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五萬多塊客家書法門匾匯集成「書法匾林」,會是個什麼景觀?

2020-12-12 虔行時光

上猶江晨景

(字數1500,閱讀約三分鐘)

北宋紹聖年間(1094年),蘇東坡被貶到惠州,路過贛州時拜訪了當時著名隱士陽孝本,曾租一葉扁舟,沿贛江上遊的上猶江到陽孝本的家鄉上猶安和蓮花井等地遊玩遣懷,因此便有了蘇東坡稱頌上猶江的名詩:「長河流水碧潺潺,一百灣兮少一灣。造化自知太元巧,不留足數與人看。」

從水路、公路進入高速路時代後的今天,從贛州八境臺驅車到上猶只需50分鐘。

從贛州八境臺驅車到上猶只需50分鐘

當您踏進上猶境內,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白牆黛瓦的樓房大門額上都掛著四字匾框,有書法文字,有吉祥圖案,融書法繪畫藝術於一體,書法筆力雄健,氣韻醇厚,用筆結字大多肥厚豐滿,以「圓、大、厚、方」見多,結體開闊端莊,點畫凝重渾厚、氣象靜穆,有的則是側險取勢,縱橫奇倔,風韻妍媚,自成格調,從字跡中顯現出一種富貴雍容之度。

更令人驚訝的是,無論百年老屋,還是新建樓房,門額上的匾和講究的題詞均為標配,五萬多塊客家書法門匾儘管匾式不一、題詞各異,但客家獨特的文化氣息彰顯眼前。

據屋主介紹,客家的門匾文字內容實際上是展示客家人遷徙發展的歷史,有的是敘述先輩的嘉德懿行,有的則表達房屋族人的行為處事準則,意在褒揚先輩功績,垂訓後人創業。

門匾中的四個字,記載的是一段歷史,敘述的是一個故事,表達的是屋主族人的理念和對客家祖先家風的傳承,既有趨吉求安、興家立業之自覺,也有喻理勸世、壯懷明志之自信。這種獨特的文化形式,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廣泛的群眾參與性和深遠的社會影響力,實屬罕見,堪稱客家文化的一塊「活化石」,對研究書法、客家遷徙史、民族史以及客家文化的演變過程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和觀賞價值。

當您深入住戶當中作深入了解,您會發現諸多獨特的景致:一是古老,二是各異,三是獨有。

所謂古老,是指現有古建築能直接看到的最早的門匾有五六百年歷史了,如營前鎮蛛嶺村的陳姓宗祠建於明代1360年左右,紫陽鄉源溪村廖姓祠堂建於明1436年左右,實際上明代以前都已形成風氣了;

所謂各異,是指每個姓氏有每個姓氏的表述,每種表述都有其深邃含義,如李姓的「詩酒遺風」表現的是先祖李白的詩仙風韻,何姓的「東海仁輝」表現的是東漢今文經學家、儒學大師東海人何休(129年--182年)的董何之學成就。

所謂獨有,是指上猶縣的周邊縣均沒有「書法匾林」之風,崇義縣在其西南、南康在其東南、遂川在其北面、桂東在其西北,即使相隔幾百米遠都看不到門匾,唯獨上猶境內獨有,那怕是海拔1200米的五指峰深山中、葫蘆洞裡也照樣有「詩酒流芳」(李姓)、「版築家風」(傅姓)「通德遺風」(鄭姓)、「秘書世家」(賴姓)的門匾。

正因為如此,「上猶客家門匾習俗」被列入江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編號58Ⅸ-8。部分姓氏門匾文如下:

