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澎湖西嶼池西巖瀑,海岸線玄武巖的各種姿態

2020-12-14 豔姐的家鄉

導語:臺灣澎湖西嶼池西巖瀑,海岸線玄武巖的各種姿態

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

澎湖縣道二零三號串聯起馬公、白沙、湖西以及西嶼四個鄉鎮,是的澎湖主要幹道。沿著澎湖縣道二零三號往北前進,最終來到了西嶼鄉。其實這一段旅程在廣泛的旅遊書上介紹的都統稱為北環,南環則是往鎖港及山水那方面前去。

在北環路線中主要途經白沙鄉及西嶼鄉,但因為大多沿途景點如跨海大橋、鯨魚洞、漁翁島燈塔等等在前幾年都已經探索過。這次陸續探訪了夢幻沙灘及池西巖瀑。

池西是西嶼鄉公所的所在地,我沿著巷弄間的小道騎著機車繼續前進。原本想直奔大菓葉海岸玄武巖看看,卻意外看見了一座寫著池西柱狀玄武巖的指標,這是我還未探索的一個景點,於是馬上驅車前往一探究竟。道路隨著海岸線蜿蜒而築,終點即可看見池西柱狀玄武巖。

柱狀玄武巖一字排開的海岸線,之前幾次來天氣都不好,陰天的池西巖瀑看起來很黯淡,但是陽光一出,整體氣勢瞬間滂沱霸氣!

池西柱狀玄武巖的多為褐色,形狀相當多變、有直立、彎曲、倒臥、傾斜等等各種姿態。柱狀玄武巖是熔巖流噴發後遇到海水,快速冷卻收縮成六角狀的柱狀玄武巖節理。

網絡上流傳早期池西柱狀玄武巖這片景觀上頭有個魚塭,因為魚塭的水從巖縫中滲透而出,因而形成瀑布。但現時的魚塭已不存在,所以池西巖瀑已經成為絕響,僅有在大雨時刻時才能偶遇這巖瀑的美。若想欣賞柱狀玄武巖,最為顯著的地形以桶盤嶼為最佳典範。也因為這樣的地形脆弱,建議遠遠欣賞就好,以免被崩落的石塊砸傷了。

池西漁港午後的寧靜景象,港內興建了一座觀海平臺,一路從港口邊延伸進入了海上,海水好藍、好藍。機車緩緩駛進了池西漁港,這是我第一次探訪這座漁港。整座池西漁很寧靜,沒有繁雜的作業聲響、沒有遊客闖入,空氣中也是充滿淡淡漁港風味,偶有一些居民散步經過,是整座漁港最生動的時刻。

池西漁港內沒有大型漁船,多為這種小型膠筏,我猜池西漁港大概是以近海捕撈為主的小漁港吧。西嶼內埯村的塔公、塔婆。塔公塔婆以黑色的海邊黑石堆砌而起,兩座塔一大、一小,相對並以石牆相連。

位於西嶼的塔公及塔婆算是澎湖保存很完善的兩座,塔公寬、高各約十一公尺。塔婆寬約四公尺、高約六公尺。當初興建塔公、塔婆主要是因為鎮壓風水,保護聚落居民免於災害。像這樣的塔目前在澎湖約有三十四座石塔,主大多的塔主要用途為改變風水,也是見證當地的信仰圖騰。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旅遊資訊,大家還喜歡嗎?最後小編在這裡祝大家擁有一段美妙的旅程,謝謝大家。如果有什麼想說的話,可以在我們的留言區裡和我們互動哦。

