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妍茶趣—普陀山上鳳尾茶

2021-02-22 華妍文旅

華妍茶趣—普陀山上鳳尾茶

 

主編:中醫傳承人楊志華

編輯:國際攝影師李戀

作者:曲藝郎中康榮會

 

滿碗輕花別有春,津津舌本涼芬起。

齒搖發白不復去,草堂寂寞飄茶香。

 

普陀山·文化

品茶需要佳茗,產好茶自然需要好的山水。高山雲霧,十裡變幻,茶園碧綠,沾露滴水。廬山,武夷山,黃山,五臺山,山山名茶。四川蒙頂、蘇州碧螺春、徽州松蘿,現在也是名滿天下。而有一個地方,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淨地」。駐足於此,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春暖的季節是採茶的季節,花開的時候是品茶的時候,它就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為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的普陀山——佛茶鳳尾茶的故鄉。

 

普陀山位於我國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形似蒼龍臥海,中部佛頂山天燈臺最高,向四面延伸,西為茶山,北為伏龍山,東為青鼓壘山,東南為錦屏山、蓮臺山、白華山,西南為梅岑山,連綿起伏。是眾所周知的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道場,與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道場、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和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道場,並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普陀山·宗教

早在西漢末年,普陀山並不叫普陀山而稱梅岑山。是因為道士梅福在此修道煉丹而命名的。到了西晉太康年間,有佛教徒在普陀山偶然發現觀世音現身。唐大中元年,有天竺(古印度)梵僧來普陀山傳教,在朝謁潮音洞時,又見到觀音菩薩現身。唐以後,歷代帝王多次賜金擴建普陀山寺院,倡導觀音文化。公元967年,宋太祖趙匡胤首次欽派人到普陀山貢香幡,開了朝廷供奉先河。宋元豐三年,朝廷賜匾「寶陀觀音寺」。公元1214年,宋寧宗趙擴又賜匾額「圓通寶殿」,欽定普陀山為專供觀音菩薩的地方。並根據佛經「補怛洛迦」,更山名為普陀洛迦山,也稱為補陀洛迦山。由此,普陀山成為中國四大菩薩道場之一。

普陀山·飲茶

普陀山種茶,約始於1000年前的唐代,其時佛教正在中國興盛起來。寺院提倡僧人種茶、制茶,並以茶供佛。僧侶圍坐品飲清茶,談論佛經,客來敬茶,並以茶酬謝施主。北宋詩人梅堯臣《遣碧峰霄峰茗詩》曰:「閱盡名山古剎界,惟於此地香茶靈。」一個「靈」字,就可想像詩人對普陀山的崇敬,對佛茶的親近之情。佛茶外形似螺非螺,似眉非眉,真歇泉、滌心泉、葛洪井的水燒開了,沸水一注,翠綠氤氳,香氣芬芳,茶客自是一飲三嘆。清康熙、雍正年間,始少量供應朝山香客。清末,由於輪渡通航,香客及遊覽者大增,從而促進了佛茶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後,茶園擴展較大,並建立了茶場。1980年以後開始正式對外銷售。

 

普陀山的茶園在普陀山的頂峰佛頂山,優質普陀山佛茶外形「似螺非螺,似眉非眉」,色澤翠綠披毫,香氣芬芳,茶湯味道清醇爽口,又因其似圓非圓的外形也略像蝌蚪,故也稱「鳳尾茶」, 是我國綠茶類古茶品種之一。佛頂山海拔291米,是一座不高的海上高山,峰頂慧濟寺供奉的釋迦牟尼佛,默默俯視著朝聖的芸芸眾生。一年四季,雲霧繚繞,聚散無常,鹹了鬱郁茶花,溼了青青茶葉。

 

----從來佳茗似麻姑,自古高僧愛鬥茶----

佛門設有茶堂,有一整套的茗飲儀式,茶事頻繁。唐宋以來,品茶論禪之風日盛。懷素和尚激情澎湃地寫下了最早的茶事佛門手札《苦筍帖》。帖文如下:「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逕來,懷素上」。14字鋒正字圓,筆墨飛舞,尤其是「茗」字,氣韻生動,充滿了書家對茶的熾熱情感。綠茶一壺苦,苦茶一壺綠,海水是苦的,魚快樂自在,茶是苦的,喝茶喝的是人生八苦,雖受苦的逼迫,能靜,能放下,能開心,樂得自在。

一襲僧衣,一杯佛茶,獨坐巖上,看海觀雲,佛如何是佛?茶如何是茶?

