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常青。
央視《道德觀察》——「絕不放棄你」追蹤報導。
千裡行自願戒毒團隊合影。
紅網時刻 記者 陳瑜 通訊員 羅雪梅 李軍鋒 長沙報導
在同事們的眼中,「常大」是一個亦兄亦長且隨和的人,他在工作中執著而又追求完美;在戒毒成功人士的眼中,「常大」是他們的主心骨,戒毒路上處處有他熱心幫扶的身影;在眾多公益慈善人和媒體人眼中,「常大」是一個為禁戒毒事業奔走呼籲的熱心人、不知疲倦的「永動機」。這位「常大」就是湖南省新開鋪強制隔離戒毒所四級高級警長、戒毒康復創業就業孵化器辦公室主任、支部書記——常青。
打造過硬戒毒民警隊伍,讓同事們「齊心」
從常青穿上警服的那一天起,他就虛心學習努力上進,牢固掌握管教技能。1996年,常青在全省勞教系統業務技能「四知道」大比武中和「聽音辨人」高難度項目考核中全部通過,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展示了新開鋪所高質量整體管教水平。謙遜紮實、勤懇鑽研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組織能力,讓常青很快走上了中層領導崗位。
走上大隊長崗位的他,始終秉持著把新開鋪所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不斷增強大隊民警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工作中,他堅持以身作則、嚴以律己,把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融合貫通,手把手教導年輕民警鑽研業務技能;生活中,他噓寒問暖關心大隊民警,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圍。
在他的努力下,新開鋪所打造出了最具執行力大隊,先後鍛鍊培養16名民警走向了科、隊長等中層領導崗位。其中就有2018年獲得司法部「新時代最美法律服務人」榮譽稱號的一大隊大隊長鄧林。常青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優秀黨員」以及「優秀黨務工作者」;2017至2019年,常青連續三年被長沙市天心區社會禁毒協會評為「先進個人」;2018年11月,常青被湖南省禁毒辦授予「優秀禁毒衛士」等光榮稱號……這些榮譽不過是常青為戒毒事業無私奉獻中的一隅。
勇做「集體戒毒」倡導者,讓戒毒人員「安心」
自2008年6月1日頒布實施《禁毒法》以來,戒毒人員的身份由之前的「勞教戒毒」轉變為「強制隔離戒毒」,從管理、教育和工作成效等許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為積極探索強戒工作特色「收得下、管得住、教得好」目標,時任二大隊大隊長的常青,大膽提出以「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為核心的「社區民主單元化管理」模式。大隊率先成立了「千裡行戒毒促進會」,通過採取層級管理、契約管理和同伴教育等多種形式,在戒毒人員之間營造了互融、互助、互信的集體戒毒關係。
戒毒人員黃某的孩子因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被醫院發出病危通知,由於黃某常年吸毒,家徒四壁,為了穩定黃某情緒,常青第一個站出來捐款救助,在省戒毒管理局和所黨委的大力支持下,所內民警及媒體和社會各界人士都向黃某伸出了援助之手,一場「生命接力,跨省救助」愛心救助活動開展起來。當所內戒毒人員看到中央電視臺專訪《道德觀察——絕不拋棄你》採訪欄目時,現場感人至深的救助場景令許多人留下了眼淚。雖然最後仍舊未挽回孩子的生命,但通過這場救助讓黃某看到了戒毒警察無私的奉獻和大愛,也讓他回歸社會後徹底戒除了毒癮,走上健康陽光的道路。
「不拋棄,不放棄,拯救一個人,挽救一個家」是常青的工作座右銘,正是因為這份執著和堅韌,讓戒毒人員在人生的道路上看到了希望,堅定了戒毒信心,也為日後創建「千裡行自願戒毒團隊」播下了思想的火種。
首創「千裡行自願戒毒團隊」,讓「生命之樹」常青
戒毒是當今全世界的一個難題,為了幫助吸毒人員走出「吸毒——戒毒——再吸毒——再戒毒」這個怪圈,常青和同事積極探索,針對強戒解除人員開展後續照管跟蹤幫扶工作,自2010年至今在全省6地,幫助戒毒人員建立7支「千裡行自願戒毒團隊」,這也是全國首創以戒毒人員為主的自願戒毒團隊,累計幫扶戒毒人員210多人,保持三年以上戒毒操守率高達85%以上,並組織禁戒毒宣傳和公益活動達50餘次,培養出一大批戒毒成功典型人物。
尤其是2017年6月,在省戒毒管理局的主導下,由新開鋪強戒所聯合湖南廣播電視臺芒果微基金共同發起的「湖南戒毒康復創業就業孵化器」,為戒毒人員上崗就業和自主創業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轉戰到孵化器辦公室任主任一職後,常青也變得更加忙碌,沒日沒夜地積極聯絡社會愛心企業,為的是給戒毒人員提供更多的就業和創業的機會,但他絲毫沒有埋怨,他先後累計為300餘名戒毒人員提供了就業崗位,幫扶戒毒人員成立了8家自主創業公司,解決了戒毒人員就業創業難的根本問題。
以常青為代表的新開鋪所全體民警辛勤的付出,贏得了包括中央電視臺、法治日報、人民網、湖南衛視、紅網等眾多媒體的肯定和追蹤報導。
「他們更像是穿制服的保姆,戴警徽的導師,常青大隊長和他們同事所做的工作,是讓生命之樹不再枯萎,綠葉常青!」中央電視臺《道德觀察》主持人這樣點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