相關焦點

  • 2020臺灣澎湖最新!必去IG打卡點推薦!
    趁著現在天氣還沒到非常炎熱,真的非常適合到處走走,澎湖一直是非常熱門的熱門旅遊勝地,清澈的海水,還有豐富的文化歷史,近年還多了超多網美打卡點,編輯為大家整理了必拍超夢幻美打卡點,跟著走不僅超好玩,還能輕鬆拍美照!
  • 澎湖巖瀑時空凝結 星際大戰版好風景(組圖)
    澎湖有著別處離島享受不到的好風景。如高3公尺起跳的壯闊浪花、鮮黃大器的仙人掌花,甚或是難得的雨天為玄武巖刷上的晶亮黑漆。近年氣候暖化,澎湖暖和的天氣更持久,季風吹襲的強度與長度減少,趁淡季前往大啖正肥美的海鮮兼賞景,此時此地,人不多,風景很特別。
  • 臺灣澎湖美拍聖地12選
    2020年想要享受夏日海島旅遊的最夯地點莫過於澎湖,美麗海岸風光、復古眷村再生及玄武巖地理現象,都是前往菊島旅遊必備打卡點。嚴選 12 處美拍聖地,筆記起來,跟著玩、跟著拍就對了。
  • 澎湖美拍聖地12選
    ,美麗海岸風光、復古眷村再生及玄武巖地理現象,都是前往菊島旅遊必備打卡點。從日據時期就存在的池西虎目滬,是位於西嶼鄉的單心石滬,漲潮時靜靜的置身海底,退潮時便能看到大大的愛心,心型被漸層湛藍的清澈海水填滿,陽光照射閃耀著迷人的光芒,是真真正正的海洋之心,無論是平拍或空拍都相當美麗,臨近近年也很夯的池西巖瀑與雙曲橋地理位置相近
  • 《外婆的澎湖灣》澎湖吃喝玩樂懶人包,冬季也能輕鬆暢玩澎湖唷!
    ▲隱於世間最美的海堤,一望無際的蔚藍大海,蜿蜒入海的絕美彎曲小路,自從臺東伯朗大道天堂之路爆紅之後,臺灣各地興起了尋找『天堂之路』的風潮,而在澎湖後寮漁港旁邊,有條不規則左右延伸入海的海堤小徑,儼然就是上帝不小心遺落人間的傑作,海堤像是海蛇優雅遊回汪洋大海,放眼望去的大海散發著夢幻澎湖藍,澎湖天堂路就位於後寮漁港旁的沙灘
  • 一頁 | 澎湖
    2020年想要享受夏日海島旅遊的最夯地點莫過於澎湖,美麗海岸風光、復古眷村再生及玄武巖地理現象,都是前往菊島旅遊必備打卡點。
  • 臺灣澎湖海底發現柱狀玄武巖景觀
    鄭明修率領研究團隊在澎湖大磽嶼海底,發現柱狀玄武巖,節理明顯,宛如「海底城牆」。中新網1月4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在澎湖北方海域的大磽嶼海底有一處開口朝西北、呈微笑狀的柱狀玄武巖,長度達200公尺,高約10公尺,每枝石柱的直徑約1公尺,節理明顯宛如「海底城牆」。發現它的「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說,這片海域以前沒有任何研究調查的紀錄,海底柱狀玄武巖應是首次被發現。這處壯觀海底奇景的發現,純屬意外。
  • 臺灣【澎湖】IG熱門打卡一次看
    「貝殼教堂」裝置藝術是今年才剛蓋好的新地標,結合沙灘、貝殼、海潮和浪漫的元素,建立出全臺首座心貝造型的「貝殼教堂」,來到澎湖的情侶們一定要來這裡拍張閃照才行! 美麗的晚霞照射海面,與180度的海景同框拍照,畫面相當夢幻 【池西巖瀑/九孔瀑布】
  • 澎湖本島景點推薦
    澎湖本島景點推薦大家好,我是本期旅行編輯,我將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點讚關注額!夏天正是去澎湖旅遊的旺季,加上花火節正在進行中,不少人都想衝澎湖搶看煙火與美景。不過大部分人想到澎湖就只知道玩水,不玩水的人去澎湖是不是很無聊呢?其實也不會!
  • 臺灣澎湖海底發現奇景 柱狀玄武巖呈微笑狀(圖)
    [提要] 研究人員在澎湖北方海域的大磽嶼海底發現柱狀玄武巖,長達200公尺,節理明顯宛如「海底城牆」。這處海底奇景的發現過程非常偶然,當時研究人員到海底調查珊瑚礁、魚群的生長狀況,準備遊回船上時,一回頭,赫然看到前方黑壓壓的一片,就像看到一片城牆,遮擋了原本應該是深藍的海水顏色……  中新網1月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在澎湖北方海域的大磽嶼海底有一處開口朝西北、呈微笑狀的柱狀玄武巖,長度達200公尺,高約10公尺,每枝石柱的直徑約1公尺
  • 澎湖爭取柱狀玄武巖地質地形納入世界自然遺產
