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所學 山西所用——山西第十一批赴德研修生調研成果聚焦(組圖)

2020-12-12 網易新聞

赴德研修項目的中德負責人和研修生一起座談研討。張臨山攝

赴德研修生在進行專題項目討論。 張臨山攝



  編者按

  山西省赴德研修生項目是由山西省政府和德國北威州政府共同資助、針對我省中青年管理和技術人員進行專業培訓的公派研修項目。

  1984年,山西省和德國北威州建立友好省州夥伴關係。從1985年開始,山西向北威州派遣研修生。2005年,省發改委開始承擔研修生項目的組織和管理工作,迄今培養結業11批研修生255人,對於推動山西對外開放,提高山西企業和機構的國際競爭力都起到了積極作用。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稱,研修生項目為我省培養了一大批精通本職業務、了解國際先進管理經驗、熟悉對外合作與交流的青年業務骨幹,這些研修生回國後,多有建樹。

  最近回國的為第十一批赴德研修生,多是適應我省經濟轉型發展需要,圍繞我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推動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和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的中青年業務骨幹。

  赴德研修生均結合本專業寫有調研報告。本刊從中擇優選取刊發,以為山西轉型發展和綜改試驗區建設有所裨益。



  全面生態化 向魯爾學習—德國魯爾工業區經濟轉型體會



  經濟結構調整是產業交替升級的必然過程。舊產業的退出,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雖然是經濟發展的趨勢,但並不意味著每個老工業區都能成功完成這一華麗轉變。而德國魯爾工業區是世界公認的成功轉型樣板,我有幸於2014年赴魯爾區研修,親身感受了魯爾區政府和人民以全面生態化為目標,通過加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教育文化投入,分批關停煤鋼企業等措施,30年堅持不懈努力,使一個以煤鋼產業著稱的老工業區,抓住新經濟變革的歷史機遇,成功轉型的奮鬥歷程。希望魯爾區的經驗能為轉型發展中的山西提供有益借鑑。

  山西經濟轉型面臨的困境與機遇

  與30多年前的魯爾區一樣,去年的山西GDP以4.9%的增速位列全國之末;受國際市場影響,煤鋼等省內優勢資源產品價格跌幅過半,山西經濟似乎跌入谷底。更為嚴重的是,長期拉動山西經濟增長的固定資產項目投資也遇到很大障礙:一方面,徵地拆遷矛盾、環境審批壓力、大部分工業產品的相對過剩,已經嚴重影響項目投資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我們一直寄以厚望的新興產業卻一直難見成效,原因就是光伏、機械、鑄造等產業在德國等發達國家已經發展多年,屬於相對落後和淘汰產業。這似乎就是我們生產什麼什麼過剩,出口什麼什麼受反傾銷的原因。

  但是反過來看:國家的經濟新常態,不以GDP論英雄,使山西實施經濟轉型有了現實機遇;資源產品價格的大跌,終於可以讓山西人放開思維,真正思考煤炭以外的事情。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山西能夠實現資源枯竭地區經濟與新型城鎮化目標結合發展,一定會得到中央的肯定與支持。因此目前的山西經濟發展既面臨危機,更充滿機遇。

  實施全面生態化對山西發展的積極意義

  在德國北威州期間,感受最深的是魯爾區歷屆政府30多年來,投入大量資金孜孜不倦地做著同一件事情—全面生態化建設。北威州政府以全面生態化建設為抓手關停煤礦、發展新興產業,不僅為煤鋼產業失業工人創造了就業崗位,優美的環境還挽回了老工業區渙散的人心,特別是生態恢復後近40%的綠化率,加上良好的基礎設施,大量的教育投入,使今天的魯爾區依然吸引著大量的新興產業入駐,保持著歐洲最富活力的花園工業區美譽。據統計,2012年北威州國內生產總值以5820億歐元的規模,位列德國第一位,佔當年德國GDP的22%,其中一半以上的貢獻來自魯爾區。

