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啟動烏山二期保護建設 申報國家「5A」景區

2020-12-23 東南網

 

鬼谷子祠和朱子祠原所在地
  
清幽的上山通道

近日,東南快報記者從福州市鼓樓區相關部門了解到,今年福州市將啟動烏山歷史風貌區二期保護建設,積極推動山上省氣象臺、省電視臺搬遷;進一步完善配套基礎設施,修復道山觀鬼谷子祠和朱子祠古建築群,建成烏山遊客服務中心;積極推動烏山歷史風貌區與三坊七巷捆綁申報國家級「5A」景區,以及烏山、於山、屏山聯合申報省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工作。

福州自古別稱「三山」。烏山是三山之一,又稱烏石山、射烏山、道山,位於福州市中心,與於山、屏山鼎足而立。烏山海拔84米,林木參天,風景幽深,在唐代時就已是遊覽勝地。據史料記載,烏山共有三十六奇、五十五景。2007年,福州市啟動烏山歷史風貌區保護建設項目,偌大的手筆讓景區煥然一新。不過,不少逛過烏山的市民卻表示,逛完烏山,對於傳說中的三十六奇、五十五景卻有種「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感覺。

福州部分文史專家也表示,找不全說不清不足為奇,一來,烏山景區景點古蹟甚多,不經過細心考證很難跑得全。二來,因為歷史的原因,部分古蹟已經破落或者隱藏在山石中。

據悉,烏山歷史風貌區二期改造工程總面積約89.96畝,包括省氣象局烏山原址(不含高空觀測站)、省電視臺新聞頻道、公共頻道、101臺及周邊地塊。今年擬徵收面積2.85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地形修測、項目選址等各類事項的確認。烏山二期總體方案在設計中。

記者探訪

三十六奇基本修全,五十五景難尋

烏山從唐朝至今,一直是榕城聞名的風景勝地,在福州呆過的幾乎都知道烏山。「三山」之中以烏山風景最佳,被稱為「三山」之首。歷代關於烏山的記載不計其數。據有關史料記載,烏山共有三十六奇、五十五景。

三十六奇、五十五景到底在哪裡?

要尋找這些古書上有詳細記載的景點,得先了解烏山的山體。烏山名勝自東往西大致可分為烏石塔、古廟群、道山亭、石林園、石壁觀音、凌霄臺等六大景區及周邊諸多景點。山上有殿、寺、廟、亭、臺、樓、閣等名勝古蹟,還有200多處摩崖題刻,篆、隸、楷、行、草各臻其妙。

24日,東南快報記者分別從東南北三個坡上山進行了探訪,一路可見健身和休憩的路人。

「知道烏山三十六奇、五十五景在哪裡嗎?」登山途中,記者一路詢問。「三十六奇,有那麼多嗎?」、「桃花吧、榕樹吧、還有哪些亭子好像是古人的。」、「山上有各種各樣的亭子,還有道觀,還有和鼓山上一樣的摩崖石刻,應該就是這些了吧?」……得到的回答多種多樣,可是卻沒有人能說得全三十六奇,更別說五十五景。

記者了解到,烏山歷史風貌區保護建設項目自2007年以來已先後投入約3億多元,拆遷5萬多平方米有礙於展示風貌區的建築物、構築物,完成了一系列景點、登山道及基礎設施建設,景區面積已由保護建設初期的7.1公頃擴大至15公頃。改造後,「三十六奇」已經基本修復。入口廣場有大士殿、北坡公園有蘭花谷和福字坪、石天景區有石天、雙峰夢、凌霄臺、鴉浴池、東壁亭、天秀園、棧橋、獨木成林、老叟榕、海闊天空、望耕亭、石壁觀音、先薯亭、臥牛榕、鏤空榕、般若臺銘、清冷臺、兄弟同根、霹靂巖、黎公亭、道山亭、天章臺、天香臺、天台橋、沖天臺、古放鶴亭、黎公巖、石壁古榕、瀑布榕、呂祖宮、道山觀、胡也頻故居、吳清源圍棋會館、彌陀寺、鄧拓故居、烏塔、白塔。

通過山腳下的景點分布圖,再加上搜索各類資料,記者找到了不少景點,例如石壁觀音、凌霄臺、道山亭、石林園、霹靂巖、黎公亭、道山觀、呂祖宮等等。

「史書記載的烏山上有三十六奇、五十五景沒有錯,烏山自古以來名氣就非常大,現在經過一期的修復,三十六奇的景基本修復,五十五景說的是小景,有的還在,有的因為歷史年代久遠的緣故,已經找不到了。烏山上以前還有很多名家的祠堂,也已經不復存在了。」福州文史研究者王勇堅說。

