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嶽」、「玄嶽」、「大嶽」之稱。漢末至魏晉隋唐時期是求仙學道者的棲隱之地。宋代,道經始將傳說中的真武神與武當山聯繫起來,將武當山附會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飛升處。因此,武當山也是武當武術的發源地,被稱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元末明初,道士張三丰集其大成,開創武當派,並影響至今。武當山的藥用植物極為豐富,在《本草綱目》記載的1800多種中草藥中,武當山就有400多種,有「天然藥庫」之稱。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境內,現有面積312平方千米,主要由金頂景區、紫霄景區、五龍景區、南巖景區、太子坡景區、老營景區等組成。
南巖景區景點分布:南巖景區 飛升崖 榔梅祠 雷神洞 龍首石 南天門 南巖宮 泰常觀 天乙真慶宮 烏鴉嶺
南巖景區介紹:南巖又名「紫霄巖」,這裡峰嶺奇峭,林木蒼翠,有武當山36巖中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結合得最完美的建築群。
飛升崖介紹:傳說真武大帝升天的地方。飛升崖一峰突起,三面絕壁,山脊上一條小徑直達峰巔,躍頂眺望,勝景盡收眼底,被古人譽為武當山的第一仙境。
榔梅祠介紹:位於烏鴉嶺通往金頂的路上,明永樂十年敕建,是當年全山十六座祠廟中最大的一處,現存磚石結構正殿和配殿、廂房、山門、宮牆等。
雷神洞介紹:開鑿於元代的元統年間,是武當山著名道人張守清修煉清徵雷法和祈雨的場所。石殿裡供奉的雷神為明代泥塑,彩繪飾金,人們稱之為鄧天君,是武當山最大的雷神像。
龍首石介紹:又名「龍頭香」,龍頭上置有一小香爐,下臨陡峭的絕壁,面對金頂,若朝拜之狀,長3米,寬0.55米,是古代工匠採用圓雕、鏤雕、影雕等多種手法鑿刻的渾為一體的兩條龍。
南天門介紹:建於明永樂十一年,是進入南巖宮的必經之路,同時連接著祈雨臺、泰常觀和雷神洞等廟宇。
南巖宮介紹:位於武當山獨陽巖下,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為道教所稱真武得道飛升之「聖境」,是武當山36巖中風光最美的一處。現保留有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龍虎殿等建築共21棟。
泰常觀介紹:也曾被叫做「雲霞觀」,觀中供奉著道教尊神太上老君的聖像。
天乙真慶宮介紹:南巖的最負盛名的建築是一座石殿,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七年,建造者是武當著名道人張守清。整個石殿設計精確,結構精巧,刻工精細,是中國的大型石雕藝術珍品。
烏鴉嶺介紹:武當山山腰有一片「烏鴉嶺」,因早年有玄武修道、烏鴉唱曉的神跡傳說而得名,如今則是遊山者必經的中轉歇腳處,旁及南巖宮,再往上就直攀金頂了,如果在山間投宿,選擇這裡也方便。
景區資質:
國家AAAAA級景區、世界文化遺產
景區特色有:
道教第一山、避暑勝地、武術之鄉、道教建築、名勝古蹟
湖北A級旅遊景區免票:
據了解,武當山風景區從8月8日至12月31日實行門票免費制,遊客只需登錄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就可進入景區。
通過關注惠遊湖北,預約武當山風景區即可免門票。在未超過限流的情況下,武當山風景區可當天預約當天入園,遊客到風景區後去測體溫,出示健康碼實名登記身份證後即可進入景區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