  山西若能提出「以山西全面生態化建設」為中心的經濟發展戰略,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的綠色新興產業,必將凝聚山西人心,以一個嶄新的姿態面向全國。這是因為:一是生態建設、保護環境是全民族的願望,是有高尚理想的發展目標,會贏得絕大多數人民的支持。二是加強生態建設,不僅表明要走出資源詛咒怪圈的決心,在經濟轉型的道路上邁出強勁步伐,也是在反腐的高壓態勢下,凝聚人心、加快發展的良方。三是山西的全面生態建設是對京津冀環境治理的有力支持。四是有利於政府從微觀事務中擺脫出來,不僅幹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且隨著自然環境的改善,山西的引資優勢會逐步顯現出來,特別是伴隨著全面生態化同步進行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將奠定山西經濟發展的百年之基。

  全面生態化向魯爾學什麼

  一是以全面生態化建設助推新型城鎮化。魯爾區的全面生態化建設,不僅僅是關停煤礦和開展綠化,而是以此為依託開展新型城鎮化建設,對資源枯竭型地區進行城市重建,還當地居民一個山川秀美的城市。

  二是在全面生態化過程中,因地制宜,注重挖掘現有資源的潛力。魯爾區在實施以生態建設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再造過程中,沒有伴隨大規模的徵地拆遷和移民,而是將既有建築,在功能上重新定位,激活存量資產。例如,在Ahlen鎮由一個廢舊煤礦改造成的產業園內,洗煤車間被改造成羽毛球館和攀巖俱樂部。

  三是魯爾區在城市重建和大規模生態治理的同時,注意加大科技和人文設施投入。從上世紀60-70年代開始,魯爾區掀起了高校、博物館和科技園區建設的高潮。目前魯爾區有各種主題的博物館200多座;19個10萬人口以上城鎮有高等院校15所;此外魯爾區還建有3個馬克斯普朗克數學研究所,為技術創新提供科學理論支持。這樣,魯爾區就形成一個以優美環境和豐富人才資源為依託,吸引新興產業和高科技項目落戶,從而實現經濟結構轉型,提高了人民生產生活水平的完整的可持續發展良性循環軌道。

  總之,當40多年前聯邦德國總統格蘭特在議會大聲疾呼「魯爾區的天空必須變藍」時,魯爾區的未來就已經註定改變。正是當年這些有識之士頂住了議會和同僚們的冷嘲熱諷,和魯爾區人民一道挺過了失業率高企和經濟下滑的危機,才最終打造出世界一流的花園式新型工業區。

  省重點辦 任皓  



  研修報告觀點摘要



  建築保護

  二戰後的德國如廢墟一般,但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德國政府就開始著手進行舊城保護和改造。其具體的做法就是確定了聯邦法律和實行自上而下的資助政策。關於舊城保護和改造的具體做法有35項法律。條文非常詳細具體,涉及操作的方方面面,撥款用於公共設施,而私人住宅的維修則主要通過政府無息貸款、政府撥款、私人投資和稅收優惠來落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德國舊城發展的目標是修繕老房子,重新給人居住,對其進行現代化更新。在舊城改造過程中,非常注重內涵的提升,浪漫之路、葡萄酒之路、溫泉之路等等,極大地提升了其文化內涵。

  —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冀華



  民防救災

  德國有享譽世界的安全防災技術和質量,處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民防組織會員國多處於「一帶一路」範圍。在山西引進德國防災會展、國際民防展,有利於我省直接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關鍵基礎設施保護、救災志願者隊伍建設等在我國安全防護領域均屬於前沿課題,國家正在組織研究,還沒有具體的結果,各地探索也沒有可推廣的經驗。將德國關於關鍵基礎設施保護、救災志願者隊伍建設的文獻翻譯吸收,可以填補我國在這個領域的空白。

  —省人民防空辦公室武繼平



  醫療技術

  在學習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那種處處體現的細膩溫馨的人文關懷以及和諧的醫患關係。德國的醫生和我聊起中國的醫患矛盾及糾紛時,他們問到在報紙和新聞看到的醫生被殺,會是真的嗎?這讓我很難堪。德國是高度發達的國家,醫療設備非常先進,醫療技術紮實,全國醫療水平相對平衡,差距小。中國醫生的醫療技術並不落後,但醫療設備比不上德國的先進和齊全,中國最大的問題也許是醫療資源的配置不平衡及醫療水平的巨大差距。