    華聲報訊:臺灣澎湖縣各界積極爭取將澎湖自然資源柱狀玄武巖地質地形納入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  據中新網援引「中央社」報導,澎湖科技大學與「立委」林炳坤特別邀請臺大地理系敎授林俊全將於11月4日上午在澎科大國際會議廳舉行「邁向世界自然遺產之路——以澎湖為例」專題演講,希望結合全縣民眾一起努力。
  • 臺灣北海岸、澎湖 爭取世界地質公園
    邁向世界級▲臺灣擁有豐富而獨特的地質景觀,擬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世界地質公園,其中北部沿岸海蝕地形、澎湖地區的玄武巖地形極具特色,被列為首波提報申請名單。  臺海網3月10日訊 雖然臺灣位於兩大板塊的地震帶,卻也賦予世界難得一見的豐富多變海岸地形。島內外專家指出,北海岸野柳女王頭、燭臺石等七處,以及澎湖群島的鯨魚洞、蓮花座、柱狀節理的玄武巖等十處獨樹一格的地景,都是國際上少見的多重地形同在一處的奇景,具有不可替代性。臺當局「交通部」已決定,以北海岸及澎湖兩處,申請成為世界地質公園。
  • 澎湖海底發現奇景 柱狀玄武巖宛如海底城牆
    鄭明修率領研究團隊在澎湖大磽嶼海底,發現柱狀玄武巖,節理明顯,宛如「海底城牆」。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在澎湖北方海域的大磽嶼海底有一處開口朝西北、呈微笑狀的柱狀玄武巖,長度達200公尺,高約10公尺,每枝石柱的直徑約1公尺,節理明顯宛如「海底城牆」。 發現它的「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說,這片海域以前沒有任何研究調查的紀錄,海底柱狀玄武巖應是首次被發現。
  • 臺灣風土誌:水鄉澎湖(圖)
    中新網7月28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澎湖的諸多離島位於候鳥跳島遷徙的路徑上,夏候鳥、冬候鳥、過境鳥的種類可以說是五花八門,許多臺灣不容易見到的種類,在這邊反而能夠輕易欣賞,想要增加新紀錄種的鳥友,不妨試試自己的手氣,來一趟島嶼尋鳥。而年年故地重遊,也成為這些美麗生物不變的宿命。
  • 「澎湖」網美景點,復古達利屋、唯美天堂路,IG熱門打卡一次看
    「貝殼教堂」裝置藝術是今年才剛蓋好的新地標,結合沙灘、貝殼、海潮和浪漫的元素,建立出心貝造型的「貝殼教堂」,來到澎湖的情侶們一定要來這裡拍張閃照才行!▲潔白的貝殼象徵貞節的愛情,而正中間有一顆珍珠,來代表愛情的圓滿之意【池西巖瀑
  • 澎湖的海,澎湖的厝
    澎湖是位於臺灣海峽之間的一個列島,對於許多大陸人民仍然十分的神秘。
  • 我軍中將說:用兩個海軍陸戰旅就可攻佔臺灣澎湖列島!
    ‍澎湖群島,又被稱為澎湖列島,位於臺灣海峽上,是臺灣第一大離島群。
  • 景點推薦:澎湖漁火(圖)
    澎湖為群島地形,位於臺灣海峽東南方,共由大小不等、散布在南北長約60公裡,東西寬約22公里海域的64個島嶼所組成,總面積約127平方公裡,海岸線則長達320公裡,是臺灣唯一的島縣。其澎湖漁火為"臺灣八景"之一。
  • 樂活臺灣專欄|離島第一站,澎湖
    住宿跟飲食打算一路將就,到澎湖之前便聯絡朋友,住在他家。彼時只知道很多東北人跟外省人來臺都被安置在澎湖,大詩人鄭愁予18歲也如此,他來臺灣地區的首站就是澎湖。在馬公看到各種船艦,有感生命漂泊,寫下了來臺的第一首詩《水手》,便轉往臺北跟基隆了。
  • 赴臺自由行:「臺灣夏至235」系列活動之澎湖花火節
    澎湖,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灣》讓很多大陸民眾記住了她,而我則是在高雄等飛往澎湖的飛機時,拿著澎湖的宣傳冊,才對她有了具體的認識。     澎湖群島坐落在北緯23°30′,橫跨在北回歸線上。她星羅棋布般的散落在臺灣海峽中,有如一串「海上明珠」,他的美貌令人驚豔,讓人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