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火鍋到底有多狂熱?

2021-02-14 魔都好餓

秋風一吹,喚醒了神州大地上, 成千上萬顆「吃火鍋」的靈魂。東西南北,涮鍋、亂燉、打邊爐、老火鍋···統統都到碗裡來!

 

小鍋架起、湯底熬好、菜品碼上,大家圍成一團,在氤氳的水汽中談笑風生,邊涮、邊蘸、邊吃,吃的是美味、是熱鬧、也是溫暖。

 

如果按照目前對火鍋「邊煮邊吃」的寬泛定義,那麼早在商周時期這種烹調方法就已經出現了,《韓詩外傳》中記載的,眾人圍坐,將食物至於鼎裡煮熟而分食的「擊鐘列鼎」便是萌芽。

 

這之後還有,在東漢出土的暖鍋原型「樵鬥」,三國時期將鍋分成五格的「五熟釜」,唐朝白居易詩中的「紅泥小火爐」,蘇東坡的骨董羹等等,各類文獻記載汗牛充棟。

 

但若是嚴格按照只能煮生片、必須有蘸醬的標準,那麼真正有記載的,是宋代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涮兔肉火鍋」,寫的是他在武夷山偶得一隻野兔,與友人生了個小火爐,架上湯鍋,將兔肉切成薄片,用筷子夾著涮熟再蘸醬吃的經歷,還將這種吃法取名「撥霞供」

 

直到明清,火鍋才真正興盛起來,不僅是民間,貴族皇室也大興吃火鍋之風。清朝的皇帝在吃火鍋的規模、設備、場面上都可謂是前無古人,野味火鍋、羊肉火鍋、生肉火鍋、菊花火鍋,都是皇帝秋冬菜單上的常客。乾隆皇帝曾辦了530桌的宮廷火鍋宴,嘉慶皇帝在1796年擺的「千叟宴」上,用了1550個火鍋。

 

在民間,火鍋演化出了百種形態,不同地區的人,對火鍋都有自己的理解。北京人的火鍋是清湯裡涮羊肉,重慶人的火鍋是麻辣老油燙毛肚,雲南人的火鍋是鮮採的菌子一鍋煮,安徽人的火鍋則是一層層碼上蔬菜、筍乾、肉片、炸豆泡的一品鍋····

 

老北京人管火鍋叫「涮鍋子」,立秋一過,寒雨初歇,喊上三五個貼心好友,一起涮一鍋鮮美的羊肉,什麼煩惱都能暫時被擱下了。

 

支火鍋涮羊肉的習慣,早在遼金時代的契丹等北方遊牧民族裡就已經盛行了,這種「快速料理」非常適合他們馬背上的徵戰生活。

 

老北京火鍋的湯底和涮菜都是簡約而不簡單,先說羊肉,涮羊肉,羊肉選好了,就成功了一半。新鮮的「上腦」、「三叉」肉質細膩、肥瘦相間,是備選上品。肉片要切得夠薄,一涮就熟,久涮不老,隨涮隨吃

 

「清水一盞,蔥香二三」就能做一鍋簡單的湯底,也可以放點口蘑、大蔥、枸杞、海米來提香,也讓羊肉吃起來更加滋補。

 

紫銅火鍋,銀霜碳,是正統銅鍋標配,非常有儀式感。吃的時候講究順序,先放幾片羊尾油把湯煮香,而後才開始涮肉,最後上大白菜、粉絲、凍豆腐這「老三篇」。必備的還有蘸醬,加了椒鹽和小茴香的麻醬、腐乳醬是點睛之筆,有了這些,一頓正宗的涮羊肉才算圓滿結束。

 

推薦店鋪:

📍 東來順飯莊: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大街138號

 

成都人有多愛吃火鍋?有一個說法是,飛機從成都上空飛過,都能聞得到火鍋的味道

 