下周《杏林天地》節目預告(五一後節目)

⭐節目直播時間:

下午15:00一16:00免費公益直播60分鐘

⭐節目直播內容:

星期一(5月4)看中醫傳承人楊志華老師《中醫之八綱辨證寒熱》

星期二(5月5)聽曲藝郎中康榮會老師《杏林故事之藥王神篇2》

星期三(5月6)看中醫傳承人楊志華老師《中醫之八綱辨證虛實》

星期四(5月7)聽曲藝郎中康榮會老師《杏林故事之藥王神篇3》

星期五(5月8)看中醫傳承人楊志華老師《中醫之八綱辨證陰陽》 

星期六(5月9)聽曲藝郎中康榮會老師《杏林故事之藥王神篇4》

⭐付費回看配字完整節目

 

觀看直播渠道

1. 關注微信企業公眾號:《華妍文旅》點擊《TV直播》點擊《中醫養生2頻道》觀看;

2. 在微博一直播平臺:《草根聖手楊志華》直播間觀看;

3. 在其它知名直播間觀看。

 

相關焦點

  • 華妍茶趣——大明寺泉雨花茶
    華妍茶趣——大明寺泉雨花茶主編:中醫傳承人楊志華編輯:國際攝影師李戀作者:曲藝郎中康榮會所謂: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茶怕選錯水,水怕無人識。借著幾句筆者的感悟,開啟了我們今天的話題——天下第五泉配何茶?唐代陸羽的《茶經》是中國第一部有關茶的專著,陸羽在《荼經》中曾經記述了《廣陵耆老傳》的故事。
  • 華妍茶旅-杭州龍塢茶鎮
    華妍茶旅-杭州龍塢茶鎮主編:中醫傳承人楊志華編輯:國際攝影師李戀在美麗的西子湖邊,這樣一個恢弘的鎮子,因茶而生。山上,西湖龍井萬畝茶園;山下,制茶、賣茶、飲茶,各種快樂交織。龍塢鎮地處浙江省杭州市西南側,是杭州市新興開發的六大旅遊風景區之一,為「三江兩湖」黃金旅遊線上的一個生態旅遊大鎮。
  • 華妍茶舞-入門基礎採茶舞
    華妍茶舞-入門基礎採茶舞 主編:中醫傳承人楊志華 編輯:國際攝影師李戀
  • 三霧夢幻 普陀佛茶臨梵天
    他在《茶經》中記載,茶味至寒,最益精行儉德之人。僧無事,坐禪的時候,茶是生津止渴、提神益思的聖物。當年禪宗初祖達摩面壁時,口噙茶葉,使氣清,使神朗,漸入三摩地境界。佛門設有茶堂,有一整套的茗飲儀式,茶事頻繁。唐宋以來,品茶論禪之風日盛。懷素和尚激情澎湃地寫下了最早的茶事佛門手札《苦筍帖》。帖文如下:「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逕來,懷素上。」
  • 鳳尾茶
    鳳尾茶(《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異名】野山茶、小山茶(《昆明民間常用草藥》),雲松茶、小香茶、小松毛茶、鏽山茶、牙刷草(《雲南中草藥》)。【來源】為唇形利植物東紫蘇的全草。【植物形態】東紫蘇多年生矮小草本,高10~25釐米,全株密被柔毛。莖方形。自基部分枝,叢生,直立或基部稍傾斜,表面綠色或帶有紫色。
  • 華妍茶旅-愛茶隨茶到遠方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關於茶旅,除了一張決定出發的車票,我們不需要考慮太多,便可以進入一場茶主題的深度文化健康旅行。每年的春秋二季,我都會忍不住想要去茶園,去採一抹茶園的新綠,去挑一套心儀的茶具,覓一處靜坐下來,為自己為朋友沏上一壺茶,任那茶香四處飄逸或是思緒飛揚或是只剩下茶香殘留齒頰。隔幾片茶葉、注入水,茶杯中浮晃著一抹淡碧,幾縷輕煙散著溫熱,慢慢從鼻端沁到咽喉、四肢百骸。
