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龔雪、通訊員劉衝)11月28日,由湯湖美術館主辦並承辦的「萬象——鍾孺乾、曹丹、葉軍三個展」在該館開幕,展覽邀請我省知名的三位教授藝術家參展,共展出國畫、油畫作品89件。
鍾孺乾教授曾任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院長,今年已近70歲,是三位參展者中最年長的藝術家。長期以來,他一直致力於水墨重彩畫的探索,此次畫展集中展示了他的30多幅精品力作。鍾孺乾介紹,這些作品是近20年創作,題材跟雜技、魔術、柔術、馴獸等舞臺藝術相關,也與社會現象、娛樂等相關。展覽學術主持、合美術館執行館長魯虹認為,鍾孺乾教授大膽地將具有東方特點的寫意畫、民間繪畫、壁畫,與西方現代繪畫的觀念、技法相融合,並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可,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學術展覽。在此次參展作品中,他的少數作品還保留著以往的探索痕跡,但整體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具體說來,就是在依然強調色彩對畫面介入的同時,更重視書法用筆與傳統媒介的審美特點,於是也使作品中的筆性、墨性、色性與水性特點得到了很好的發揮。
參展藝術家葉軍,是湖北美術學院教授、國畫系主任。此次展覽展出了他兩個主題的創作,一是高士、仕女人物畫;二是關於疫情的主題創作。葉軍說,我是主足於傳統,以詩書畫印結合的表現方式介入傳統國畫,並和當代的社會、藝術進行連接。其中,一幅名為《荊楚遺韻》作品特別引人注目。「我將曾在楚地生活過的名士,包括屈原、宋玉、孟浩然、米芾融於同一畫面中。」葉軍說:「這樣創作的意圖,一方面是表現楚國的包容,另一方面,也是從傳統的高士形象,表達自我追求的一種狀態。」在疫情期間,葉軍用多幅寫意人物作品「記錄」身邊人的表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疫2020 記錄武漢人之表情》,原作是一幅2米*2米的大畫,已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他用高仿的方法,畫了一幅小畫參展。畫面中,他記錄了美院身邊人的抗疫身影,有劉壽祥、徐勇民、劉一原等教授,也有醫務人員。魯虹認為,葉軍的畫面造型寫實中有誇張,具有方硬堅實的特點;其畫面筆墨是從傳統篆書中轉換而來,顯得剛勁而有力;其畫面構圖無疑汲取了攝影中大特寫方式,故來得非常強烈動人。
作為油畫家,曹丹經歷過學習西方表現藝術、波普藝術等重要階段。而他本次的參展作品,關注消費社會中女性問題,在藝術表現上顯得更加當代、更具個性,其作品具有平面化、圖案化的特點。湯湖美術館館長王心耀說,三位藝術家把宏觀的歷史結構和社會現象進行重組並相互滲透,在藝術史的脈線中對接歷史的精神、現實的映射、傳統的疊合,共同完成了對歷史或社會或藝術「萬象」的一種表達。湖北美術學院教授、著名評論家劉茂平認為,參展作品既有新作,又有舊作,比較全面展現藝術家的創作面貌,「三位藝術家,有學識,有才情,是當下文人畫的代表。」
該展覽持續至12月20日,市民可免費參觀。
【來源:湖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