顯然是有點誇張,但是走在成都的大家小巷,你必然能聞見縈繞於空氣中的火鍋香氣。

春熙路短短的一條街,開了十幾家大型火鍋店,店門口都擺滿了小板凳,一到飯店,門前就排起了長龍,無論白天黑夜,也無論春夏秋冬。

 

四川人吃火鍋興起於明、清時代,早先的成都火鍋,味道其實很清淡,麻辣的吃法始於民國時期。火鍋現吃現燙,麻辣鹹鮮,油而不膩,吃起來酣暢刺激,解鬱祛溼,非常適合成都盆地陰鬱溼氣濃重的氣候。

 

成都的火鍋講究香,其次是麻,最後是辣。用菜籽油和紅辣醬熬製的紅油做底,加入了甘松、香茅草、千裡香、靈草等香料,有紅湯鍋,更多的是鴛鴦鍋,海鮮蔬菜白鍋煮,腦花、黃喉、肉葷紅鍋煮。蘸料以耗油、蒜泥、香菜為主。

 

火鍋雖然是麻辣的,但成都人硬是把它吃出了一股文藝氣息。不管是店面都帶著一種風韻,菜品上桌也要擺得精緻講究,重慶人常常嫌棄成都火鍋不正宗,但對於成都人來說,管它是撒子,好吃就要得

 

推薦店鋪:

📍 川西壩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43號

 

重慶的火鍋,自帶著一種濃濃的江湖氣質。



建國前,在著名作家李劼人的《漫談中國人之衣食住行》有一段「九牛毛肚」的翔實敘述:

自貢、犍、樂之水牛內臟如何吃法,不得知,而吃水牛之毛肚火鍋,則發源於重慶對岸之江北。最初是一般挑擔零賣販子將水牛內臟買得,洗淨煮一煮,而後將肝子肚子切成小塊,於擔頭置泥爐一具,爐上置分格的大洋鐵盆一隻,盆內翻煎倒滾煮著一種又辣又麻又鹹的滷汁。於是河邊的橋頭的,一般賣勞力的朋友,和討得了幾文而欲肉食的乞丐等,便圍作擔子,受用起來。各人認定一格滷汁,且燙且吃,吃若干塊,算若干錢,既經濟,而又能增加熱量。

 

可知,這重慶火鍋zui早涮的是毛肚,起源於碼頭的勞苦民眾間。之後才由擔頭轉移到了桌上,分格的吃法也演變成今日重慶有名的九宮格火鍋。

 

重慶火鍋重要的特點,便是老油,牛油、花椒、辣椒一起熬製的紅油,循環使用,越煮越香,這也是被很多人詬病不衛生之處。而老油之所以被保留幾百年自有它的妙處,各種食材的香氣在老油裡沉澱,再次燙煮時,又能黏附在新的食材上,讓火鍋吃起來濃香熱辣。這個味道也只有在重慶才能吃得到。

 

吃重慶火鍋,毛肚、黃喉、鴨腸是必點的,蘸料也很簡單,麻油配大蒜。雖說重慶火鍋味兒重、又麻又辣,還有那麼點「不衛生」,但是去了重慶的,沒人不想過把癮。

推薦店鋪:

📍 臨江門洞子老火鍋:渝北區寶聖大道902號

 

著名美食家汪曾琪先生曾在昆明待過很多年,他在《人間草木》中說道:「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一片菌子氣味。」

 

雲南的野生菌種類佔中國食用菌的三分之二,世界食用菌的二分之一,大有「菌臨天下」之勢。種植的蘑菇,雲南人是不屑吃的,去山野撿到的鮮菌才好。

 

羊肚菌、竹蓀、乾巴菌、雞樅菌、牛肝菌、松茸、松露····,各種充滿神秘和魔幻色彩的野菌子應有盡有,油煎、爆炒、清燉、燒烤,怎麼做都好吃。

 

