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18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五個扶貧日,也是第26個國際消除貧困日。日前,陽光保險集團「萬名村醫能力提升計劃」走進烏蘭察布,來自烏蘭察布察右中旗108名村醫參加了本次培訓。
黨的十九大將精準脫貧確定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贏的三大攻堅戰之一。2018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
在國家政策的號召下,陽光保險集團迅速行動起來,啟動「雙生計劃」——「萬名貧困學生幫扶計劃」、「萬名村醫能力提升計劃」,實施健康扶貧、教育扶貧,助力構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面貌,讓陽光灑滿鄉間。
扶貧必扶智,教育扶貧切斷「窮根子」
雲南會澤縣位於金沙江畔。「金沙水拍雲崖暖」是當地最真實的寫照,綿延而高峻的大山、豐富的降水形成了當地絕美的景觀。2009年,會澤縣被國家人文地理推薦為中國108個絕美地標。
自然景觀的瑰麗背後是不宜居、經濟水平落後。會澤縣是有名的貧困縣,當地的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於人們外出務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守著村莊,一年下來只有過年時才能一家團聚個十幾天。
經濟的不發達,導致教育水平的落後。當地教育資源缺乏,師資力量薄弱。如拖車小學,始建於1936年,現已有80餘年歷史。學校有269名學生,有建檔貧困學生157名(男生82人,女生57人)然而卻只有教師11名。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教育扶貧是治本之策,也是扶貧且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如果一切進展順利,在不久的未來,雲南會澤縣的教育狀況將會在「雙生計劃」的推動下得到有效改善。
根據「雙生計劃」的規劃:「萬名貧困學生幫扶計劃」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通過「一對一」捐助小學生、「包班」捐助高中生等形式,定向幫扶萬名「三區三州」及國家級深度貧困縣的學生,幫助他們獲得公平教育的機會,為貧困學生搭建起成長的舞臺。
為了能夠更好地幫助這些孩子實現大學夢想,「萬名貧困學生幫扶計劃」中針對高中生的「包班」捐助,將連續捐助受助人三年,從高一進校開始到高三直至參加完高考。
截至9月10日,「萬名貧困學生幫扶計劃」已完成認捐10,232名學生,其中包班捐助9337名高中生,結對捐助895位小學生。
科技賦能實施立體健康扶貧
針對農村普惠醫療服務痛點,近日,在山東省「儒商大會」現場,陽光保險集團與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籤署合作協議,正式啟動陽光扶貧「雙生計劃」之「萬名村醫能力提升計劃」,至少培訓10000名貧困地區村醫。
據了解,目前我國有90多萬鄉村醫生,他們卻肩負著5.8億農村居民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以及常見病、多發病的初級診治等醫療服務,他們不僅是鄉村們身邊的「120」,更是「家庭醫生」。換句話說,鄉村醫生水平高低影響並決定著當地村民的健康狀態,提升鄉村醫生水平刻不容緩。
陽光保險瞄準健康扶貧痛點,整合旗下業務資源優勢,通過科技賦能實施立體健康扶貧。「萬名村醫能力提升計劃」將會從四大方面著手:一是利用陽光保險的科技和教育資源,通過陽光E學堂APP開展遠程教學。二是開展「陽光融和醫院名醫上山下鄉助教」活動。三是開展遠程教學和遠程醫療服務。四是選拔優秀醫生開展實訓。
「萬名村醫能力提升計劃」正逐步展開實施,初步估計,此項計劃將輻射超600萬鄉村人口。
在此次「萬名村醫能力提升計劃」烏蘭察布之行為當地村醫們組織培訓的同時,陽光人壽還與陽光融和醫院、中國保信一道組成工作隊,共同前往內蒙古察右後旗賁紅鎮,進行義診、入戶診療。工作隊還走訪了貧困戶患者,為他們送去了治療所需的各類藥品,並對當地醫療情況和需求進行深入考察了解。
產業扶貧構建致富長效機制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以吉林安圖龍泉村幫扶項目為例,把以全村農戶脫貧、逐步實現村民致富、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長遠目標,通過農村合作社形式與企業化運作相結合,構建致富長效機制,實現脫貧的最終目標緻富。
今年年初,陽光保險集團董事長張維功來到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龍泉村,與當地縣領導和村民共同啟動陽光保險集團對口幫扶龍泉村計劃。該計劃通過農村合作社形式與企業化運作相結合的模式,以龍泉村資源優勢為基礎、企業化運作為抓手,在該村建設陽光冰泉大米生態農場、冰泉煎餅加工廠、遠程問診醫務站、有機木耳專業生產合作社等精準產業扶貧項目,通過長效致富機制助推當地村民儘快脫貧致富。目前,各方面進展順利,陽光冰泉煎餅加工廠即將竣工投產,10月底將進入正式運作;陽光冰泉大米生態農場正在積極進行工商註冊;陽光龍泉遠程問診培訓醫務站已為40多位村民完成診療,正在積極地幫助當地村民解決看病難問題······脫貧其實並不是終極目標,能使貧困人口保持致富能力,讓脫貧成果長期可持續,為村民們解決切實解決問題才是陽光的終極目標。
陽光保險這一「造血」扶貧模式在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下,真正做到「六個精準」(扶貧對象精準、措施到戶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取得了有效成果。在四川雅安名山區,陽光保險與中國扶貧基金會下屬的善品公社展開合作,通過資金、業務、銷售等方面的支持來實現「造血式」扶貧,支持當地合作社進行的農產品開發及管理工作,協助當地建立起黃果柑、茶葉、枇杷、獼猴桃等特色農產品基地,以及協助善品公社向農戶就技術、管控、品牌等上遊工作進行拓展與加深。
8月底,雅安名山區獼猴桃迎來大豐收,引來業內外廣泛關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選取獼猴桃特色農產品示範基地為試點,組織全國重點媒體進行基層扶貧調研。
秉承「讓人們擁有更多的陽光」的使命,陽光保險在做強做大保險主業的同時,一直不忘履行社會責任。自成立以來,陽光保險開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動,積極回饋社會,在各項公益慈善事業中累計投入超過2.4億元。
陽光保險集團董事長張維功先生始終認為:企業存在的價值取決於對社會的貢獻,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對社會貢獻應有的價值,企業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