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啟動拆違等環境整治 楊椒山祠將露真容

2020-12-25 環球網

北京市重點文物——楊椒山祠周邊啟動拆違,5月17日,西城區環境辦對楊椒山祠所在的達智橋胡同等多條胡同啟動拆違、徵收、整治等行動,不但可實現道路拓寬,最終還可讓被違建包圍的楊椒山祠露真容。

胡同擬打造步行街

西城區廣內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達智橋胡同位於宣武門外,是宣西北片區文物保護的一個點。胡同長210米,今年將進行胡同東口到西口的道路整治以及拓寬,胡同裡的64處、500平米的違建基本拆除。年底前道路將由以往不到5米拓寬到7米。另外宣武門外大街輔路13處違建本周也將拆除完成。

該負責人介紹,目前楊椒山祠裡的居民已經騰退一部分。達智橋胡同裡除了公車上書的發起地楊椒山祠,還有兩處古建。通過整治以及後期的修繕,不僅楊椒山祠周圍都可露出來,而且未來5年規劃裡,還將打造楊椒山祠風貌保護區。西城區擬計劃採取修舊如舊的修繕保護措施,保持原來胡同肌理,胡同恢復晚清民國風貌,胡同未來擬打造成步行街。外立面都將進行仿古修繕。

年內拆違6萬平米

西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西城區計劃拆除違法建設2464處6萬多平米,目前已經完成過半。今年的84條街巷胡同、42個老舊小區、20所學校周邊環境綜合整治等項目涉及的違法建設都已先行列入今年的拆違任務,有效提升了區域環境建設效能。此外,拆違戰役開展3年以來,西城區共拆除違建設9905處21.6萬平方米,疏解流動人口1.1萬餘人。今年西城區將繼續加強拆後區域管理,以恢復綠地、提供公共服務設施為主,嚴格執行中心城區產業禁限目錄,通過拆違逐步淘汰不符合首都核心區功能定位的業態。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西城區在月壇街道南禮士路三條試點治理「開牆打洞」。今年,在研究完善政策法律依據的同時,逐步擴大試點範圍。安平巷位於趙登禹路西側,胡同內共有開牆打洞商戶21家。目前相關部門正在約談商戶,履行法定程序,計劃在6月底之前完成整治,下半年將陸續展開建設項目。

可撥96310投訴地鎖

據悉,老舊居住小區內的非法地樁地鎖,主要是居民為了搶佔停車位而私自安裝的。單純依靠城管部門執法拆除,往往陷入「裝了拆、拆了裝」的怪圈,收效甚微。為此,西城區著力解決小區停車管理難題。政府部門的服務由「包辦代替型」轉變為「引導監督型」。集中整治小區公共環境,增加停車位數量。引導無物業小區居民引入專業管理,及時化解停車管理運轉初期的各種矛盾。監督物業公司和專業隊伍履行職責,規範日常管理。

老舊小區實施專業停車管理後,停車秩序得到明顯改善,因停車問題引發的矛盾糾紛明顯降低,居民對收費停車管理的形式逐步認可。老舊小區的管理由「全失管狀態」轉變為「新共管模式」。

結合小區實際,由物業、園林市政中心綠化隊、環衛中心保潔隊等形成齊抓共管的良性循環。西城區今後將推廣治理非法地樁地鎖的經驗和做法。

有關負責人介紹,西城區今年將拆除1500個地鎖,已拆除800個。居民如果發現地鎖可找街道或打電話96310投訴。

□人物·楊繼盛

為奸臣所害賜諡號忠愍

楊椒山祠位於北京市宣武區達智橋胡同12號,是明代楊繼盛的故居,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楊繼盛(1516年-1555年),明代著名諫臣。字仲芳,號椒山,直隸容城(今河北容城縣北河照村)人。楊繼盛任兵部員外郎時,因寫了《請罷馬市疏》,受貶職處分,後再被起用。到職不足一月,又寫成《請誅賊臣疏》,歷數了嚴嵩五奸十大罪。後被嚴嵩投入刑部大獄,臨刑前,留下名句「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時年40歲。

