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臺山坐落在安化縣馬路鎮境內,雖然老家離那裡不遠,但因經常漂泊在外,對那裡沒有深入的了解和品讀,因此心裡留下了遺憾。前不久恰逢一些文友邀我前往雲臺山採風,我激動不已。
雲臺山風景區
我們在安化南區大劇院匯合後,便登上了雲旅大巴。車上儘管文友們初次見面,但我們似乎相識已久,大家津津樂道談論著文學和雲臺山不一樣的變化。不知不覺,我們便來到了雲臺山的第一處景點:龍泉洞。這是雲臺山的山腳下,來到洞口,只見一首字體蒼勁的對聯"龍宮藏地奧,觀閬苑瓊臺,栩栩千姿窮造化。泉冽出幽深,聽瑤琴仙籟,錚錚百韻醉遊人"映入我的眼帘,使得我對洞中景致充滿了期待和嚮往。當我們與文友們興高採烈在龍泉洞合影,即將進洞遊覽時,我的心裡卻掀起了陣陣波瀾,思緒倏地飄到了遙遠的過去,那是幾年前一個細雨飄飛的午後,我曾來到這裡,很想買張門票去洞裡遊覽,然而因為種種原因這個夢想並未實現,只得悻悻而歸。沒想到多年後的今天,生活給我做了一個如此絕妙的安排,讓我與文友們在採風的際遇下來圓這個縈繞心頭已久的夢想,這在此前,真的難以想像。
留影后,我們排隊入洞了。洞裡陰涼舒適,入洞不久,身上的暑氣漸漸消失了,真是洞裡洞外兩重天。沿著一個小梯而下,一條小河突然展現在我們面前,河水清涼透徹,河邊似乎有風兒拂來,將城市帶給我身上那份浮躁與喧囂洗滌得蕩然無存。繞過這條小河,我們正式進入洞中深處了,只見山洞如蚯蚓一樣在山體裡任意延伸,我們從這個地方鑽進來,又從那個地方鑽出去,似乎山洞要將我們帶到一個未知的神秘的領域。有時看上去山洞到了盡頭沒路可走了,然而走過去,山洞又伸展到了另一個地方,裡面又有另一番新的景象,給人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此時此刻,我感覺我們不像是到這個洞裡面來遊覽和採風,倒像是來洞裡探尋寶藏或尋找一份秘笈。
雲臺山風景區
不時,洞裡出現的那一個個千奇百狀的石鐘石筍鵝管海石花,在彩燈的輝映下美不勝收,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據說洞裡有48個大大小小的景點,最大的廳堂能容下千餘人,這讓我嘖嘖稱奇,感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不可思議。每見到一個景點,我想每個人首先是驚奇,繼而是驚嘆,之後是對大自然賜予了雲臺山人這麼一筆珍貴的財富而羨慕吧?龍泉洞裡面究竟還有多少秘密等待我們去探索去發現呢?我不得而知。在我無盡的遐思中,突然一陣陣潺潺的水聲打破了洞裡的那份寧靜,傳入我的耳鼓。循聲望去,只見前方不遠處好幾十米之上一道瀑布傾瀉而下,落在下面的小潭裡,濺起了一個個的水珠,真是大珠小珠跳玉盤。站在這瀑布下,我想起了初中時代學過的地理知識:不論是地上的水還是地下的水,都是自西向東的流向。那麼我們現在不就是身處在馬路口的東部了嗎?繞過這條瀑布,我們下到洞底了,一條小河展現在我們面前,河邊泊著兩艘鐵皮筏子,撐篙的小夥子叫我們在筏子上坐好,說帶我們出洞了。只見他靈活如猿身輕如燕,在這狹小彎曲的溶洞裡嫻熟地用篙杆將筏子一時撐向這邊,一時撐向那邊,在我們沉浸在龍泉洞的遊行和思索中,小筏不知不覺便到了洞囗。
下午,旅遊大巴將我們帶到了神仙巖廣場景區,廣場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一片熙攘。我們來到旁邊的風雨長廊裡坐了下來,大家其樂融融聊著我們的創作和這次採風的所見所聞,他們那開心的笑容令我感染,令我心暢和心醉。我想如果大家不是有共同的愛好和對雲臺山充滿,也許我永遠都不會認識他們,感覺我平淡的生活中從此將會多一份美好的回憶。
雲臺山風景區
休息片刻後,我們便向那玻璃棧道景區而去,這時,一排彩色的人物雕像映入我的眼帘,上前一看,竟是鬼谷子、孫臏、龐涓、蘇秦、白起、商鞅等許多古人的雕像,展現在我眼前的雕像一個個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鬼谷子的沉思,孫臏的睿智,龐涓的陰險……無不被雕工們刻畫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讓人嘆為觀止。深深凝視著那一個個雕像,我感覺穿越了時空,走進了一個遠古的時代,正與這些古人親切的對話。
