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消費方式看南部縣變化

2020-12-25 騰訊網

"南部大小事"看更多南部資訊!

從憑票購物到行動支付,從供銷社供應到網上購物,從生活必需到時尚消費……新中國成立70年來,南部縣城鄉居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連日來,筆者奔赴南部城鄉,了解這變化背後的原因。

從憑票購物到行動支付

「1963年,南部縣城鎮居民每人每月定量供應食油4兩(200克),繼又增供到半斤(250克)。從1984年起,城鎮居民每人除供應250克平價油票外,還增供中價油500克,按需供應不能倒賣。」今年80歲的何開寶是南部三中退休教師,談起那段票證的記憶,他由衷地感慨:「如今想吃啥就吃啥,老百姓真是趕上好時代啦!」

網絡圖片

據了解,從1955年國家第一次全面推出糧票,到1993年終止流通,票證時代長達近40年。當時市場憑票供應的商品達到156種,糧票、油票、布票、肉票、糖票、豆製品票……各式各樣的票證,成了老百姓過日子的基本保障。

在那個年代,出差、探親、到外地上學,都要帶上一沓子用地方糧票換來的全國糧票才能出門。「沒錢有票能生活,有錢沒票卻不好辦。」雙峰鎮的李清泉老人感嘆地說。

網絡圖片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商品市場逐漸活躍,物資漸漸豐富起來,票證制度開始鬆動。1993年,糧油全面敞開供應,糧票等各種票證退出了歷史舞臺,現金消費成為主要的消費方式。隨後,銀行卡的出現帶來了支付方式的大轉變,人們在消費時,只需輸入密碼就能完成結算,免去了攜帶現金的不便。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剛在深圳創業時,每次回來要帶大量現金,路途遙遠,既不安全也不方便。」南部鄉友敬驚濤感慨地說,那個時候,匯款需要等幾天時間,還要支付一筆不菲的郵寄費。隨著銀行卡的出現,老百姓實現了「一卡在手,行遍天下」。

年過八旬的何開寶老人在接受採訪時,拿出孩子給他新買的智慧型手機,念叨著孫子教他如何使用支付寶:「現在真是太便捷了,我也要跟上新時代,掃一掃一切搞定,過一過『拇指上的生活』。」

東壩鎮寨營庵村抗美援朝老兵周廷榮感嘆道:「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人用智慧和汗水奮勇打拼,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

從供銷社供應到網上購物

供銷合作社出現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合作社的一種形式。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供銷合作社已經漸漸淡出人們視野,成為一代人的記憶。

「那時的供銷合作社是孩子們的天堂,幾分錢的水果糖美味十足;柴米油鹽、逢年過節做新衣服的花布、鐵鍬、鋤頭、犁耙等都在供銷社買。老百姓一家人的生活,全都離不開供銷社……」時任南部縣供銷合作社辦公室主任陳於甫向筆者講述了供銷合作社曾經的輝煌。

1952年底,南部縣供銷合作社共有117個,社員10萬餘人。1960年全縣的區社國營商店、合作商店或小組併入供銷社轉為國營。1982年開始體制改革,南部縣供銷合作社將所轄的農業生產資料、棉麻、土產果品、日雜廢品、綜合貿易等公司人財物權下放。1988年,南部縣供銷系統辦起了莊稼醫院95個、農具出租店54個、農資技術和供應網點83處、專業生產合作社和專業協會11個,同時,該系統還收購農副產品,供應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膜、農藥等。

「當時,國家實行計劃經濟,生活必需品進行統購統銷,老百姓想要購買生活必需品不僅要憑票購買,而且只能通過供銷合作社購買。」陳於甫說,在那個年代,能成為一名供銷合作社售貨員是很光榮的一件事。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部分農村集市貿易逐漸恢復,但是商品依舊匱乏,國家收購的糧食是不準上市買賣的。」時任大橋鎮龍泉村生產隊小組長敬國周回憶,後來採取「管大春統購糧不管小春糧食、管小春統購不管大春糧」的辦法,對市場買賣有所鬆動,不過只有少數大膽的老百姓在背地裡買賣。

1978年,隨著改革開放的大幕拉開,國營商店、集體商店私營和個體商店逐漸增多。南部縣城蜀北市場、城南市場逐漸成了該縣的商貿集中地,農村農貿市場也逐漸興起。

在那個年代的商店,營業員站在櫃檯裡介紹,顧客站在外面選購,貨架靠裡擺放,顧客對商品的認識完全取決於營業員的推薦。「那時賣東西的人是『大爺』,大家都要跟他們搞好關係。現在,顧客才是上帝,到超市什麼都買得到。」東壩鎮八卦嶺村村民何友保說。

