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的離別》:在離別中讀懂成長的滋味

2020-12-11 人民資訊

近段時間以來,從老片復映公益放映、中小成本新片登場,到上海與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辦、優秀國產影片陸續定檔,全國影院復工數周,全國單日票房節節攀升,影迷們的熱情持續高漲。猶記影院復業首日,電影《第一次的離別》與觀眾溫情相遇,這部在國際上收穫了不少殊榮的電影,用童真的視角講述了「愛與離別」的人生主題,讓人們不經意間打撈起自己心底關於親情、關於友情、關於故鄉的種種記憶,也承載著影院與觀眾「久別盼重逢」的寓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電影。

影片中的故事發生在新疆沙雅,在那片有著世界最大胡楊林的美麗土地上,維吾爾族少年艾薩與一次次離別不期而遇。哥哥離家去了遠方,常年患病的母親被送到了養老院,小夥伴凱麗為學好普通話而搬到了城裡,而他和凱麗一起餵養的小羊也在風雪天走丟……這些人生初始的離別,讓艾薩體悟成長複雜的滋味。影片沒有令人震撼的特效,沒有強烈的戲劇衝突,也沒有曲折跌宕的情節,它就像一首娓娓道來的散文詩,吟詠著生活本身所具有的源源不斷的詩意。

《第一次的離別》講的是成長的故事,同時也展開了一幅新疆人文風情的畫卷。陽光下,牧羊人驅趕著雲朵一般的羊群緩緩走來;古爾邦節上,人們聚在一起跳起熱鬧的民族舞蹈;饢坑前,勞作的人們談論著生活的細碎;棉花地裡,撿棉花的人們唱起浪漫的歌謠……影片為我們勾勒出新疆瑰奇美麗的自然風貌和維吾爾族人民真實獨特的生活日常。電影中沒有專業的演員,全部都是當地土生土長的村民,他們不是在演繹別人的故事,而是在呈現自己的生活,再加上維吾爾族的語言、服飾、音樂、民俗、節慶等文化元素充盈其間,讓電影散發著地域風情的獨特魅力和人文風俗的豐富多彩,也讓平淡如實的日常擁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第一次的離別》主題看似簡單,但正如導演所說,在離別的母題之下,「開滿了生活的枝枝蔓蔓」。從表面上看,「離別」只是在艾薩、凱麗等人身上發生,但其實正在經歷離別的,又豈止是這些孩子?扛起家庭的艾薩父親,離開故鄉的凱麗父母,嚮往去大城市打拼的鄉村青年……離別是處於不同人生階段的人都繞不開的話題,就像凱麗媽媽所說,「每一個人都要學會離別」。而在這些離別背後,包裹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遠方的嚮往、對傳統融入現代的適應等,構成了現實的肌理。有人評價,雖然《第一次的離別》是一部兒童電影,卻具有了「匯入當代中國發展的現代性圖景中的可能性」。

在影片中,有一個重要的意象——胡楊。它是艾薩和小夥伴們相聚聊天的地方,也是那片土地上勤勞生活的人的象徵。生活在茫茫沙海中的人們,面臨著諸多不易,但他們的精神卻如胡楊般挺立向上。他們渴望外出務工看看更廣闊的世界,更希望孩子們能接受良好教育,擁有更好的未來……所以,沒有考上理想大學的哥哥,把自己的夢想交付給弟弟;凱麗的媽媽堅持讓凱麗姐弟去城裡念書、學好普通話。對親情友情的眷戀,對美好生活的樸素嚮往,是人性共通的情感;無論面對多大困難,依然以一種樂觀堅韌的態度,奔赴在通往幸福的路上,更是打動人心的力量。這可能也是電影能感染眾多觀眾的原因。

每一次離別都是新的開始,就像孩子們通過離別走向成長一樣,每一個人其實也是在一次次的離別中抵達遠方。影片中,凱麗離開時給故鄉留下一個深情的回眸,而現實中的我們何嘗不是如此?過往的一切早已與我們深深牽絆,那些深植於心中的情感永遠無法離別,反而會在一次次回望時給予我們向前的力量。

