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喪葬新風:白事不送花圈 人人踐行新風尚

2020-12-21 騰訊網

清明時節,記者親歷的幾件白事在操辦上很有新意——親朋好友前去弔唁不再人人送花圈,而是將弔唁者的名字寫在白紙條上張貼公布。這種白事從簡、節約環保的新風尚,正發生在民風淳樸的陝北老區延安市。

一個月前,記者到延安採訪時,遇到一朋友家裡為母親辦喪事,弟兄幾個都很有經濟實力,人脈也很廣,前來弔唁者絡繹不絕。然而,記者驚奇地發現,小區院落竟然不見一個花圈,靈堂前及兩旁擺放很多鮮花花籃。弔唁者祭奠後,接待人員會將其名字用毛筆寫在白紙條上張貼公布。記者粗略估算,已張貼公布出的名字足有八九百人之多。要是都送花圈,得摞好幾車,如果都燒掉,會造成不小的汙染。

記者注意到,在該小區門口有幾家送貨上門賣花圈的,無人問津。一位姓劉的花圈店老闆對記者說:「在延安,花圈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現在人們環保意識都很強,這個行當再過幾年非倒閉不可。」

早在兩年前,記者在延安採訪時還曾遇一企業家為其85歲高齡的母親辦喪事。在該小區門口,記者看到貼出的一張告示寫著:家母去世,為了體現環保節儉理念,凡前來參加弔唁活動者,只需購買一朵白色紙花即可,不必購買花圈等物品。

當時記者走近靈棚,看到在一面帳篷幕牆上,整齊排列掛著一朵朵直徑20多釐米見方的白紙花。在紙花下面貼著的白紙條上寫著弔唁者的名字,遠遠望去壯觀肅穆。

那麼,為何在延安辦喪事能打破傳統習俗不再送花圈?據了解,延安市現在基本還是土葬。對此,政府有關部門規定,嚴禁在山上燃燒花圈,避免引發火災,對空氣造成汙染。因此,越來越多的市民家戶辦喪事時,都能自覺遵守規定,叮嚀親朋好友別送花圈。

近年來,西安市殯儀館遇到霧霾天氣,也會限制燃燒花圈,減輕空氣汙染。希望文明祭掃成為人人踐行的新風尚。(陝西日報記者 韓巖)

