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2日,「童心建造·歡喜莫幹」聯合國人居署城市思想家論壇暨「小小部落」國際親子建造節,於融創·莫幹溪谷歡喜啟幕。
聯合國人居署亞洲、太平洋區域辦事處代表Lars、70億規劃師聯盟創始人Alain和世界兒童運動副主席Quentin、個個世界創始人穆威、融創中國東南區域集團文旅策研部總經理毛妍、歸心運營部負責人張穎共同出席了開幕儀式,和融創社區51組小魚兒家庭,通過建造節一起探討如何讓建築與自然循環永續地相處,如何讓孩子在自然中與家長共同成長,以及關於未來城市化集群思考、共同參與的方式方法。
讓孩子發揮創造,讓建築與眾不同
在第一天的建造活動中,融創社區12組小魚兒家庭身著統一的建造服裝,在建造老師的帶領下,每組家庭領取各自的建造物料,進行角色分工,在竹林環繞的歡喜營地,開啟了一場充滿挑戰的建造體驗。
為了完成3米和5米高三角木屋搭建的挑戰,孩子們充分發揮動手能力,與爸爸媽媽們齊心協力,共同思考、突破和創造。
有的家庭由爸爸負責主體搭建,媽媽負責搬運建造材料,小朋友完成零部件的組裝,分工明確,相互協作;有些家庭從一開始全家就齊上陣,充分發揮一家「三頭六臂」的本領,全家一起參與每個建造的環節。
第二天,39組小魚兒家庭被分成不同顏色的幾個隊伍,搭建一開始,小魚兒們就化身「專業」建造師,迫不及待地開始發揮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想像力。先在草坪上搭建起各自的一個立方體,接著學習把兩邊其他小朋友的立方體進行連接,繼而一層一層往上搭建。
最後在父母的幫助下,一個高4米,總共佔地200㎡的「小小部落」,像從草坪上「破土而出」,成了莫幹溪谷又一個「最美地標」。而本次搭建活動,也是迄今為止世界兒童運動在世界範圍內參與人數最多、建造尺度最大的「千屋計劃」實踐。
活動過程中,父母和孩子成為「共建夥伴」,父母走進孩子內心,了解他的天賦和擅長,同時孩子也增強對父母的依賴與信任感」;家庭與家庭成為「互助搭檔」,每個家庭單獨負責一個部分,彼此幫助,相互成就。
讓成長回歸自然,讓建造創造歡喜
活動現場,融創邀請了聯合國人居署代表、70億規劃師聯盟主席以及世界兒童運動副主席全程參與活動,通過與家長和孩子們的互動、交流與分享,不斷觀察、記錄、總結孩子的搭建行為,並在過程中持續啟發孩子們對居住維度、形態及環境的思考。
除此以外,知名設計師穆威團隊在莫幹溪谷的山坡上搭建了一座Parki City全感官互動城市。利用Parki Land小程序,小朋友們在現場通過線上與線下的互動遊戲,在建造的空餘時間,還學習著思考城市「未來的樣子」。同時,還有一片「小小世界」專屬於小朋友們,他們可以在這兒自由的組合道具,完成他們想像中的城市。
搭建任務結束後,小魚兒家庭們席地而坐,與外國嘉賓一起分享一天的搭建感受,以及搭建過程中的歡樂趣事。最後,外國嘉賓們為參與搭建的小朋友頒發認證證書,作為對他們大膽思考,勇於實踐的鼓勵。
在建築設計師穆威看來,在這樣的親子共建中,孩子獲得如何更好的與人協作的能力,並通過「共建行為」,充分感受自然本真的真誠,從而獲得內心的歡喜。
為歡喜而來,到歡喜中去
就在建造節搭建營地的對面,散落著一個質樸而不失精緻的當代鄉村聚落,它還有著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一畝田」。
一畝田的建築設計由知名建築設計家孟凡浩親自操刀,每一幢建築都自由地布局在山地上,近觀有庭院綠茵,遠眺可見稻田山谷。偶然的地形、精密的規劃,看似隨機的結果,卻讓整個建築群猶如一個自然生長出來的村落,成了莫幹溪谷一道獨特的風景。
借著建造節休憩的功夫,小魚兒家庭陸續參觀了一畝田的展示空間和遠野·莫幹書舍。站在一畝田的陽臺,初秋午後的日光溫柔的灑在遠處的稻田,當目光望向遠山層巒疊翠的綠意,仿佛還聞到了陣陣稻香撲面而來。在遠野·莫幹書舍休息的家長,隨手翻閱一本閒書,閉目養神片刻,伴著隱約的鳥鳴和清澈的微風,仿佛一下子又充滿了活力。
一畝田,凌空於野,它是稻田上的村落;山脈掩映,它又成了溪谷裡的山居畫卷。在一畝田,小魚兒家庭們不僅感受著自然鄉野間的當代詩意生活,更在這份閒適愜意中,感受到了生命本真的歡喜。
黃昏時分,當夕陽的餘暉摸撫著遙相對應的一畝田和小魚兒家庭剛剛搭建完的「小小部落」,整個莫幹溪谷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望著親手搭建的木屋,享受著莫幹溪谷「田果蔬蔬」的有機雞蛋,「小魚兒」的笑聲成為一天最溫暖的犒賞,父母與孩子之間似乎也更加親近了。
或許,這就是「童心建造,歡喜莫幹」八個字的意義,讓建築與環境能夠循環永續的共存,讓孩子們在自然中獲得有別於城市的成長體驗,讓大人們陪著孩子們共同參與,共同思考,共同成長,收穫歡喜。
正如融創中國東南區域集團文旅策研部總經理毛妍所說:「我們希望通過小小部落國際親子建造節,為都市家庭構建一種全新的鄉村度假方式:將親子互動放在大自然中,與鄉野大地對話,讓小朋友在大地上蓬勃生長,在親子共建中增進親密關係,在動腦和動手的過程中收穫快樂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