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駒過隙,歲月如風,又是一年終歲末。爆竹聲除,新桃舊符,又是一新年伊始。總是叫人不禁感嘆,時間就這麼從我們的指縫中悄悄溜走了,2018即將過去,我們又將會迎來嶄新的2019年。不知過去的一年你有多少感悟和成長,對新年又有什麼樣的展望和目標呢?這種對舊時光的依戀與珍藏,和對新年的希冀與展望之感千年未變,古今一致。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我們的古人是怎麼樣跨年的吧,同時也祝福大家跨年快樂!新年快樂!
首先呢,我們要知道在咱們古代跨年其實跟咱們今天的跨年是不一樣的,主要是時間和方式的不一樣。今天的元旦是按照公元紀年來算的,而古時候的元旦是按照農曆正月初一來算的,也就是咱們中國人最盛重的節日—春節,但是都有一個統一的名稱叫元旦。據《晉書》記載:「顓帝以孟春三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元旦這個傳統節日,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旦」,象形字,象徵開始的意思。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
古時候的人們對於今天這個除舊迎新的特殊日子是非常注重的。因為咱們古時候的中國是一個農耕文明的國家。在元旦這個重要的節日寄託著人們對來年收成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首先宮廷裡邊兒,宮廷裡的元旦可謂是隆重又繁華,歷代的皇朝都會舉行大型慶賀典儀和祭祀活動,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之類的,皇帝還要接受百官和外國史臣的萬方來朝,總之搞得非常之隆重。
那民間呢?那就是搞得非常之熱鬧了。南朝時期,據粱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欽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下五辛盤。」還有畫雞、燃爆竹、乞如願等遊戲。乞如願是一種祈福的小習俗,就是把一個錦人埋在灰堆裡邊,用木棒敲打,邊打邊喊著「如願如願」,不過到今天幾乎沒有這種習俗了。如果在北宋的話,元旦的前夜,女人們會粉黛梳妝,男人們也會換上新衣,三五結伴前往東京城內最繁華的街段,在瓦肆、勾欄觀看魔術,雜耍等等,還有天南地北的各樣小吃,比如《東京夢華錄》中說:「(元旦的開封)皆煎術湯以飲之,並燒蒼朮,又闢除疫癘之氣。」既好吃又養生,值得學習和借鑑。對了,更有舞場歌館,好戲連臺,通宵達旦,好不快活。就連問到高曉松要是能穿越時空,他要去哪裡,他都會毫不猶豫的說要去北宋。
除了北宋,明朝的人們是怎麼樣過元旦的呢?詩人陳獻章留下詩句說「鄰牆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寫出了老百姓過元旦時的熱鬧非凡,喜氣洋洋的景象。明朝時人們往往在五更天就起來焚香,放爆竹,喝椒柏酒,吃餃子。不僅如此,明朝的元旦佳節不僅過得熱鬧,還頗為雅致。人們會在走親訪友的時候,會互相贈送一種二寸寬、三寸長的箋紙。箋紙上往往畫著精巧生動的梅花和各類圖案,再寫上一排排清雅小楷表明姓名和祝福語。這樣顯得既溫馨又雅致,非常具有文藝範兒的過年方式。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兒啦。不知道大家看完我們古代人跨年的方式,想好自己怎麼樣跨年了嗎?小編覺得不管大家怎麼跨,總之新的一年一定要開開心心的呦!祝大家新年快樂!別忘了點個讚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