除了單一的品種,雲南人還愛混著吃,只吃一種菌子是嘗鮮,吃了菌子火鍋,才算滿足。十幾種菌子煮在火鍋內,香氣四溢,鮮美無比。不要肉,就這一鍋菌子,將整個雨季的恩賜都吃進肚子裡。

推薦店鋪:

📍 京川野菌王:昆明關興路180號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貴州人不僅愛吃辣,也嗜酸。酸辣是深入貴州人骨髓的味道不僅能夠祛溼,還可以幫助消化。

 

貴州酸食花樣眾多,酸湯,便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區的一張味覺名片


酸湯主要分為紅酸和白酸。白酸湯由清米湯在酸湯桶中慢慢發酵而成,只酸不辣,顏色清涼,味道甘爽。紅湯則是由西紅柿自然發酵得來,用紅酸湯做的酸湯魚火鍋,味道酸香醇厚,是貴州人喜歡的美食。

 

苗家人釀製酸湯,用的是野番茄,取的是高山泉水,入鍋的魚,則要去稻田裡捕捉新鮮的稻花魚,切成塊放入酸湯鍋底裡煮熟,魚肉鮮嫩,入口即化。

 

魚肉配上酸辣爽口的湯汁,再加入木姜子和糟辣椒,味足鮮美,吃完魚再喝一口湯,通體舒暢清清爽爽。

推薦店鋪:

📍 貴陽亮歡寨酸湯魚:飛山街50號

 

東北的特色菜,酸菜白肉火鍋早起源於滿族宮廷,俗名汆白肉,絕對是關東民俗餐飲的代表作,也是滿族傳統風味菜餚。

 

酸菜就是酸白菜,東北人會在大白菜收穫的季節挑選上好的大白菜,手工醃製,自然發酵。家家戶戶都有這麼一個醃菜的大缸,一塊大壓菜石。


發酵好的酸菜色澤金黃透明,菜葉柔軟菜梗脆亮,久煮不爛。再搭配精緻高湯,酸中帶甘,香味四溢

 

而這白肉,也是「御肉」,是皇帝祭祀後分給群臣食用的,不添加任何作料。到了民間,就被放到酸菜裡一起煮著吃,在早年,這道菜也只有富人吃得起。

用紫銅木炭火鍋,上好的骨頭湯做鍋底,把酸白菜切成絲放進鍋裡煮,八成熟的白肉切成薄片下鍋涮著吃有酸菜做中和,肥而不膩,能體現豬肉鮮嫩的一面。吃時還可配上蟹肉、血湯,風味濃厚。佐以韭菜花、豆腐乳、辣椒油、蒜末等小料,趁熱吃下,頓覺通體舒泰,心境一流。

推薦店鋪:

📍 瀋陽酸菜火鍋:振興街5號城中花園北門北側

 

大概是在2015年,潮汕牛肉火鍋突然風靡全國,在群雄爭霸的中國火鍋江湖中,殺出了一席之地。也讓很多中國人發現,火鍋這種平民美食,居然也能吃得這麼高級。

 

千裡迢迢從川貴地區運來的水牛,當天宰殺,當天吃,曾號稱「一頭牛從宰殺到餐桌不超過6小時」,且每一個部位都精心分類

胸口的肥肉叫胸口朥、脊背上長長的肉叫吊龍、腹部的肉叫肥拼、肩胛上的肉叫脖仁···,每個部位的肉口感有差異、涮法也不盡相同。

 

食材這麼講究,湯底就不能喧賓奪主,必須夠清淡,突出食材本身的鮮。熬製好的牛骨清湯,加入南姜和少許鹽,煮沸後撒上一層芹菜沫,涮肉前,先來上一碗,全身的食慾就都被打開了。

 

將牛肉放在漏勺裡,至多燙上10秒,撈起蘸點沙茶醬,讓鮮美的牛肉在嘴裡慢慢咀嚼融化,油脂在齒間炸開,油香四溢。喜歡的話,再來一份Q彈無比的手工牛肉丸,完美!

