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地震在地球上是分布非常廣泛的自然災難,並且是幾乎每天都在發生之中,特別是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大小不一樣的地震時刻都在發生,所以地震在如今是人類最為擔心的自然災難之一,因為一旦出現較強的地震,破壞是人類難以想像的,在海洋區域地震還非常容易海嘯,這就是為何人類不期待任何大小地震出現,但是又沒有辦法,因為人類無法「阻止」地震的發生,只能順其自然。
我們上面也說了,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人類肯定是沒辦法,在大自然的面前人類都很渺小。而最近一段時間,科學家們除了發現地震的活動較強之外,也發現了在全球最危險的火山附近出現了頻繁地震的情況,這是什麼情況?難道火山噴發的時間越來越近了?首先我們來看看地震的情況。
24小時內,91次地震影響美國黃石公園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最近一段時間,黃石公園附近出現了極強的地震活動情況,24小時內發生了91次地震,是今年以來黃石公園地區最為活躍的地震時段之一,地震發生的區域位於黃石湖西南部,在心臟湖和西拇指之間。
本次地震群引發的地震數量和規模都比較大, 只不過在等級上來說稍微低一點,所以這可能是火山活動的一個情況,確實在科學家之中,一般在火山噴發之前都有「火山地震情況」,所以很多人懷疑是不是火山噴發,這也是正常的事情。
但是這樣的事情在以前也發生過,並且比如今的成都還要活躍很多,最為典型的就是2017年6月到9月,在3個月的時間之中,總計發生了2400次地震,最大震級為4.4,還有就是1959年地震的餘震——震撼了2017-18年度的黃石公園,所以非常多。
而在部分系列的地震之後,還產生了一些輕微的破壞,所以不要認為是奇怪的事情,自然災難很多都是相通的,但是也並不意味著一定會出現,這個才是最關鍵的,一定要以監測數據為主。
那沉睡的超級火山會甦醒嗎?
如今美國已經在整個黃石超級火山之下,安裝了數百個臨時地震儀,以便來監測黃石超級火山的一個巖漿活動情況,而這次24小時內發生了91次地震,肯定也會高度重視,所以需要看看是不是沉睡的超級火山要甦醒了。
不少人看到這個消息之後,發布各種消息聲稱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擔心黃石超級火山的突然爆發。而在監測之後,美國地質調查局也發布了緊急說明。
那就是這些地震沒有引發黃石超級火山的爆發跡象,所以是穩定的,如今已經宣布為「正常」警報級別。科學家也說了,沒有什麼可擔心的,黃石超級火山的巖漿室依然是非常穩定,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該公園通常每年平均遭受1500至2000次地震。所以這也足以說明,黃石超級火山是比較穩定,變化情況不大,大家完全不用擔心了。
綜合上述我們也還要說明下,地震的發生於火山確實存在一定的關係。一般情況來說,在火山噴發之前都會出現一些「火山地震現象」,但是部分火山也會在毫無徵兆之下出現噴發,這個並沒有絕對性的關係,這就是大概的情況。最後我們來普及一下地震相關的知識。
地震在科學之中可以預測嗎?
地震的預測我們也是說了很多次了,地震在科學之中是無法精確預測的,以前做不到,截至今日也無法做到,在未來能不能做好也還是未知數。
地震的發生一般情況來說都是因為板塊運動,斷層帶滑動或者俯衝帶移動所帶來的,而我們地球板塊幾乎每年都在發生微妙的移動,只要出現擠壓,分離等情況,都可能產生地震,而在這裡面科學家們面臨的難點就是它是「活動」的。
人類無法知道這些板塊是下一秒「一定會」往什麼方向移動,那麼也就無法判定具體的情況了,所以這個是最難的。同時地震本身來說影響很大,所以也無人敢說自己的一個方向說明。所以地震在如今都無法精確預測到。
這就是一些自然地震可能帶來的影響。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就是人工地震較多,是人類改變地質條件所引發的地震現象。一般以塌陷、爆裂產生的地震為主,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綜合情況而言,那就是地震在科學之中如今是無法精確預測地震的,至於未來能不能做到,就看科學的發展,而如今對地震研究貢獻稍微大點的就是地震預警,地震預警也不是屬於地震預測,地震預警是建立在地震發生之後,這裡大家不要誤解,地震預警如今大多數區域都能提前幾十秒知道,未來人類也將全面實施秒級預警,提供更長的預警時間,來減少地震帶來的影響,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