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學習-帶你了解中西四國傳統節日習俗

2020-12-14 小紅薯愛學習

大家對中國的節日都如數家珍,那麼是不是也有人好奇,歪果仁都過什麼節日?接下來大家跟著小編看一看外國人的節日吧!

01日本

首先,打開日本日曆數一數,幾乎每個月都有節假日,而且有的月份還不止一個!

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日本他的第一個節日是一月一日——元旦(元旦)。吸收了中國的春節習俗的風俗,他們除夕前要大掃除,並在門口掛草繩,插上桔子(稱「注連繩」),門前擺松、竹、梅(稱「門松」,現已改用畫片代替),取意吉利。除夕晚上全家團聚吃過年面,半夜聽「除夕鐘聲」守歲。元旦早上吃年糕湯(稱「雜煮」)。

古代成人節儀式——元服禮

一月第二個星期一 ——成人節(成人の日)是慶祝年滿20歲的青年男女成人自立的節日,有各市、鎮、村的行政機關舉行成人儀式的典禮。此節2000年(平成12年)前為1月15日。

二月十一日——國慶節(建國紀念日)據日本神話,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統一日本,建立日該國。故憲法上將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三月二十一日左右-春分(春分の日)九月二十三日左右秋分(秋分の日)都是掃墓及祭拜祖先靈位的日子。歷史上,春分假日稱「春季皇靈祭」,二戰後於1948年改稱「春分之日」, 定為假日的主旨為「讚美自然,愛惜生物」。

四月二十九日——昭和の日,昭和天皇裕仁的生日,其在位時已是國家法定節日,裕仁死後改為現稱,仍被保留為國家法定節日。此節在1989年(平成元年)前為天皇誕生日,1989年(平成元年)—2006年(平成18年)為綠の日,2007年(平成19年)至今為昭和の日。

五月三日——憲法紀念日1947年5月3日,日本現行憲法開始實施,遂把這一天定為紀念日。

五月五日——兒童節(こどもの日)是慶祝小孩成長,祈求幸福之日。其具體表現形式是有男孩的家庭在戶外用高竿懸掛鯉魚旗並擺放武士人偶。

八月十一日 ——山之日(山の日)23日,在日本參議院正式會議上,日本執政黨和民主黨等參與投票,根據多數投贊成票的結果,決定通過於2016年起將8月11日定為「山之日」的改正節日案,這個節日是設置是為了讓人們獲得與山親近的機會,同時對山給予人們的恩惠表示感謝」。

九月第三個星期一 ——-敬老節(敬老の日)以尊敬老人、感謝老人為宗旨,在1966年補制的節日。此節在2003年(平成15年)前的日期為9月15日。

十月第二個星期一——體育節(體育の日)紀念1964年在東京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的日子。此節在2000年(平成12年)前的日期為10月10日。

十一月三日——文化節(文化の日)1954年以前是為紀念明治天皇誕辰而設立的節日。1964年11月3日日本公布新憲法,因此,將這一天改為文化節,用以提倡熱愛自由平等,促進文化事業的社會原則。

十一月二十三日——勞動感恩節(勤労感謝の日)此時正值收穫的季節,為了表示對收穫的謝意,而制定了以感謝勞動為宗旨的節日。

十二月二十三日——天皇生日(天皇誕生日) 明仁天皇於1933年12月23日出生。由於明仁尚在人世,依日本禮儀,決不可以「年號(平成)+天皇」稱呼之,應稱為今上天皇。(有很多寫平成天皇,是錯誤的說法),從07年開始,日本法定節日為15天。

除此之外,日本還有海節(海の日),日本四面環海,為了感謝得自海洋的恩典,並祈禱能成為國運昌隆的海洋國家而制訂。此節在2003年(平成15年)前的日期為7月20日。五月四日(綠の日 )於1988年—2006年為國民休息日(國民の休日)。日本還有許多的民間節日,頗具特色,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也不妨親自去體會一下。