這正是:離別不期至,成長總無聲。不忘來時路,久別亦重逢。

相關焦點

  • 藝門新思丨《第一次的離別》:在離別中學會成長
    《第一次的離別》:在離別中學會成長文丨中國作家網 劉鵬波《第一次的離別》上映海報《第一次的離別》先導預告片《第一次的離別》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第一次的離別》以王麗娜的故鄉新疆沙雅為背景,講述維吾爾族男孩艾薩與他的同學凱麗的成長故事。艾薩的家庭境況並不好,母親患病,經常離家出走,艾薩在課餘時間必須小心翼翼看護母親,不讓她出事。
  • 第一次的離別
    小月亮阿卜利克木・阿卜來提 - 第一次的離別電影的獨到之處並不亞於文學,它有各種可能性,當我拍《第一次的離別》時並未意識到它將會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我只是依著自身成長經驗尋找童年經歷,恰這段童年的經歷還在當下鮮活的湧動。
  • 離別電影院175天,7月20日去看汪涵總策劃的《第一次離別》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離別電影院175天,想它! 7月16日,好消息來襲,國家電影局發布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中高風險地區暫不開放營業。
  • 剛剛,《第一次的離別》斬獲東京電影節大獎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楊琳)11月2日,由青年導演王麗娜執導、詩人導演秦曉宇監製、主持人汪涵擔任總策劃的電影《第一次的離別》獲第3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該片由大象紀錄、騰訊影業、芒果TV、易騰影視、上海橋溪、峨影集團聯合出品。
  • 鏡頭撫摸人物 柏林獲獎《第一次的離別》背後故事
    不同於兒童觀眾投票選出的水晶熊獎,新生代單元國際評審團最佳影片由國際專業評委組成的評委會評出,柏林電影節評委會盛讚《第一次的離別》在選題、拍攝、藝術表達等多方面上獨特的價值:「這部既詩意又親和的電影,帶著我們去探究生活在傳統與現代文化交織的兩個不同家庭的不斷演變的關係。電影畫面非常優美,感人至深,它讓我們思考親密與距離各自意味著什麼,以及影片中小主人公們如何通過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的離別獲得成長。」
  • 影院復工第一天,用《第一次的離別》慶祝「重逢」
    票房排名前五的影片依次是《第一次的離別》、《誤殺》、《尋夢環遊記》、《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作為今年春節之後第一部正式宣布明確檔期的影片,電影《第一次的離別》在燈塔專業版的首日票房已達到158萬元,總場次3132場,排片佔比超過30%,佔了當日全國大盤的43.6%,上座率表現更是上佳,一些影城的「零點場」和早場甚至達到上座率上限。
  • 新疆導演王麗娜,《第一次的離別》,我在世界的盡頭等你
    中國常駐日內瓦代表陳旭大使在致辭中表示,這部影片講述了新疆普通維吾爾族少年的成長故事,全部由非職業演員出演。2018年,她自編自導個人首部電影《第一次的離別》產生很大反向,國際國內內專家對這部電影評價很高,日本最有影響力的媒體之一《日本經濟新聞》評價《第一次的離別》為「驚豔的作品」,稱讚她是「中國的新星崛起」。第4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新秀競賽單元評委會主席,著名導演姜文稱讚《第一次的離別》「作為處女作,它近乎完美!」
  • 影片《第一次的離別》吹響影院復工的號角,影片總策劃汪涵:與影院...
    影片《第一次的離別》吹響影院復工的號角,影片總策劃汪涵:與影院久別重逢,裝滿溫暖的儀式感在心底盛放電影《一一》裡,有句臺詞:「電影發明以後,人類的生命比以前至少延長了三倍。」這是對於電影,最生活化的讚美。
  • 經典的離別的句子,煽情傷感,值得收藏
    6、 許久後的清晨,薄霧輕紗,鳥語花香,在充滿溫馨的校園中漫步,好似自己與外面的繁華告別,只是身處在這沉睡的校園中,人生百味,猶如烈酒在心頭衝起。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今天又是一天,我又比她多活了一天,但是卻又多了一天的惆悵。7、 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放手的。
  • 這5句情詩,黯然銷魂,帶你讀懂人間最苦的離別
    答:離別。隱娘其實是一個最怕離別的人,可是,年紀越長,越明白,這是人間常態,生而為人,誰都擺脫不了。南朝文學家江淹在《別賦》中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這個世界上,最使人心神沮喪、失魂落魄的,莫過於別離啊!古往今來的有情人,在面對離別時,悲傷、沉痛,不可自拔。