推薦店鋪:

📍 阿彬牛肉火鍋:潮州市南交路與春福街交叉口

 

關於菊花火鍋,清末作家徐珂編在其編撰的《清稗類鈔·飲食類》「小酌之生火鍋」寫了這麼一段:

 

「京師冬日,酒家沽飲,案輒有一小釜,沃湯其中,熾火於下,盤置雞魚羊豕之肉片,俾客自投之,俟熟而食。有雜以菊花瓣者,曰菊花火鍋,宜於小酌。以各物皆生切而為絲為片,故曰生火鍋。」

 

菊花火鍋在晚清的宮廷裡非常盛行,每到深秋菊花盛開的季節,慈禧太后的餐桌上必定少不了「萬壽菊花鍋」。


火鍋裡加入菊花,不僅別有風味,還有疏散風、清肝明目、清熱解毒作用,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食用菊花的記載。

 

蘇杭一帶一直盛產好菊花,菊花火鍋如今在這裡大受歡迎。菊花開得正好時採摘下來,用溫水洗淨瀝乾,待雞湯鍋底燒開後,加入火腿、肉片、魚片,一邊涮食,一邊投入菊花花瓣。肉香和菊花香融合在一起,鮮美無比。

 

據說,慈禧太后吃火鍋時,不蘸料,空口就能吃下許多。一頓菊花火鍋吃下來,不僅解決了口腹之慾,還能美容養顏,令人神清氣爽。

推薦店鋪:

📍御榮府:杭州萬塘路262號


寒風瑟瑟的天氣,熬一鍋靚湯,架上碳爐和砂鍋,大家圍站一旁,涮熱騰騰的美食,這就是幾百年來廣東人的超愛的冬季美食「打甂爐」(後被誤寫成「邊」),一聽到這個詞,心裡就會升起一股暖意。

 

不同於川渝火鍋的霸道,打邊爐的味道更加溫潤、清香、鮮美。湯底一般會是煲好的雞湯和排骨湯,用砂鍋煮熱,並保持沸騰,這樣廣東人最愛吃的海鮮就不容易涮老。

 

即便是如此清淡的湯底,廣東人還是擔心上火,所以必吃的食材裡除了琳琅滿目的海鮮和魚丸、蝦滑外,還必須有石膏豆腐和雞腰來清熱瀉火。

 

過年的時候打邊爐,不同的食材還有特殊的寓意,比如青菜有「財」的諧音,年糕暗示「年年高升」,蜆子取「顯」的同音,是祝你顯達富貴的意思。一家人邊吃邊聊,一頓飯吃上5、6個小時都不會嫌久。

 

推薦店鋪:

📍順德松記食店:廣州鶴洞路12號鑫都賓館內



「一品鍋,品美味,離桌不離鍋」,

一品鍋原本是安徽績溪的家常土菜,徽商繁榮的時期,常年在外奔波的商人過年回鄉,家人便會煮上這麼一鍋「盛宴」,慶祝團圓,一品鍋也被賦予了溫暖的含義。

 

圖片@江南風雨

真正讓它聲名遠揚的,是民國作家、績溪人胡適任職美國大使期間,胡適就經常用一品鍋招待外賓,受到廣泛讚譽。不過胡適的一品鍋,相較於食材粗糙的農家土菜,要精緻豐富許多。

 

據胡適的女婿梁秋實回憶:「一隻大鐵鍋,口徑差不多有二尺,熱騰騰地端了上桌,裡面還在滾沸,一層雞,一層鴨,一層肉,一層油豆腐,點綴著一些蛋餃,緊底下是蘿蔔青菜,味道好極。」

 

現在的一品鍋,做法就更加講究了,兩耳大鐵鍋裡,先放墊鍋(蘿蔔、豆角、筍乾),再一次碼上五花肉、豆腐包、蛋餃皮、鴨夾子、肉圓、雞塊··等等,一層一個花樣。大火燒沸後,再慢燉。