  —山西大醫院方愛莉



  工業革命4.0

  德國已將工業革命4.0作為國家戰略的一部分,在第31屆德國物流行業年度峰會中,我有幸對物流行業的「4.0革命」進行了了解,不僅有很多企業在為了「4.0革命」進行升級轉型,而且已有企業生產出了符合「4.0革命」標準的產品,高度的智能化大大提高了效率與利用率。在各種物流研討會中,大家同樣也在關注如何讓物流行業適配於工業革命4.0,並且進行了細緻的闡述與討論。

  —山西聯馳經貿公司閻雪蘇



  安全生產

  德國的安全生產管理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擁有完善的法律體系和行業標準;二、根深蒂固的「以人為本」的企業安全文化;三、「雙軌制」的職業教育培訓;四、嚴格執行各種技術規範規程和安全措施,處罰嚴厲;五、德國勞動保護雙元化的管理模式;六、政府監督以及社會監督的雙軌制監督機制。

  —山西晉豐煤化工公司張磊  



  研修豐富人生

  張俊林是1991年的赴德研修生。「赴德研修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張俊林對記者說,「在德學習對我影響有三:一是大開眼界,專業提升,讓我學到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焊接技術;二是形成對德國深厚文化的粗淺認識,特別是禮儀教養;三是震撼於德國嚴謹認真的國家精神。」

  因為對德語和焊接技術的熟練掌握,張俊林從太重集團去了太原外宣辦,後來又到了山西西德福液壓件公司。「沒有德國之行,我的人生也許會是另外一個模樣。」23年後張俊林依然感慨,「最值得驕傲的是,我們把德國所學,帶回了山西,服務於山西,這也許就是我們作為研修生的最大意義。我想,北威州和山西,就像人與人,心與心,越來越近了。」

  張俊林表達的是山西赴德研修生的共同心聲。2011年研修生學員趙斌,回到山西後引進德國除塵技術,創立了山西天地賽福蒂科技公司。2013年學員朱瑞芳,用德國出版社所學,編輯出版山西醫學期刊的外文版。

  德方高級項目官員馬婷女士是個中國通,多年來一直負責研修生項目,為中德雙方合作和友誼做出了巨大貢獻。馬婷女士告訴記者:「合作項目為兩省州培養了文化傳播的使者,構建了交流溝通的橋梁。希望他們能學以致用,辛勤耕耘,為山西的轉型發展、改革開放,為中德友誼做出積極貢獻。」 張臨山