相關焦點

  • 喪葬新風:白事不再送花圈
    清明時節,記者親歷的幾件白事在操辦上很有新意——親朋好友前去弔唁不再人人送花圈,而是將弔唁者的名字寫在白紙條上張貼公布。這種白事從簡、節約環保的新風尚,正發生在民風淳樸的陝北老區延安市。  一個月前,記者到延安採訪時,遇到一朋友家裡為母親辦喪事,弟兄幾個都很有經濟實力,人脈也很廣,前來弔唁者絡繹不絕。
  • 移風易俗年曆「送」出文明新風尚
    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形成良好社會風尚,12月17日下午,金鳳區滿城北街街道平伏橋村志願者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讓文明新風在平伏橋村落地生根 。活動中,志願者在悅湖家園西門文化廣場,向過往的居民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村規民約》宣傳資料,並為居民送上移風易俗新年掛曆,引導轄區居民摒棄不良社會風氣,倡導文明新風尚,崇尚勤儉節約,把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大操大辦、破除陳規陋習的思想傳遞到千家萬戶。
  • 瑞安實施喪事集中辦理已10年 「厚養薄葬」漸成文明新風尚
    2019-04-03 14:40 | 記者 潘敏潔 王鵬洲「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往前走,莫回呀頭;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千九百九呀……」搭靈棚、擺花圈、奏哀樂,遊街送喪時又是吹吹打打,又是播放音樂,一片鬧鬧哄哄,分外擾民。這是10年前,瑞安市白事大操大辦的場景。
  • 揚人情新風!宿遷這個村為9位老人集體過生日
    一塊蛋糕、兩個壽桃、幾塊西瓜……7月18日下午,宿城區耿車鎮大眾村村民委員會踐行《人情新風「宿9條」》,為9位老人集體過生日。88歲的老人王義蘭說:「集體過生日不收禮、不花錢,又熱鬧,我很開心!」宿城區耿車鎮按照「全要素動員、全社會參與、全領域推進」的思路,全面推行《人情新風「宿9條」》。該鎮先後印制宣傳橫幅1000餘條,設立道旗、公益宣傳牌200餘處,使人情新風吹進了千家萬戶。大眾村在宣傳落實《人情新風「宿9條」》過程中,紅白理事會倡導取消喬遷、剃毛頭、買車、購房等宴請50餘起;引導人情減負,開業送花籃,白事送花圈,紅事隨禮普通親朋不超過200元。
  • 花圈:傳統的喪葬文化中,是沒有花圈的,甲午戰爭之後才傳入中國
    數一數,擺在院子裡大大小小的花圈,足有20餘個,密密麻麻的擺了整整一院。花圈釋義對於農村人而言,我想這種場景並不陌生,幾乎所有的老人去世之後,都是這樣的陣仗。農村不像城市一樣冷清,在農村但凡是有年歲較高的老人去世,村裡面的人都會去死者的家裡探望,關係好的還會跪在靈臺前燒一疊紙錢。
  • 怎麼送去世花圈?殯葬花圈,悼念花圈,追悼花圈
    怎麼送去世花圈?殯葬花圈,悼念花圈靈魂駕鶴去,正氣乘風來 ,寄託著對親人的哀思,撫慰著一份永恆的懷念,讓我們為您在這裡靜靜的,守候。讓我們在這裡,為您送上一份深深的情意。我們秉承國人幾千年的傳統,我們操守著一方淨土的職業道德。以萬千花瓣為雨。以無盡哀思做虹,我們能做的,也僅僅能做的就是,讓您放心,讓他,(她)安心。
  • 同煤集團軒煤公司老年大學倡導「節約糧食 踐行新風尚」 杜絕...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同煤集團軒煤公司老年大學積極倡導「節約糧食 踐行新風尚」,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
  • 殯期不超3天花圈不超4個,你怎麼看喪葬新規?
    「喪事殯期原則不超過3天」「擺放的花圈、花籃、花匾總數不超過4個」「屬於市區喪事集中辦理範圍內的,遺體24小時內送至市殯儀館存放……」浙江樂清市政府日前下發《關於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喪葬禮俗整治工作的通告》,將從7月起施行。
  • 韓國粉圈攀比鏈:愛他,就送他花圈吧
    起初韓國也是單純的花圈或者花環應援,不過活動結束後這堆東西就廢棄了,畢竟歐巴家裡也放不下這麼多。2007年,神話組合的粉絲開創性地送出了「米花籃」,這種略顯陰間的應援方式於是約定俗成地活躍到了現在。韓國人慶祝公司開業、就任、卸任都會送類似的花圈。比如下面這個慶祝對方上任的。當然了,條件磕磣點的送的可能就是拼夕夕款了:區分紅事白事主要看的是花圈上飄帶的顏色,紅事用的飄帶是粉色的,花朵顏色鮮豔。白事用的是白色飄帶,用的多是白色黃色的花朵。都說東亞文化是一家,卻在送花圈這事上截然相反。其實,日本跟韓國一樣,也熱衷於送花圈。
  • 農村喪葬白事的流程
    各地風俗不盡一樣,但基本精神大體相同,都是悼念老人功德、祈禱先人來世幸福,是一種孝行,是家家戶戶躲不開離不了的大事。喪葬習俗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一部分,它涵蓋了儒、道、佛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也是人們的一種信仰。
