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經接近尾聲。從價格上看,今年毫無疑問屬於熊市;而從自身發展上看,今年絕對是比特幣成長最迅速的一年。
bitcoin論壇的網友紛紛開始曬出自己與比特幣的故事,分享了自己為什麼看好比特幣,介紹了比特幣的基礎概念以及比特幣存在的必要性等等。
故事一:「我從1000刀開始買比特幣」
我從幾年之前開始買比特幣,從未賣出任何一個幣。那些勸你在1.9萬刀的時候賣掉比特幣的人很明顯認為比特幣定價過高,無論比特幣是1萬刀還是10萬刀,他們都會勸你賣幣。而事實是,比特幣能夠達到1.9萬刀,那麼3萬刀、4萬刀……都不會是問題。
我第一次買比特幣的時候也是在一段狂熱期,當時幣價突破了1000美元,緊接著馬上跌破200美元。但當時我已經被比特幣吸引,每月都會固定買入1000美元的比特幣。我見證了200美元、300美元、500美元等各個時期的比特幣,同時也承受了多年來零回報的壓力。
你問我現在怎麼想?
我每月依然堅持買入2000美元的比特幣。未來5年內我都沒有拋售的打算。我非常信任比特幣,我認為長期看來,這是資產保值的最佳方式。或許有人會告訴你比特幣沒有股票靠譜,但他們忘了股市也有崩潰的時候。上個月英偉達的股票就跌了近50%。
比特幣是一個並行的金融體系。我是一個自由職業者,我接受比特幣支付,因為這種方式比PayPal更加方便成本也更低。
比特幣註定會成功。10年後其他加密貨幣是否會繼續存在是個未知數,但比特幣一定會在。其他加密貨幣的成功甚至需要依賴比特幣,因為它是幣圈的「金本位」。
最後我想說,交易所展示的價格可能具有迷惑性,可能受到了操控,同一個所有者可以用自己的兩個錢包進行轉帳,這也會被算成是交易量。因此,我不在乎短期價格。我認為比特幣的真實價格應該是一年的平均價格。
至於那些熱衷於diss比特幣的人很可能有以下三種心態:
1. 他們嫉妒那些因為比特幣而暴富的人。
2. 看到了現在的價格走勢他們就可以安慰自己幸好沒有買比特幣。
3. 股價下跌造成的後遺症。很多批評比特幣的人都投資了科技股或者是通用電氣這樣的老古董,這些股票都在下跌,而diss比特幣是他們宣洩情緒的一種方式。
如果你可以做到對所有FUD(擔憂,不確定性,懷疑)視而不見,那麼你就應該繼續投資比特幣。
故事二:「為什麼說比特幣的存在是必然?」
比特幣的稀缺性讓人們有了持有的欲望。這就導致了價格增長,從而吸引了更多的人持有比特幣。比特幣是唯一一種即使需求不斷上漲供應量也不會增加的資產,同時也是唯一一種價值無法被稀釋的資產。這就是這個保值品的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保值品會默默地發展壯大。
這個故事才剛剛開始,只有當10%的人持有比特幣,這個故事才可能收尾。一旦10%的人都持有比特幣,那麼其自然而然地就能成為一種交易媒介。
比特幣的稀缺性勝過了歷史上所有資產,可轉移性也更強,這一事實表明,與其他資產相比,比特幣將取得貨幣的地位會更加容易。
我認為未來5年內10%的人口都會持有比特幣,比特幣將在全球範圍內開始扮演貨幣的角色。15年對於一項新技術來說已經足夠實現全面普及。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如果比特幣需要的時間不止是15年,那就太反常了。
唯一能夠阻止比特幣普及的就是全世界央行回歸金本位,因為這將扼殺比特幣相對於法定貨幣的保值應用。
故事三:「一分鐘解釋比特幣為什麼這麼火?」
比特幣是一種數字貨幣,更具體地說,這是一種加密貨幣,基於密碼學算法。其產出、交易驗證等過程都需要依賴加密算法。比特幣的最大優勢就是,交易雙方不需要第三方的介入也可以完成轉帳。這是一種完全去中心化的貨幣,由一個公開帳本記錄交易,這裡不存在欺詐,你的資產無法被掠奪。
一分鐘說完比特幣的優點:
- 自由且即時的交易:有了比特幣,就能隨時隨地收發交易。
- 手續費較低:目前比特幣支付的費用非常低。發送交易之所以要添加費用是為了更快地被處理。手續費設置越高,交易確認時間就越快。
- 信息透明:在區塊鏈上,所有交易都是公開的,而個人信息則被隱藏了。你的公開地址是可見的;但你的個人信息不會和地址綁定。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驗證區塊鏈上的交易。
- 杜絕欺詐:加密貨幣是數位化的,不可能造假,交易也不可能隨意撤回。
- 身份盜用可能性為零:加密貨幣允許其持有者向商家或接收者發送交易,同時不需要額外的信息。
- 即時結算:比特幣的設計移除了第三方,因此省略了審核等繁雜的步驟,交易能夠實現即時結算,所需的費用和時間都是傳統資產交易的一小部分而已。
回首2018,這或許是比特幣歷史上最難忘的一年。在這一年,幣價下跌,恐慌性拋售接踵而至。這讓我們明白了,任何一種有價值的資產,都是有漲有跌的,唯有技術是永恆不變的。比特幣的價格雖然相較去年年底出現了大幅下滑,但其總體的趨勢依然是上漲;而圍繞在比特幣身邊的技術進展始終沒有停止。
展望2019,價格上漲或許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但卻不是我們唯一的追求。在批評者面前,時間會向他們證明比特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