  本報記者 張臨山

本文來源:山西新聞網-山西日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神農科技集團正式揭牌 |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再赴山西農谷調研
    山西資本圈了解到,12月9日,省委書記樓陽生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調研,並出席神農科技集團揭牌儀式,這是樓陽生書記年內的第二次赴山西農谷調研,同時隨著此次揭牌,山西省自年初開始以來新組建的省屬專業化大集團公司均已完成掛牌。在神農科技集團揭牌儀式上,樓陽生書記揭牌並講話。
  • 山西民間樂團赴德國演繹中國風土人情
    這天他帶領著一支由山西普通教師、煤礦工人、農民等40人組成的民間合唱團,赴德國法蘭克福參加德國國際合唱節。「為了這次赴德演出,大家白天上班,晚上練習,全憑著對民族音樂的熱愛。」王全惠感慨。這支山西的民間樂團成立於2010年12月,名為「太行陽光愛樂合唱團」。
  •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姜偉在山西調研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姜偉在山西調研 2020-11-01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被低估的3所大學,一所是山西財經大學,一所是山西師範大學
    估計山西最有名的大學是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據此山西的其他學校看起來有點棘手,其實山西的其他大學很好。今後大家盤點山西省低估的三所大學,山西財經大學我們中國各省都有財經類大學, 山西也有財經類大學, 還有山西省的高等學校, 而且在發展方面非常厲害, 這所學校在山西有很高的地位, 所以,這所大學在山西,還是很肯定的。
  • 蔡達峰在山西調研文旅融合發展情況
    蔡達峰在晉調研文旅融合發展情況12月5日至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率調研組來晉,就文旅融合發展情況開展調研。在晉期間,調研組一行赴晉城市,實地察看古堡保護與開發、文旅融合發展等情況,召開「文旅融合發展」座談會,聽取相關匯報,與專家交流討論,聽取大家對晉城市文旅融合發展和崑崙丘(析城山)文化研究的意見建議。調研組一行赴世界光谷,聽取產業發展情況匯報,深入民進晉城開發區支部,調研民進星級基層組織創建及智慧組工平臺建設工作並開展座談。
  • 共建雲岡學 浙江大學率先與山西大同大學「結對子」
    此次籤約是山西大同大學就雲岡學建構與國內重點大學籤訂的第一份合作共建協議,標誌著山西大同大學雲岡學建構在協同創新方面邁上了新臺階,開始了新徵程。 弓永華向李志榮博士介紹了山西大同大學雲岡學學科體系建構的規劃,詳細了解了浙江大學在雲岡石窟數位化保護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就雙方合作內容和合作前景進行了指導,並祝願雙方合作成功。
  • 張復明在山西博物院調研
    9月18日,副省長張復明到山西博物院,就陳展提升改造進行專題調研,並檢查節前安全工作。  張復明充分肯定了山西博物院近年來的工作,對《晉魂》基本陳列改造提升、安全運行和公共服務相關工作進行了研究安排。他強調,要圍繞博物院建院100周年這一重要節點,開展山西館藏文物調配陳展等系列活動,打造文博品牌,讓文化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眾。
  • 校友會2020大學排名,山西兩所大學讓人意外,兩所讓人「唏噓」
    來著看省內大學的表現,兩所最著名的大學——太原理工大學排78,山西大學排94名。現在每年每次看各類大學排名,本省大學給人的感覺就是「每年都向後退」,而本次排名算是「逆襲」了。太原理工大後面,比較有名的還有陝西師大、對外經貿大學等。山西大學後面比較有名的有南京工業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等。而山西兩所大學進入全國百強,也實屬不易,算是"意外"了。
  • 築夢新時代 奮鬥新徵程 安徽理工大學赴山西長治開展專項實踐活動
    築夢新時代 奮鬥新徵程 安徽理工大學赴山西長治開展專項實踐活動 2018-08-07 17:03:48   來源:安青網
  • 樓陽生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調研並出席神農科技集團揭牌儀式
    十二月九日,省委書記樓陽生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科創基地,了解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情況。記者李聯軍攝12月9日,省委書記樓陽生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調研,並出席神農科技集團揭牌儀式。樓陽生對山西農大、省農科院合署改革效應非常關注,每到一處都與科研人員深入交流,勉勵他們用好改革紅利,把教學與科研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在農高區(農谷)的廣闊天地施展才華。調研期間,樓陽生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建設情況匯報,研究了農高區和神農科技集團改革發展等工作。在神農科技集團揭牌儀式上,樓陽生揭牌並講話。
  • 山西省紅十字會友好訪問團赴日本琦玉縣訪問交流
    自1995年山西省紅十字會與日本赤十字社琦玉縣支部建立友好關係並籤訂交流合作協議以來,雙方本著紅十字運動7項基本原則,不斷加強交流合作,由日本赤十字社琦玉縣支部每年為山西省紅十字會無償培訓6名醫學、護理及血液等方面學科的研修生。截止目前,已有14批次共75名研修生接受培訓。