 

一品鍋燒製得好,油而不膩,不老不嫩,爛而不化,熟度適中,熱而不燙,冷而不卻,味厚而鮮,誘人食慾。

推薦店鋪:

📍中國徽菜文化交流中心餐廳:績溪縣龍川大道150號

 

椰子雞火鍋是美食界的新晉網紅,小清新、高顏值、養生又美味,讓它在當下大受年輕人的追捧。

 

海南特產文昌雞,皮薄肉嫩,骨酥皮脆,自古便名揚中外。一鍋清香四溢的海南椰青清湯,溫煮著柔嫩細膩的海南文昌雞,組成了鮮甜還帶著清新海風的鍋底。

 

不用任何多餘的香料,敲兩三個新鮮的青椰子,把椰汁倒進鍋中,加入椰肉和野生珍珠荸薺,煮出果香後就可以放入鮮嫩的雞塊了,蓋上鍋蓋,不出10分鐘,就能開鍋享受鮮甜的驚喜了。

 

椰子汁清香又不奪味兒煮出淡白的清湯,炸開幾朵雞油花,隱約帶著椰奶香。雞肉香嫩可口,清甜而不膩,椰肉軟軟的,雞肉配上海南獨特的酸辣沙茶醬汁,很是開胃。

 

等雞湯喝完,雞肉吃夠後,再來燙菜。先燙肉菜引出葷味,再下青菜和菌類吸油,保持湯原汁原味才重要。

推薦店鋪:

📍怪蜀黍椰子雞:海甸五西路32號

天下之大,似乎沒有什麼是不能放在火鍋裡煮一煮、涮一涮的,千差萬別的食材,裹著同樣的湯汁,卻又保留著著獨特的味道。

而吃火鍋的人,在涮菜喝湯吃肉的過程中,看著不斷升騰的熱氣,拉著家常,也牽扯出心中溫暖的情愫,吃的是美味也是氛圍


火鍋,它像極了中華民族文化,包容、大氣、魅力無限。


歡迎闖入好餓君的美食寶藏,還想知道更多好吃的、好玩的,點擊下方小程序,帶你一起降落到美味星球!看完上面這篇文章之後,好餓君就算正式駐紮在你的胃裡不走啦。順便,我們還想邀請你,和好餓君一起,把這個世界吃的透透的。 

