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昌平線昨天開通。史女士和谷女士相約一起感受新地鐵,還拿出了準備路上吃的蘋果美餐起來。坐在她們左邊的是在昌平上學的大一學生們。她們在晚高峰帶著各自的欣喜踏上回家路。
昨天,五條地鐵新線的發車間隔公布,大興線高峰期發車間隔5分鐘,為各條線最短。另外,將有240條公交線承擔五條新線的接駁任務,沿線低價的P+R停車場、幾乎普及各站的自行車停車場將為市民換乘提供方便。
沿線設置3890個停車位
據介紹,五條軌道交通新線沿線建設P+R停車場(含臨時停車場)21處,共提供3890個停車位;站前廣場及自行車停車場50處;公交場站8處,共11.75萬平方米;建設公交港灣54處;修建14條道路(含臨時道路)與站點接駁。
接駁的240條公交線中,涉及新開公交線路20條。其中市屬公交13條,郊區客運7條。五條新線站均公交線路7.8條,每站均有地面公交線路接駁。公交線路的優化調整將與五條新線開通同步實施。
大興線發車間隔最短
五條新線昨日公布試運營初期發車間隔。其中大興線發車間隔最短。該線和4號線貫通試運營後,以大、小交路套跑方式運行。從安河橋北站至天宮院站為大交路,高峰期最小發車間隔5分鐘。從安河橋北站至新宮站為小交路,最小發車間隔將從目前4號線的3分鐘縮短至2.5分鐘,乘客乘坐小交路下行(由北往南)的列車到達新宮站後,如需要繼續南行往天宮院方向,可直接走到下車站臺的對面一側乘車候車。
另外,亦莊線高峰期間發車間隔為7分45秒,平峰為12分;房山線高峰期為9分30秒,平峰為13分30秒;15號線首開段高峰期9分30秒,平峰期14分15秒;而昌平線發車間隔則保持10分鐘一趟。
每天增加50.2萬左右客流量
隨著五條線路的通車試運營,本市軌道交通網已經形成了「中心城加郊區」的格局。北京地鐵新聞發言人賈鵬表示,這種格局使軌道交通覆蓋的領域更寬廣,方便了城區以及郊區居民的出行。
預計五條新線開通後,每天將給軌道線網帶來約50.2萬人次的新增客流。其中,大興線預計每天將迎客17萬人次,昌平線8.7萬人次,15號線首期9.9萬人次,亦莊線9.7萬人次,房山線4.9萬人次。
北京地鐵提示,5條新線開通後,除平日早晚高峰外,節假日的上午9時至11時;下午的18時至20時,均可能是新線的客流量高峰。由於郊區線有大量的地面線,遇到大客流衝擊時,將採取分流等措施,請廣大乘客諒解。
上圖:地鐵昌平線昨天開通。新的線路、新的車廂,昌平線與13號線等軌道線路連通,伴隨著首都市民一起駛向2011年。
新線之最
昌平線:站間距最長
昌平線平均站間距為3.5公裡,是全市各條地鐵站間距最長的。其中,西二旗到生命科學園站一站就有5.6公裡,也是年底開通的五條新線中最長的站間距。單個車站擁有電梯最多:每個車站電梯超10部。停車場和停車位數量最高:全線設置了7座P+R停車場,規劃總停車數量達1500餘輛。
大興線:藝術品最多
新宮站在地鐵站臺層有兩幅石雕壁畫,分別為《遠古回聲》和《南囿秋風》;西紅門站,設置了全線唯一的銅像雕塑,名字為《歷史的瞬間》,用現代手法演繹皇家閱兵的場面;高米店北站作為重點站,採用鏨銅工藝製作的《首邑祥雲》,反映大興悠久的歷史和民族大團結的場面。
15號線首開段:車站最高大
9座主打「中國紅」色調的車站,裝修創造了以往國內地鐵從未有過的高大空間。5座地下站根據結構形式不同,分為雙柱站、單柱站和雙島四線車站。其中雙柱站(望京西站和望京站)的內裝修借鑑中國古建的藻井形式,創造出漢代殿堂的空間感。
亦莊線:信號系統國產化程度最高
亦莊線整體裝上了全國首個使用在軌道交通上的「國產大腦」,該線信號系統是目前我國第一條國產化示範線,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並通過了國際獨立第三方最高安全等級SIL4的產品安全認證。
房山線:列車速度最快
房山線列車採用全國首批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B型車,由北京地鐵車輛裝備公司生產,最高時速為100公裡,是目前國內時速最快的地鐵列車。
換乘攻略
亦莊線
亦莊線起點為豐臺宋家莊站,終點為亦莊火車站站(暫未開通),線路全長約為23.3公裡,全線新建車站14座(亦莊火車站站暫不開通)。
首末車時間:
宋家莊站 首車 6:00 末車22:45
次渠站 首車 5:23 末車22:08
換乘:
與5號線在宋家莊站實現換乘。10號線二期建成後,該站將三線共享一座換乘大廳,成為亞洲最大地鐵站。
P+R停車場:
預計4處,位於同濟南路站,亦莊文化園站,榮京東街站,舊宮站。 接駁公交線:
換乘站外公交線路有17路、511路、524路、684路,平均站外公交接駁線數:3.7。
便民亮點:
「咦?中間那組鐵欄杆怎麼沒有?」昨天下午,當陳女士走上劉家窯站的換乘大廳,正準備刷卡出站時,忽然驚喜地發現:不用出站就能走到對面的站臺。
原來,陳女士家住天通苑,可單位卻在蒲黃榆附近。「回家路程太遠,為了能有個座,都先往南坐兩站,到宋家莊再往回坐。」陳女士告訴記者,別小看這兩站,早晚尖峰時段,兩站人就裝得滿噹噹了。「以前,有鐵欄杆隔著,每次往回坐都得先出站,再刷一次卡才行。」
「這下好了,一分鐘就能走到對面乘車不說,每次還節省了2塊錢。」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像陳女士一樣的「反乘族」還真不在少數,少了這個「攔路虎」,大家忍不住為這一便民舉措開心不已。
大興線
全長約21.7公裡,線路沿途經豐臺區南苑地區、大興區西紅門地區、大興新城主城區、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全線設站11座。
首末車時間:
新宮站 首車 5:54 末車23:14
天宮院站 首車 5:30 末車22:38
換乘站:
新宮站,與地鐵4號線實現零換乘,大小交路列車交替開出,乘客在站臺等候時間只有2分30秒。
P+R停車場:2處,設於天宮院站及新宮站。新宮站外「P+R」停車場已經開放,共有39個車位和一個殘疾人專用車位。凌晨4時至午夜12時,使用「一卡通」交費只需兩元。
換乘站公交線路:
新宮站可換乘運通115、556路、353路等公交。另外還接駁大興線和房山線大葆臺站的公交「臨1」線。平均站外公交接駁線數5.4。
便民亮點:
大興線11個車站,每站均選擇兩個出站口設置兩臺乘客信息查詢機,乘客可通過觸控螢幕輕鬆查詢地鐵路線圖、首末班信息、時刻表、票價等信息。
準備坐第一班地鐵到頤和園去轉轉的老李,下午1點不到就守在棗園站門口,「以前坐車去頤和園得幾個小時,現在坐地鐵,不到一小時就到了。」
昌平線
連接中心城區與昌平新城的南北向的軌道交通線路。北起十三陵景區,南至城鐵13號線西二旗站止。線路全長為31.6公裡,共設車站11座。
首末車時間:
西二旗站
首車 05:50末車(全程)22:15
(半程)22:30半程終點站為朱辛莊站
南邵站
首車 06:00末車(全程)22:00
(半程)22:45半程終點站為朱辛莊站
換乘站:
與13號線在新建的西二旗站實現換乘。此外,昌平線朱辛莊站未來將與地鐵8號線二期聯絡線實現換乘。
P+R停車場:
預設8處,提供1500個停車位,西二旗站、南邵站、鞏化城站、沙河高教園站分別各設置1座,生命科學園站、朱辛莊站則分別設置了2座。
換乘站外公交線路:
717路、509路、664路、362路、521路、運通114路,其他各站平均站外公交接駁線數3.3。
便民亮點:
昨天下午,在西二旗地鐵站內,來體驗地鐵昌平新線的康小姐正使用自動售票機買票乘車。工作人員告訴她,自動售票機除了接納5元的紙幣購票外,找零時錢還可能是紙幣。
據地鐵工作人員介紹,新的自動售票機除了能使用5元的紙幣購票之外,當乘客購票時,如果機器內部有紙幣,那找零出來的則會是紙幣,而不像老式的機器,找零的全是鋼鏰。
房山線
軌道交通房山線起始站為蘇莊站,終點站至大葆臺站,線路全長約24.8公裡,是目前惟一一條尚未與軌道交通接駁的地鐵線。
首末車時間:
大葆臺站 首車 6:00 末車22:05
蘇莊站 首車 5:25 末車21:30
換乘:
暫時通過臨1路實現該線大葆臺站與大興新宮站換乘,計劃將與9號線在郭公莊站實現換乘。
P+R停車場:
2處,設於長陽站和稻田站,可容納百餘輛車。另外,蘇莊站、良鄉南關站、良鄉大學城西站、良鄉大學城站、良鄉大學城北站、廣陽城站、籬笆房站、稻田站附近的8個臨時停車場從昨天起相繼開通。
接駁公交線:
換乘站大葆臺站至少6條公交線,包括937支1、937支2、451、477、917支3、臨1路等;其他站平均公交接駁線數7條。
便民亮點:
房山線啟用首列國產化列車,最高時速達100公裡。走進列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淺綠色的座椅和淡黃色的地板,給人以溫馨恬靜的感覺。仔細一看地板上還有許多細碎的小圓點,為列車增添了不少趣味。雖然行駛速度較快,但車廂內的乘客感覺平穩,從良鄉大學城到良鄉大學城北站還經過較大幅度的拐彎,大家仍然穩坐車內。車上的座位微微向後傾斜,坐上去還能感受到一股熱氣兒,原來工作人員特意將暖氣管安裝在座位底下。在高架線上行駛的房山線列車,不僅車內明亮開闊,車外風景也無限,沿途的鐵路、高樓、莊稼地等風景盡收眼底。