1、楊姓:清白傳家 2、鄧姓:禮賢名高 3、廖姓:萬石遺風 4、周姓:愛蓮世第 5、何姓:學海遺風 6、林姓:九龍衍派7、溫姓:卿相三才 8、饒姓:平陽世第

9、孟姓:亞聖之裔 10、駱姓:四傑才名 11、王姓:珠樹家珍 12、戴姓:注禮傳芳 13、邱姓:忠實家聲 14、謝姓:鳳衣文章 15、田姓:荊花榮茂

16、張姓:金鑑流芳 17、曾姓:三省傳家 18、呂姓:簡重遺風 19、薛姓:龍門良將 20、黃姓:叔度高風 21、鍾姓:越國流芳 22、吳姓:渤海流光

23、吉姓:穆如清風 24、孔姓:詩禮傳家 25、潘姓:詩稱邠老 26、盧姓:奪錦風徽 27、陳姓:義門傳家 28、範姓:文正世澤 29、劉姓:漢室遺風 30、餘姓:靖瑞遺風

31、朱姓:沛國流芳 32、賴姓:秘書世第 33、胡姓:蘇湖世澤34、肖姓:彪炳文光 35、羅姓:理學傳芳 36、葉姓:楚尹遺風37、李姓:詩酒流芳 38、藍姓:明德傳芳 39、蘇姓:三蘇望族

當您還沉浸在上猶客家門匾書法與客家文化的氣息中醒來時,心底唯一的感慨就是兩個字:震憾!