「鬼谷子祠和朱子祠是屬於道山觀古建築群之一,因為歷史的緣故,現在已經不在了。不過,通過古書還能大致確認這兩座祠的位置。在道山觀中,正殿的後面,一座孔子雕像的背後應該就是以前鬼谷子祠和朱子祠的位置。」王勇堅說。

據了解,現在烏山上還有兩家單位的辦公場所,分布在烏山的西側。建築物較為破舊,現代的建築風格也和烏山的景色顯得不甚協調。

歷史溯源

烏山有5大獨特文化,石刻文化為全省獨有

在古時,烏山又名烏石山,有蓬萊仙境的美稱。

關於烏山的名字,還有各種版本,也有各種各樣的故事。相傳,漢代何氏九仙於重陽節登烏山攬勝,引弓射烏,烏山因此得名。宋代,福州郡守程師孟又以烏山可與道家蓬萊、方丈、瀛洲相媲美,便改其名為「道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曾作《道山亭記》,更令烏山名聲遠揚。

王勇堅說,烏山有著五大獨特文化,包含榕樹文化、名人文化、道教文化、石刻文化、農耕文化。其中石刻文化是全省獨有的,在烏山有石頭就有字,一共有200多處,俗稱摩崖石刻,囊括了唐朝到清朝福州所有名人的書法藝術。榕樹文化始於北宋,有獨木成林,有瀑布榕、兄弟榕等,榕樹文化是在福州的兩任太守(張泊玉、程師孟)的倡導下興起的。名人文化有曾鞏、趙汝愚、朱熹、李綱、蔡襄等。道教文化則為烏山香火旺盛,有呂祖宮、白真人廟和道山觀等。農耕文化則有望耕亭。此次二期要修復的道山觀鬼谷子祠、朱子祠則屬於道教文化。

據了解,道山觀建於明萬曆年間,原來是提學使孫昌裔石屋。清順治年間,後代將屋改為寺觀,並在觀前建玉皇閣,觀旁建三寶殿。觀旁有石刻「孫子長讀書處」,觀後為鬼谷子祠和呂祖廟觀,內有金魚池、飛鵲池,大旱不涸,而後漸荒廢。目前已經修復成如今的模樣。呂祖宮則面向兩塔(白塔、烏塔),為山中最佳憑眺處。宮的周圍亭臺樓閣、名人題詞、崖刻眾多,宮前還有造型逼真的李鐵拐塑像,葫蘆瓶裡噴射晶瑩的水柱。

烏山上的「福字坪」為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手跡。原位於烏山頂雙峰夢下,經久而被毀。「福」字摩崖題刻重修,新修建的「福字坪」位於烏山北坡公園,直徑4.25米,為目前福州市最大的單字摩崖題刻,與鼓山喝水巖的「壽」字並稱「福壽齊天」。

道山亭則位於烏石山東側,是宋代的光祿卿程師孟所建。亭園置於奇石異木之中,猶如置身道家蓬萊仙境。程師孟命名它為「道山亭」,「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為此亭作記。後亭荒廢,到了明代有重建,現有六角亭為1955年重建,1980年又修飾一新。先薯亭則位於烏石山西側,原稱先薯祠。亭子是清代的時候建的,以紀念明代華僑陳振龍父子從呂宋引進番薯、巡撫金學曾推廣種植之功德。1980年後修飾一新。

黎公亭則位於烏石山霹靂巖側,亭子呈長方形,高踞在石崗上,是為紀念明代抗倭將領黎鵬舉而建。附近有塊巖石,刻「烏山在,黎公在」六個大字,俗稱「黎公巖」。

般若臺銘則為福州最古的摩崖石刻,是唐代著名書法家李陽冰篆書。般若臺記高5米,寬2米,字徑0.5米,全文24個篆字:「般若臺,大唐大曆七年,著作郎兼監察御史李貢造,李陽冰書」,與浙江處州「射驛記」、縉雲「城隍廟記」、麗水「忘歸臺銘」合稱為「天下四絕」。

冰壺景點佔地約3300平方米,在烏山南面登山石道拾級而上,半山腰的古亭邊開著各色鮮花,山石上有明代都御史林延玉題的「冰壺」兩字,描紅後非常醒目。景點內還有唐代西方三聖佛石刻,是福州悠久歷史文化的見證。