1990年底,南部縣有國營商業機構474個,集體所有制商業經營單位2263個,個體商業及餐飲、服務業已達9607戶。1996年後,超市、便利店、專營店等各種新業態陸續出現,貨架式的零售形式替代了櫃檯式零售。

如今,除了超市、商店等實體購物店的進步和改變外,網購也成了市民購物的一種新時尚。「網購省去了逛街的麻煩。」李靜是南部某企業高管,2018年的網購帳單高達5位數。她說,由於工作忙,沒時間去逛街,包括米、洗髮水等生活用品,以及平時吃飯訂餐她都選擇在網上購買。

「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網上消費已經影響到南部人的方方面面。」該縣商務和經濟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南部縣2017年就成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網絡購物已逐漸從城市走向農村,成為一種購物新時尚。

近年來,南部縣建成縣級電商服務中心2個、鄉鎮(街道)電商服務站點73個,物流已經達到了鄉鎮(街道)全覆蓋。據統計,2018年,南部縣全年僅農村淘寶下行交易額就達8200萬元,2019年1至6月下行交易額達5200萬元。本土平臺電商「淘南部」,2018年線上交易額突破500萬元。以「基地+電商」為代表的蜀昇源,2018年銷售收入達到2000萬元。

從生活必需到時尚消費

「吃得飽、穿得暖是當時的頭等大事。」生於1957年的沈鴻回憶起孩提時代的服飾時,感慨萬分:「那個時候物資匱乏,只供應糖、鹽等生活必需品。能吃上一塊糖,就算是過年了。」上世紀六十年代,老百姓穿的多是黑、藍、灰三色為主的中山裝、布扣唐裝,布料也多是卡其布、粗紗布,婚嫁服飾面料大多是燈草絨。「走在街上要從背後分清楚男女,只能看頭髮長短嘍。」

「上世紀七十年代,如果手提一臺錄音機走村串寨,那個不得了啊,回頭率一定是100%,說不定沒過多久,你就當上了新郎官。」沈鴻告訴筆者,當時結婚流行「三轉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錶、收音機),縫紉機要「飛人牌」或「熊貓牌」的;自行車要「鳳凰牌」或「永久牌」「飛鴿牌」的;手錶,當然是「上海牌」;收音機,一般是「紅星牌」或「紅燈牌」的,不過得用乾電池。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土地承包到戶,市場進一步放開,物質越來越豐富,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南部,冰箱、彩電、洗衣機逐漸取代了過去的「三轉一響」,成為那個時代新的「三大件」,人們也開始追求時髦,蝙蝠衫、喇叭褲、健美褲、連衣裙……開始流行。

1993年,隨著國家放開糧油商品的供應。「下館子」成為一種時髦,人們開始「想吃啥就吃啥」。以前只有節日才能吃到的大魚大肉,那時候已經出現在尋常百姓的飯桌上。

現在,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購物方式也從生活必需轉向品質購物、時尚消費。家住縣城振興街的劉梅女士給筆者算了一筆家庭開支帳:2018年,她家購買家電消費佔19%、服裝佔24.8%、通訊產品佔19.2%、珠寶首飾佔8.8%、旅遊20%,以上五項佔到購物消費總額的91.8%。

該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0年至今,是消費模式愈發多元化的飛速發展時期,市民消費理念不斷升級,「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個性消費」和「新奇消費」等更高層次的消費形式逐漸走入尋常百姓的生活。網購、團購已成為流行消費模式,無公害蔬菜、綠色有機、健康食品等越來越為人們所青睞。

