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愛情是自私的,婚姻更是如此。
沒人想看到自己的另一半,與別的異性有什麼過於親密的接觸,這句話適用於任何人身上。
但是生活中卻有一些女人拎不清,認為自己與對方只是朋友關係,充其量只是將他當作「男閨蜜」。如果丈夫或男友生氣,那就是小氣,就是侵犯自己的隱私,就算是因此與男人大吵大鬧,也一定是對方理虧。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絕對不是!
愛情區別於其他情感的主要特點,就是其私密性。它是只屬於兩個人的情感,不允許有第三人插手,若有了第三人,愛情就不再是愛情。
而閨蜜則是最好的朋友,可以分享很多秘密的朋友,與另一半生氣了,自己的小秘密,自己心中隱藏的脆弱等,都可以給閨蜜說一說,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閨蜜。
男性也有「閨蜜」,只是他們叫「鐵哥們」。有事了就一起喝點,說說閒話。
這兩種身份應該有一個限制,我覺得是——同性。
如果女人有了「男閨蜜」,或者男人有了「女閨蜜」,事情就不是那么正常了。
通常相對於男人來說,女人最容易有「男閨蜜」。因為男人總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會有意識地避開。但是女人則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緒欺騙,以為找到了「藍顏知己」,殊不知……
齊玉與趙琳就遭遇過這樣的事情,兩人爆發了相識以來最大的爭吵,因為齊玉與「女閨蜜」一起遊玩了兩天,在趙琳以為齊玉已經背叛婚姻的時候,才知道,原來自己一直的錯。
這還要從大學開始說起,趙琳是一個普通的小姑娘,愛笑,愛運動。在學校裡這樣的姑娘其實最招男人喜歡,趙琳也是如此,雖然不是太漂亮,但願意與趙琳親近的男同學卻不少。
面對不過趙琳自從大一戀愛失敗之後,就不願意再輕易沾染愛情,所以這些男同學很多都打了退堂鼓,只有陳宇一直以「哥哥」「鐵哥們」「藍顏」甚至是「男閨蜜」的身份,在趙琳左右。
時間長了,趙琳也下意識地認為趙宇只是自己的「男閨蜜」,相處也沒有了什麼顧忌。偶爾心情不開心的時候,還會靠著他的肩膀哭一會,但是「男女之情」是趙琳從沒想過的。
畢業之後,趙琳在工作中遇到了齊玉,也終於看到了愛情的模樣。緣分就是這麼妙不可言,趙琳單身那麼久,與齊玉墜入愛河,則不過是三兩個月的時間。
只是由於趙琳與趙宇的關係卻一直沒有變,還是「閨蜜」關係,趙宇也不介意。
兩人相處哪有不生氣,但是趙琳生氣的時候卻很少,因為趙琳與齊玉生氣之後,總會像之前受到委屈一樣,可以靠在趙宇的肩膀上,歇一歇。
趙琳拿趙宇當「男閨蜜」的事情,從來沒有瞞過齊玉。雖然趙琳如此坦蕩蕩,但齊玉心裡依然有很多不安。了解了他們的故事之後,齊玉心裡更加明白趙宇為的是什麼,所以總是在拐彎抹角的讓趙琳離趙宇遠一點。
也不至於趙琳是真不知道,還是不停的麻痺自己。每次齊玉說這話的時候,趙琳就說齊玉小氣,自己與趙宇清清白白,是齊玉自己心中齷齪。
齊玉說不清楚,就選擇用事實讓她明白,如果再不行的話,或許自己與趙琳真的是有緣無分。
一天趙琳在自家電腦上看到了兩張訂票信息,一個是齊玉,另一個是自己不認識的女性。但是趙琳明明記得齊玉說是要出差啊,一時間趙琳四神無主,在與趙宇哭訴之後,趙琳決定在家等齊玉,看他怎麼說。
齊玉回來之後,看著趙琳繃著的小臉,然後進臥室看著電腦停留的訂票頁面,知道趙琳發現了這件事。於是也不說話,就坐在趙琳前面,玩起了手機。
趙琳繃不住,話語就像機關槍一樣的對著齊玉開始「攻擊」。
說完之後,齊玉不緊不慢的說:那是我的「女閨蜜」,之前因為跟你戀愛了,就差不多斷了聯繫,只點點讚,微信上偶爾聊兩句。之前聽你說的很有道理,我也覺得是我把你們想的「齷齪」了,所以我改變了我的想法,又與她聯繫上了。
正好前兩天她有事不開心,我就陪她說說話,旅旅遊,但你要相信,我們是清清白白的。以後我聽你的,不攔著趙宇了,這兩天感覺有個閨蜜其實還真挺好。
對了我給你報備一下,這個「女閨蜜」是我初中同學,比你那個大學同學時間還長,我倆要想好早就好上了,所以你真的不用擔心。
趙琳臉上青一陣紅一陣,想說話卻又不知道如何說起,憋了半天,說不出話來。
齊玉也不說話,就是直勾勾的看著她。
一會的功夫,趙琳掩面而泣。
齊玉心疼的抱著她說,都是假的,我沒有女閨蜜,前兩天我是在朋友家呆了兩天。你剛才心裡想的,就是我見到趙宇之後一直在想的。沒錯,我吃醋了,我酸了。不管你是怎麼想的,我能看出來,他喜歡你。
你生氣就去找他,我心裡更不安全,我信任你們沒什麼,但我不可能一直信任。男人需要大度,但沒有一個男人會在這個時候大度。不是我齷齪,是因為我也是男人,男人想的什麼,我很清楚。聽我的,把趙宇當成普通朋友好嗎?
我會儘量不與你生氣,但你也要明白,兩人相處不可能沒有矛盾,我希望有矛盾我們一起解決,而不是跑到別的異性身邊找安慰。
趙琳最後與趙宇拉開了距離,趙宇感覺到之後,說最後請她吃一頓飯,趙琳叫上齊玉一起去。最後付錢的時候,趙琳拉著趙宇,齊玉去付的錢。
趙宇對於趙琳,也變成了一個朋友圈朋友,點點讚,偶爾聊聊天那種。
隨著社會進程的加快,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不再像古時候那麼「男女有別」。在很多年輕人身上,就算相識一周也可以像相戀一年那麼親密。
究其原因,是觀念在「作祟」。
我不能說這種「觀念」絕對的錯,因為很多一見鍾情並白頭到老的情況也有。但我想說的是,愛情是自私的,無論哪一方有什麼親密的異性,都會讓另一方不舒服、反感,就算明知道他們不會有什麼,也會反感。
對另一半的佔有欲,是每一個男女心中都極其強烈的欲望。
雖然現在男女之間的關係可以進展很迅速,但情感的這種私密性,依然沒有改變。甚至因為更加重視個人的思想,致使男女對另一半的佔有欲更加的強烈。
像齊玉,如果最後一搏還沒有讓趙琳改變自己的想法,那寧願分手也不願繼續與趙琳交往。
愛情裡面只允許有兩個人,這一點沒有人否認吧。
如果所謂的「男閨蜜」真的是為她好,在她有了確定的戀愛關係之後,就應該主動的拉開距離,不讓自己在她的愛情中產生不好的影響。
至於為什麼不離開,那就屬於個人的想法了。
你認為都有什麼想法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