點擊下方圖片,還有更多精彩等著你喔!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火鍋
    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火鍋?這麼說吧,一大半人看見這個標題會立馬點進來,因為標題裡有「火鍋」二字;馬上問你身邊的朋友喜歡吃什麼,他能說幾十種美食不重樣,但是問一會兒聚餐最想吃什麼,他多半會告訴你——火鍋。沒有什麼是吃頓火鍋不能解決的,尤其是在寒風凜冽的秋冬季節。
  • 中國人有多愛吃火鍋?南派火鍋、北派火鍋,你更喜歡哪一種呢?
    就拿乾隆皇帝舉例,他曾多次下遊江南,每到一地他必吃火鍋,而且他還在宮中擺下千叟宴,邀請5000多人參加,準備了1550多個火鍋,可謂是世界第一大火鍋盛宴。民國時期,人們對火鍋的痴迷,似乎又上升了一個度。姜文的電影《讓子彈飛》中有這樣一段戲,馬邦德上任縣長,在火車中和老婆、師爺一起吃火鍋,吃的高興了還一起唱歌。
  • 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火鍋?
    君子愛火鍋,從古至今中國人自古就有「愛吃火鍋」的基因。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火鍋其實是中國的獨創美食,歷史 悠久,遠可考究至戰國時期。近期,一個關於「中國人究竟有多愛吃火鍋」的話題在微博上引發了熱議。同時有數據顯示,火鍋已成為中國第一大美食,大眾點評收錄的火鍋商戶數量佔全國餐飲商戶比例達7.3%,高於江浙菜、川菜、粵菜、西餐等其他熱門菜系。
  • 中國人有多愛吃火鍋?看看電視劇就知道了
    要說中國人有多愛吃火鍋?小編只能說,「人生在世,唯有火鍋二字不可辜負。」 這一頓美味的銅鍋涮,可把屏幕前的小編也給看餓了,立馬也約上朋友吃一頓火鍋這才大為滿足。
  • 部分海外中國人的「皈依者狂熱」
    原創明叔明叔雜談「皈依者狂熱」,是一個心理學概念。研究發現,一些新皈依某個宗教的信徒,甚至比老的教徒,表現得更加虔誠、更加狂熱。相信很多人都有感覺,一些中國人到了國外之後,對國外的吹捧和對中國的唾棄,表現得特別強烈。
  • 中國人有多愛火鍋?平均每天有30多家火鍋企業誕生
    中國人有多愛火鍋?有人如此形容:舌尖熱度勝過火鍋溫度100倍。今年的「雙十一」,某品牌方便小火鍋產品只用了2分鐘線上成交額就突破了百萬元。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經營範圍含「火鍋」的在業、存續及遷出狀態的企業數量超過12萬家。僅2019年,國內新增火鍋企業已超過1.2萬家,換句話說,平均每天就有30多家火鍋企業誕生。
  • 韓國人的火鍋,日本人的火鍋,中國人的火鍋,最後一種:沒胃口
    韓國人的火鍋,日本人的火鍋,中國人的火鍋,最後一種:沒胃口說起火鍋,是不是有很多朋友以為這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實不盡然,即使火鍋是中國的原創美食,經過數百年的流傳,很多國家也經過學習,傳到了自己的國家,尤其是跟我們同處一片大陸的亞洲國家,很多都進行了改進,加入了自己國家的特色,不僅讓火鍋有了更多種多樣的變化,更創造出了新的美味。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幾種不一樣的火鍋。
  • 「中國人有多愛吃火鍋?」不辣不配當火鍋?日式小清新火鍋了解一下
    「中國人有多愛吃火鍋?」不辣不配當火鍋?日式小清新火鍋了解一下 日站君會為您推送一條設計物語 365天,365句經典,每天只更新一次哦 中國人有多愛吃火鍋呢?
  • 火鍋的九宮格到底是什麼幹嘛的?
    對於愛吃火鍋的人來說,無論嚴寒或是酷暑,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火鍋中的佼佼者——重慶火鍋,除了辣,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九宮格。九宮格除了中心格,還有十字格、四角格,而且每個格子燙什麼都是有講究的!到底是個什麼講究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中國人有多熱愛火鍋?看完這組數據就知道!
