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交流障礙不願和人說話,是孤獨症前兆還是語言發育遲緩?

2020-12-12 楊清語語言

「寶寶終於會說話了!」孩子第一聲尚不清晰的「媽媽」仿佛是天籟一般,能讓父母高興得睡不著覺。自打孩子能說話以後,父母的工作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他們的任務便是引導孩子在語言學習的道路上披荊斬棘,直到寶貝把基礎的語言能力全部掌握。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每10個孩子裡至少就有一個語言能力不過關的,說話晚、詞彙量少、發音不準、邏輯混亂……此等種種問題找上孩子。頭一次當爸媽的你們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呢?當發現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時,你們又是怎麼做的呢?

不愛說話也許不是性格內向

鄭媽媽帶著3歲的女兒到閨蜜家串門,閨蜜的女兒見到陌生人後雖然沒有躲閃,但只會睜著大眼睛好奇地觀察。鄭媽媽和她說話她也不理人,女兒見到新朋友倒是很高興,但這個同齡人好像並不興奮,玩耍時只會嗯嗯啊啊地回應。

閨蜜媽媽說也許是孩子太內向了,見到陌生人會害羞,再長大些進入幼兒園就好了。可鄭媽媽看孩子的情況並不像性格導致的,反而和她所見過的一個語言發育遲緩孩子很接近。在鄭媽媽的建議下,閨蜜帶著女兒到醫院進行檢測。果不其然,孩子的語言能力只有22個月的水平。

孩子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膽大妄為」,對世界充滿好奇,有的謹小慎微,生怕外界事物對自己圖謀不軌。性格決定了孩子在幼兒時期待人接物的方式,雖然有些內向的孩子在接觸外人時會害羞躲閃不愛說話,但父母要把內向和語言能力缺失區分來看待。

有時候,孩子不是不愛說話,而是不會說話,這兩者的區別有如雲泥。不愛說話是性格原因,而不會說話則是語言發育遲緩的症狀。就像我們的題目提出的問題,孩子表達能力不足的終點其實就是孤獨症,但絕大多數孩子不會這麼嚴重,這有賴於家庭發現和及早矯正。

家庭教育是嬰幼兒語言習得效果的決定性因素,有很多學校和社會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成長過程中,孩子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庭中度過的,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受著父母的潛移默化。尤其是語言發育一途,與父母的關係更是無法撇斷。

語遲是語言障礙,智力損傷是後果

說到底,語言完全依賴後天的語言教育,即使孩子的生活半徑中大舌頭、口吃者,寶貝的語言能力也會在父母的引導下健康發展。當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受損時,性格並不是原罪,家長倒是需要反思一下:是否正確判斷了孩子的問題?語言發育遲緩和性格內向又有什麼不同?

說到相同點,兩者都表現為說話的頻率偏低,孩子從外在看起來並不聰明,認知能力略顯低下;二者最大的不同點則是內向兒童的語言能力發育與常人無異,幾乎沒有生理或語言教育問題,而語言發育遲緩兒童是從根本上缺少表達能力,發音、理解能力的欠缺讓他們看上去和內向兒童極為相似。

語言發育遲緩是一種語言障礙,見於2-4歲的兒童身上,如果孩子在5歲之後仍有語言發育遲緩問題,那麼隨之而來的便是智力損傷和認知性構音障礙。語遲的本質是生長發育遲緩的一個重要表現,許多語遲兒童不僅有語言表達問題,還會在發育的方方面面產生不小的損傷。

也就是說,語言發育遲緩很少有單獨發病的,體格、運動、智力和心理發展多多少少都將有落後的跡象,只是語言落後是最為突出的一方面。陪同孩子做過正規檢查的家長應該知道,對語言能力的測評還包括社會適應能力等一系列指標,這些都是判定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重要數據。

認清成長規律,觀察語言發育

自然界幾乎所有事物都有規律可循,語言發育也不例外。同齡孩子間的語言習得過程都是差不多的,即使說話時間有早晚也不太會有較大的差別。但語言發育遲緩的到來打破了平衡,它讓兒童之間的語言發展產生較大差距,如何在早期就觀察到孩子的異常成為了父母最為關注的問題。

想要及早發現語言發育遲緩問題,父母要從年齡、語言表達和語言理解三方面來觀察孩子的情況:

15個月,不能指出父母說的5-10個事物,不會說3個詞語

18個月,不能遵從指令找出某種常用品,不會稱呼媽媽、爸爸或其他

24個月,能說的詞語少於25個,不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

30個月,無法理解父母簡單的問題,不會應用兩個詞語組成的短語

36個月,不能理解介詞或動詞詞組,不能遵從稍複雜指令,會說的詞語少於200個

當孩子經常出現所謂內向害羞的表現,而且平時在家也不怎麼說話時,家長就要懷疑是否為語言發育遲緩了。雖然大多數父母對語言知識不甚了解,但基本的常識還是有必要學習一下的,哪怕只是記住上邊這幾天特點,也許就能讓孩子在早期就擺脫語言發育遲緩的折磨。

