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戰場再響槍炮聲:英軍在馬島實彈射擊訓練

2020-12-20 hawk26講武堂

近日,英軍在福克蘭島舉行實彈射擊訓練。這裡靠近阿根廷,被阿根廷稱為馬爾維納斯群島。

1982年4月到6月,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島的主權,爆發了一場戰爭。那場戰爭造成兩國傷亡都超過1000人,武器裝備損失慘重。

英軍訓練地點位於東福克蘭島,這裡有臭名昭著的洋蔥山丘。英軍士兵將在家鄉數千英裡之外,進行實彈射擊訓練。

兩名炮兵正在相互配合,擦洗M6-895型60mm超輕型迫擊炮。

這裡被稱為英國陸軍最好的實彈射擊訓練場,可供一排士兵(約30人)進行槍械、手榴彈和反坦克飛彈實彈射擊訓練。

M6-895超輕型迫擊炮沒有常規的腳架,全憑射手的雙手來確定方向和射程。

發射之後,可以看到炮身偏轉非常厲害,遠處炮彈落地爆炸。這種超輕型迫擊炮最大射程達到3800米,一分鐘可以發射12發炮彈。

一名精確射手正在隱蔽自己,等待指揮官的命令。他使用的是一支L129A1型7.62mm半自動步槍。

該步槍發射7.62×51mm子彈,20發彈匣供彈,類似美軍的M110精確射手步槍。

普通士兵依舊用著非常爛的L85步槍,該槍經過德國黑克勒科赫公司的改進,安裝了皮卡汀尼導軌,但性能依舊非常糟糕。

左側的士兵正在使用L86A1機槍射擊,該槍是L85步槍的重槍管型號。

精確射手使用L129A1消滅遠距離的敵方重要目標。

顯然,L129A1的表現更加出色。

洋蔥山丘面積非常大,而且地形複雜,如果在這裡行軍所有軍人都會流出眼淚,此地因而得名。

相關焦點

  • 高新經偵民警參加實彈射擊訓練(圖)
    撫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聶 磊報導:為使民警進一步掌握手槍射擊的基本要領,切實提高民警的實戰技能,提升公安隊伍的戰鬥力,近日,高新經偵大隊積極響應市局號召,組織全體民警在市警校靶場進行實彈射擊訓練。
  • 晝夜交替,直擊武警北京某部實彈射擊訓練
    射擊訓練場上,隨著指揮員一聲高亢的命令,全體射手快速躍進至射擊地線,30秒時間3發彈,官兵展開自動步槍實彈射擊訓練。 連日來,武警北京總隊某部依據新《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分批次,嚴標準展開實彈射擊訓練,進一步鍛造部隊打贏致勝能力。 據了解,此次實彈射擊訓練將持續進行7天,官兵們根據要求展開精度射擊,快速射擊和應用射擊等不同科目的訓練。
  • 武警麗水支隊新兵舉行首次實彈射擊訓練
    中新網浙江新聞12月3日電(胡丁於 劉治乾 王璐鍵)3日,記者從武警麗水支隊了解到,近日,該支隊新兵舉行首次實彈射擊訓練。武警麗水支隊新兵營政治教導員亓波介紹,從11月28號開始,新兵連正式開始輕武器實彈射擊訓練(下稱實彈射擊),打響了新兵們人生中的「第一槍」。
  • 武警北京總隊新兵開展首次實彈射擊訓練
    清晨太陽初升,新兵實彈射擊訓練就已展開。劉文慶 攝   「向射擊地線前進!」劉文慶 攝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打靶,第一次讓我感受到了真槍實彈的戰場氣息。雖然只有很短暫的幾分鐘,但真的很興奮,沒想到第一次就能打出個50環!接下來我一定繼續努力訓練,當一個精武強能的好戰士!」新兵何國盼興奮的說。
  • 航行警告,東海海區於明後日進行實彈射擊訓練