楊繼盛死後12年,穆宗登基,贈他為太常寺少卿,諡號忠愍。

此後400多年間,一些名人學者爭相題詩作賦,稱頌楊繼盛的品德、風格。清乾隆年間將他的故居松筠庵改為祠堂,正門有石刻匾額「楊椒山先生故居」。

京華時報記者文靜

相關焦點

  • 北京西城復建晚清民國風貌 楊椒山祠將露真容
    北京市重點文物——楊椒山祠周邊啟動拆違,昨天(17日),西城區環境辦對楊椒山祠所在的達智橋胡同等多條胡同啟動拆違、徵收、整治等行動,不但可實現道路拓寬,最終還可讓被違建包圍的楊椒山祠露真容。胡同長210米,今年將進行胡同東口到西口的道路整治以及拓寬,胡同裡的64處、500平米的違建基本拆除。年底前道路將由以往不到5米拓寬到7米。另外宣武門外大街輔路13處違建本周也將拆除完成。   該負責人介紹,目前楊椒山祠裡的居民已經騰退一部分。達智橋胡同裡除了公車上書的發起地楊椒山祠,還有兩處古建。
  • 達智橋胡同拆違 楊椒山祠露面
    ——達智橋,今年年底前將通過拆違、徵收實現道路拓寬。不足5米寬的胡同將拓寬到7米,部分臨街老建築將修舊如舊,恢復晚清民國的風格,未來達智橋胡同或將規劃為步行街。胡同拆違 未來計劃打造步行街北京晨報訊(首席記者 崔紅 通訊員 張海濤)達智橋胡同位於宣武門外,長210米,胡同東口與莊勝崇光百貨隔街相望,這裡最早稱為「韃子橋」,相傳為蒙古軍隊駐紮練兵的場所,因此這一片地區也被稱為「校場口」,乃九門校場之一。
  • 北京胡同拓寬拆違 市級文物楊椒山祠露出來(圖)
    達智橋胡同部分違建正在被拆除 攝/記者 曹博遠  法制晚報訊(記者 周超) 今年年底,達智橋胡同將通過拆違、徵收、整治等,實現道路拓寬,最終實現位於該胡同裡的市級文物楊椒山祠露出來胡同長210米,今年將進行胡同東口到西口的道路整治以及拓寬,胡同裡的64處、500平米的違建基本拆除。年底前道路將由以往不到5米拓寬到7米。另外宣武門外大街輔路13處違建本周也將拆除完成。  楊椒山祠位於胡同中間,對面的房屋通過徵收正在進行拆除。  負責人介紹,目前楊椒山祠裡的居民已經騰退一部分。達智橋胡同裡除了公車上書的發起地楊椒山祠,還有兩處古建。
  • 北京宣西北5個文保單位啟動騰退 楊椒山祠將開放
    宣西北5個文保單位啟動騰退  楊椒山祠、沈家本故居等將在十三五期間修繕完工,對市民開放  (記者馬力通訊員 劉辰 丁曉辰)記者從昨天召開的西城區2015年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年會上了解到,今年啟動的宣西北院落保護修繕項目中,楊椒山祠、沈家本故居、太原會館、東莞會館、龔自珍故居這
  • 非首都功能疏解促舊城文保 楊椒山祠粵東新館今年騰退
    位於北池子箭杆胡同20號的陳獨秀舊居騰退修繕完工,將建紀念館。(資料照片)   本報記者 孫戉攝   本報記者 耿諾   醞釀了公車上書的楊椒山祠,曾為維新派議政之所的粵東新館,將在今年實現騰退。昨日,京津冀協同辦、市文物局、東城區和西城區聯合舉行發布會,介紹本市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背景下,以疏解促文物騰退工作取得的進展。
  • 達智橋胡同與楊椒山祠!
    在北京市西城(原宣武)區西北部,有一條達智橋胡同,東起宣武門外大街,西至校場五條。這條胡同的名稱,與咱們之前說過的壽比胡同、奮章胡同、闢才胡同等屬於同一類,都是被美化了的地名兒,因為它的原名叫「韃子橋胡同」。北京但凡帶有橋字的地名,基本上都有、或曾經有過橋,有橋當然有河(沒河修橋幹什麼呢?
  • 拆除違建後 楊椒山祠露出街面
    原標題:拆除違建後 楊椒山祠露出街面   本報訊(記者龍露)今天上午,在宣武門西南角的達智橋胡同,胡同口宣外輔路的13處違建房正在拆除中,胡同內臨街的違建房已拆除,著名的楊椒山祠和達智橋胡同15號兩處晚清、民國的建築已露出街面。
  • 北京達智橋胡同:喚醒居民文化自豪感
    實習記者 武亦彬攝  這是西城平房居住區的首條步行街,今年9月初剛剛落成。一條不到200米長的胡同,不僅承載著尋常百姓的市井生活,更是一條清晰的文化脈絡,從東到西,然後往北延伸開去,串起了楊椒山祠、沈家本故居、太原會館等10多處歷史遺蹟。  站在胡同口,北京建工建築設計研究院文保中心主任王葵有些感慨。3年前的一個傍晚,她站在相同的位置,幾乎沒處下腳。
  • 北京市區東南方向的村莊:經過整治和拆違,環境和衛生都開始轉好
    在北京市區周圍的城鄉結合部,很多村莊經過疏解人口和拆違整治,外來人口開始減少,而環境衛生已經開始轉好。在北京市區周圍的城鄉結合部,很多村莊經過疏解人口和拆違整治,外來人口開始減少,而環境衛生已經開始轉好。在北京市區周圍的城鄉結合部,很多村莊經過疏解人口和拆違整治,外來人口開始減少,而環境衛生已經開始轉好。
  • 北京新整治3218處「開牆打洞」 拆違換來1.2個「奧森公園」
    公園地處西城與豐臺兩區交界處,常樂坊城市森林落成,美了周邊四五個小區的居民。據介紹,「留白增綠」是今年疏整促的一項重要內容,今年共計劃拆違還綠1600公頃。這其中,既包括像集中利用騰退土地建設的南苑森林溼地公園、溫榆河溼地公園等一批大尺度公園,也有一批居民身邊的口袋公園和城市森林。像常樂坊城市森林一樣,按計劃,全市今年總計要建設城市森林21處,16個區每個區至少1處。
  • 西城今年啟動西單商圈改造
    西單文化廣場城市森林一期2019年開放,二期今年將亮相(資料圖)長安街南北縱深一公裡環境提升將率先以西單商圈為突破口、地安門外大街沿線等重點區域將形成「連線成片」的完整景觀風貌、鐘鼓樓周邊啟動申請式退租、西單文化廣場城市森林二期今年亮相……昨日,西城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召開,有關街區更新、環境整治、保護修繕等推出一連串的利好消息傳出。