相關焦點

  • 烏山歷史風貌區二期迎來「首秀」 羅浮嶺景區開放迎客
    羅浮嶺景區全貌。記者 葉義斌 攝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作為「三山兩塔」的福州名片之一,烏山是福州市民心中的重要記憶。為更好彰顯烏山的美與記憶,福州市啟動了烏山歷史風貌區二期工程建設。4日,記者從市城鄉建總獲悉,重點打造的三大片區之一的羅浮嶺景區保護修復已基本完成,正式開放。在添景的同時,還有出行的便利。
  • 烏山三十六奇景,你找的到嗎
    今年福州市將啟動烏山歷史風貌區二期保護建設。據說烏山有三十六奇五十五景,你知道嗎?  福州自古有個別稱「三山」。烏山是三山之一,又稱烏石山、射烏山、道山,位於福州市中心,與於山、屏山鼎足而立。  烏山海拔84米,林木參天,風景幽深,在唐代時就已是遊覽勝地。據史料記載,烏山共有三十六奇、五十五景。
  • 福州:打造烏山9個景觀單元 建設冶山遺址博物館
    記者14日獲悉,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一城七線」、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城鄉環境面貌品質「兩個新提升」的部署要求,烏山歷史風貌區保護修復提升項目和冶山歷史風貌區保護修復工程在確保工程質量效果的前提下,緊盯目標任務和序時進度,全速推進項目建設,全力以赴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 福州推進古厝保護提升 實施「六個一批」方案
    啟動實施一批文化遺產保護重點工程。其中,冶山春秋園二期工程將重點打通西、東、南入口,提升北入口,實施冶山遺址博物館、歐冶亭、「無諸開疆」浮雕景牆等項目,彰顯冶山文化風貌;新店古城遺址公園將進行全面考古勘探,加快保護規劃審批;梁厝一期項目啟動區先行實施北至永南路,東至貽燕路,南至梁敬玖宅、梁寶林宅,西至藍灰厝、梁仁柯宅的區域,涉及道路、管網、廣場、綠地以及保護建築修繕等;南公園一期建設工程啟動後,將推進南公園保護核心區建設,萬壽橋與路通橋保護修繕
  • 福州烏山與三坊七巷將打通相連 打造5A景區
    烏山東麓歷史文化街區及其主入口效果圖  本報訊(記者 鍾巧花 實習生 賴秋虹 通訊員 張勇/文 記者 李劍準/圖)未來遊玩福州市三坊七巷,除了逛坊巷,還可以順便逛公園,並可以便利地穿過南后街、澳門路直接登上烏山
  • 烏山北入口廣場月底動建 歷史風貌區年底完工
    2007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啟動烏山歷史風貌區保護建設工程,今年底將基本完工,將形成「四大景區」,與三坊七巷連為一體,申報國家5A級景區。其中,烏山北入口景觀廣場,將於本月底開建,5·18前建成。  今後山上辦公單位將陸續搬離,實現「還山於民」。
  • 烏山,將大變樣!
    烏山歷史風貌區保護建設項目,自2007年以來,已拆遷了一大批有礙於展示風貌區的建築物、構築物,完成了一系列景點、登山道及基礎設施建設,景區面貌煥然一新。而此次省氣象局遷出烏山,對擴展烏山歷史風貌區的公共空間進一步彰顯烏山歷史風貌區的歷史格局,有著積極推進作用。
  • 市領導調研烏山景區開發建設
    4月2日,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阮開森帶領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到常山開發區,就關於烏山天池景區開發建設有關事項開展專題調研。市領導蘭萬安、周小華,以及雲霄、詔安、常山相關負責同志參加調研座談。市領導一行先後深入烏山天池景區、天窗坪仙境山莊、烏山灣現代田園度假區項目等實地察看,並召開座談會,聽取相關工作匯報和意見建議,詳細了解項目開發建設進展情況,探討交流如何做優景區開發建設。調研中,市領導指出,烏山景區自然景觀獨特、人文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很大,市場前景廣闊。
  • 福州西湖首次衝擊「4A」 公園新一輪提升啟動
    昨日,海都記者從福州市園林中心獲悉,此前從未參評旅遊景區的西湖公園,將首次衝擊4A級旅遊景區。園林專家表示,公園按照4A級旅遊景區標準打造,將有助於公園完善服務配套,提升市民的遊覽體驗,也為明年在福州舉辦的世界遺產大會創造更好的旅遊環境。
  • 常山:開足馬力 建設烏山旅遊康莊大道
    近年來,常山華僑經濟開發區提出大力發展旅遊業的設想,在全區逐漸形成了「旅遊興區」和建設旅遊華僑城的濃厚氛圍。2015年底,常山成功申報烏山天池旅遊綜合開發項目為省級重點項目、列入國家第三批專項基金計劃,全面啟動28公裡烏山天池旅遊專線道路建設。
  • 烏山將大變樣!