相關焦點

  • 「周讀」感悟上猶客家門匾
    受家族習俗的影響,很小的時候我就對自家門額上的四個大字感興趣,不止一次纏著爺爺奶奶給我講解其中的由來和道理,這就如磁石一般吸引著我……爺爺告訴我說這是客家門匾。在上猶的五萬多戶農村家庭中,還有四萬多戶家庭保留了客家門匾習俗,上猶的客家門匾不僅是一種微標,也是一張姓氏名片,透過客家門匾不僅可以知道主人的姓氏,還可以知道主人的精神追求與價值取向。不同姓氏有不同的門匾,同一姓氏,門匾內容的呈現的形式也可能不一樣,如「叔度高風」,「石公流裕」,「東觀流徽」,「江夏遺風」,「春申遺風」這幾幅都是黃姓的客家門匾。
  • 上猶客家門匾,穿越千年的客家文化
    只要南遷的客家人一看到門匾上的四個大字,就知道這家人姓什麼。門匾,是指住居大門門楣上的匾框及框內題詞。客家門匾習俗最先起源於客家先民南遷後方便「同宗認祖「。客家門匾、青灰瓦房及房前客家特有的半月形水塘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民居特色,並傳承和發展成上猶獨特的民間文化習俗,因此上猶又被稱為「客家門匾第一村 」。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客家門匾
    上猶民間文化傳承有「寧賣祖公田唔賣祖宗言」的客家理念,這一塊塊客家門匾上的四字橫批,縈繞著書香墨韻的淡雅清幽,守護著客家人的精神家園,是上猶客家民居獨有的民俗文化風格。上猶乃千年古邑,公元952年置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具有十分豐富的客家文化資源。其中「客家門匾習俗」就是這裡的客家人在長期生產、生活過程中傳承和發展的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現象。
  • 客家人的門匾原來這麼多故事,你注意過你家的嗎?
    文章來源:品藏天下常言道,一方一俗,「客家門匾」就是客家人的奇特風俗。走進客家,你不必問路人,只要看門匾就知村裡有幾姓人,各自從哪裡遷徙來,是什麼人的後裔。那麼,秘密在哪裡呢,秘密就在「門匾題詞」裡。門匾來源門匾源自漢魏時期的門閥制度,「衣冠南渡」的客家人把它作為崇尚祖訓、銘記歷史、愛惜名節的文化傳統帶到南方,以至千百年流傳下來,演變成現在的客家門匾。蔚為大觀的客家門匾客家人凡華廈落成,屋主往往會在大門上端鑲嵌一塊門匾,上面刻有與自家姓氏相關的成語、典故或體現房主理念的一個詞語。
  • 客家人的門匾原來這麼多故事,你注意過你家的嗎?
    文章來源:品藏天下常言道,一方一俗,「客家門匾」就是客家人的奇特風俗。走進客家,你不必問路人,只要看門匾就知村裡有幾姓人,各自從哪裡遷徙來,是什麼人的後裔。那麼,秘密在哪裡呢,秘密就在「門匾題詞」裡。,以至千百年流傳下來,演變成現在的客家門匾。
  • 書香墨香葡萄香 匯集成烏海"之鄉"
    書法是中國的藝術瑰寶,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都在那一撇一捺裡,其中烏海市就是箇中翹楚。一座城市與書法相連,必定是一座有韻味的城市。書法本是小眾愛好,如今卻已成為全民文化,烏海擁有三項書法類吉尼斯世界之最,常年練習書法的愛好者達十萬餘人,有興趣者更是數不勝數。其中中國書法協會會員就有35人之多,馮印強、王厚孝、付滿都拉、王松松……各路中國書法大家齊聚烏海,為書法文化的發揚奠基。
  • 走進大埔書法公園
    它是廣東省首個書法公園,是以自然山水為依託,集歷史文化、名家書法、客家民俗風情、美育薰陶和康體休閒於一體的書法主題公園。公園將書法藝術完美融入草木和山水建築中,讓人賞心悅目,讓人受益無窮。這麼一個獨特、有內涵和書香氣息的公園,當然要去看看。  沿著梅潭河北岸慢慢行走。寬闊的河面、清澈的河水、岸邊翠綠的植被,還有涼爽的清風,讓人心情舒暢。一會兒便來到了書法公園的南門。
  • 客家匾額,爬滿記憶的鄉愁
    客家門匾習俗是客家人在長期生產、生活過程中繼承漢人中原匾額文化後,逐步形成的內涵豐富、樣式固定的文化現象。一般在長方形匾框上,選取與自家姓氏相關的成語、典故或體現房主理念的一個詞語題寫其上(通常為4字),有的還配上吉祥圖案,融書法、繪畫藝術於一體。
  • 陳金華的書法
    說著,啟昌即刻回憶了金華當年讀中學時,那一手流暢瀟灑的行書書法,回憶起當時學校黑板報、節日標語、校刊謄刻,很多出於金華之手。金華也隨著記憶努力鉤沉,噢,記得好像是我們同班同學林允和叫他寫的。而為什麼允和會參與東安善堂的事呢?傍晚,啟昌告訴筆者這一情況,我立即前往允和家,想了解明白此事。
  • 為啥有的字寫得很好看,卻被專業書法家說成是「江湖書法」?
    我們在之前講到過,任何的一門傳統藝術都有藝術和技術兩個維度,對於書法尤其如此。很多人看書法認為好看的就是好書法,不好看的就不是好書法。其實不然,有些書法看起來不好看,卻是一件上乘之作(比如上面這一件作品),有的書法乍一看很漂亮,卻並能稱之為書法,或者只能稱之為毛筆字或者江湖書法(比如下面這兩個個)!