02韓國

農曆1月1日

是在韓國節日當中最隆重的一個。在韓國,新年早上祭祀(向祖先貢獻飲食行大禮)祖先。 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祭祀結束後孩子們向大人拜年,大人還禮祝願。春節那一天吃年糕。這有過了年長一歲的意思。 家屬和親戚們聚在一起玩擲轂遊戲(用4個木塊兒玩的韓國傳統遊戲),跳跳板(姑娘站在長木板兩端輪流地跳的遊戲)等遊戲。 並把有「裝福」意思的福笊籬(過濾用的湯勺模樣的工具)送給別人或掛在家裡。

農曆1月15日

新年伊始,迎接第一次圓月,祈求一年的豐裕和平安。 正月15日早上祈求無病吃「鈽飪」(祈求避瘡而吃 花生,慄子,核桃等堅硬的飲食)和 「耳明酒」(為了一年裡兩耳能很好地聽東西而喝的酒)。 早餐吃五穀飯(用大米,江米, 小豆,大豆,高粱做的飯)和野菜(用能吃的草和樹葉做的菜)。並且叫對方的名字,對方答覆就說「你買我的熱呀。」這有一年 中夏天不要中暑的意思。正月15日的遊戲有兩種;一是放風箏,有消滅一年的災難的意思;二是放鼠火,有驅逐妖魔鬼怪 和害蟲的意思. 據說,正月15日晚上,向圓月許3個願都會實現。

農曆5月5日

端午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 端午節婦女們用菖浦(用菖浦葉洗頭頭髮光澤)洗頭,玩兒蕩鞦韆, 男人摔交. 還做樣子像車輪一樣的車輪餅吃,採用這個食品的名字還把端午節稱為車輪節。

農曆7月7日

起源於牽牛和織女一年一次相見的傳說,從三國時代起這一天舉行各種活動。人們認為在七夕這天能繼承 織女的紡織技術,所以舉行『紡織』(紡織比賽)。七夕婦女們為子女向牽牛星和織女星許願。

農曆8月15日

是用當年出產的水果和新穀物準備食物的節日(即我國的中秋節)。是在韓國僅次於春節的最大的節日。秋夕這天用新穀物做好食品 向祖先祭祀,然後去掃墓(親自去祖先墓地放飲食敬禮)。還用當年生產的谷,鬥,慄子等做成鬆餅吃,玩拔河, (大家一起握手劃圓圈轉轉)等遊戲.

韓國民眾在做五色松糕

除了陰曆節日還有陽曆節日。

陽曆12月12日

是一年中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這天吃放年糕團(直徑 1㎝大小的圓形的年糕)的小豆粥。至今老百姓還相信紅色能驅逐妖魔鬼怪而把小豆塗在牆和門上,每個房間裡也都放一碗。

1月1日,元旦(新年)。

3月1日,韓國獨立運動紀念日。紀念1919年3月1日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三一運動。

4月5日,植樹節。這一天,政府官員、教師、學生以及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韓國人按照政府的重新造林計劃植樹。

4月8日,釋迦牟尼誕生節。佛教徒和其他國民都慶賀這個節日,紀念釋迦牟尼誕生。

5月5日,兒童節。這一天為兒童舉行各種慶祝活動,讓他們與父母一起盡情遊玩。

5月8日,父母節。這一天是父母的節日,為繼承和發展傳統的孝道而設立的節日。

5月15日,教師節。這一天,學生們會給老師送花或其他小禮物,或者大家一起請老師吃飯。教師在這一天,會受到社會的特別尊重。

8月15日,光復節。1945年的這一天,朝鮮半島從日本35年的殖民統治中解放出來,獲得獨立。

10月9日,韓語節。為紀念1446年朝鮮世宗李裪的頒布訓民正音,普及朝鮮半島民族語言而建立的日子。

03英國在內的大多數西方國家

1、元旦(New Year's Day),1月1日

國定假一天。按慣例,如果節日是在周末,則周一補休一天。假日期間人們舉辦各種各樣的新年晚會,女王發表新年祝辭,各種教堂在除夕夜都做守歲禮拜.

