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作為傳統農業大市,近年來,永州致力於挖掘特色農產品資源潛力,全力推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推進農業產業興旺,加快建設農業強市步伐。目前,全市正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著力打造農業創新驅動發展的先行區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試驗區,推動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工作高質量發展。
紅網時刻記者 周純 通訊員 王震洋 永州報導
永州植物種苗工程中心。
2018年,永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與永州職業技術學院共建成立永州植物種苗工程中心,中心主要進行柑橘、生薑、馬鈴薯等脫毒種苗培育及油茶新品種開發、珍貴中藥材開發利用等工作,供農業生產大面積推廣使用,可滿足全市農林栽培用種苗40%以上的原種。
「這是我們中心正在培育的脫毒生薑苗,我們培育的生薑苗種植下去後,產量可以提高30%,而且可以連續耕種。」在永州植物種苗工程中心培育室裡,中心主任蔣小軍指著培育皿中的脫毒生薑苗告訴記者。
永州植物種苗工程中心培育室。
自成立以來,永州植物種苗工程中心以服務當地農業為出發點,著力培育優質種苗、推廣優質品種,中心致力於特色植物種質資源,組培種苗繁育、體細胞育種與遺傳改良、礦質營養調控與生理生化研究,集成特色植物種苗創新與產業化技術體系。收集特色植物種質資源,選育優質經濟植物新品種,年生產脫毒種苗能力達300萬株,極大地提高了永州市經濟植物脫毒種苗的生產力及產業化水平。
「我們永州植物種苗工程中心建立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永州當地農民對農業科技技術和種苗的需求。下一步,永州植物種苗工程中心將繼續以服務地方經濟為主體,以服務農民為目標。」蔣小軍說。
永州植物種苗工程中心培育基地。
目前,永州植物種苗工程中心擁有先進的實驗儀器設備,價值500餘萬元;擁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博士和碩士等16餘名科技人員組成,集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和技術扶貧的科技創新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