    中國人有多愛火鍋?有人如此形容:舌尖熱度勝過火鍋溫度100倍。今年的「雙十一」,某品牌方便小火鍋產品只用了2分鐘線上成交額就突破了百萬元。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經營範圍含「火鍋」的在營業、存續及遷出狀態的企業數量超過12萬家。僅2019年,國內新增火鍋企業已超過1.2萬家,換句話說,平均每天就有30多家火鍋企業誕生。
  • 西安人到底有多愛火鍋?火鍋相​關企業超7000家排全國第三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西安人到底有多愛火鍋   火鍋被稱為國民第一大美食,其在餐飲行業中佔據最大市場份額。那麼,國內哪些地區的火鍋企業是最多的呢?
  • 中國人對奶茶究竟有多狂熱?被它禍害得不輕
    珍珠奶茶徵服世界中國人對奶茶究竟有多狂熱?並且有奶茶店回應所謂「無糖」,只是在原配方上不再多放糖的意思。某品牌奶茶糖份甜度表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理事李艮喜說:「現制奶茶或者其它現制產品在沒有標準的前提下,多加幾塊糖或者少加幾塊糖本身並不違法,但是其合法的前提是必須告知消費者,到底加了幾塊糖。」
  • 火鍋在俄羅斯:冬季比中國人還需要涮火鍋,卻沒成功徵服俄國人
    受中國文化影響,火鍋主要流行於東亞儒家文化圈,比如日本、韓國就有自己的火鍋文化,他們也十分喜愛中國本土的傳統火鍋。但火鍋誕生了數千年,卻很難在俄羅斯傳開來,今天亦是如此。
  • 火鍋開上遊輪,重慶人到底是有多愛火鍋?
    什麼叫火鍋?其實只要是底部有火,上有鍋子,就是火鍋了。這個基本不需任何烹飪技巧的吃法,貫通南北,老少皆愛。「火鍋」兩字,道出多少人間熱鬧。最「火」的鍋,莫過於麻辣鮮香的重慶火鍋。其中,更以重慶的老油火鍋,突出麻辣與「霸道」。
  • 中國人最愛的「火鍋」,用英文怎麼說
    中國人有多愛吃火鍋?夏天,沒有火鍋是不完整的,冬天,沒有火鍋等於白過….總之,沒有什麼是吃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可作為中國獨創美食的"火鍋",如果我們去到國外或者有國外的朋友,該怎麼用英文來形容呢?很多人都會說hotpot!
  • 西安人到底有多愛火鍋?火鍋相關企業超7000家排全國第三
    西安人到底有多愛火鍋? 西安人到底有多愛火鍋?火鍋相關企業超7000家排全國第三 火鍋被稱為國民第一大美食,其在餐飲行業中佔據最大市場份額。那麼,國內哪些地區的火鍋企業是最多的呢?企查查統計,目前我國共有41.9萬家火鍋相關企業。
  • 「豆花火鍋狂熱愛好者」給的3枚安利,全是人均20元不到的私藏
    上周,因為嘴饞,團長找了個「豆花火鍋狂熱粉」給我推薦,她給了我3個「自留地」,拿給你們吃「熱和」。1、五個品級任選,豆花素菜免費加藏在巷子頭的老店,導航不大好找,店面不大,裝修也樸素,但生意特別不錯,來吃的多是學生,所以好多年一直也沒漲價。
  • 《蘇幕遮》裡到底幾個菜?「廁所裡火鍋燒烤」到底有多唯美!
    多有詩意!相比較外國的這首「You are beautiful!You are beautiful!It is true(你真漂亮、你真漂亮,千真萬確)」要唯美的多吧!下面一段就講,姑娘到底有多想你:錦瑟無端聲悔 贏得滿行淚直道君心不美 日夜東流水思悠悠 恨悠悠 何時方始休半江信半江愁觥籌恍惚交杯 勸留幾小輩棋逢紅顏一醉 千軍萬馬退
  • 中國到底哪裡的火鍋最好吃?
    圖/soogif -風物君語- 沒有人能拒絕火鍋的魅力 最治癒莫過火鍋 中國人的餐桌,被火鍋統一了審美。沒有火鍋解決不了的問題~圖/soogif 無論寒暑,人們對火鍋的喜愛指數從未有過下降。飄著雪花的冬日,吃上個熱氣騰騰的火鍋,是對寒冷空氣的尊重;頂著三十多度的酷暑,大汗淋漓地吃火鍋,是別有一番滋味的夏日情懷。在火鍋迷的眼中,從火鍋裡蒸騰出的煙霧,是人間煙火最好的註腳。
  • 龍門陣 終於有人把重慶火鍋與成都火鍋的區別講透了!
    不過,火鍋雖發源於重慶,卻是在成都得以發揚光大,加之川渝間歷年來的「宿怨」,兩派火鍋的爭寵又似難以避免.到底成都火鍋和重慶火鍋有些什麼樣的區別呢?今天小微就給大家來深度818~關於火鍋印象重慶火鍋熱情似火,紅油滾,滋味足,手不停落,揮手四方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