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8月2日訊 (記者 張啟安) 2013年7月17日英國每日郵報網站發布一組來自韓國網站的圖片,圖片展示了來自日本的各種奇形怪狀的蔬菜,他們有巨型捲心菜、長葉子的黃瓜、人手形狀的白蘿蔔等。該網站稱兩年前發生的日本福島核事故的危害似乎已在現在的食物鏈中產生了影響。不過稍加求證即可揭穿這個謎底:這些圖片均非今年拍攝,這些蔬菜的產地也不是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地,最為荒唐的車諾比核巨鼠的傳聞當然也是假的。
實際上英國每日郵報轉載的這組圖片早在去年甚至前年就已在韓國、日本的網絡流傳,換句話說這些只是網絡老圖,拍攝的時間也並非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洩漏兩年後的今天。
不過我們仍需判斷,這些圖片中的變異蔬菜來自哪裡,是發生核洩漏的日本福島縣嗎?它們長成這副模樣是受到核輻射的影響嗎?讓我們來挑選英國每日郵報網站發布組圖中幾張最為怪異的圖片,來分析這些奇形怪狀的蔬菜來自哪裡,以及圖片是何時拍攝的。
怪異黃瓜產地距福島核電站400餘公裡
一張黃瓜上長葉子的圖片被猜測受到了核輻射的汙染,首先查找原始新聞源,這則圖片初始來源於日本的《デーリー東北新聞社》,發布時間為2012年7月2日。從時間上來看,這隻黃瓜並不是《英國每日郵報》網站所稱福島核事故兩年後才出現在食物鏈中的;從地點上來看,這隻黃瓜也不是福島當地所產。
據上述日本新聞媒體報導,這個怪異的黃瓜產地在日本青森縣十和田市。需要注意的是,十和田市距離福島縣有400餘公裡。而當地媒體在報導時認為氣溫因素可能導致黃瓜產生這一現象。
巨型捲心菜產地距福島核電站1000餘公裡
另外一張巨型捲心菜的圖片也頗具代表性。查找日本當地媒體報導發現,這隻巨型捲心菜圖片也是由日本一家名為《大分合同新聞》的新聞社於2012年6月16日在其網站發布,這則新聞稱,當地一位農民收穫了一個重達四公斤的白菜。
而據其報導蔬菜產地來自日本大分縣的日出町,該地位於日本九州島,而福島縣則位於日本最大的島本州,日出町到福島縣兩地相距1000餘公裡。日本媒體在報導時只是將這個句型捲心菜作為一種獵奇新聞來進行報導。
雙頭向日葵、葫蘆桃子、藍色青蛙時間地點也不對
另外一張圖片是日本水塘中藍色皮膚的青蛙。不過這隻青蛙被發現的地方位於日本四國島高知縣的安田町,據福島縣亦一千餘公裡。同樣一張雙頭向日葵的圖片也證明了上述判斷,雙頭向日葵圖片來自於日本山形縣朝日町,此地據福島核事故現場也有數百公裡。
除此之外,記者在搜索韓國網站博客時還發現了一些在2011年甚至更早時候流傳的奇形怪狀的蔬菜水果圖片,他們有類似人掌狀的山藥、像西遊記中人參果長相的桃子、還有長著像人眼睛的茄子等等。
從地點和時間可以肯定的是,英國每日郵報網站今年7月發布的這些圖片中的蔬菜水果並非來自福島核事故現場,拍攝時間也不是福島核事故發生兩年後的今天。
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所有人都在擔心核洩漏對當地生態鏈到底有哪些負面影響。不過在僅僅兩年的時間幾乎很難有具體的證據來證明當地生態環境的變遷。那麼我們就有必要來回顧一下1986年4月前蘇聯發生的車諾比核電站爆炸事故的案例。
實際上除了日本的巨型捲心菜之外,網絡上從來都不缺乏車諾比核電站變異動物的傳聞,這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核輻射巨鼠。那麼在核輻射是否能產生這種頗似外星生物的巨大老鼠?那些碩大如豬的老鼠真的在車諾比核電站存在嗎?
