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村寶科技訂閱號
疫情之下,餐飲行業的自救之路在何方?
原創 村寶小程序 村寶科技 今天
「我們確實漲價了。你們的意見,我收到了。這個時候漲價,不對。」
4月11日,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親自下場為漲價策略道歉。他在其微博帳號發文稱,2月1日起,西貝莜麵村上海及周邊8個城市的18道外賣菜品,上漲1-10元不等。
疫情之下,對於商家漲價的行為,大多數消費者都不買帳,畢竟餐飲業屬於大眾消費,消費者對價格較為敏感,但不漲價,商家難以生存。
這就是疫情之下,許多餐飲業企業的生存困境。
既然漲價終歸不是條長久之路,那對於高度依賴現金流的餐飲企業來說,一個更為有效的自救之策,是什麼呢?
線上外賣——餐飲業的一針強心劑?
疫情下,外賣幾乎成了所有餐飲業的救命稻草,在實體店客流大量減少的情況,一些頗具實力的餐飲企業,仍能通過線上外賣等方式,開展一系列優惠活動,從而最大程度上保證自己的客源。
而對於那些規模不大,實力並不雄厚的中小企業、個體商戶來說,線上營銷的方式,就相當於是把他們丟進了殘酷的角鬥場裡,與那些皮糙肉厚的餐飲巨頭同場拼殺。
舉例來說,作為個體戶的餐飲業經營者,一旦入駐第三方外賣平臺,就不得不支付各種眼花繚亂的廣告費,來與其他同行搶佔APP中的展位,比如旺鋪X、商戶X、推廣X等一系列工具,而這些競價、關鍵詞展示推廣的競爭方式,則進一步讓實力微薄的個體商戶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能夠擠佔APP頭部的商家,自然是那些財大氣粗,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可如此一來,決定各個商家銷量的,就不再是餐品本身的質量,而是其投入廣告費的多少。對於那些苦心經營的小企業來說,即使自己再怎麼努力提升餐品的水平,最終也會因為在投入的廣告費上競爭不過行業內的巨頭,而始終難以提升銷量,從而造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局面。
而第三方外賣平臺高額的抽成與佣金,更是讓許多抗風險能力不強的企業雪上加霜。
以某團為例,某團從創立之初只有百分之幾的抽成,在短短幾年間增加到了百分之十幾,甚至有些地方到了百分之二十的誇張地步。而一般來說,一些餐飲商家利潤通常在30%-40%之間,如此高的抽成,留給商家的利潤可想而知。
這種以高抽成來篩選商家的方式,最終只能迫使商家不斷提高餐品價格,從而導致用戶體驗越來越差,並進一步造成客源的流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在這種情況下,商家又該如何讓線上營銷真正成為自己獲客盈利的方式,而非成為被變相壓榨的手段呢?
一個可能的選擇,就搭建商家自身的「會員流量」。
私域流量,讓商家擺脫平臺的壓榨
實際上,這樣的經營思路,早在疫情爆發之前,就已經被許多企業所選擇。
一些商家通過適度促銷,建立了自己的會員體系,打造了屬於自己的粉絲群,從而提高客戶轉化率。
在這次疫情中,抗風險能力最強的,往往就是平時注重私域流量經營的企業,比如一些咖啡館以及小餐廳,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通過盤活私域流量,他們不僅沒有關店,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瑞幸咖啡的成功背後,正是「老用戶分享帶來新用戶」的私域流量模式
對於這樣的商家來說,他們所積累的每一個用戶,都是自己的客流,而不僅僅是第三方平臺的用戶,即使有一天從平臺下線,這些積累起來的用戶也不會隨之流失,從而形成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客戶群體。
可對於盈利本就微薄的小商家來說,一味地優惠與促銷,並不是一種最好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市場正在呼喚一種更優越,更公平,也更友善的線上經營方式。
而類似下面的小程序,正是這樣一種應運而生的產物。
相較於第三方平臺而言,這款由村寶科技開發的小程序商城,不僅沒有任何抽成與廣告費用,更重要的是,通過小程序在微信生態圈裡的活動,商家可以創建自己的推廣社群,讓用戶跳轉到商家自己的小程序去遠程下單,從而形成商家自己的「私域流量」。
這對某些規模與資金並不雄厚,但仍舊渴望用心打造自己品牌的個體商家來說,無疑是一種逐漸積累用戶,並一步步建立自身品牌信任度的機會。
而通過小程序獨有的「附近」功能,商家可以將店鋪信息自動推送給在5公裡範圍內的用戶,實現輕鬆引流。
同時,比起市面上許多通用化的小程序相比,面向個體經營者的助民小店要更貼心,操作也更為便捷。考慮到個體經營者往往沒有太多的時間與精力,對線上外賣的流程進行精細化管理,助民小店特意設計了豐富的訂單和財務管理功能。
而村寶科技具有的一鍵開店功能,更是讓許多沒有線上運營經驗的個體商家,也能輕鬆自如地進行管理,都使得線上開店變成了彈指之間的一個簡單操作。
在疫情過後,一個可預見的趨勢,就是廣大用戶的消費傾向,一定是更多地通過線上進行商品的選購。
因此,唯有確保一個健康、良性的線上經營體系,避免行業壟斷與第三方平臺的「吸血」,才能促使商家不斷完善自身品質,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良的服務,從而優化整個行業的從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