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在白玉河中踏玉撈玉、望玉挖玉,然而仔玉的來源是個重重迷霧。千百年來多少有識之士,多少探寶者,多少商賈孜孜不息地要找到原生玉礦,但都被冰封雪嶺所阻攔。
自20世紀50年代始,勇敢的地質隊員多次朔河而上要探查個究竟,都被漫天的大雪,呼嘯的寒風,刀削斧砍的冰山所「勸回」。到了21世紀,探險者、傳媒人不懼艱辛 前赴後繼,可都被險惡的自然環境所包圍,沒有辦法再攀登。
白玉河中下遊,踏玉、撈玉、挖.....仍在繼續著,特別是21世紀,因為和田仔玉身價大漲,利益的驅動,撈、挖和田仔玉近於失去理智的程度,尋找原生礦」床的信念也日益折磨著人們。
因為答案沒有解決,在當地只流傳著神話般的故事:居住在崑崙山中的西王母,治國有方,為人和善,獲得百姓的高度讚揚,也感動了天上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為獎賞西王母,把最珍貴的寶物,晶瑩剔透,滋潤光潔的一塊玉璧派一條 龍和一隻龜馱著下 了天界,賞給西王母。西王母感激不盡,非常激動,她不忍心將這麼貴重的玉璧留給個人享用,她要崑崙山下的百姓共享這塊美壁,便命龍和龜將璧馱至崑崙山下的大河中拋下,使它飄流到下遊百姓住地,不料龍和龜拋力過猛,璧碰到河中的大石頭,璧碰成碎塊,在河中摩擦滾動變成了光溜圓滑的仔玉。這條河百姓叫「白玉河」(維吾爾語: 玉龍喀什河)。為了紀念玉皇大帝的恩賜和西王母的獎賞和田人用和田玉雕刻的《龜龍獻璧》工藝品很受人們歡迎,曾今也親眼看到這樣題材的工藝品很暢銷。
仔玉是河的上遊原生玉礦受冰劈後,冰川推移,洪水衝擊到河的中下遊,在河中石撞砂磨呈圓渾的外形,形成仔玉供人們撈取。
和田仔玉不僅在玉龍喀什河(白玉河)中有,崑崙山北坡的喀拉喀什河、葉爾羌河、克裡雅河、車爾臣河....也都有,但都沒有玉龍喀什河的仔玉好,而且.比較多罷了。其他河流的仔玉來源已基本查清,唯有玉龍喀什河中的仔玉原生礦在哪裡?至今仍然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