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配圖:應峰 編輯:吉木
東莞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一直在做慈善事業的行動者,一直在當愛心奉獻的傳播者。讓愛心能夠成就夢想,讓真情能夠點燃希望。觀音山與大家同行,同獻愛心,共鑄希望,在充滿愛心的路上矢志不渝地把社會的公益事業傳承下去。
2018年6月30日,是一個驕陽似火的日子,對充滿愛心的東莞觀音山來說,也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高大而慈祥的觀音聖像的見證下,在觀音廣場舉行了隆重的第三屆觀音山問禪公益行啟動儀式及祈福法會。觀音山的工作人員與眾多愛心人士及新聞媒體等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驕陽與熱心融合在一起,讓此次問禪公益行更加熠熠閃光。
問禪公益行啟動儀式上,劉志勇主任代表東莞觀音山在致辭中坦誠地說:「此次問禪公益行走進甘肅宕昌進行慈善扶貧,彰顯了東莞觀音山作為國內首家民營國家森林公園對社會擔當的責任,體現了對貧困地區人民的無限深情。感謝社會各界一直以來對觀音山公益活動的支持,堅信有大家的共同參與,觀音山問禪公益行活動能夠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作為活動的共同主辦方,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東莞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東莞觀音山作為一家民營企業,一直以來都在做社會公益,都在做有益於人民的好事,而且做的紮實,做的到位,其善舉值得社會肯定與媒體讚揚。在東莞由南方日報參與舉辦和承辦的各類活動日益增多,受到珠三角主流人群的高度關注。本次公益文化行活動,將在南方日報、南方網、南方+客戶端等報、網、端多平臺進行立體化報導。」
東莞觀音山問禪公益文化活動由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東莞辦事處共同主辦,其目的是希望通過舉辦系列活動推動佛文化、禪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相融相通的研究和討論,而作為「觀音山問禪」的子活動之一,連續舉辦三屆的公益文化行活動,目的是以腳踏實地的善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企業與社會愛心人士更好的融合,讓社會公益事業更有凝聚力,對貧困家庭與個人的扶持力度更大。
據了解,甘肅宕昌縣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冰雹等自然災害頻發,縣域經濟實力薄弱,財政十分困難,主要經濟指標一直排在全省後位,是全國189個、全省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東莞觀音山相關負責人說:「本次宕昌之行,還將前往該縣新城子藏族鄉鵝嫚溝內的鵝嫚小學進行助學幫扶,該學校曾在地震中損毀,後經集資重建,如今仍然需要社會幫助。宕昌縣作為深度貧困縣,非常需要發達地區的幫扶。如果能夠通過這次公益行為當地有需要的人帶來幫助,甚至是建立長效的精準幫扶,那麼我們將不虛此行。」
據悉,經過近1個月的募集,本次公益行募集到約20萬元善款,將對當地進行力所能及的幫扶。7月2日,公益行團隊將走進鵝嫚小學,將物資和善款捐贈給學校,並與學生們進行交流,南方+客戶端將對本次捐贈進行直播。點擊預約:直播此外,還將到嶽藏甫村、拉界村、新坪村、杈家村交流互動並慰問。
據主辦方透露,此次公益募捐,東莞甘肅同鄉會也大力支持本次公益行活動,一些在莞經商的甘肅籍企業家都積極參與,並為本次活動捐獻了物資。其中,捐贈善款的公司有不少。正中置業集團有限公司捐贈6萬元,全盛汽配捐贈2萬元,這是該公司連續三年捐助觀音山問禪公益行活動。團貸網、東莞萬發金銅工藝有限公司以及東莞心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及社會一些愛心人士也對本次活動進行了捐贈。
隨著社會文明程度日益提高,人們對公益事業的關注也越來越重視。公益是用一顆真誠的心來對待的一項公益事業,是一件有意義的社會義舉,也是一種品德和修養。公益事業每一個人、每一家企業都可以做,但不一定都願做、都會做。而東莞觀音山的問禪活動卻受社會各界讚譽。
2016年7月,首屆東莞觀音山問禪公益文化系列活動成功舉辦,公益文化行團隊深入四川阿壩捐資助學,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時,觀音山問禪公益團一行30人從東莞啟程,抵達公益助學目的地汶川特殊教育學校後,在學校開展了系列捐助活動。在學校,團隊成員把之前購買好的書包、文具等物資一一搬運下車,放置到學校的活動室內,並在活動室內與學生們進行了親切的交流,並舉辦了一場簡單而又溫馨的捐贈儀式。
凡是對社會對人民有意義的事情就要發揚光大,讓愛心的力量穿越時空與寒夜傳承下去。2017年,第二屆東莞觀音山問禪大型公益文化活動之九寨溝慈善文化公益行活動遠赴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身體力行對當地村民進行對接幫扶,將愛心企業和善心人士捐贈的善款及物資等折算共計13萬元,捐贈給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樹正寨村村民,實現了慈善精準援助,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作者簡介
應傳鋒,男,1964年6月出生,河南信陽市人。1994年到廣東東莞打工,在工廠做過8年保安,在政府部門做過8年文秘,在新聞媒體單位做過多年記者,編輯。本人從2001年開始在南粵10多家報紙,雜誌上發表文學作品及新聞報導900多篇。在《今日頭條》等高端傳媒上發表許多有影響力的大作,有30多篇文學作品獲獎,本人系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