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書記載,漢代以前,女人下體無衣,到了漢朝才穿上開襠褲,也就是說在漢朝以前,女人只穿上衣和裙子,而裙子下面則什麼也沒有!到了漢朝,為了保護隱私,會在裙子下面穿條短的開襠褲,方便上廁所!
到了唐朝,女人也不穿內褲,因為著地的長裙起到了遮掩的作用,因此人們基本上沒有穿內褲的概念,只有女人在來例假的時候,會在裡面穿一種舊短褲,防止外衣弄髒!但是在唐朝,肚兜卻很盛行!
有傳言說:肚兜是楊貴妃為了掩蓋和安祿山私通的痕跡而發明的,但是肚兜早在先秦就有了,稱"膺!肚兜流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民間亦有一說肚兜起於漢時,獨身女子因怕被粗魯漢子欺負,所以用布纏胸,再以帶子系至背後,稱之為"縛胸"!
宋時期,沿襲唐和胡人的傳統,不少女子也會可以穿內褲遮羞,此時期的內褲設計就相對來說簡單了些,一塊布,呈三角狀,然後腰部用一根細細的繩子系住,和現在流行的丁字褲差不多!這樣設計的初衷是為了上廁所時,方便解束!
清朝依舊沿襲這一傳統,但是在官員貴族家庭,女性的內褲材質相對來說就好一些了!但這些出發點都是為了方便例假不弄髒外衣!但是還有不少人是不穿內褲的!而內褲真正的盛行是在民國時期!
當時對與服裝的改造,外加國外思想的介入,人們遮羞意識強烈了起來,尤其是以上海為代表的活躍文化區,女人穿旗袍必然是得穿內褲的,但此時期的內褲以平角為主!
隨著個世界各地物質文化的交流,女人穿短裙,穿褲子的習氣逐漸盛行,而這時候,出於對身體健康的考慮,和維護體面,女性逐漸接受了三角內褲!而三角褲的起源是在西方,據悉,三角褲當時是男人們用來醫治病梅毒的,在三角褲裡藏著藥水,來緩解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