  • 「紅白十條」解開人情枷鎖 —— 海豐縣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縮影
    去年12月23日全市移風易俗現場推進會在海豐縣海城鎮溫厝村舉行,總結海豐移風易俗試點經驗,推廣海豐縣在重樹文明新風尚,尤其是為破解婚喪事講排場、比闊氣而導致的人情枷鎖這一舉措和做法。如結婚提倡不擺酒席,若擺酒席,宴請規模不超20桌;酒席每桌10人,每桌價錢不超2000元(含菸酒水);迎親車輛不超過4輛(以5座車為標準);喪事用煙每盒不超過20元;除直系親屬外,其他個人和單位不送花圈,花圈數量不超過5個,祭席不超過3張,靈旌不超過5幅等。
  • 為爭財產分割,女子僱喪葬公司在婆婆門口掛花圈哭喪
    還記得去年9月7日,安徽合肥蕪湖路某小區80歲老人吳本志的大門被兒子媳婦接連破壞,門口還被兒子媳婦三次掛花圈的事情嗎?9月5日,攝影師從巢湖警方獲悉,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一女子為爭財產分割,僱人在婆婆門口掛花圈,還哭喪,最後被拘留5日。圖為吳本志大門被兒子媳婦三次掛花圈。
  • 不送電子花圈,樂隊10人……
    連日來,望裡鎮迅速安排部署,按照「一個項目、一位領導、一個團隊、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思路,認真貫徹落實全縣移風易俗綜合改革動員大會精神,深入推進喜事新辦、喪事簡辦,有效杜絕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現象。
  • 踐行文明手牽手 引領朝陽新風尚
    6月1日,以「踐行文明手牽手 引領朝陽新風尚」為主題的朝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日活動在朝陽全媒體平臺推出。活動通過「雲錄製」「雲互動」「雲宣傳」的方式,以《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為引導,解讀條例重點內容、引導群眾知悉政策,發出文明倡議、帶動群眾共同踐行、引導社會各界共同參與,讓朝陽的文明之聲傳遞得更廣、更遠。
  • 宿城區項裡街道南關社區開展「踐行人情新風『宿9條』」宣傳活動
    志願者為市民送活動禮品新春來臨之際,宿城區項裡街道南關社區志願者在宿遷中央國際購物廣場開展「踐行人情新風『宿9條』 我為宿城代言」宣傳活動,號召廣大幹群通過你拍照轉發我送禮活動,營造清風氣正的社會環境。現場約400名市民主動前來參加。
  • 畫筆繪新風 | 全面踐行「八個一」,衢州紅領巾在行動
    全面踐行「八個一」   衢州有禮新風尚   一座車讓人的城市   一座菸頭不落地的城市   一座自覺排隊的城市   一座使用公筷公勺的城市   一座不隨地吐痰的城市   一座行作揖禮的城市   一座沒有牛皮癬的城市   一座拆牆透綠的城市   ★   近日來,常山縣實驗小學積極響應   打造「一座最有禮的城市」的號召,   開展了「巧手繪有禮 爭做文明人」   繪畫作品展示活動,   隊員們用一幅幅作品踐行「
  • 蘭州市民喪葬習俗正悄然改變
    隨著一輛輛小轎車開進殯儀館,身穿孝服的孝子們懷抱親人遺像,送亡靈最後一程。但記者發現,送葬的隊伍中並沒有一輛車拉運花圈。以往搬運花圈浩浩蕩蕩的隊伍也不見了。  當天氣溫零下9攝氏度,格外寒冷,華林山殯儀館並沒有多少人,在扶靈堂內,家屬們都在等待辦理火化事宜。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孝子,聽聽他們對蘭州市禁燒花圈新政的看法。
  • 中國人出殯用的花圈,韓國人卻用來追星
    花圈能衡量韓星紅不紅在韓國,明星但凡有公開活動,出單曲、參加綜藝、電視開播、生日、出道紀念日……哪怕是開個咖啡店,粉絲都要送應援物,以表達對偶像的支持。起初韓國也是單純的花圈或者花環應援,不過活動結束後這堆東西就廢棄了,畢竟歐巴家裡也放不下這麼多。2007年,神話組合的粉絲開創性地送出了「米花籃」,這種略顯陰間的應援方式於是約定俗成地活躍到了現在。
  • 關於農村喪葬,老人說「喪不報孝不吊,不燒紙錢不謝孝」,啥意思
    農村人對於紅白喜事看的一向都比較重,特別是白事,各種各樣的風俗和禁忌非常的多。而喪葬作為人一生中最終的歸途,一般辦理的都非常的莊重,在這方面也有相當多的俗語,這都是老一輩的人總結出來的,主要就是將喪葬方面的一些風俗和禁忌總結了一下。
  • 新華社調查喪葬歪風:流水席吃好幾天、鞭炮就得一整車
    原標題:湘豫閩喪葬歪風:流水席吃好幾天、鞭炮就得一整車  一場喪禮,3天宴席吃掉16萬元;一些殯葬商家巧立名目,甚至還燒「紙二奶」「紙品牌護膚品」等;一些「白事先生」殯葬服務一條龍,「想怎麼玩兒怎麼玩,包滿意」……在一些地方,喪葬奢侈攀比的情況嚴重,一些殯葬從業者趁機誘導煽風,助推歪風藉機斂財,導致很多家庭因喪致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