2、情人節(St. Valentine's Day),2月14日

愛侶的節日。源於3世紀殉教的聖徒聖華倫泰逝世紀念日,情人們在這一天互贈禮物,故稱「情人節」。

3、聖大衛日,3月1日。聖大衛是威爾斯的守護聖徒。用傳統風俗來慶祝。

4、聖帕曲克日(St. Patrick's Day),3月17日。是悼念愛爾蘭的守護神聖派屈克的節日。愛爾蘭傳統風俗慶祝。

5、愚人節(April Fool's Day)4月1日。通常朋友或同事之間開些無傷大雅的玩笑,但必須是在中午12點以前。

6、母親節(Mother's Day)4月2日。送賀卡、鮮花或禮物以答謝母親。

7、國定假日一天,4月13日。基督教的宗教假日。

8、(耶穌)復活節(Easter)4月15日-16日。該節日是慶祝基督(Jesus Christ)的復活,過節時人們多吃復活節彩蛋(Easter eggs),送給兒童巧克力做的復活彩蛋作為禮物。

9、女王誕辰日(Queen’s Birthday)4月21日。每年4月21日,該節日是慶祝女王的誕辰。

10、聖喬治日,4月23日。英格蘭的守護聖徒。傳統風俗慶祝。

11、父親節(Father's Day)6月17日。送賀卡、鮮花或禮物以答謝父親。

12、萬聖節(All Saints』Day)10月31日。稱鬼節,傳統以南瓜燈、化妝舞會或遊街來慶祝。孩子敲鄰家的門討零錢或糖果。

13、煙花節(Guy Fakes Day)11月5日。也稱蓋夫克夜 (俗稱柴火夜)。慶祝欲燒毀國會大樓的蓋夫克被捕並處死。傳統燒柴火放煙花慶祝。

14、紀念日11月5日,每年11月11日上午11點正以紀念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無名烈士。幾乎所有商店在此前後都有出售塑料或紙作的罌粟花紀念物。大多數城鎮會在烈士紀念塔前舉行小型儀式。皇家成員在倫敦出席或如身在海外,則即時默哀2分鐘。

15、聖安德魯日,11月30日,蘇格蘭的守護聖徒。傳統風俗慶祝。

16、聖誕節(Christmas Day),12月24日-26日。國定假日從聖誕日起兩天, 但多數人一直休息到元旦過後。一般來說12月份下旬一直到1月上旬不宜安排到英國的商務旅行。

04戰鬥民族--俄羅斯

新年/元旦(1月1日-10日)

俄羅斯新年是一年中最為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俄羅斯傳統節日。

每逢新年,每家每戶,大街小巷,都會布置得很漂亮。但與其他國家不一樣的是,俄羅斯人往往堅持用真的樅樹和彩燈,而非人造樅樹來裝點中央廣場,以及家裡的客廳。

按俄羅斯習俗,慶祝新年應該先喝香檳酒,然後才可以喝其它酒享用新年晚餐。

此外,人們一般都會預定嚴寒老人和雪姑娘,讓他們來家裡親自祝福孩子們。

聖誕節(俄歷1月7日)

根據東正教的曆法,聖誕節要比歐洲聖誕節晚兩個星期。也就是說,1月7日才是真正的俄羅斯聖誕節。對於東正教來說,「聖誕節」是僅次於復活節之後的第二大教會節日。

根據東正教教規,聖誕節前是聖誕齋戒,從11月28日開始,持續40天至1月6日結束。許多虔誠的教徒在聖誕前夜(1月6日)完全不進食,等到晚上10點去教堂慶祝節日。

1月6日晚間至7日,俄羅斯所有東正教教堂和許多海外教區(全世界共有超過2.9萬個俄羅斯東正教堂)將在這一天舉行節日禮拜。夜間節日禮拜持續幾個小時,於7日結束。

區別於歐洲的聖誕老人,俄羅斯聖誕節派送禮物的是嚴冬爺爺和他的孫女雪姑娘。

舊新年(1月14日)