  • 「書法」門匾上的藝術瑰寶,端正大方,不失情趣!
    門匾,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扁額、牌額等等。也可以簡稱為扁、匾或者額。在中國的古建築中,一般是必須有門匾的。門匾以它多變的式樣,高超的書法藝術,與雄偉壯觀的建築之間交相輝映,和諧統一,因此成為建築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整體上反映了建築物的名稱和性質,表達了人們心中的義理和情感。
  • 宅男很"瘋癲" 廈大書法課上講解什麼是"求不得"
    ■陳後坤在廈大文化講堂講授書法。 他花了十年時間研習書法,過的是「慢生活」,卻鑽研了一套快速寫書法的「秘笈」。他把這個視為快餐時代推廣書法的新思路。  「15分鐘就可以教你學會一種字體。」陳後坤說,不少人第一次聽說,都認為他很狂妄。昨天的講座現場,他依然如此開場。他把隸書的要訣總結為八個字「蠶頭燕尾、左高右低」,宣紙上一行七字「一群大雁朝南方」,一目了然。
  • 有這麼一個村落看門匾就知道這家人的姓氏,還可嗅茶香和賞美景
    猶江綠月生態園內的大堂裡經常會上演好戲,內容包括書法、茶藝和古箏音樂,絕對是一場視聽盛宴。接著我們移步後面的茶園,是一群美麗的小姐姐和帥氣的小哥哥在等待著我們,他們為遊人表演精彩的茶藝。男茶藝師是非常非常少的,所以忍不住多拍了幾張。
  • 賀蘭亭匯書法院會員葛長毅老師「生態文明杯」全國書法作品展入展
    喜報:蘭亭匯書法院會員葛長毅老師「生態文明杯」全國書法作品展中入展蘭亭匯書法院會員葛長毅老師在2018年5月7日——8日,平頂山市書法家協會、中共寶豐縣委宣傳部主辦、寶豐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寶豐縣書法家協會、寶豐縣環境保護局、河南省寶州文化體育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承辦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太行山腳下的小村莊出了一位書法大師,人們稱他為出南門頭杆筆
    在武安書法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書法大師,他跨越新舊兩個中國,一生酷愛書法,博採眾長,自成一家,有「武安城南頭杆筆」之譽。武安城裡和城南鄉門樓匾額多出其手,成為一道亮麗的景觀。 每年臘月更是他最繁忙的時候,人們找他寫對聯。放假回到故鄉,父老鄉親的對聯一寫又是好幾天,直到大年三十才停筆。
  • 我怎樣認識書法和理解書法
    劉文華老師我怎樣認識書法和理解書法劉文華*什麼叫書法?要給書法藝術下個定義,誰也說不清楚。拿毛筆去寫字,是個工具,不是書法。書法不好下定義,就是因為書法藝術太複雜了。*書法是一門學問,是制約,不是一種技法。
  • 天宮書法家丁嘉耕書法賞析——深度解析書法的真諦是什麼?
    曾在法、德等歐洲8國進行書法交流。漢字是書法的本源,書法是漢字的外在表現形式,而書法也是華夏文化展現在世界面前特殊藝術形式,是世界文化之林中比較少見的藝術種類。書法藝術跟文化也是相輔相成,互為表裡,而書法藝術的勃興,從另外一個方面也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那麼,什麼是書法藝術的精髓呢?
  • 書法風小知識:書法中的中鋒運筆是什麼意思
    再最開始的時候小編和初學者大家也是一樣的,對於這句話,實在是沒有搞明白,是什麼個意思,先不說練習書法中中鋒運筆什麼意思,就是什麼是中鋒好像也不敢確定呢?書法風小知識來先講一下什麼是中鋒吧:在書法理論的解釋上有一句話來說明中鋒「使筆直立,鋒在正中,左右不偏,叫「中鋒」。」那麼我們拿圖給大家解釋一下當我們垂直拿拿起毛筆的時候,記得是垂直與紙張或者桌面,那麼毛筆的尖就再正中間,就是中鋒了。
  • 山西古村發現一幅老門匾,四個字都缺胳膊少腿,到底有什麼玄機?
    匾額又稱為門匾,是古建築的必然組成部分,它位於大門頂部,相當於古建築的眼睛。它集詩文辭賦、書法篆刻、建築藝術為一體,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胡哥下鄉走訪的古村落中,那些明清老房子的大門上常常保留著古老的門匾。
  • 書法博士生導師與博士的存在,有什麼意義?網友:書法不需要博士
    歐陽中石書法史上首個博士生導師,是當代書壇宗師級大家歐陽中石,在他的帶領下第一批書法博士在九十年代初誕生。隨後二十餘年間書法的專業化體系化更加完善,如今,歐陽中石老先生已經年逾九旬退隱多年,書法博士之門經他開啟之後,對書壇的影響也是越來越大。毫無疑問,能成為書法史上首位博導,歐陽中石在當代書壇的地位自然也是堪稱宗師級,而且,我國首個書法專業也是由他主持設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