  • 鳳凰花開的路口,是離別,是再次的重逢
    人生是一次次的相聚,又是一場場的離別。三年,看似漫長的日子,卻也瞬乎消逝。校園的鳳凰花此時豔麗無比,碎碎的花在一陣疾風過處,落下一地霞光,默默的透著時光的味道。三年前,我們在這裡開始軍訓,八月的驕陽灑在張張青澀、純淨的臉上,我們羞澀的笑裡藏有青春最美的註腳。
  • 離別後,你躲我的樣子真的很傷
    但是離別,總是發生在我們面前,漸漸的,你開始偏離了原來的航線,向那更遙遠的地方運動,我開始只是注視,但是後面我開始擔心了。 偏離的不再是那一點點,而是徹底的離開了,我知道,你即將離去,而我卻無法挽留。向著那無盡的遠方,看著你的身影變得渺小,變得迷茫。 離別嗎?是的,所謂的離別就是這樣。
  • 《一年級》宋佳不願渲染離彆氣氛 淚別馬皓軒
    小花老師和馬爺  搜狐娛樂訊 經歷過第一次開學、第一次上課、第一次考試,本周五晚,《一年級》的學童們終於要迎來自己人生的的第一次別離。一直以「鐵血女漢子」自居的宋佳頻頻表態不想過度渲染離彆氣氛,當告別時刻來臨,她能承受嗎?  女漢子秀堅強 宋佳不願渲染離彆氣氛  熟悉《一年級》的觀眾都還記得宋佳初來乍到時「一天哭八遍」的狼狽,但經歷過45天的成長後,她憑著對孩子們的真誠愛心、細心照顧讓不少網友都對她的表現十分認可。
  • 走馬原創 •|秋版 • 狂野南疆:《第一次的離別》中的野野野
    在金秋的陽光下,沿著野生胡楊林的軌跡,我們終於有機會去探索南疆最真實的自然與狂野,進入電影《第一次的離別》中那個小眾原生的「寶石」南疆。這裡是《第一次的離別》,這部獲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生代單元國際評審團最佳影片的小眾電影,所講述的小眾原生的「寶石」南疆。
  • 走馬原創 |秋季版 • 狂野南疆:《第一次的離別》中的野野野
    在金秋的陽光下,沿著野生胡楊林的軌跡,我們終於有機會去探索南疆最真實的自然與狂野,進入電影《第一次的離別》中那個小眾原生的「寶石」南疆。這裡是《第一次的離別》,這部獲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生代單元國際評審團最佳影片的小眾電影,所講述的小眾原生的「寶石」南疆。
  • 生命短暫,離別太多,滿目山河空念遠,何時懂得「憐取眼前人」?
    片刻的時光,有限的生命,平常的離別也總讓人極度悲傷,所以啊,那些尋常的酒筵歌席就不要因為太過頻繁而推辭了,畢竟要趁此機會及時行樂。登高的時候,放眼望去,山河遼闊,人就顯得格外渺小,故而會突然思念起遠別的親友們,只是哪怕是獨處家中,看見在風雨的吹打中落下的繁花,也更讓人感受春光易逝。
  • 中國影片《第一次的離別》在柏林電影節吸引大量小觀眾
    新華社柏林2月12日電(記者田穎 張毅榮)中國青年女導演王麗娜執導的影片《第一次的離別》12日在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作為新生代單元影片展映,吸引了眾多當地青少年觀影。  影片以新疆沙雅地區少數民族兒童的視角,通過一次離別講述童年友誼和母子親情。
  • 每次離別,都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
    正因有了離別,才有下一次相逢。人生何處不相逢,有緣必會再相見。還記得龍應臺的《目送》,送別的場景總是讓人淚目,總有一種回首的落寞讓人難以自禁。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間「餘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著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我們這一代人,從貧困艱辛、混沌懵懂中成長,也跨入了快速發展、多元文化的現代社會。
  • 離別,是一個傷感的動詞
    文/談情說李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張鳴善在《普天樂.詠世》中寫道:「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讀來令人傷感。離別在所有的情感中,總是和淚水、心痛、蕭瑟聯繫在一起。在一起的時候,因為習慣了彼此的陪伴,日子悄然而逝,從來沒有空暇去想離別二字。天藍,雲淡,風輕。沐浴著陽光和微風,眼裡的世界是明亮的,是色彩斑斕。路過盛開的花叢,忍不住駐足拍一張照片,記錄下相處的快樂。
  • 古人的7首離別詩:相聚不言過往,離別不問歸期
    在假期中,你會重遇很多人,也有時間去見很多人。但是短暫的狂歡之後,便是一段漫長的悵然。有人說:世間之念,唯情難忘;世間之事,唯離斷腸。古人留給我們的這7首離別詩,告訴我們相聚和離別最正確的打開方式。但是在母親的眼中,你永遠都是那個第一次遠行的孩子,雖然魯莽,但是可愛。她所要操心的是你的「飯可溫」,「衣不寒」。至於你到底能夠成就多大的事業,是否能夠光耀門楣,從來不是她考慮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