按照儒略曆,現在的1月1日是舊曆的1月14日。按照傳統是在1月13日晚至14日迎接新年。

舊新年中,餃子是不可或缺的食物,用雕刻有精美圖案的的餐具來盛放餃子。在很多城市,人們仍然慶祝這個節日,與家人、朋友一起安排一頓豐盛的晚宴,吃餃子。

洗禮節(1月19日)

洗禮節是俄羅斯族的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公曆1月19日舉行。

在俄羅斯傳統節日洗禮節那天人們除去教堂祈禱外,還要到江河裡破冰取「聖水」,有的人還要跳進冰窟窿裡洗一洗。十八日晚按風俗習慣是佔卜時間,尤其是女孩子們要預卜自己的終身大事。

祖國保衛者日/男人節(2月23日)

祖國保衛者日是俄羅斯的法定假日,一般要舉行閱軍和遊行等活動。

在俄羅斯祖國保衛者日傳統上不僅僅被視為軍人的節日,也被視為所有男人的節日。目前俄羅斯男、女人口比例失調,男女比例四比六,女多於男。男人節這天,俄羅斯男士很得寵,幾乎每個人都能收到女士們爭相送的鮮花和禮物。因此,男人節是俄羅斯一種社會現象,令人豔羨。

男人節,軍方各單位駐軍全部開放,家中男士可以帶家屬參觀營區,跟士兵們一起過節,操練各式各樣兵器,晚間還有煙火活動。

謝肉節(2月底~3月初)

每年2月底3月初俄羅斯都要舉行隆重的送冬迎春儀式,這就是俄羅斯的「謝肉節」又稱「送冬節」。

「謝肉節」一般從二月底或三月初的某個周一開始,持續一周,每天各有主題。周一是迎春日;周二是始歡日;周三是宴請日,是女婿到嶽母家吃薄餅的日子;周四是狂歡日,慶祝活動在這一天會達到高潮;周五是嶽母日,是女婿回請嶽母吃薄餅的日子;周六小姑子日;最後一天是寬恕日,人們在這一天互相請求對方寬恕自己。

此周過後即進入長達40天的東正教大齋期,期間禁止人們娛樂、吃肉,故名「謝肉節」。

復活節

經歷了謝肉節後7周漫長齋戒後,教徒們迎來了神聖的復活節。按照教義的規定,在齋戒期間,教徒們不能吃葷,不進行娛樂活動,不嫁娶……無論是否舉齋,俄羅斯的每戶家庭都會準備豐盛的菜餚,迎接復活節的到來。

復活節的慶祝日期是按照舊曆(俄歷)來確定的。因此時間總是不一樣的。通常這個節日是在4月份,但有的年份也會在5月初。再有一個特點是復活節總是發生在星期日。

復活節的象徵之一便是鮮豔的彩蛋,他們被放置在特意栽培的嫩草(通常是小麥或是燕麥苗)上。另一不可或缺的點綴是為節日烤制的圓柱形麵包,它用加牛奶、黃油和雞蛋的麵粉,佐以葡萄乾、果脯等烤制,再抹上甜甜的雞蛋糖衣,灑上各色穀粒。

開齋後,人們習慣透過一片塗黑的玻璃觀看太陽。數個世紀以來,只要趕上復活節,就一定會陽光明媚。民間說法是,如果誰看見太陽在「玩耍」,「樂開懷」,他就會一生幸福。

婦女節(3月8日)

俄羅斯人對三八婦女節的重視程度和過節時的隆重程度甚至超越了情人節與聖誕節。

俄羅斯人如此重視三八婦女節,是和他們的傳統觀念相關的。在俄羅斯人的眼裡,三八婦女節不是狹義性的女性節日,它承載著更豐富、更深層次的情感。

俄羅斯人認為,三八婦女節可以是情人節,也可以是母親節,更可以是兒童節。因此,在三八婦女節裡,男女老少都能對號入座,都不會坐冷板凳。同時,俄羅斯人也把三八婦女節理解成「開春節」,寓意是春天的開始。

俄羅斯勝利日(5月9日)