相關焦點

  • 和孩子有溝通障礙,互相不能理解?當心是語言發育遲緩
    自打出生開始,孩子就在不斷地接收來自外界的各種聲音信息,並在聲像結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不同語言的不同意義。從1歲張口說話開始,孩子語言學習的旅途算是正式啟程了。 然而,就在應該是孩子語言最密集、說話興趣最濃厚的3歲時,孩子和父母卻出現了溝通障礙,誰也不理解對方的話,並時常出現家長責罵、孩子哭鬧的不愉快景象。孩子這是怎麼了?
  • 語言發育遲緩的症狀是什麼?
    但對於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來說,特別是中度、重度的發育遲緩兒童,這些早期語言發育的裡程碑會出現明顯的延遲,他們可能有機會得到幹預和康復,如果沒有及時的幹預或不能得到康復,那麼到學齡期後他們會出現不用程度的學習障礙或學習困難。
  • 什麼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兒童語言發育遲緩有什麼特徵?
    我是一名語言康復老師,從事語言康復訓練20年了,今天我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概念和特徵這兩個問題。語言發育遲緩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與同齡兒童相比較得出的一個概念。所謂語言發育遲緩,專指兒童語言發育問題,所以又稱為兒童語言發育遲緩,指兒童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正常孩子的語言發育水平,也是兒童最常見的語言障礙之一。
  • 北京治療孩子發育遲緩_北京兒童語言發育遲緩醫院
    北京治療孩子發育遲緩_北京兒童語言發育遲緩醫院 時間:2020-12-08 10:33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 智力發育遲緩是指在發育期間整體智力功能顯著低於平均水平,雖然會說話,語言技能較低,詞和語法應用均低於同齡兒童水平,語言遲緩去北京哪個醫院,北京天使兒童醫院以誠信的態度
  • 語言發育遲緩讓孩子不會說話,這些問題你應該先了解一下
    很多時候,孩子的成長健康優秀與否一部分和基因有關,另一大部分則是後天教育的功勞了。就拿語言發育遲緩舉例子來說,語言教育的作用在孩子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語言發育遲緩也是一種廣為人知的兒童語言障礙了,隨著近幾年科學育兒觀念的普及和語言能力低下兒童數量的增長,本來不被重視的語言發育遲緩逐漸成為讓新生兒父母心生憂慮的一大問題,其被重視程度絲毫不亞於大舌頭和口吃。
  • 【福州星田兒童發展中心】兒童語言障礙及語言障礙的病因是什麼?
    聽力障礙 聽覺是語言感受的一個重要的渠道,當小兒聽力受損害後,不管是傳導性的,還是感覺神經性的,都不能正確地察覺聲音傳導,產生程度不等的語言發育遲緩,其遲緩嚴重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諸如吸力損害的程度、發生的年齡、矯治聽力的年齡、矯治的合適性等,傳導性聽力障礙伴有反覆和長期的中耳炎,這對早期語言發育可產生不良的影響。
  • 聽力障礙帶來的和普通版語言發育遲緩的差別在哪裡?會更嚴重嗎?
    小編我倒是認為還是去醫院做個檢查好,有沒有問題一目了然,也省得整天提心弔膽了。小編這位朋友最後還是選擇到醫院給孩子進行全面檢查,結果一出來全家都傻眼了,孩子居然患有輕度聽力障礙。朋友跟我打電話時說「難怪總感覺孩子不聽話,平時夫妻倆說十句孩子能聽到兩句然後照做就不錯了。可我不明白孩子出生時聽力沒問題,怎麼長著長著就聾了呢?」
  • 重慶小米熊專家提醒:孩子一直不會說話 注意孩子是否智力發育遲緩
    「孩子有刻板行為嗎?平時跟人說話是否有眼神交流呢?」楊聖海博士向軒軒媽媽問道。 此外,軒軒不喜歡與人交流,喜歡轉球類的物品,但是對其他玩具也有興趣,理解能力差,不會表達,說不出來的時候就喜歡用手指。 楊聖海博士仔細看了軒軒的核磁、腦電圖、智力評估等報告,結合軒軒表現出的行為,排除了自閉症,確定孩子是智力發育遲緩導致的不會說話。
  • 發育遲緩是自閉症嗎?發育遲緩和自閉症的區別,家長一定要知道!
    大家對發育遲緩這個詞都不陌生,當孩子自閉症不能被確診的時候一般醫生會初步斷定為發育遲緩,有很多家長也會不把發育遲緩當成自閉症,或者是把自閉症當成發育遲緩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對孩子的幹預治療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家長們一定要了解清楚發育遲緩和自閉症的區別,再做判斷,那麼家長對發育遲緩和自閉症有哪些誤區呢
  • 寶寶說話時間過晚,是發育遲緩還是另有原因,看醫生科學的解釋
    父母培養一個孩子是一個十分艱辛的過程,然而當爸爸媽媽的,等到孩子快到兩歲的時候,就會迎來人生中最期待的時刻,因為這時候的孩子終於開始說話了,他會喊爸爸媽媽了,而個別的孩子在說話方面有很大的障礙,別的同齡孩子會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等,而自己的孩子連說爸爸媽媽都說不清楚,那麼我們會非常的焦慮
  • 重慶小米熊專家提醒:孩子兩歲不會說話家長需注意,可能患上自閉症