來源:南充日報

相關焦點

  • 從文明出發、讓幸福落腳——南部縣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紀實
    該縣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3年來,南部縣積小成為大成,積小勝為大勝,圍繞改善城市環境持續發力,城市面貌有了極大改觀。「路修好了,開車也順暢了。」家住縣城新華路白鶴香洲小區的居民王三坤深有感觸,新華路建於上世紀90年代,雙向四車道,是南部縣車流量最大、沿線學校最集中的一條主幹道。
  • 南部縣登上《四川日報》頭版
    7月30日《四川日報》第6版 一起來看 《四川日報》頭版、第4版 圖文報導 《新村美「你看,原來我的老泥巴房就在這個位置。」「這裡看得到你家新房子。」……幾十位村民帶著條凳來到壩壩會現場,視線一下子被立在壩子中的新村航拍圖片吸引,你一言我一語打開話匣子。 從居住之變說起,「變化」,成為壩壩會主題。 「我先來說嘛。」
  • 四川南部縣三官鎮鎮長上班看《新白娘子傳奇》被免職
    網友爆料,四川南部縣三官鎮鎮長上班時間在網上觀看《新白娘子傳奇》並附上了長達7分35秒的非正常拍攝的視頻。經證實,視頻中男子為南部縣三官鎮鎮長趙某,為當天的值班領導。視頻出來當日,南部縣紀委對此事立案調查。很快趙某被免職,並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庸政懶政就是腐敗。南充市紀委在深入推進黨員幹部作風建設中,堅持向庸官、懶官亮劍。
  • 四川省南部縣如何摘掉「貧困帽」
    四川省南部縣就是26個縣中的一個。脫貧攻堅怎麼幹?達到什麼標準才能退出?日前記者到南部縣進行了調查。南部縣搞了「四小工程」,即小養殖、小庭院、小作坊、小買賣。「『四小』是長效產業的重要補充,大多數可以當年見效,長短結合才能穩定增收。」縣委書記張根生說,真扶貧必須做到「村有當家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目前南部縣通過產業脫貧的貧困戶佔88.5%。
  • 南部縣「10件大事」加速推進
    截至目前,南部縣「10件大事」共完成投資342.3億元,建成子項目16個。圍繞基礎設施久久為功近日,踏訪部分「10件大事」建設現場,處處呈現出眾志成城、拼搏實幹的攻堅態勢。「我們堅決把『10件大事』作為一號工程,高起點規劃、全方位布局,一張藍圖繪到底。」
  • 南充市南部縣馬氏家族家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在四川省首屆「天府好家規」評選活動中,南充市南部縣三清鄉馬氏家族家規脫穎而出,成功入選。百年馬家大院,藏在深山,在厚重的歷史文脈中,馬家後代繁衍生息。鐫刻大院正堂上的對聯「孝悌忠信無外倫紀,禮義廉恥莫大綱常」,就是馬氏家族家訓,大院有著怎樣的秘密,馬氏家族家訓為何能鋪佐家族百年興旺?「清風天府行」慕名來到深山裡的南部縣馬家大院。
  • 南部縣新華路區域將實行交通管制
    3月30日,看南部發布了一篇「【重磅】南部縣新華路將變雙向車道,還有……(查看原文)」說的是按照南部縣統一要求,新華路要加寬,成雙向兩個車道,中間要安裝隔離護欄,同時兩邊的人行道上的樹也要修,修了過後要往旁邊移動。
  • 四川南部縣三官鎮鎮長上班看《新白娘子傳奇》被免職
    網友爆料,四川南部縣三官鎮鎮長上班時間在網上觀看《新白娘子傳奇》並附上了長達7分35秒的非正常拍攝的視頻。經證實,視頻中男子為南部縣三官鎮鎮長趙某,為當天的值班領導。視頻出來當日,南部縣紀委對此事立案調查。很快趙某被免職,並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庸政懶政就是腐敗。南充市紀委在深入推進黨員幹部作風建設中,堅持向庸官、懶官亮劍。
  • 袁柏賢:支付方式變化顛覆購物觀念,未來消費將有四大變化
    在網際網路日益普及,支付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的今日,百姓的消費行為將發生哪些改變?近日,聖行集團董事長兼CEO袁柏賢在一次關於未來消費發展趨勢的私董會上,總結出了四大發展變化趨勢:第一,消費升級後,人們的購物漸趨理性;第二,全渠道購物將成為主要消費方式;第三,場景觸髮式購物將成為主流;此外,當下最為熱門的「共享經濟」也將更加興旺。
  • 南部縣扭住項目增投資 大抓實體興產業
    白剛 攝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南部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堅持「兩手抓、兩手硬」,深入開展 「開放年、產業年、項目年」行動,以「農業多貢獻、工業挑大梁、投資唱主角、消費促升級」作為工作著力點,大抓實體、大興產業,全縣經濟社會實現了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新突破。