1945年5月8日24時,法西斯德國無條件投降的正式籤字儀式在柏林郊區的卡爾斯霍爾斯特舉行。在蘇軍元帥朱可夫的主持下,德國政府代表在蘇、美、英、法軍隊統帥部代表的面前籤署了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從5月9日零時開始生效。由於時差原因,地處柏林以東的蘇聯當時已是5月9日凌晨,而在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國還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因此,美、英、法等國把5月8日定為歐洲勝利日,蘇聯則確定5月9日為戰勝德國法西斯紀念日,也稱勝利日。

每逢勝利日來臨,俄羅斯都要舉行閱兵式,鳴放禮炮,人們還會以各種方式紀念那個歷史性時刻。許多人在胸前和手臂佩戴一條黃黑條紋相間、被視為勇敢和勝利象徵的「喬治絲帶」,還有人把絲帶系在汽車天線和反光鏡上,有的年輕母親把絲帶系在孩子的小推車上,構成勝利日紀念活動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俄羅斯日/獨立日(6月12日)

每年6月12日是俄羅斯日,又稱「獨立日」。

1990年這一天,俄羅斯聯邦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以壓倒性多數(接近百分之百)通過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主權宣言。1994年,通過主權宣言日被確定為全國性的俄羅斯節日,1998年它獲得了現在的名稱--俄羅斯日。

這個節日為俄羅斯人帶來了法定的假期。雖然這一天官方的活動較少,但是人民大聯歡、廣場演出、體育比賽、音樂與娛樂活動、煙花匯演等民間節目增多。

當天,首都莫斯科以及其他俄羅斯城市到處張燈結彩,掛滿國旗。雖然電視臺不會舉辦大型慶祝晚會,但各大電視頻道會播出一些有關節慶的新聞,比如各城市舉辦遊行、總統拜訪著名作家、為巡航飛彈研發人員頒發特別獎,等等。

樺樹節(俄歷6月24日)

樺樹節源自古代的夏至節。夏至節本來定在6月22日,後來東正教把夏至節與聖三主日結合在一起,將時間改在6月24日,因為東正教在這一天紀念施禮約翰誕辰。節日期間教堂用樺樹枝裝飾起來,教徒們也手持樺樹枝來做禮拜。民間還把這一天看作是悼亡節,都要去上墳。

樺樹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用樺樹枝、矢車菊、鈴鐺裝飾房間。節日裡還要舉行聯歡會,女主持人被稱作「小白樺」,還有化裝遊行,遊行隊伍簇擁著樺樹。

紅帆節/中學生畢業日(6月25日)

6月25日是俄羅斯的中學生畢業日,俄羅斯舉國上下都對這一天非常重視,他們把高中畢業看作學生成年的開始,每年的這一天學校都要舉行隆重的畢業典禮。莫斯科的各個重要活動場所,都提供給中學畢業生進行狂歡。

「中學生畢業日」在聖彼得堡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紅帆節」(Алые Паруса)。它舉辦於每年聖彼得堡白晝節前最後一個周五的夜晚。此刻的中學畢業生們在浪漫的白夜裡告別少年,在黎明來臨之際迎接人生新的階段,自信地走向成年,走進大學或工作崗位。

情人節(2月14日/7月8日)

除了西方的「2.14情人節」,7月8號這一天,也被俄羅斯定為傳統的「情人節」,就像我們中國的「七夕節」。

7月8日,是全俄羅斯一起為家庭、愛情和忠誠慶祝的日子——全俄家庭、愛情和忠誠日。

節日來源於弗拉基米爾州穆羅姆鎮的一對基督聖徒夫妻:彼得和費夫羅尼婭,他們是基督教婚姻的守護神,他們的婚姻紀念日為7月8日。

這是一個年輕的節日,由俄羅斯國家杜馬倡議,2008年首次慶祝。近年來越來越受人們青睞,許多城市當局和公共機構會發起各種活動:音樂會、大家庭紀念活動等。莫斯科還將頒發各種獎章,如首都最佳家庭將獲得「愛情和忠誠」特別紀念章,新婚夫婦將獲得紀念獎章。