    連續組織實戰化演練進一步檢驗提升多軍種聯合作戰能力近來個別大國在涉臺問題上消極動向不斷向「臺獨」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嚴重威脅臺海地區和平與穩定臺灣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戰區部隊組織的巡邏和訓練活動
  • 北京公交警方開展2020年度實彈射擊訓練
    本網訊(記者湯瑜)12月4日,記者從北京公交警方獲悉,為全面提高民警警務實戰技能和射擊水平,北京市公安局公交總隊根據年度大練兵訓練安排,12月1日至3日,組織部分有持槍證的民警及新申請持槍證的民警共計近500餘人,在北方國際射擊場開展2020年度槍枝訓練和實彈射擊工作。
  • 歐美狙擊手山地實彈射擊訓練剪影 理解差距才能有前進動力
    狙擊手需要天分,但更需要系統、科學的訓練。注意,這裡的科學不是一直趴在那裡瞄幾個小時,而是各種地形、各種情況下的實彈射擊訓練,國內的不說了,看看歐美各國狙擊手的訓練科目,就能夠知道什麼才是狙擊手需要經歷的訓練。
  • 前滇軍大敗英軍皇家重坦克營。有人笑稱:六十熊變成五十兇
    剛到朝鮮戰場,志願軍就在彭德懷的直接指揮之下,發起了第一次戰役,重創了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在第一戰役勝利的光輝還沒有散去的時候,志願軍又發動了第二次戰役,志願軍一路南下,直接打到了「三八線」附近。第三次戰役爆發之後,志願軍越過「三八線」直接開向漢城。這個時候,彭德懷接到了一份關於美軍的情報。李奇微不準堅守漢城,而是準備撤退,放棄漢城。
  • 英軍老兵憶緬甸仁安羌之戰
    英軍敗退仁安羌    1941年12月,日本向英美宣戰,英國緊急向緬甸增派援軍,但由於倫敦把防禦重點放在印度,因此調兵行動完全是象徵性的。1942年初,駐緬英軍名義上增加到三個師,可是這些部隊長年缺乏訓練和供給,至於從雲南趕來增援的10萬中國盟軍,英緬當局出於私利,卻百般阻撓其儘早入境作戰,結果錯失良機。
  • 攻擊攻擊再攻擊!新飛行員地靶實彈射擊練的就是心跳
    來源:中國空軍網微信公眾號鐵翼掠戰場,雛鷹戰蒼穹,空軍西安飛行學院某旅新飛行員地靶實彈射擊訓練拉開序幕。「射擊!」指揮員發出清晰的口令。地靶實彈射擊訓練是新飛行員在院校改裝期間的「必修課」,更是他們成長為合格戰鬥員關鍵的一步。針對嚴寒條件下實彈打靶風險點多、大載荷高強度保障難度大的實際,該旅黨委統籌謀劃、靠前指揮,深入分析訓練形勢和組訓難點,堅持「以戰領教、為戰教戰」原則,嚴格按照新一代軍事訓練法規標準組訓施訓。
  • 最「傳奇」的英軍部隊:阿拉曼痛揍隆美爾,最後栽倒在中國人手下
    面對北非戰場的危局,邱吉爾首相重新啟用蒙哥馬利將軍擔任英第8集團軍司令,並向北非戰場增派大批精銳部隊。這支英陸軍29旅皇家重型坦克營也就在支援北非的援軍隊列裡。 經過英軍坦克兵團結一致,不怕犧牲的奮戰。隆美爾的坦克兵團終於被趕出了阿拉曼。這支部隊也受到了英軍高層的嘉獎。 等到二戰結束以後,該營不僅沒有被撤編,英軍高層還為這支部隊配發了最先進的百人隊長坦克。這種坦克全重51噸,裝備一門84毫米的火炮,其整體戰鬥力在當時的西歐名列前茅。這就讓英軍29旅皇家重坦克營成為了當時英國陸軍中實力最強的坦克部隊。
  • 波蘭第15機械化旅實彈射擊訓練 攝影師再次立功 捕捉到精彩瞬間
    近日,波蘭媒體發布了一組波蘭陸軍第15機械化旅進行實彈射擊訓練的照片。從照片上可以看到除了新一代標準步槍「Grot」之外,所有波蘭陸軍的現役輕武器,當然動靜最大的還是RPG7反坦克火箭筒。正在射擊場上進行實彈訓練的狙擊手,他們使用的是波蘭國產的「Bor」狙擊步槍。
  • 清軍對英軍常一觸即潰,祖魯人為何能滅過千英軍?