傳聞中的「車諾比巨鼠」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來看關於車諾比核電站巨鼠的傳聞,需要注意的是這類傳聞未見媒體正式報導。
「1996年春天.美、俄、烏三國派出了一個聯合者察團共9名科學來到車諾比核電站的廢墟上,同行的還有2名烏克蘭國家安全部人員,研究1986年前那場震驚世界的核原料洩漏事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接著這則傳聞中的巨鼠出現了,「人們驚異地發現,它竟是一隻變形的大老鼠,體長50多釐米,暗灰色的毛皮,牙齒像鯊魚一樣又長又銳利,爪子畸形卻很鋒利。。。」,最後這則傳聞如此結局,「半個多月後,俄、烏、美科學考察團由倖存的蓋克帶領再次進入該地區,這次動用了一個連的部隊,攜帶輕重武器,捕殺消滅了所有能發現的全部巨鼠群。
科學檢測表明,這些怪鼠內的RNA和DNA物質經放射線輻射之後,發生突變,已成為地球上一個全新的鼠種,蓋克回到美國之後,詳盡地披露了他所經歷的一切。」 這則傳聞頗具《故事會》的風格,在《故事會》中你還能找到巨型螞蟻、巨蟒之類的探險故事,探險地點從中國的羅布泊到南美叢林不一而足。這類志怪傳聞是真的嗎?車諾比核電站發生事故已迄今27年,如果存在巨鼠的話我們現在應該可以看到巨鼠的曾孫或曾曾孫。 顯然這則傳聞是假的。
「車諾比老鼠」產生適應性
這則傳聞稱1996年曾有多國考察隊進入車諾比核電站探險,文中提到了名叫蓋克的美國科學家。
記者經大量查詢發現,第一個被準許進入到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現場考察的美國教授叫羅恩·切瑟,他是德州理工大學的輻射研究中心主任,同時他的同事德州理工大學生物科學系教授羅伯特·貝克和助教布倫達·羅傑斯也從事車諾比核電站輻射現象研究,他們曾經仔細研究過在烏克蘭地區廣泛存在的老鼠。 德州理工大學網站上刊登的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他們實驗的經過。
開始羅恩·切瑟的團隊在烏克蘭當地收集同一種類的田鼠,他們分別來自被核輻射汙染的地區和未被汙染地區,以用來觀察和標記兩種田鼠的染色體傷害。不過最後結論卻出人意料,在對解碼和對比分析後他們驚奇的發現,在汙染區的老鼠與非汙染區的老鼠沒有區別,當然也沒有傳聞中的外星老鼠。
2005年,在美國能源部的支持下,德州理工與西德州農工大學對車諾比核事故現場的老鼠進行了一次詳細研究。不過這項研究更加令人驚奇。負責這項研究的羅伯特貝克發現,研究人員將實現老鼠放到車諾比汙染區後,這些老鼠的細胞形成了大量的保護以對抗放射性物質。研究人員更進一步發現,實驗老鼠體內產生了大量的蛋白質和酶修復受損的DNA,實驗老鼠對核輻射產生了適應性。 2011年羅伯特貝克在接受美國公共廣播電臺採訪時,再次重申在其研究過程中,並非發現車諾比核事故導致當地老鼠變異,相反他在當地還發現有狼、鹿等大型哺乳動物出沒。
實際上生物產生變異和核輻射劃不上等號,比如蔬菜變大或變得怪異,最大的可能是和氣溫、激素、施肥、栽培技術等因素有關。比如這個圖中的西紅柿長得像石榴,2006年內蒙古晨報的報導稱據批發柿子的菜農講,這些大棚柿子都是頭茬柿子,由於在開花時大棚裡進了風,導致花蕊重疊授粉,成為怪胎。
結語:無論是「有圖有真相」的日本蔬菜還是被稱為「核輻射怪物」的車諾比老鼠,他們顯然不是核汙染後的產物,禁不起推敲的傳聞只能是存在於恐懼中的一個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