15號線首開段
首開段(望京西至後沙峪,其中望京東站暫不啟用)全長20.2公裡,是城市東北方向的重要放射線和中心城北部地區東西向客運骨幹線路,是順義新城與中心城之間的快速聯繫通道。
首末車時間:
後沙峪站 首車 6:00全程末車發往望京西站 22:25 半程末車發往馬泉營站 22:55
望京西站 首車 6:00全程末車發往後沙峪站 22:25 半程末車發往馬泉營站 22:55
換乘站:
望京西站,接駁地鐵13號線。
P+R停車場:
7處,後沙峪站建設P+R停車場2處,提供車位139個;花梨坎站建設P+R停車場1處,提供車位44個;孫河站建設P+R停車場2處及國展站建設P+R停車場2處暫未開通。
換乘站外公交線路:470路、471路、445路、446路、944支、955區間、976路,平均站外公交接駁線數9.88。
便民亮點:
昨日,市民李女士跟老伴兒本打算去孫河站接孫女兒放學,但由於是第一次搭乘15號線首開段,兩位老人坐過了站,「本來,我們以為所有高架站都會是像13號線一樣,雙方候車站臺隔著軌道,一旦坐過站,要往回坐需要先下樓到站廳層,再上到對側站臺層才行。」
其實,除了乘客中途折返比較方便,由於首次採用了島式高架站,15號線首開段的站臺利用率將更高,能容納的候車乘客多了一倍左右。另外,該線所有高架站的站臺,除了在兩側設置了兩組上下行的扶梯,站臺中部都有一部直梯,供乘客搭乘。
地鐵常規限流站增至37個
5條郊區線的開通試運營,串聯既有9條軌道交通,給城市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給既有線路帶來了巨大客流壓力。為了保障整個地鐵網絡運營順暢和更多的乘客出行便利,地鐵將進入「全網限流期」,常規限流站由目前的23個,擴充到37個。
目前,本市有14條地鐵線,相互交錯,牽一髮而動全身。根據預測,由於連接著城區和郊區,換乘客流量大成為5條新線路的共同特徵。同時,中心城既有線網客流迅猛增長,預計線網高峰滿載率超過100%的區間將由目前的30個增加到34個。部分重點區間滿載程度將進一步加重,5號線蒲黃榆至天壇東門區間的最大滿載率將可能增至155%。
以望京西站為例,這裡首次成為換乘站,接駁了地鐵13號線與15號線首開段。據北京地鐵提供的數據顯示,新線未開通前,每日早晚高峰,由於地理位置不靠近望京中心區,因此該站很少出現限流等情況,但由於北有回龍觀、霍營站,南鄰東直門等客流大站,因此13號線列車經過該站時的滿載率達120%至130%。
「新線開通後,每日會有大量順義乘客聚集到此,超90%在此換乘13號線,為了讓這部分人群能夠坐上車,就意味著必須在望京西站的前後幾站先行限流,適當降低通過列車的滿載率。」北京地鐵新聞發言人賈鵬又舉例,北苑站、芍藥居站的客流可能沒有明顯變化,站內候車乘客也並未達到峰值,但這兩個站的限流,實際上是為了保障望京西站的乘客能夠順利出行。
其他新增換乘站也面臨同樣問題。比如昌平線開通後,尖峰時段每小時將有近9000人由西二旗站換入13號線,換乘客流佔總客流的75%到80%;亦莊線開通後,尖峰時段每小時將有近萬人由宋家莊站換入5號線,換乘客流達客流總量的85%;大興線與4號線貫通運營後,尖峰時段每小時將有約15000人進入4號線;房山線大葆臺站的換乘客流更是將接近100%;15號線首開段望京西的換乘客流將達到80%到90%。
除了直接換乘站,間接換乘站也面臨衝擊。這些站點大部分屬於與新線接駁的既有線路上的其他換乘站,大部分已經是客流大站。最突出的例子當屬宣武門站。
地鐵4號線從南而來,在這站首次與既有線路交集,每日換乘客流達9萬人次。今後大興線每日將帶來至少12萬人次的「潮汐客流」。大客流通過不足60米的換乘通道,在宣武門站往來換乘。「如果不採取措施,將非常危險。」
為了緩解壓力,該站採取改造設施和增派人員並舉的措施。4號線站廳拆除了南、北兩個站廳西側的閘機,擴大付費區換乘可用空間,預留出備用換乘區域。同時,換乘通道前已經擺放了可移動的限流欄。「通過繞行,可以緩解客流換乘速度,避免發生危險。」京港地鐵運營經理郭初光說。
「新的限流站點主要集中在新換乘站和其前後站點。」賈鵬透露,宋家莊、宣武門、知春路等站還將通過改造或增設導流設施,加強客流疏導;在5號線、13號線部分高峰進站量大的車站或運力緊張區段周邊,有望開行至1號線、2號線、10號線周邊區域或站點間的公交擺渡車。
文字/劉冕 劉歡 駱倩雯任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