  • 楊椒山祠和「公車上書」 百年前一段撲朔迷離的歷史
    筆者跟隨社科院文學所楊早老師尋訪宣南留下的戊戌變法遺蹟,來到了宣外達智橋胡同裡的這座老宅院——楊椒山祠。幾百年來,這裡發生了不少載入史冊的事件,然而真相卻始終撲朔迷離,就讓我們去探究一番。
  • 三河市以拆違「破題」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啃下「硬骨頭」 打贏「第一仗」——三河市以拆違「破題」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7月9日,三香路(三河至香河)東側泃陽鎮大棗林村數十間沿路的簡易門臉房,在隆隆的破拆機械聲中轟然倒地。7月中旬筆者採訪時,門臉房已經清拆徹底,全村的拆違也已接近尾聲。村幹部告訴筆者,拆違不僅拆出了村裡的正氣,更拆出了新班子的威信。「從拆違入手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清潔了村莊、整潔了村容村貌,更維護了百姓的合法利益訴求,從源頭上化解了積存多年的矛盾糾紛,『拆』出了基層黨組織的權威和公信力。」
  • 拆違、整治環境,改造地下管網 西陵多個老舊小區改造動工
    4月16日下午,伴隨著挖機轟隆隆的作業聲,西陵區常劉路社區聯運公司幹休所老舊小區改造拆違項目正式啟動,這是該社區在疫情防控期間首個復工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這個違建拆的好,安全隱患也消除了,小區改造後相信環境會更好。」
  • 邯鄲市復興區生態環境整治暨拆違攻堅行動蓄積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通過環境綜合整治,復興區鐵路大院社區利用拆違空地安裝的健身器材。聶常青 攝鐵路大院拆違現場中原新聞網邯鄲訊(婁增文 張紅軍 申同慶)提起復興區,邯鄲人內心都會有「灰濛濛」的記憶。作為傳統老工業城區,「邯鄲是要復興的」號角從這裡吹響,享譽全國的邯鋼在這裡成長……而今,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復興區大刀闊斧地實施環境綜合整治,強力拆違,大力推進騰退空地綠化,破舊立新,釋放發展空間,蓄積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 台州:礁山港環境汙染整治打響拆違「第一槍」
    台州:礁山港環境汙染整治打響拆違「第一槍」 2014-12-06 09:25:35來源:台州日報作者:孫金標 通訊員 江文輝   12月5日,溫嶺市松門鎮組織行政執法
  • 西板橋等8處老建築躋身西城「文保」
    隨著疏解整治促提升的深入推進,一批有價值的歷史建築從大雜院中突圍,向世人展露真容。近日,記者從西城區文化委獲悉,該區有8處歷史建築被新認定為區級文保單位。西城也成為本市近年來唯一文物資源增加的區。這8處新增文物的發現,最富戲劇性的是西板橋。這座古橋是2017年8月什剎海街道在拆違過程中發現的。古橋位於恭儉胡同南口,景山西街與景山后街交會處,工作人員在拆違時發現,水泥橋面下竟然覆蓋著一層古舊的石板。隨後,市文物局組織市文物研究所對該橋及河道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現此處正是歷史記載中西板橋所在地。
  • 【人居環境整治】零容忍,再行動!臨洮縣各鄉鎮拆違治亂持續發力!
    【人居環境整治】零容忍,再行動!臨洮縣各鄉鎮拆違治亂持續發力!為深入貫徹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觀摩推進會會議精神,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做好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的安排部署,進一步消除視覺貧困,努力構建整潔、優美、舒適的農村人居環境,為廣大群眾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連日來,臨洮縣各鄉鎮持續開展農村環境整治拆違治亂攻堅行動
  • 邯鄲復興區召開生態環境整治暨「拆違」攻堅行動動員大會
    3月24日下午,復興區召開生態環境整治暨「拆違」攻堅行動動員大會,所有區級領導,區直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各鄉(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及各鄉(鎮)、街道全體科級幹部;各社區、村書記、主任參加會議。區委副書記張軍傳達了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議(關於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精神;副區長郭安新通報了41個農村村莊和15個農村社區綠化排名情況;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李勤芳對生態環境整治、「拆違」攻堅行動進行安排部署;城管局、彭家寨鄉、勝利橋街道、戶村鎮澗溝村、西苑街道聶莊社區作表態發言;最後,區委書記潘利軍作重要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