  • 咖啡皿中的茶趣 (上)
    而妙玉泡茶用的水即取的是這玄墓山蟠香寺周圍梅花上的雪水。雖為小說中的描寫,但也感慨曹雪芹筆下賦予的特殊美感。雖不能效顰妙玉用梅花上的雪水泡茶,但可以在溫暖如春的北方冬夜從冰箱中拿出早已用礦泉水凍好的梅花狀的冰片,放在翠鬱的春茶上待那冰一點點融化後慢慢把春天的綠茶浸出鮮甜來,這即是借鑑咖啡中用冰滴下來的水一滴滴萃取咖啡的方法。
  • 華妍茶旅-如何打造時尚茶旅?
    、茶葉品鑑、茶古蹟遊覽、茶特色建築參觀、茶事勞作、茶俗體驗、茶藝觀賞、茶商品購物等多種內容,是集鄉村旅遊、生態旅遊、文化旅遊、主題旅遊、養生旅遊為一體的新型旅遊模式。那麼如何打造當下時尚茶旅內容?一、美化茶園環境開展生態旅遊。在不影響茶葉生長的前提下,通過景觀改造和花木補植,適當美化茶園的景觀,形成良好的生態旅遊資源,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加強對茶園的管理,注重保護茶園及茶園周邊的生態環境,適當開展生態旅遊。二、延伸茶俗茶事開展節事旅遊。通過茶文化旅遊節事節會,使茶文化與旅遊業有機結合,實施整體對外營銷。
  • 【桂月閒情,曰茶曰趣】
    歷覽華夏春秋,泱泱華夏(華夏China,小寫為瓷器china),文化淵源流長,喜愛茶的人數不勝數。茶之為物,常及市井百姓,文人墨客,逸如達官權貴,帝子名流,常寄情於茶。同是飲茶,卻並不拘於物的層面,常有兼雜著營生、情趣、人文的,多層面全方位的精神世界交流碰撞。 茶之一物,生於山野田園,品飲者卻遍及市巷山林。
  • 華妍茶旅-敢問茶旅為何物?
    在這種情況下誰不想離開喧鬧汙染的都市,來茶園呼吸一下乾淨純潔的新鮮空氣,放下腦海中煩惱的事情,忘記工作中的困難,坐在涼亭中,品一口自己剛剛採下的、泡好的醇香的茶,嘗一口清涼的茶點,再望一眼窗外綠油油的茶田,清爽乾淨的感覺,是不是覺得整個人都被綠色過濾了一遍呢?
  • 華妍茶旅-愛茶人心中的聖地臨滄
    臨滄地處橫斷山系怒山山脈南延部分,屬滇西縱谷區,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水資源豐富,是國家重要的水電能源基地,雲南重要的蔗糖和酒業生產基地,居於世界茶樹和茶文化起源中心,是普洱茶原產地和滇紅茶、大葉種蒸青綠茶的誕生地、中國最大的紅茶生產基地和普洱茶原料基地、中國最大的澳洲堅果基地市。
  • 納蘭容若和李清照的「賭書潑茶」,相同的茶趣,道出不同的心傷
    相對來說,李清照的身世更多幾分悽苦,然而卻依舊寫出「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的詞句。詞人雖老猶病,卻依然有著以藥代茶的樂觀。由此再看李清照對「賭書潑茶」的回憶,勾起的則是「甘心老是鄉矣!隨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
  • 普陀山佛茶,菩薩膝下的一片靈葉