人民團結日(11月4日)

11月4日是喀山聖母瑪麗亞聖像日,從2005年起作為「人民團結日」慶祝。

根據傳統,節日當天國家元首將向紅場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紀念碑敬獻鮮花。出席敬獻鮮花儀式的還有宗教教派和青年組織的代表。克裡姆林宮將舉行慶祝民族統一日的盛大招待會。招待會期間,俄聯邦總統將頒發國家級獎章:友誼勳章和普希金獎章,表彰外國公民為加強人民間和平、友誼、合作和相互理解所做出的特別貢獻,在文化、藝術、教育和人文科學領域,在保護和研究文化遺產方面的貢獻。

相關焦點

  • 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農曆三月三的傳統習俗你了解多少?
    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農曆三月三的傳統習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19-04-07 12:56   來源: 中原文化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農曆三月三的傳統習俗你了解多少? 三月三相傳為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軒轅說法。
  • 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
    在公職類考試中,文史常識的考查比重較大,其中關於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的考查是一大熱點。且節日和古詩詞的對應是常考知識點。因此本文中將我國的常考傳統節日進行搜集總結,方便大家理解記憶。以下是相關知識點的介紹:2013年起,國家法定節假日中,有除夕、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五個傳統節日。
  • 帶你了解傳統節日臘八節
    過了臘八就是年,今天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臘八節」,在這個節日裡,怎麼可能沒有一些傳統的食物,不過現在人對於這些傳統節日的印象越來越淺,特別年輕人,有不少人對於臘八節的傳統食物,並無多少了解。今天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臘八節的傳統食物,希望能增加大家對臘八節的了解。
  • 傳統文化節日:中國的中元節,有哪些文化習俗
    在新疆幾十年,我感覺人們對各種節日較為淡薄,特別是對中國傳統節日,除了較大的傳統節日外,一些延續幾千年的歷史傳統節日,當地幾乎都不會舉辦什麼活動,我想後世對文化傳承這個概念還是很模糊,需要學校和當地文化部門,還是要重視和加強中國各種傳統節日的學習和宣傳。
  • 傳統習俗|古人喜歡重疊數節日,為何節日沒有四月四、八月八?
    作者:枯木您有沒有發現,在我國這個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國度裡,老百姓還是喜歡過傳統節日。雖然近些年有些西方節日傳入國內後,受到一些年輕人追捧,然而從整體趨勢來看,西方節日和我國傳統節日自然無法比擬。細數每一個傳統節日,就會發現,古老傳統節日的背後,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曆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不僅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凝聚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積澱。我國傳統節日較多,而且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習俗和風俗,因而地方節日更為龐雜。
  •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傳統節日》
    1、出示圖片,聽詞猜節日。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了解「傳統」。從悠悠遠古到現代文明,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中華民族形成了許多特有的傳統節日、獨特的民風民俗。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馬上就要清明節了,對於小編來說是三天美好的假期,相信各位讀者也會在清明節和家人一起踏青享受生活,但是大家對於清明節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吧。清明節是我國非常古老的一個節日,它其實融合了多個不同的節日並不斷變化才形成了今天的樣子,清明節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改火節,北方冬天寒冷人們需要生火取暖。
  • 中國的傳統節日與習俗
    中國的傳統農曆節日主要有:(1)農曆正月初一:春節;(2)正月十五:元宵節;(3)二月初二:龍抬頭;(4)清明前一天:寒食節;(5)清明節;(6)三月初三:上巳節;(7)五月初五:端午節;(8)七月初七:七夕節;(9)七月十五:中元節;(10)八月十五:中秋節;(11)九月初九重陽節;(12)
  • 中西鬼節待遇不同:傳統節日能再火起來嗎?
    傳統節日冷清,而洋節熱鬧的情況其實早已有之,也已經有不少學者和批評者表示擔憂。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陽說,「其實這種現象也能理解,近百年來,中國在現代化路上,不斷地學習和抑制現代文明中的內容,政治、經濟、文化等,風俗習慣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今天的文明,已經是一個中西融合、交匯的文明,有人過洋節,也有人穿漢服,這些都很正常。」