這時有人走過來告訴我這不是一般的雕像,而是用水泥砂漿做成的,我感到很驚訝,曾經聽說有人在木頭、石頭,鹽體和玉上雕刻東西,但從沒聽說過用砂漿能製作雕像,這讓孤陋寡聞的我大開眼界增長了見識。人家告訴我,雲臺山人為了增加旅遊亮點和開發旅遊項目,故地在外面請來了一幫製作水泥雕像的工匠,他們首先用鋼筋焊出這些雕像的輪廓,再用灰石將砂漿一點點地粘到鋼筋輪廓上去,待粘到一定程度後,便細細刻畫出這些雕像來,然後等砂漿曬乾,再經過整理噴上顏料,一尊雕像就此完成。據說神仙巖廣場的人物雕像只不過是一小部分,好漢灣那108將和龍騰灣那個偌大的動物園裡的動物全是用水泥製作而成。
雲臺山風景區
在我對這一尊尊雕像感到興趣盎然,未曾回過神來時,我們已到了玻璃棧道景區門囗了,只見萬裡晴空下的玻璃棧道藍得發光發亮,山風拂來,玻璃面上似乎泛起了一層細細的漣漪,就像那寧靜的海面一樣令人心曠神怡。穿上了鞋套,在這玻璃面上踽踽而行,仰望對面那雄渾磅礴的大山和藍天上無拘無束飄逸的雲朵,我感覺自己在這雲臺山的懷抱裡宛如一粒塵埃。再眺望下面的懸崖峭壁和萬丈深淵,我發現我們竟是行走在半空之中,剛剛那顆怡然的心頃刻間懸到嗓子眼上,令人膽戰心驚。許久我想雲臺山人設置這麼一個玻璃棧道景點,應該是在歷練遊客們的一種膽量,挑戰一種勇氣,在雲臺茶旅中留下一段難忘的記憶吧?
終於,我們走完了那長長的玻璃棧道。在棧道的盡頭的一個綠樹掩映的茶亭裡,我們沉下心來品過幾杯黑茶後,便坐上了前往雲上茶園的觀光車,雲上茶園是我一直以來朝思暮想的美景,清晰地記得2015年10月,安化舉辦了第三屆黑茶文化節,中國郵政特地發行安化黑茶文化紀念郵折,雲上茶園作為一個優美的景點,同仙溪梅山文化園,洞市茶馬古道,南金九龍池瀑布登上這個官方郵折。走近雲上茶園,感覺耳目一新,那在山風輕拂中滿眼的綠色在流淌和蕩漾,老師們告訴我,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葉茶呢!雲臺山因為海拔很高,這裡常年雲霧繚繞,降水量豐沛,非常適合大葉茶的生長,在安化這個歷史悠久的產茶大縣,雲臺山大葉茶是安化黑茶的定義。1965年,經國家茶葉專家考察對比,安化雲臺山大葉茶種被列為全國第一批21個群體名優茶種之一,正式命名為「雲臺山大葉茶」,被寫入大學教科書。目前湖南乃至全國推廣的優良茶樹品種櫧葉齊、湘波綠、碧香早等,都是以雲臺山大葉種為母本選育出來的。深深凝視這片片綠,我覺得它承載著雲臺山人的夢想,寄託著他們的希望,凝聚著他們的情愫。
雲臺山風景區
美好的時光總是那麼匆匆,不經意間又一天過去了,傍晚我們回到神仙巖廣場參加佤族同胞為我們主辦的篝火晚會,只見廣場中間立著一個架子,上面安放著很大一口鐵鍋,一大捆用鋼筋扎得嚴嚴實實整整齊齊的柴火立在鐵鍋中間。沒多久,晚會拉開了序幕,首先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便拉開了序幕,那歌聲宛如一曲天籟,仿佛從遙遠的高原或雪山傳來,將我們內心的喧囂與浮躁滌洗得蕩然無存。接下來的噴火,火燒肚皮,竹竿舞等多個節目更令我沉醉,深感不知今夕何夕?很晩我們才點燃那堆篝火,我們拉著佤族阿哥阿妹的手翩翩起舞,盡情狂歡,並與他們合影留照。篝火照亮了天空,照亮了每個人的臉龐,也照亮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願這篝火經久不熄!
柴火燃盡,便是分別之時,儘管我對雲臺山這片美麗的土地有太多的留戀和不舍,有太多的收穫和感悟。但我知道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今天的別離或許就是為了明天更好的重逢。回頭望了望那夜色迷濛中的雲臺山,不禁想起了這裡的有功之臣仇祖元,是他最初懷揣著東拼西湊而來的1900元帶領山民們闖長沙開磚廠,賺到一桶金後回來帶領山民們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奮鬥將莽莽蒼蒼的雲臺山發展到了美好的今天。據說雲臺山人還要繼續努力,將雲臺山打造成5A級景區,深信夢想離他們不會遙遠。
雲臺山風景區
雲臺山之遊,覺得它的美不止是這片山水,還有這裡人的人格和心靈。為擺脫貧窮開發雲臺山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全力以赴和不計較個人恩怨得失的精神無不讓我們心生佩服受益匪淺備受推崇呢?雲臺山茶旅建設的發展一方面規究於社會的大好形勢,而另一方面則是規究於這裡的自身條件和雲臺山人那拼博奮鬥的精神,可以說這裡是一個匯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地方。一個擁有這些元素的地方,那裡便處處皆景步步為畫,那裡就令人羨慕和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