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一名穿著整潔廚師服的外籍青年廚師正用中式的生油、蠔油等,對新鮮的雞肉和海鮮進行操作,準備一款中西融合菜。這是12月4日在首屆「國際城市杯」中餐青年廚師邀請賽(下稱:邀請賽)上的一幕,他手上用的醬料,正是遠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李錦記產品。在廣州市旅遊商務職業學校裡,來自加拿大、法國、日本、越南等國家和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廣州、佛山、清遠、成都、揚州等共11個城市的青年廚師以團隊出賽,現場歷經中式麵點、冷菜和雞肉類熱菜製作的考驗,各路選手使出了渾身解數,通過作品展示他們對於中餐的理解和熱愛。
首屆「國際城市杯」中餐青年廚師邀請賽在廣州舉行
搭建中西方飲食文化溝通橋梁
本次邀請賽由廣州市教育局擔任指導單位,由亞洲美食文化教育聯盟、廣州市旅商校、臺北開平餐飲學校主辦,由國際知名的醬料品牌李錦記提供產品贊助。通過本次邀請賽,能夠讓世界各地青年廚師聚首一堂,增進交流,讓世界各地的人都了解中餐,熱愛中餐。走過131年歷史的李錦記,因其味道醇正、品質可靠,成為本次邀請賽的醬料選用產品。正如李錦記企業標誌的含義之一——李錦記以醬料作為橋梁,溝通中西方飲食文化,意義非凡。
李錦記醬料亮相首屆「國際城市杯」中餐青年廚師邀請賽
醬料在中餐烹飪的重要角色,無需多言。而品質上乘的醬料,方能獲得專業人士的認可。在本次邀請賽上擔起「重擔」的是,李錦記舊莊蠔油、李錦記薄鹽生抽、李錦記純香芝麻油、李錦記番茄沙司、李錦記精選老抽等一系列醬料。
作為世界知名的中式調味品,李錦記已經參與並見證了中餐烹飪在國際舞臺上的許多重要時刻,最近的有國際名廚2019新加坡慈善活動、2019年廣州亞洲美食節、2018「滿漢筵席重現濠江」慈善宴、2018韓國青年廚師中餐烹飪比賽總決賽等。而在眾多國際性的場合,也總有李錦記醬料的身影,包括:2012年至2016年,李錦記產品三次入選航天員食用醬料;2017年,李錦記成為廈門金磚會晤調味品供貨商;2016年李錦記榮膺G20峰會調味品供貨商;2010年,李錦記成為「上海世博會醬料供應商」和「廣州亞運會醬料供應商」,2008年李錦記成為「北京奧運會餐飲供應企業」。這些,都是社會各界長久以來對於李錦記品質的高度肯定。
李錦記的航天品質備受認可
激勵中餐後起之秀綻放光芒
本次邀請賽的另一個重要意義,無疑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青年中餐烹飪人才,並以團隊作為被評選單位,考察青年廚師們的團隊協作精神。主辦方之一、素有「粵菜師傅黃埔軍校」之稱的廣州市旅遊商務職業學校(以下簡稱:旅商學校),派出了中餐烹飪班潛力無限的種子選手參賽。其中兩名選手更是李錦記與旅商學校合作、每年均進行評選的」李錦記企業獎教學金「2019年度的獲獎者,他們是旅商學校烹飪與健康系17級的何藝、18級的譚永情。年紀輕輕的他們,對於中餐有獨到的理解。
何藝在本次邀請賽上的作品,名叫「迎春」,他把主要食材雞胸肉結合李錦記醬料製成牡丹花形狀的設計,栩栩如生。「第一,牡丹象徵著高貴,典雅氣質。用於中餐的造型,特別美觀。第二,牡丹乃花中之王,我以「牡丹花」獻給祖國,祝福國家興旺,大家生活喜氣洋洋。第三,我想把這些『牡丹花』獻給本次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們,歡迎他們來到中國,來到廣州。」何藝娓娓道出了其作品的多重含義。就是這款「牡丹花」作品,徵服了評委們的心,令何藝獲得了本次邀請賽的優秀熱菜獎。他還與他的同學一起獲得了團隊金獎。
何藝與他的作品」迎春「
另一名「李錦記2019企業獎學金」獲獎者譚永情,則呈現了一款精緻的作品——象形燈籠酥。譚永情介紹其設計理念時說:「燈籠是古老的中國傳統工藝品,在中國,燈籠是團圓的象徵,我做的這款燈籠酥是結合中國烹飪技法,採用水油皮製作的中國傳統點心酥類面點,層次清晰,口感酥化鹹香,造形似燈籠,一方面是迎接即將到來的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而營造紅紅火火喜慶的畫面,另一方面也是對這次比賽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團聚中國廣州表示熱烈的歡迎。」譚永情與她的同學一起,獲得了本次邀請賽的團隊金獎。
譚永情與她的作品「象形燈籠酥」
學生出色的成績,背後往往是教師團隊的心血付出。值得高興的是,有兩名「李錦記2019企業獎教金」的獲獎老師陳奕慰和朱洪朗在本次邀請賽上獲得了「優秀指導教師獎」。
作為全力支持本次邀請賽的醬料品牌,李錦記中國企業事務總監賴潔珊應邀在邀請賽的頒獎禮上,為獲得團隊銅牌的隊伍頒獎,為他們逐一戴上獎牌,並致祝賀。賴潔珊總監表示:「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是李錦記的企業使命,李錦記很榮幸能夠全力支持首屆『國際城市杯』中餐青年廚師邀請賽,讓更多的國際青年廚師了解中式醬料,了解中餐,了解歷史悠久的中華飲食文化。李錦記將不遺餘力,憑藉可靠的品質、醇正的中國味,繼續支持中餐走上國際舞臺。「
賴潔珊總監(左三)祝賀本次邀請賽的獲獎老師陳奕慰(左一)、朱洪朗(右一)以及獲獎學生何藝(右二)、譚永情(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