    普陀山精品佛茶的標準是一芽一葉,專揀茶樹上還沒展開的嫩尖尖掐。普陀山佛茶略不同於其它地方茶葉的清香,翻炒過程中火候旺,島上耕地面積有限,加上選材嚴格,整個普陀山佛茶園,每年精品茶葉產量到了南宋時期,普陀山的禪宗始祖,真歇清了禪師來到島上,當地老百姓才知道那棵藥樹就是茶,開始廣泛種植。
  • 佛茶盛宴|4月26日,普陀佛茶文化節向你發出邀請!
    幸福普陀風範如何?以「茶和天下·幸福來」為主題的「第十屆中國國際普陀佛茶文化節」為你揭開謎底!(往屆圖)2018年4月26日(周四) 第十屆中國國際普陀佛茶文化節 將在東港塘頭佛茶園盛大開幕佛茶文化節自2006年舉辦以來已成為獨具普陀特色的節會品牌
  • 觀音菩薩道場:浙江普陀山
    如其他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一樣,普陀山也有它的「景中之景」。遊覽普陀山的歷代名人曾憑各自的觀感,分別有「普陀八景」、「普陀十景」、「普陀十二景」、「普陀十六景」之頌讚。明代文學家屠隆有詠「普陀十二景」詩:梅灣春曉、茶山夙霧、古洞潮音、龜潭寒碧、大門清梵、千步金沙、蓮洋午渡、香爐翠靄、洛迦燈火、靜室茶煙、磐陀曉日、缽盂鴻灝。
  • 美麗海島 靜心自在普陀山
    普陀山國際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的「如易閣」,是集佛教文化體驗與實際生活禪修於一體的精品禪文化酒店。其內部環境設計、裝潢、服務用品、人員著裝等都帶有濃鬱的佛教色彩,還設有高端禪房、養生素食包間、素食自助餐廳、三維影像禪堂、精品陳列走廊、五藝體驗包間……相對小眾又相當高大上。
  • 文喜茶上線靈感茶禮盒,武林寶典解密匠心制茶檔
    近日,喜茶聯手石川設計打造「喜茶局」靈感茶禮盒,並同步推出視頻。該視頻,講述了主人翁阿喜為了探索精湛的制茶之術,而翻山越嶺去尋訪四方高人,並最終研製出4款好茶的故事。視頻開篇,以一本喜茶武林寶典引入主人翁阿喜的制茶故事。
  • 華妍茶旅-大巴山茶鎮漫生活
    主編:中醫傳承人楊志華編輯:國際攝影師李戀作者:曲藝郎中康榮會獨居古道茶鎮,任由水煮沉浮;小鎮以「問道八臺山、隱居天池壩」為主題,將旅遊產業發展、富硒茶文化推廣和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按照「一街七巷一苑」,科學設置茶葉展銷、餐飲民宿、娛樂購物等區域,著力打造集文化、商貿、度假、休閒於一體的特色旅遊小鎮。
  • 中國人喝中國茶,淘寶直播開啟首檔茶趣類PGC《人口普茶》
    中國人喝中國茶,淘寶直播開啟首檔茶趣類PGC《人口普茶》 時間:2017-09-25 15:24:38 來源:中國娛樂網 編輯:中國娛樂網   一說到茶文化許多人都會認為這是有高雅情操的人才會去了解的東西,許多人還把茶文化的認知停留在喝茶聊天的層面上。
  • 神秘的普陀山——靈性五寶
    舟山普陀山是個神秘的地方,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流傳其中的觀音神話。據普陀山史料記載,有關觀音的靈異事件多達5700多條。住在島上和周邊的居民以及遠道而來的遊客,他們都相信,來自觀音的力量和庇佑,讓他們逢兇化吉,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