  • 繼太原理工後,山西3所大學有望衝擊雙一流,山西高等教育要崛起
    繼太原理工後,山西3所大學有望衝擊雙一流,山西高等教育要崛起山西省的高等教育發展相對來說是比較落後,目前為止,山西省內僅有一所211、雙一流大學,那就是太原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的實力還是比較弱,一座城市想要發展,最離不開的就是人才,而大學又是人才的最大輸出地,好大學越多,自然輸出的人才就越多
  • 山西最好的5所大學,山西大學僅排第2,這所211最近因鄭強火了
    山西作為中部重要省份,該省的科教資源其實在中西部地區來講並不算特別的豐富,甚至有人認為很一般,畢竟在中西部地區,像陝西、湖北、四川等省份擁有多所985和211高校,就算放眼到東部地區的高等教育資源也有得一拼,而山西的高等教育資源,從數量和質量上來講,僅有1所211高校,和國內很多省份一樣,沒有太多的特色。
  • 樓陽生在太谷縣調研山西農谷建設:以國際視野國家標準省級戰略加快...
    4月12日,省長樓陽生在太谷縣調研山西農谷建設進展情況,並為山西農谷管委會揭牌。他強調,要緊扣科技創新這一靈魂和核心,統籌政產學研用各方力量,以國際視野審視,以國家標準建設,以省級戰略推動,加快把山西農谷建設成為功能食品功能農業研發高地、農業科技創新高地和技術集成示範推廣平臺,打造我省特色現代農業的新引擎。
  • 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梁躍一行赴山西藝術職業學院調研交流
    10月21日,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一行在黨委書記梁躍的帶隊下赴山西藝術職業學院調研交流。山西藝術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馬兆興,黨委委員、副院長王菁華及其他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調研座談會。座談會後,調研組一行在山西藝術職業學院參會人員的陪同下對校園進行了實地考察。【來源:山西藝術職業學院】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尹乃明赴太谷縣調研山西農谷和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建設等工作
    不斷完善工作機制 加大推進落實力度    5月21日,市委副書記尹乃明赴太谷縣就山西農谷和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建設、易地扶貧搬遷拆除復墾和農村改革(太谷)論壇籌備工作等開展專題調研。    尹乃明先後到山西廣譽遠中醫藥文化產業園、山西農信互聯豬聯網大數據中心、山西農谷大數據中心,實地了解廣譽遠中醫藥文化產業園規劃建設情況和山西農谷農業網際網路建設運行情況,並召開座談會,聽取相關工作匯報,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 赴德學醫怎麼申請?論德國醫學生是怎樣煉成的……
    眾所周知,德國在醫學領域的研究是領先於世界的。國內不少醫學專家都是赴德進行了相應的學習進修後,回國發揮自己的所長。由於醫學專業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德國大學對於醫學生畢業證的發放、醫生資格的審核都有極為嚴格的要求。
  • 山西3000名導遊將聚焦「遊山西·讀歷史」進行直播大賽
    「人民優選」直播大賽山西賽區「遊山西?讀歷史」專場在忻州市啟動。 劉小紅 攝「人民優選」直播大賽山西賽區「遊山西?讀歷史」專場在忻州市啟動。劉小紅 攝中新網忻州9月9日電 (劉小紅)9日,在山西省第六次旅遊發展大會召開之際,「人民優選」直播大賽山西賽區「遊山西·讀歷史」專場在忻州市啟動。屆時,山西3000名導遊將以「遊山西·讀歷史」為主題,通過直播展示山西悠久歷史文化和特色旅遊產品,向廣大網友發出來山西旅遊、探索五千年文明故事的邀請。
  • 山西3000名導遊將聚焦「遊山西・讀歷史」進行直播大賽
    「人民優選」直播大賽山西賽區「遊山西?讀歷史」專場在忻州市啟動。劉小紅 攝中新網忻州9月9日電 (劉小紅)9日,在山西省第六次旅遊發展大會召開之際,「人民優選」直播大賽山西賽區「遊山西·讀歷史」專場在忻州市啟動。屆時,山西3000名導遊將以「遊山西·讀歷史」為主題,通過直播展示山西悠久歷史文化和特色旅遊產品,向廣大網友發出來山西旅遊、探索五千年文明故事的邀請。
  • 山西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孫紹騁深入大同法華寺調研
    山西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孫紹騁深入大同法華寺調研佛教在線山西訊  2016年3月26日,山西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孫紹騁一行專程赴大同法華寺調研,受到法華寺常住熱情接待。孫紹騁強調,幾千年來,佛教對中國文化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山西是佛教傳播活動的重要區域,至今佛教場所遺存眾多,在全國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重視和關心佛教工作,尤其是各級統戰、宗教部門要引導支持佛教界積極挖掘弘揚佛教優秀文化資源,深入闡釋傳統教義的當代價值,充分發揮中國佛教愛國愛教、服務社會的優良傳統和積極作用,創新服務社會的方法和途徑,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水平。