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上海常熟路與安福路交界處的一座老洋房裡,一名男孩呱呱墜地,取名徐崢。
徐崢家不簡單,他外公的父親是一位擁有杭州自來水廠與電廠的資本家,餘蔭豐厚。崢,既有高峻、突出之意,又有不平凡之意。從徐崢的名字,便可看出長輩對他的厚望。
上海常熟路是劇院集合地,孩童時期的徐崢便迷戀這個地方。
徐崢好像天生就有表演天賦,四五歲時,他就會模仿和重演看到的影視。
小學三年級,徐崢排演了一部獨幕劇,演遍了上海各區少年宮的劇場。
初中時他已經可以仿照春晚啞劇寫出劇本了,在匯演中還給班上同學分配角色。
高中時,他加入了"人藝之友話劇社",還順利考上了上戲。
大學有一件事,讓徐崢受到了刺激。
大四那年,學妹李冰冰接了一個玉蘭油廣告,掙了20萬。
"我還在想畢業分配的事,有人就可以掙到這麼多錢了。"他感慨道。
他產生一種無助感,社會在向商業性變化,有的人如崔健已經用獨特的方式發出聲音來了,而他卻還在天天排練《雷雨》。
現在看來,年少的徐崢就已經有對商業社會的敏銳嗅覺,和一展拳腳的渴望。
畢業後徐崢去了上海人藝,他再次感受到了傳統戲劇表演的局限,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了。
傳統戲劇表演以臺詞為重,沒有什麼想像力,徐崢越演越不對味兒。有一年藝術節他看到一場叫《崩潰》的德國戲,女演員在臺上不停表演一種崩潰的狀態,這使他震撼。
「上什麼臺詞課,根本不存在什麼體會臺詞,就是表演,表演對了臺詞就對了。」可當徐崢提出改革,卻遭到了質疑。
2000年,徐崢乾脆北上,拍電視劇去。第一部《春光燦爛豬八戒》就紅遍大江南北。
《春光燦爛豬八戒》其實是個愛情故事,但徐崢演完後,覺得更像真人卡通。他紅了,走在路上,經常有人追著他"豬八戒"、"豬八戒"地叫。
有一次去銀行取錢,營業員對著徐崢畢恭畢敬地稱呼"徐先生",轉頭就戲謔地對同事說:"給豬八戒拿一萬塊錢。"
徐崢不太高興。製作人李東安慰他:"這就對了,你拍一個電視劇,走在外頭沒人認識你,多不成功。"
徐崢明白,自己的抱負不是這個。
2007年,寧浩得到劉德華的投資,開始籌拍《瘋狂的石頭》。女主角的人選,他想到了小陶虹,於是給她發了電郵邀請。
彼時的徐崢已經是小陶虹的丈夫,兩人在《春光燦爛豬八戒》中因戲生情,已經結婚四年。看了《瘋狂的石頭》劇本,徐崢眼中閃過一絲光芒。
那時徐崢和寧浩並不認識,更別提交情。徐崢問寧浩:"我可以試試馮董這個角色嗎?"寧浩直言相告:"我沒有錢給你。"
徐崢說:"別談錢。"如期到重慶拍了20天,當真不收錢。
徐崢要的是轉型,那時候他已經演了幾年電視劇,他不想局限於此。
寧浩的創作方式,對徐崢影響很大,也就是這次經歷,讓徐崢萌生了當導演的念頭。他開始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導演能力,經常在片場這也摻和一下那也摻和一下,甚至連後期剪輯都來兩下。
他還喜歡拉著媽媽去看電影,在過程當中觀察媽媽的反應,他把媽媽看作是最普通的觀眾,就是自己要面對的觀眾。
2010年,徐崢、王寶強主演的《人在囧途》大賣,他意識到機會來了。
就在《人在囧途2》籌拍時,徐崢搶先拍了《人在囧途之泰囧》上映,鯨吞12.67億票房,刷新了國內影史的票房紀錄。不過這事並不道義,他被《人在囧途》的版權方告上法庭,最終被法院判定不正當競爭和侵權,賠款500萬元。
500萬對於《人在囧途之泰囧》的票房分成,不過是個小數目。也許,這就是商場吧。
徐崢證明了自己的導演能力,再也沒人叫他"豬八戒"了,他有新稱呼:徐導。
往後的一步步,徐崢都在表露著自己的商業天賦。
他意識到了IP的力量,打造了獨一無二的"囧系列"。2015年,"囧系列"第二部《港囧》問世,期間21控股宣布與北京真樂道傳播公司籤訂協議,21控股以1.5億元的價格向北京真樂道購買《港囧》47.5%扣除發行成本後的票房淨收入。
這一招真是妙哉!等於說徐崢既是買家又是賣家,因為他既擁有21控股19%的股份,又擁有《港囧》的票房收益權,反正咋樣都不虧就是了。
《港囧》的口碑不及《泰囧》和《人在囧途》,但票房卻比那兩部都高,豪奪16.13億。徐崢賺翻了。
《港囧》之後,徐崢有幾年沒當導演,不過他鷹一般銳利的商業眼光是不會停止睃巡的。
2018年,徐崢以主演《幕後玩家》《我不是藥神》回歸觀眾視野,值得一提的是,他不僅是主演,還是投資人之一。
《幕後玩家》表現稍普通,票房5.58億。《我不是藥神》有多牛呢?成本7000萬,狂奪30億票房!
而除了《幕後玩家》《我不是藥神》之外,徐崢在2018年還投資了2部電影,每一部都押中了。
《超時空同居》成本4500萬,票房8.8億。
《後來的我們》預算投資7000萬,票房15億。
《藥神》等電影的大賣,也讓徐崢意識到,他的"囧系列"也該加點新東西了。
《泰囧》《港囧》都以搞笑為主,沒啥深度。在《囧媽》中,徐崢開始試圖戳中觀眾的痛點,這部電影圍繞著母子關係而展開。
不過徐崢還是走錯一招,第一個提檔大年三十,被罵得厲害。
然而機智如他,很快就把口碑掰了回來。由於突發疫情春節檔無法如期上映,徐崢立刻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將《囧媽》以6.3億的價格賣給字節跳動,線上播放。
儘管被電影院聯合聲討,但這筆帳徐崢無疑又算對了——要是《囧媽》在院線上映,票房起碼達到18億才能分到6億,而通過預售表現來看,《囧媽》真不一定能拿18億。
更神奇的是,你以為《囧媽》是倉促嫁人?錯了,它早就和字節跳動談了戀愛。
2020年1月初,徐崢和眾多抖音網紅聯合出演"高鐵特別路演",視頻觀看量高達2.3億。
和網紅打成一片,徐崢並不在乎被嘲笑"low",態度就跟當初《泰囧》被噴三俗一樣。想必他清楚,俗才好,俗才會大賣。
徐崢無疑是個精明的生意人,不過你要說他是純生意人,那還是不妥當的。
其實徐崢也有一顆文藝的心,還有隱隱的自卑。
"我好想和婁燁合作一部電影,我想知道他是怎麼樣工作的,我們曾經談過一次合作,後來沒成,有點可惜。我好想和他合作,但是我很擔心,他是不是覺得我太商業了,看不上我。好像商業就是很容易被別人看不上。"在《十三邀》中,他幽幽地嘆道。
今年徐崢48歲,在喜劇電影領域,比他會拍的陳思誠沒有他會演,而比他會演的王寶強黃渤沒有他會拍。他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徐崢的下一部電影會是什麼?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