    小昊媽媽說,「開始以為只是內向怕羞,後來才發現,他是根本不說話,我一下就急了。」 忐忑不安的小昊媽媽,找到小米熊兒童醫院尋求幫助。 接診的是神經與行為發育門診的邢秋君主任,經過檢查和評估,小昊診斷為語言發育遲緩,疑似孤獨症。建議立即開展治療和康復訓練。
  • 發育遲緩影響孩子學習和心理健康
    發育遲緩影響孩子學習和心理健康 時間:2020-12-19 17:27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很多人對兒童發育遲緩還是比較陌生的,醫生表示,如果孩子的身高相比同齡孩子較矮,無論是說話方面、反應能力,還是智力方面均低人一等,那麼家長一定不可掉以輕心,孩子可能出現了發育遲緩的症狀
  • 語言發育遲緩兒童還能不能好好說話?當然可以,但父母也要改變
    現在的孩子一個比一個能說會道,他們還能不知道怎麼說這句話?是啊,很多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強,語言邏輯也不差,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在他們嘴裡說出來比專業的朗讀者還要吸引人。可是,語言發育遲緩兒童卻不是這樣,他們各方面都比不上同齡的孩子,不僅不會說話,而且語言邏輯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詳解:語言發育遲緩會自愈嗎?
    這兩種傾向都是錯誤的,對孩子的恢復有害無益,那麼,對於兒童語言發育遲緩,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呢?語言發育遲緩是能力上的障礙,不存在「治癒」一說造成兒童發育遲緩的原因非常多,其中有病理性的因素,比如智力原因、聽力障礙原因、發音器官病變、發音器官肌肉病變、孤獨症等。
  • 專家提醒:孩子說話晚需警惕孤獨症
    雖然其病因還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引起孤獨症的危險因素可以歸納為遺傳、感染與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雖然症狀表現多種多樣,但大部分孤獨症患兒都會出現語言問題,如語言發育遲緩或語言發育倒退。所以,我們認為孤獨症跟語言關係很密切,家長需要重視孩子的語言發育。「孩子說話晚」是大多數家長帶孩子來就診的主要原因。
  • 為什麼會出現語言發育遲緩?造成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有哪些?
    我是一名語言康復老師,從事語言康復訓練20年了,今天我繼續給大家詳細分享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相關知識。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兒童為什麼會出現語言發育遲緩?造成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因此說,語言發育遲緩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可能由人體發音器官、神經支配系統或大腦相關語言功能部位的障礙所致,同時也與個人性格、生活環境、文化背景和教育程度等密切相關。
  • 全面發育遲緩患兒,會發展為智力障礙嗎?
    智力障礙或全面發育遲緩是一種嚴重危害兒童身心健康的疾病,它是孩子在發育過程出現的障礙,包括智力功能和適應性行為上的缺陷,表現在概念、社交和實用的領域中。它常共患孤獨症譜系障礙或者注意缺陷多動等多種精神行為障礙。為什麼我的孩子會發育遲緩或者智力障礙?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說話晚、溝通難、語言發育遲緩兒童未來在哪裡
    當我們在說語言發育遲緩時,大家心中肯定馬上蹦出一個詞:不會說話。沒錯,語遲兒童的最重要特徵就是超過開口年齡6個月以上仍然不會說話。我們在以往的很多文章中都介紹過語遲,它是由先天生理異常和後天語言環境共同導致的語言障礙,其中語言環境和語言教育又是最大的誘因。但如何才能發現語言發育遲緩的存在成為眾多家長心中的疑問,畢竟他們也不是專業的語言矯正師,以前也沒有專門接觸過這方面的語言知識,因此很難在生活中發現孩子語言的異常。
  • 該用什麼辦法,才能真正改變語言發育遲緩帶給孩子的變化呢?
    不少家長還在疑惑呢,怎麼「一夜之間」我們家孩子的語言能力竟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儘管「一夜之間」顯得很誇張,但也可以看到大多數孩子在語言發展期突飛猛進的語言變化。可對於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來說,他們卻享受不到這種福利。由於二者之間語言能力的差距懸殊,因為一個年齡兩種情況的表現經常出現在正常兒童和語遲兒童當中。
  • 怎樣給語言發育遲緩兒童進行交流訓練?
    1.訓練的適用對象交流訓練適用於全部的患兒,特別是發育水平低和交流態度有障礙的語言未學習的患兒,及有理解行為和表達行為發育不平衡的患兒。2.訓練的方針(1)交流的對象為了形成學習語言符號和使用語言符號好的交流態度,獲得理解和表達的能力等,要擴大交流的對象(從大人到孩子),以及在生活場面使用已學得的語言。對象可以是訓練者或雙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