  • 胡姓(102)|清朝四川胡氏:南部縣胡家溝胡氏以「打鍋為記」方式插佔定居
    南部縣胡家溝胡氏「打鍋為記」插佔定居南部縣碾盤鄉胡家溝的胡氏家族,對入川始祖胡應德的入川經歷有一些傳說。乾隆20年(1755)左右,麻城縣孝感鄉的胡應德夫婦帶著一兒一女與其他6家人來到南部縣插佔落業。南部縣官府指定了7個居住地,由這7家人自行商議如何插佔。7家人買了一口鐵鍋,來到紅巖子河壩中(今南部縣南隆鎮蔬菜社地),把7家家長的姓名分別寫在鍋裡的各個方位。然後,大家把鐵鍋拋在空中旋轉,鐵鍋落地定下來,根據姓名所指的方位,確定了各家插佔的去向。大家把鐵鍋按名字分別打碎為7塊,每家拿一塊,叫做「打鍋為記」。
  • 看南部縣房價走勢
    其中南部縣9月二手房參考均價5597元/平,環比8月上漲2.55%,同比去年同期上漲2.38%。一、南部縣二手房房價走勢南部縣9月二手房參考均價5597元/平,環比8月上漲2.55%,同比去年同期上漲2.38%。最近一年中,7個月房價上漲,5個月房價下跌。
  • 南部縣縣長尹成平代表縣委、縣政府慰問建興中學教職工
    9月10日上午,時值第36個教師節,南部縣縣長尹成平、南部縣副縣長楊波、南部縣委教育工委專職副書記陳黎、縣教科體局副局長張毅、教育股股長楊善,南部縣建興鎮黨委書記謝志健、鎮長吳雲等領導一行蒞臨南部縣建興中學開展教師節慰問活動。南部縣建興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任尊甫向尹成平縣長一行介紹了該校辦學規模、辦學條件以及學校目前面臨的一些困難。
  • 一季度南部縣引資超百億元
    聚焦重點精準發力4月14日, 記者走進位於南部縣南環集團二期40萬輛摩託車整車和60萬臺發動機整機生產項目施工現場, 但見運輸車輛來來往往, 工人們忙著施工。近年來, 在工信部和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的大力幫扶下,南部縣聚焦重點瞄準汽摩、高端裝備製造及新材料、 新技術、新能源「三新產業」精準發力,開展重點項目大招商,通過「組團式招商」「親情式招商」「精準式算帳」「管家式服務」等方式,引進溫州、台州等地新能源汽摩配企業入駐南部, 南部縣經濟開發區現已成為成渝地區承接產業轉移、 促進產業集聚的主要陣地。
  • 四川南部縣縣委書記何修禮拉二胡遭調侃
    2012年四川南部縣縣委書記何修禮與四川交響樂團合作演出,近日,該視頻被網友扒出、吐槽。 近日,四川省南部縣縣委書記何修禮在縣「春晚」上展示二胡才藝的視頻走紅網絡。網友吐槽何修禮演奏水平是「糟踐耳朵」。
  • 唐「畫聖」吳道子真跡現四川南部縣
    昨日,南部縣文管所所長陳剛打開文物保管室封鎖嚴密的幾道大門後,指著一塊青黑色石板告訴記者,該石碑近日被國家文物專家鑑定為國家級文物,如今成為文管所「鎮館之寶」。  文管所的「寶貝」  這塊觀音像石碑高約1.6米、寬約0.7米,呈青黑色,石板邊緣非常光滑。細細端詳,石板上刻畫的高1.54米、肩寬0.38米的觀音像,雙頰豐滿、雙眼欲語,凝聚著智慧慈祥之光。
  • 劉豔偉、金生楊:清代的縣級書院——以南部縣鰲峰書院為中心的研究
    南部縣書院所設職事人員,除了山長1名、監院1名、首事2人,齋長2人,還有看司1人。看司主要負責看護書院財物,每年支給飯食錢6千文。此外,有些人員雖非書院職事,但也負責書院的部分工作。書院有書吏、催役(催差)各一名,他們本來供職於南部縣衙。禮書即禮房書吏,平時負責縣衙禮房相關文書的起草謄錄,但檔案中顯示,他也負責管理書院部分財務及起草書院的各種文書,並由書院每年支給工食銀6千文。
  • 南充:南部縣第五屆蓮花節開幕
    南充:南部縣第五屆蓮花節開幕 時間:2016-07-06 14:02:24 來源:中國網四川 編輯:楊仁昌 蓮花仙子選拔賽  中國網四川南充7月6日訊(蘭輝) 歷時2個月的南部縣第五屆蓮花節,於昨天(7月5日)上午在四川蓮花之鄉南部縣黑龍觀拉開序幕。
  • 胡姓(102)|清朝四川胡氏:南部縣胡家溝胡氏以「打鍋為記」方式插佔...
    南部縣胡家溝胡氏「打鍋為記」插佔定居南部縣碾盤鄉胡家溝的胡氏家族,對入川始祖胡應德的入川經歷有一些傳說。乾隆20年(1755)左右,麻城縣孝感鄉的胡應德夫婦帶著一兒一女與其他6家人來到南部縣插佔落業。南部縣官府指定了7個居住地,由這7家人自行商議如何插佔。7家人買了一口鐵鍋,來到紅巖子河壩中(今南部縣南隆鎮蔬菜社地),把7家家長的姓名分別寫在鍋裡的各個方位。然後,大家把鐵鍋拋在空中旋轉,鐵鍋落地定下來,根據姓名所指的方位,確定了各家插佔的去向。
  • 南部縣這幾路公交車路線變化
    特此通告 南部縣城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 2020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