    描繪鴉片戰爭的繪畫,英軍乘坐小船登陸至於在地面作戰中,雙方的差距更是令人驚駭,上千的清軍被幾百乃至幾十名經過高度訓練的英軍用大炮和作戰計劃打敗。有很多人認為其實清軍並非敗在槍炮上,因為在戰鬥先期他們還可以和英軍互相對射一陣,當然清軍的火藥武器已經遠遠落後時代,基本只能聽個響,沒什麼殺傷力。而英軍開始發動刺刀衝鋒時,清軍就馬上崩潰了。
  • 三支王牌被滅,英軍又把黑衛團派上了戰場,志願軍:還沒被揍夠?
    其目的就是為了在朝鮮戰場上揚名立萬,「重振聲威」。在遇到志願軍之前,英軍在朝鮮戰場上確實打的不賴,連戰連捷。然而志願軍入朝後,英軍就開始倒黴了。1950年12月31日,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爆發,志願軍僅用兩個小時就全面突破了被李奇微吹噓為銅牆鐵壁的臨津江防線,隨後向縱深發展。
  • 1942年英軍拿下馬達加斯加島
    兩天後,特遣隊在蘇格蘭正式成立,主力是英國陸軍皇家裝甲兵團麾下的A、B、C海外特殊作戰中隊,他們之前接受過登陸強化訓練,準備在「未指明的熱帶海島作戰」。23日,特遣隊離開蘇格蘭,為了掩人耳目,他們沒有直指馬達加斯加,而是先到南非的德班港,與其他支援部隊會合。
  • 英軍的奇葩武器裝備,移動鴿籠車,坦克也搭載鴿子籠
    其實,鴿子自古就有一定的軍事用途,那就是戰場通信,傳遞情報,這一用途一直持續到一戰時期,而且用英軍將其發揮光大,研發出一些奇葩的武器裝備。移動鴿籠車,它的出現是因為一戰期間無線電通信還沒有普及,信鴿仍然是最快捷的戰場通信方式。英軍研發了移動鴿籠車,將當時先進的汽車與鴿舍完美地結合了起來,裝備到通信部隊,擔負戰場通信的重要任務。
  • 聽,風在呼嘯軍號響!
    鄭起嚴肅地說,戰場上一旦吹錯,後果不堪設想。   號譜有5個基準音,為了打牢基本功,號兵必須從最低一個音符練起,直到練好了5個基準音,才開始練習代表不同命令的號譜。嘴唇腫了消,消了腫。為了適應不同的作戰條件,鄭起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經常是站在高地迎著大風練號,訓練結束小號裡都能倒出水來。
  • 二戰英軍毛利人士兵老照片:訓練時表情十分誇張,打仗時戰鬥超強
    也許是這樣,第二次世界大戰英軍中毛利人戰士總是出現在從北非到歐洲的最激烈的戰線上。二戰時期紐西蘭負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向盟軍提供士兵,當時紐西蘭派遣一個營,最多約有900名毛利人前往二戰戰場參加二戰,該營於1940年開始聚集和訓練。圖為當時訓練的毛利展示,表情很誇張。
  • 聽,風在呼嘯軍號響!志願軍老戰士鄭起的傳奇故事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劉建偉、趙雷、韓立建聽,風在呼嘯軍號響!再後來雖不那麼吃力了,但是氣短,高音頂不上去,吹出的東西也不成調調。「苦練朝夕,就是為了打仗時無論在什麼條件下、遇到什麼特殊情況,都能把軍號吹響,能準確無誤將指揮員的命令傳遞出去。」鄭起嚴肅地說,戰場上一旦吹錯,後果不堪設想。
  • 義大利人一敗再敗,英軍為何放棄進攻?邱吉爾的決定幫了一個倒忙
    尤其是在北非戰場,義大利人幾乎是要被英國人趕下海去了。德國的小鬍子最終看不下去了,在1941年2月6日指派隆美爾帶領一支部隊去幫助義大利人抵禦英軍的進攻。可是隆美爾抵達時,義大利人幾乎輸的家底都快沒了,英國人只要一次進攻就能把義大利人和隆美爾一起趕下大海。面對這種緊迫的局面,隆美爾必須想盡辦法保住現有陣地。但就在隆美爾嚴陣以待的時候,英軍卻突然放棄了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