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興義市-
大山之中的小春城·
北緯25度,世界公認的黃金氣候生態帶,來自印度洋的溫暖溼潤的氣流遇上雲貴高原千溝萬壑橫斷山脈,形成了昆明靜止鋒籠罩全景達到全年半數時間,這一系列的優越自然條件,讓興義市這座冬暖夏涼,空氣清新的宜人小城獲得了"小春城"的美譽
然而與曾經飽受滇池汙染困擾的昆明一樣,興義市也曾面臨著轄區內流域水質惡化的問題。非法排汙,網箱養殖等劣習帶來的惡果,曾讓這座世外桃源般的黔西南小城居民們苦不堪言。
而如今,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控制和各族人民的支持之下,這片布依族人世代生活的土地上,綠水與青山重新展顏,山水相依的萬峰湖與依水而居的布依寨子向世人露出了它獨到的迷人之處。
//在南龍古寨聽八音坐唱//
吊腳樓,老榕樹,石板路,青山綠林中的布依寨子,下圖的畫中展示著的,便是興義市南龍古寨中的布依族人民世世代代居住的樣子。
興義市南部巴結鎮的萬峰湖畔,百餘戶布依人家依然住在原始的傳統吊腳樓之中。相傳明洪武年間,朝廷施行改土歸流,調北徵南。在貴州設立了上五府與下八府。而南龍古寨的前身便是後來因為缺水被遷到安龍的南龍府。
古寨中的居民完整的保存了布依族的生產生活傳統,八卦寨、點將臺等歷史遺蹟與三百六十多棵古老而巨大的榕樹,共同織成了這座山水之間的古鎮。而對於遠道而來的遊客們來講,神秘古老的布依文化則更具吸引力。
「八音坐唱」,布依語中叫「萬播笛」,意為吹奏彈唱。是當地布依鄉民自唐宋時起傳承到現在的藝術形式。 蕭筒、牛角胡、葫蘆琴、月琴、鼓、包包鑼、小馬鑼、釵等八種樂器,布依人的演奏下,少男少女們吟唱的布依族神話故事已經在南龍古寨之間響徹了百千年。
隨著時間流逝,無數傳統藝術被遺落在光陰的角落,幸運的是在興義和南龍古寨,我們依然可以聽見這種被稱作「聲音活化石」的布依天籟。
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一日,黔滇桂三省交界之處的布依男女從自家的寨子趕往興義市的查白場,查白歌節如期而至,八音坐唱的樂器聲也如約被演奏。盛大的歌會上,布依人載歌載舞用來紀念曾經為民除害抗暴卻最終殉情的情侶查郎與白妹。而剛剛在南龍古寨之中聽聞過這感人至深故事的遊者,也一定會被當地人所感染,在音樂聲中陶醉。
//山水相依—萬峰林與萬峰湖//
黔滇桂三省交界之處,萬峰林聳立在興義市的東南,北接烏蒙山主峰,佔地兩千平方千米的萬峰林,是中國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
貴州多山,兩大地殼板塊的碰撞在雲貴之地擠出了溝壑縱橫的橫斷山脈。萬峰林就在這樣的地勢之中形成, 景觀奇特。 峰、龍、坑、縫、林、湖、泉、洞八景分布廣泛,是典型的的喀斯特峰林,稱得上中國錐狀喀斯特博物館,被譽為「天下奇觀」。
」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處峰成林」徐霞客在三百六十多年前來到萬峰林之時,便發出了如此讚嘆。作為我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地理學家與旅行家,徐霞客的步履踏遍了整個神州大地,何種奇山險峰在他眼中都難得新鮮,可萬峰林卻一次又一次的帶給他震撼,以至於他再次經過興義之時,在遊記中記錄下「 叢立之峰,磅礴數千裡,為西南奇勝」。
倘若徐霞客能夠看到如今興義國家地質公園之中的萬峰湖,想必他將再一次被這片神奇的土地所驚訝。這座萬峰林中因天生橋高壩水電站建成後蓄水形成的人工淡水湖,為奇峰林立的萬峰林添上了柔美與靈氣,使得山林奇觀,變為「萬峰之湖,山水畫卷」。
面積相當於兩個大理洱海,七十六個杭州西湖的萬峰湖,蓄水一百零八億立方米,南盤江奔湧而出,是整個珠三角的重要水源地。萬峰湖在峰林之中添補出的浩渺煙波,在興義市天然適宜的氣候之下成為一大盛景,也曾了各地垂釣愛好者的理想天堂。
大湖生群魚,萬峰湖蓄水完成後漁業迅速發展,也為野釣愛好者提供了絕佳的去處,怡人的氣候與美景,與悠然自得的垂釣似乎天然契合。而在此基礎之上,興義市在萬峰湖上開展的生態魚養殖產業,也為西南一隅的萬峰湖注入新的活力。
//青山變金山,生態魚養殖煥發山水活力//
曾經的萬峰湖與興義市內的水域,由於不合理的開發與違規排汙,失去了美麗澄澈的底色,浮藻與垃圾充斥著湖面,西南奇景風光被掩埋。
幸得在當地政府與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實行河長制度,將廣大的水域分段治理,取締汙染嚴重的網箱養殖與違法違規的汙染企業,採用科學的生態魚養殖模式,終於讓這片美麗的湖水重獲新生,湖水澄澈,魚翔淺底。
在生態魚養殖產業的推進之下,當地農民沒有因為網箱被取締而蒙受經濟上的損失,反而在政府與專家的引導下實現了產業生態轉型。將漁業與高附加值種植業相結合,從原來的養殖汙染變為現在的以魚淨水,以魚肥田。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良好結合,給當地居民的臉上都添上了笑意。
不僅如此,相比之前傳統的人放天養的養殖模式,在科學生態養殖模式之下的興義魚養殖產業,產出的各種魚類在口味與肉質上有了質的飛躍,在西南市場上的川渝雲貴等地的餐桌上受到了廣大老餮的歡迎與喜愛。
在這片被稱作小春城的土地上,綠色的花正悄然綻放,生態與經濟的結合,必為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