  • 中元節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嗎?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匯總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民間有在這一天祭奠已故親人的習俗。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它也並不是陰氣森森的「鬼節」這麼一個文化氛圍。 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關於它的由來和習俗,以及其他傳統文化的知識。
  • 中秋節習俗有哪些?來石景山區圖書館了解中秋傳統文化
    系列成人活動吃月餅、玩兔兒爺、吃團圓飯……你的中秋節習俗都有哪些呢?石景山區圖書館以「月圓京城 情系中華」為主題,通過各種閱讀活動帶你感受中秋節的節日文化。中秋節主題講座特別邀請趙傑教授為大家講解中國節日傳統文化。
  • 首先應該先了解並熱愛我國的傳統節日!
    首先從國家的角度來看,我國從未頒發過任何關於「禁止過聖誕節」的法令,大家都知道,聖誕節屬於宗教性質的節日,聖誕節是基督教為了紀念耶穌誕生的一個重要節日。我國憲法中有明確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因此,國家是沒有明確禁止大家過聖誕節的。
  •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文化習俗?堅持這些文化特色的意義與價值何在
    四是可以進一步增強社會的和諧,構建出良好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五是可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的發展。02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節日中的傳統文化習俗有哪些?1、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寒衣節,下元節,小年,除夕等十二個節日。
  • 傳統習俗被冷落,小學生錯將「洋節」當作傳統節日交作業
    這篇課文是讓二年級的小學生了解中華傳統節日的由來和習俗,通過對節日的回憶感受傳統節日的特點,進而激發熱愛中華傳統文化情感的一篇課文。課文不論是內容結構,還是思想感情都非常地好。然而老師們在講這篇課文時候,卻有太大地無奈。
  • 南召節日習俗
    南召節日習俗南召的節日習俗,內容豐富,在歷史演變過程中不斷推陳出新,秉承了傳統的節日習俗,主要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清明、端午、六月六、中秋、十月、冬至、臘八、臘月二十三等。解放前,每遇端午、冬至,商店討要欠帳;中秋、十月一,地主決定佃戶是否繼續租種;春節則是地主逼債的日子,貧苦人家稱「過年如過關」解放後,尚保留部分傳統的節日習俗,內容上卻有較大改革。一、春節民間俗稱春節為「過年」或「年下」。
  • 傳統節日需融合現代元素
    中秋節是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然而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許多傳統的東西漸漸被遺忘,在當今許多年輕人的心目中,中秋節就只知道吃月餅這一習俗了,而這並非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有的模樣。因此,要過好我們的傳統節日,就要多些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過節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傳統節日並愛上傳統節日,喚起更多人的傳統文化記憶。
  • 中國傳統節日—冬至的起源和習俗!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不僅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還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因此冬至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七夕節你怎麼過?有美食還有傳統習俗!
    七夕節作為傳統節日,南北各地都有吃巧食的風俗,隨著食物商品化,一些原本寓意著美好的風俗逐漸被人們簡化與淡忘。關於各地七夕巧節的吃食風俗,今天部長就帶你去看看那個有趣又特別傳統的七夕節!1.麻粩 七夕節,在福建省龍巖市又稱女兒節。
  • 圖解傳統節日寫法技巧(為孩子,值得你收藏)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在這些節日的背後有著具有文化特色的傳說故事,還有特定的習俗和活動。在部編教材三年級三單元和六年級一單元就涉及到了傳統節日,不知道大家是否掌握了呢?今天大家一起跟著葉子老師一起學習吧!首先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知道什麼是傳統節日,你知道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 2021京考行測常識備考: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
    今年的國慶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天,這種兩個節日是同一天的情況在21世紀也就只有幾次,所以大家特別重視今年的「雙節」,其實說到中秋節,大家最喜歡的還是跟家人團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等等,享受一下團圓的氛圍。其實在中國,不同的節日是有不同的習俗的,那麼每個節日的習俗都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