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10年的陸軍現代化信息化裝備建設中,除了新增各種機動式火炮和裝甲力量,最顯著的就是強化了陸航建設,而這其中最亮眼的又屬各種武裝直升機。
目前陸航武直主要由專用武裝直升機武直-10,以及輕型武裝直升機直-19組成,後期也可能也包括特戰型直20等。而最近公開媒體報導,陸航女飛行員駕駛直升機訓練情況,和之前的國內空軍女飛行相得益彰,而且同樣的是技術好、顏值高。
這次陸軍航空兵學院在晉南某機場,進行了一批女飛行員的單獨飛行訓練。而且在現場武直19還充當了這些飛行員小姐姐的背景。雖然訓練中採用的是引進法國的小羚羊武裝直升機,但是完成訓練課程後,這些陸航女飛行員可能也很有可能會駕駛各種運輸機或是武直19,和目前的武直10形成一個配合。
目前來看直10和直19在作戰定位上,一個是主力攻擊,一個是武裝偵查相互配合,在戰術裝備上也突出了這種配合效果。其中後者更像是美軍的AH-58D奇奧瓦直升機,而前者當然就更接近於阿帕奇直升機。而直10比直19多了3噸載荷,可以承載更多的武器裝備,而直19則更偏向於偵查探測。
具體協同作戰中,直-19可以利用安裝在螺旋槳頂部的毫米波雷達進行探測,該設備不同於光電通道探測設備,可以在雲霧天氣和複雜氣候條件下進行遠距離目標搜索和跟蹤。發現和識別地面戰車、防空武器和其他飛行器。而且在頂部加裝的好處也很明顯,可以藉助山體地形和叢林等作為天然掩護物,讓頂部的探測雷達探出去進行戰場觀測和搜集目標信息,實際上直19就是空中的移動雷達。這就完全改變武直的一系列作戰方式。
而此時探測的相關信息可以通過高速數據鏈分享給武直10,同時武直可以利用載荷掛載新型的「藍箭-21」毫米波制導的空地飛彈(類似AMG-179),進行A射B導的打擊。
在這個過程中,武直10可以處於對目標的超視距狀態,而發射後可以由隱蔽性更好機動更強的直19進行引導直到命中目標。此時可以在大多數地面中近程防空力量之外進行打擊,做到真正的超視距,對於樹梢高度的武直來說這無疑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
而如果這批陸航女飛行員,之後會駕駛武直10或直19,毫無疑問需要苦練這方面技巧,這可以說是陸航空中突擊旅的在戰場上對敵致命戰術。該戰術如果普及後,不僅完善了兩種直升機高低搭配的組合,也讓武直在一定程度內不在受制於各種單兵和野戰防空系統,更好地發揮陸航的空中火力優勢,掩護地面部隊快速清除威脅。
國內陸航部隊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已經初具規模,當然在現在全球武裝直升機的依然在快速發展,下一代的武裝直升機的設計研發也應該迅速跟進。隨著渦槳發動機的技術提升,只要在設計上問題不大,國產武直的性能有望在未來20年內逐步提升到世界先進水平。當然更重要的還是陸航飛行員的訓練,這次的女飛行員訓練無疑說明了陸航對這方面的重視,期待以後有更多的巾幗英雄加入到陸航之中,對守護和平的女戰士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