    當時曾碑刻於山上雖然明朝之後一度消失但在保護修復烏山歷史風貌景區時這一景觀得以恢復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迄今有著2200多年的悠久歷史烏山是福州「三山兩塔一條街」古城空間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山體景觀系統中的標誌性節點
  • 福州烏山即將華麗轉身!
    福州烏山即將華麗轉身!熟悉烏山的福州人,對這處福州地標,最深的感受就是登山路上,可以看到上百處唐宋至今的摩崖石刻。其實在烏山上,還有不少摩崖石刻位於山坡、懸崖,難以企及,遊客無法感受它們的獨特魅力。本月開始,烏山歷史風貌區保護修復提升項目全面啟動,北麓多個上山路口,已有施工隊伍進場。
  • 福州烏山即將華麗轉身
    一座烏山,半部書法史。熟悉烏山的福州人,對這處福州地標,最深的感受就是登山路上,可以看到上百處唐宋至今的摩崖石刻。其實在烏山上,還有不少摩崖石刻位於山坡、懸崖,難以企及,遊客無法感受它們的獨特魅力。本月開始,烏山歷史風貌區保護修復提升項目全面啟動,北麓多個上山路口,已有施工隊伍進場。園林專家告訴記者,經過梳理,原先烏山的4個主入口將拓展至8個;同時新增羅浮嶺登山路,方便遊客近距離欣賞書法,感受烏山的歷史文化底蘊。按照計劃,5個月內,烏山將完成華麗轉身。
  • 福州力爭未來三年新增2至3個5A景區 實現旅遊總收入1000億元
    《福州市加快全域旅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近日出爐,明確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載體,把福州建設成為國際國內重要的休閒、養生、度假旅遊目的地,並提出打響獨具福州特色的「閩都文化、溫泉養生、清新生態、濱海度假」四大品牌。
  • 宜川縣啟動壺口瀑布景區5A級申報工作了
    華商報-二三裡資訊從宜川縣人民政府了解到,12月17日,縣委書記左懷理在行政中心1501會議室主持召開壺口景區申報5A景區討論會。宜川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鵑,副縣長禹罡參加會議。會議討論了《關於實施秦晉兩省聯合創建黃河壺口瀑布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請示》。左懷理指出,為更好地展示宜川文化特色,統籌推進景區建設、旅遊服務、文物保護和生態建設,按照我縣旅遊總體部署,壺口瀑布啟動國家5A級景區申報。
  • 福州烏山歷史風貌區二區啟動徵收
    福州新聞網4月24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珺)昨日記者從鼓樓區了解到,烏山歷史風貌區二區(原省氣象局烏山舊址地塊)項目徵收工作啟動,4月15日正式進場開始協商徵收,籤約期至2020年5月24日。
  • 烏山景區鬧烏龍朱元璋「早產」200年
    N海都記者 林新榕 海都訊 日前,福州網友「砍財的小男人」發微博爆料,說他在烏山風景區天秀巖景點發現了景點講解牌上,至正二十四年(1164)標寫錯誤,至正二十四年實際上是1364年。如果按照上面的標註,朱元璋還沒出生就開始起義推翻元朝統治了。 記者現場核實,講解牌上確實如網友所說,但一般人都不會發現「破綻」。
  • 烏山天池:保護走在開發前
    俯瞰烏山天池。劉釗 攝影  烏山屬花崗巖地貌。在我國,典型的花崗巖地貌景區包括黃山、泰山等世界名山。他們擔心景區開發之後,會失去原有的自然風韻。  對此,雲霄縣氣象局局長洪愛民認為「驢友」有些過慮了。雲霄氣象部門與景區合作多年,在此建有自動觀測站,擁有多年的觀測數據。洪愛民說:「景區從準備建設至今,並未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與之相對的是,此前居住在烏山附近的村民濫砍濫伐,樹木一度被燒光,使得烏山氣候異常,留下了38℃的極端高溫記錄,降水量也下降很多。
  • 被國家發改委點名!福州地鐵建設或被叫停!
    據經濟觀察網消息:近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申報建設地鐵城市的地方政府預算、GDP的要求,較2003年的要求提高了三倍。同時,增加了政府債務率指標。
  • 福州烏山社區這份「小報」20年堅持傳遞「好聲音」
    福州新聞網12月1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在安泰街道烏山社區有份「小報」,堅持「傳遞民聲、反映民情」的辦報宗旨,秉持「為社區發展鼓與呼」的精神,每月1期,風雨無阻,將黨的精神和居民關心的熱點問題送到居民手中,這份「小報」就是《烏山簡訊》,2000年以來已出版239期、發行30多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