獨特的文化氣息彰顯眼前。
據屋主介紹,客家的門匾文字內容實際上是展示客家人遷徙發展的歷史,有的是敘述先輩的嘉德懿行,有的則表達房屋族人的行為處事準則,意在褒揚先輩功績,垂訓後人創業。
門匾中的四個字,記載的是一段歷史,敘述的是一個故事,表達的是屋主族人的理念和對客家祖先家風的傳承,既有趨吉求安、興家立業之自覺,也有喻理勸世、壯懷明志之自信。這種獨特的文化形式,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廣泛的群眾參與性和深遠的社會影響力,實屬罕見,堪稱客家文化的一塊「活化石」,對研究書法、客家遷徙史、民族史以及客家文化的演變過程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和觀賞價值。
當您深入住戶當中作深入了解,您會發現諸多獨特的景致:一是古老,二是各異,三是獨有。
所謂古老,是指現有古建築能直接看到的最早的門匾有五六百年歷史了,如營前鎮蛛嶺村的陳姓宗祠建於明代1360年左右,紫陽鄉源溪村廖姓祠堂建於明1436年左右,實際上明代以前都已形成風氣了;
所謂各異,是指每個姓氏有每個姓氏的表述,每種表述都有其深邃含義,如李姓的「詩酒遺風」表現的是先祖李白的詩仙風韻,何姓的「東海仁輝」表現的是東漢今文經學家、儒學大師東海人何休(129年--182年)的董何之學成就。
所謂獨有,是指上猶縣的周邊縣均沒有「書法匾林」之風,崇義縣在其西南、南康在其東南、遂川在其北面、桂東在其西北,即使相隔幾百米遠都看不到門匾,唯獨上猶境內獨有,那怕是海拔1200米的五指峰深山中、葫蘆洞裡也照樣有「詩酒流芳」(李姓)、「版築家風」(傅姓)「通德遺風」(鄭姓)、「秘書世家」(賴姓)的門匾。
正因為如此,「上猶客家門匾習俗」被列入江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編號58Ⅸ-8。部分姓氏門匾文如下:
1、楊姓:清白傳家 2、鄧姓:禮賢名高 3、廖姓:萬石遺風 4、周姓:愛蓮世第 5、何姓:學海遺風 6、林姓:九龍衍派7、溫姓:卿相三才 8、饒姓:平陽世第
9、孟姓:亞聖之裔 10、駱姓:四傑才名 11、王姓:珠樹家珍 12、戴姓:注禮傳芳 13、邱姓:忠實家聲 14、謝姓:鳳衣文章 15、田姓:荊花榮茂
16、張姓:金鑑流芳 17、曾姓:三省傳家 18、呂姓:簡重遺風 19、薛姓:龍門良將 20、黃姓:叔度高風 21、鍾姓:越國流芳 22、吳姓:渤海流光
23、吉姓:穆如清風 24、孔姓:詩禮傳家 25、潘姓:詩稱邠老 26、盧姓:奪錦風徽 27、陳姓:義門傳家 28、範姓:文正世澤 29、劉姓:漢室遺風 30、餘姓:靖瑞遺風
31、朱姓:沛國流芳 32、賴姓:秘書世第 33、胡姓:蘇湖世澤34、肖姓:彪炳文光 35、羅姓:理學傳芳 36、葉姓:楚尹遺風37、李姓:詩酒流芳 38、藍姓:明德傳芳 39、蘇姓:三蘇望族
當您還沉浸在上猶客家門匾書法與客家文化的氣息中醒來時,心底唯一的感慨就是兩個字:震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